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

多年以來的工作,艾倫威爾遜最大的目的,無非就是能夠牽扯出來讓英國輾轉騰挪的餘地,但真的事到臨頭才發現,像是冷戰這種對全世界接近凝固的控制力大事件。當前的工作還是不夠的。

就算是和法國人報團取暖,想要獲得足夠的戰略空間,仍然是非常艱難的事情。

有時候他都想,如果戴高樂提前上臺,這樣抱團起來是不是能發出更大的能量?但一想到戴高樂可能直接放棄海外殖民地止血,這種想法還是算了。

喝了一場艾倫威爾遜才知道,麥卡錫本身就帶着共和黨大佬塔夫脫的囑託,來鞏固英美特殊關係,便一口答應爲麥卡錫安排一些行程,和英國政界的人士認識認識。

建制派這個名詞,可以有多重解釋,可以是人多勢衆不想改變現狀的公務員羣體。也可以是大到不能倒的巨型企業。同樣可以是各種各樣的利益集團!

但不論是指哪羣人,艾倫威爾遜現在都沾點邊,可以說他現在本身就是建制派的一部分。

美國當然也有,後世美國的建制派,可是被懂王調理的夠嗆。美國的建制派是經過幾十年的冷戰成長起來的,如果有一個共同的主張就是反俄。不管俄羅斯變成什麼樣,只要俄羅斯一天不死,就要反俄。

這也難怪,畢竟哪怕蘇聯比帝俄小,俄羅斯聯邦比蘇聯小,可俄羅斯的剩餘國土還是太大了,仍然是除了有數幾個大國之外,對其他國家碾壓的存在。

萬一放鬆了打壓,難保俄羅斯就會站起來,這種威脅是真實存在的。

麥卡錫現在並不是美國建制派的人,美國共和黨的建制派領袖是杜威。而保守派的大佬是塔夫脫,這麼來看麥卡錫是保守派的成員。

那麼爲麥卡錫制定的行程,就必須讓他見到一些英國保守一些的政治人物。不過艾倫威爾遜不能安排和丘吉爾見面,如果麥卡錫願意的話,可以自己想辦法。

“約瑟夫,我是一個公務員,我不能當着工黨內閣的面,安排保守黨的事務。”艾倫威爾遜愛莫能助的道,“所以請你理解?”

“爲什麼不能?美國總統也是公務員!”麥卡錫一腦袋問號頗爲不解的道,“這有什麼?”

“你說什麼?”艾倫威爾遜看着眼前的麥卡錫,一副你在和我開玩笑的口氣。

“美國只有國會和最高法院的人不是公務員!”麥卡錫搖着頭解釋道,“公務員的首領是總統。”

公務員界定範圍中有一種是涵蓋了整個行政系統的所有工作人員,包括選舉產生的和政治任命的政務官在內。美國屬於這種類型。美國是實行三權分立較爲典型的國家。

其中,行政部門的文職官員統稱爲“政府僱員”,包括各部門部長、副部長、助理部長、獨立機構的長官等政治任命官員和行政部門的其它文職人員,而立法部門的參議員和衆議員、國會僱用的職員以及司法部門的法官均不屬於公務員。

“原來如此!”艾倫威爾遜點頭,也就是說美國只要和行政工作有關的人全都是公務員。法律和議會不算,因爲美國總統也是要負責行政工作,當選總統自然而然就是公務員的首領。

也就是說美國的總統選出來,自然而然就是建制派大佬,怪不得睡王上臺各界歡呼雀躍,一副黃袍加身的樣子。

可英國的公務員定義可不包括首相,艾倫威爾遜還是不能幫忙,對於一個美國參議員來說,他還是覺得麥卡錫有辦法自己去見丘吉爾。他不能幫助麥卡錫安排。

“艾倫,不同時間有不同時間的想法,你以後會明白這一點的。”麥卡錫感嘆道,他並不是說這個英國朋友,而是說他自己。

他第一次競選參議員的時候,和現在給大衆留下的印象截然相反,他當時支持孤立主義,認爲美國人忽略了自己的國家本身:“攻擊蘇聯可以贏得選票,但這隻會摧毀美國。”他還強調自己的苦出身和參軍經歷,意在與政治豪門出身的對手形成對比。

但是現在麥卡錫活成了和當初截然相反的樣子,攻擊蘇聯以及中國,就沒人比他更加起勁,歸根究底是爲了生活。

艾倫威爾遜表示理解,雖然沒有幫忙安排和丘吉爾見面,但在其他方面還是給予了幫助。

他本來就是藉着結婚返回倫敦,要是歐洲這邊沒什麼事,他還要回到馬來亞。完成艾德禮首相的大不列顛社會主義共同體宏偉藍圖。

馬來亞本身就有鋼鐵產業,不過現在的年產量在兩百萬噸。這已經是除了英國之外,鋼鐵產能最大的殖民地了,這裡面還有日本戰俘的功勞。

連同各大殖民地加在一起,加上英國本土的鋼鐵產量,英國的鋼鐵產量大概是兩千萬出頭,要不要臉的說,仍然和美國蘇聯是三巨頭。

可實際上,美蘇纔是一個級別,英國只不過是比別的國家強一些。

艾倫威爾遜爲馬來亞定下的目標,是至少不能比本土少,爲此甚至和本土形成競爭也在所不惜,更何況有英屬非洲的地產興邦政策可以兜底。

反正倫敦煙霧事件之後,倫敦也會下手整治高污染的產業,這都是利好消息。

說到這件事,隨着季節轉換,倫敦又將要進入一段霧霾高發期,艾倫威爾遜已經做好了出國避難的準備,不準備在本土享受帝國主義的待遇。

“親愛的,和巴迪亞公主談的怎麼樣?”回家的艾倫威爾遜見到妻子一臉疲憊,顯然也是剛剛到家,主動打招呼道。

“還好,按照你的說法和她深談了一次。現在各國王室的主要使命是存續問題,而不是手中抓住多少權力,就算是做實權君主,最好也不要沒別人看出來,要經過必要的掩飾。”帕梅拉蒙巴頓柔聲回答道,“她對我的看法都表示同意。”

“看來是一個容易溝通的公主!”艾倫威爾遜說到這,想到了某個戀愛腦,這個公主就不太好溝通,雖然不如剛開始這麼人見煩,卻還需要改正錯誤才能更像是一個公主。

“巴迪亞還好,就是一起來的姐妹,有些讓我不滿,她對巴迪亞有些看不起。認爲阿拉伯人有些??”帕梅拉蒙巴頓一時間想不到形容詞,就卡住了。

“種族歧視!”艾倫威爾遜點頭補充道,“雖然這是人之常情,但最好是要避免。尤其是對巴迪亞公主這種階層的國外友人而言,說句不客氣的話,你的貴族朋友,對英國可遠沒有人家重要。”

他也認爲各族羣互相看不上是不可避免的,就算是後世白左橫行的歐洲也無法避免。而且白左越是鬧,大多數人越是會傾向於轉右。

就算是英屬馬來亞,華人和馬來人也互相瞧不起。就算是馬來亞的問題,艾倫威爾遜也沒有解決的辦法,只能祭出政治正確大旗,讓兩大族羣表面上相安無事。互相看不上是可以的,敢公開這麼做就要挨收拾。

在馬來亞兩大族羣的問題上,艾倫威爾遜算是稍微能夠體會到後世美國的無奈。

誰都知道政治正確就是一個裱糊匠的做法,可不這麼做還有什麼辦法?這根本就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真想要引導英國本土的公民不種族歧視,一定要從教育入手。再者就是本土不能接納移民,否則的話沒有距離產生美,從小進行白左教育也沒用。

本土沒有移民,就可以從教育入手想辦法扭轉英國公民的想法。如果到處都是國外移民,不過就是用政治正確把危機延後。

公務員好約束,政客們也容易說漂亮話,可大多數英國公民怎麼制止?還不讓對移民涌入不滿了?

“我已經教育她了,相信以後不會把這種想法表現出來。”帕梅拉蒙巴頓乖巧的道,“看我的丈夫對其他民族多麼尊重,還會人家的語言。”

“都是小事!我畢竟是牛津的高材生。”艾倫威爾遜矜持的表態道,“等我回去好好收拾馬來亞幾年,把隱患都解除了,到時候核彈發射井修好,你就可以安安穩穩的做女王。”

之所以留在歐洲,就是看他判斷的封鎖柏林會不會發生,想辦法把麥卡錫留在倫敦也是這個目的。

至少在輿論上蘇聯還是很咄咄逼人的,但是在八月二十五日的消息,讓艾倫威爾遜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深深的懷疑,可能歷史已經出現了變化,不能再按照原本的歷史來判斷對手的舉動了。

這個消息是這樣的,莫斯科在八月二十五日宣佈,北海道以自治共和國的身份,成爲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部分。這是直白的吞併,而且是併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並不是以加盟共和國的方式併入蘇聯。

這裡面區別可大了,艾倫威爾遜腦海中關於蘇聯解體的記憶,加盟共和國最後都獨立了。可自治共和國是加盟共和國的下屬行政單位,可以稱爲俄羅斯的一部分。俄羅斯可不會把這些地方吐出來。

也就是說,哪怕這個時空蘇聯也解體,日本也拿不回去北海道了。日本已經和北海道說再見。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入主白廳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人權大於主權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一百六十三章 紅旗歌舞團來訪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絕不躺平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艱難處境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麼蘇德同盟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三百八十章 恢復中的英國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三百零六章 虛假的總督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八百五十九章 盟友越發的可疑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1738章 動手的理由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學大師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四百七十三章 說服首相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六百八十七章 對印尼的謀劃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二百六十章 安達曼暴動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三百七十七章 岳父救我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二百七十章 他們寧死不降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專員!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1562章 下半場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1609章 化學武器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