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

四月二日,荷蘭政府正式宣佈,讓東印度羣島獨立,採取分治條款,保留荷蘭治下的加裡曼丹島和新幾內亞島,東印度羣島其餘部分則可以移交給印度政府。

在印巴分治之後,荷蘭政府正式開始跟隨大英帝國的腳步,對治下兩百萬平方公里的東印度羣島採取分治政策,荷蘭保留的加裡曼丹島和荷屬幾內亞的一部分,佔據整個東印度羣島的一半,接近一百萬平方公里。

荷蘭政府宣佈這個消息之後,讓一直關注着荷蘭到底會採取什麼方案的各國不禁錯愕。

但是幾乎在同一天,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五國一天之內先後表態,支持荷蘭的分治計劃,稍晚時候,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對這一項分治計劃表達了支持。

四月二日一天,連同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內,八個國家支持荷蘭對荷屬東印度羣島的分治方案,聯合國大會上,亞歷山大卡多根代表英國,大聲稱讚着分治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既表現出來了荷蘭人的誠意,有能夠避免衝突。

“衆所周知,很多事情並不像是表面上這麼簡單,加裡曼丹島北部曾經屬於文萊王國,如果併入印尼對文萊非常的不公平,這容易引起兩國的矛盾,而幾內亞和爪哇島的關係,僅僅是共同處在荷蘭的統治之下,不能因爲這樣的行政劃分就片面的認爲,兩個島有關。”

亞歷山大卡多根採取偏向立場,堅定的站在荷蘭一邊,隨後法國等國的代表紛紛贊成,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代表也先後發言,表示荷蘭政府經過慎重考慮,這樣做是絕對負責的,而且絕對能夠避免印巴分治的後果。

連同英國和法國,兩個常任理事國在內的八個國家支持,讓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頗爲錯愕。

但一眼就能看出來,除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之外,都是歐洲的殖民國家。

就算不知道殖民國家,這些國家加在一起,還有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麼堅定的支持荷蘭,美國也不好開口反對。

此時此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用萬分期待的目光看向蘇聯人,只要蘇聯人開口反對,美國一定跟上,相信從聯合國成立之後就時不時反對的蘇聯,一定不會讓美國失望的。

蘇聯駐聯合國大使並沒有最終什麼都沒說,這讓美國人萬分失望。

“英國即將對莫斯科訪問的時候,我們不適合在這件事上表態。”叼着大煙斗的斯大林來回走了兩步,對着莫洛托夫開口道,“當前的形勢十分複雜,我們最爲重點,甚至是唯一的方向還是歐洲,這一點在可見的未來不會改變。其實我們也可以通過這件事看出來,在殖民地問題上,美國和歐洲國家之間並非親密無間。”

“是的,斯大林同志。荷蘭剛剛宣佈分治,當天就有英國、法國、比利時、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東印度羣島旁邊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表態支持。說是沒有私下溝通過,是難以令人信服的。”莫洛托夫眉頭緊皺着道,“現在看來,艾德禮的工黨內閣,同樣是帝國主義思維,和丘吉爾別無二致。”

“不,還是有所區別的。”斯大林磕了磕菸斗,“不管這麼說,肯定是要比丘吉爾那個人強的,我這輩子只有這兩個人無法看透,一個是希特勒,一個就是他了,這兩個人做事完全不能用理智來形容,所不同的是希特勒旁邊沒有一個美國幫忙。可以說英國今天的困境,和丘吉爾有着極大的關係。”

“當前我們在歐洲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儘量利用時間恢復國內的損失。”斯大林說到這反問道,“聽說英國已經取消了配給制?”

“是這樣的!”莫洛托夫回答道,“內政方面的事情,要不要把馬林科夫通知叫來?”

“並不需要,實際上我們也該終結配給制了。讓各部門拿出來一個報告,看看取消配給制的條件是否足夠。”斯大林微微搖頭道,“總不能這麼一直持續下去。”

自然而然,對爲印尼獨立運動伸張正義的事情,當前的莫斯科是不感興趣的。

當前蘇聯的海軍力量無法對印尼施加影響,而且亞洲方面的好消息,已經足夠值得當前的莫斯科高興,現在和帝國主義全面對抗時機還不成熟,在等等比較好。

莫斯科的驚人沉默,讓一直眼巴巴等着蘇聯摔杯爲號的美國大爲吃驚。這也不是蘇聯的性格啊,從聯合國成立到現在,光是否決權蘇聯就不知道動用多少次了。

在三年前,在通過美國、荷蘭的一項已獲得多數票的有關英、法從黎巴嫩、敘利亞撤軍的決議案時,蘇聯第一次使用了否決權。當時,蘇聯的意見與美荷方案其實並無多大差別,蘇聯投否決票的目的是標明與西方國家的政治對立。

一直用否決權刷存在感的蘇聯人,這一次怎麼不爲罪惡的殖民國家對殖民地的罪行伸張正義了。美國人都想要質問蘇聯人,“就你這個樣子,還想要解放全世界?”

蘇聯一副我很忙的樣子,讓準備想要跟在蘇聯身後坐收漁利的美國非常之尷尬。

要知道這一次支持東印度羣島分治的國家,可以說都是美國要拉攏的對象,如果美國在這個問題上,過於明顯的表明想要讓這些歐洲殖民國家的殖民地獨立,並不利於和蘇聯的對抗。

蘇聯以及整個東歐,對東印度羣島分治的事情,在各種言論上保持了驚人的沉默。

就彷彿是不知道這件事一樣,沒有任何一家報紙報道,倒是對某大國內戰的進展連篇報道,認爲這是一個美帝國主義的可恥失敗。

“對,燒掉所有橡膠林,這都是遠遠不夠的,應該用佈雷器,在所有金屬礦佈雷,讓探雷器都失去作用,排雷都不能排,填平水井,在把工業廢料倒入河中,臨走之前炮擊雅加達啊,戰列艦呢,爲什麼不用?荷蘭人的腦筋還是太死板了。”

海德公園的長椅上,端着報紙看着關於印尼關於天氣炎熱引起的火災已經蔓延的新聞,艾倫威爾遜身臨其境,恨不得親自上陣爲荷蘭人制定撤離計劃,爲法國人之後的做法打個樣。

“艾倫!”隨着一個悅耳的女聲傳來,艾倫威爾遜渾身一機靈,不着痕跡的把報紙收起來,至於什麼佈雷、炮擊的事情,那都是誤會。

站起來滿是紳士作風的迎向聲音的來源,艾倫威爾遜帶着燦爛的笑容道,“奧黛麗,你今天的穿着令人眼前一亮,只有你才能讓平平無奇穿着,令人印象深刻。”

“哪有!”奧黛麗赫本都有些耳朵發燒,笑問道,“看看看什麼呢?離很遠就看到你自言自語。”

“是關於一則荷蘭的新聞,我想你就是荷蘭長大的,就多留意了兩眼。荷蘭在亞洲的屬地已經和平解決,真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艾倫威爾遜似乎對和平解決的圓滿成功十分高興。

即將要出差,艾倫威爾遜邀請赫本出來散步,培養一下感情,期間說了一些白廳的趣事,他知道赫本對政治並不是很感興趣,所以話題僅限於白廳的笑料中。

這些趣事逗的赫本合不攏嘴,笑意盈盈的道,“我還以爲你們爲政府工作都是很嚴肅?”

“我們都是普通人,做的事情和普通人也是一樣的。”艾倫威爾遜抿着嘴道。

三十年後會有一個叫是大臣的電視劇出現,裡面的主角更像是歷任首相和歷任內閣秘書的集合體,濃縮了出來了幾個人物。所以嚴格來說是沒有原型的!

但是有一個處在背景當中的前首相,原型肯定是現任首相艾德禮。因爲吉姆哈克所在的政黨已經處在長期在野狀態,是前首相帶領這個黨派翻盤的。

這正是當前工黨的狀態,最主要的是吉姆哈克在的前任首相,在卸任之前將副黨鞭拉下馬,這正是現首相艾德禮和工黨副黨魁赫伯特·莫里森的關係。

艾德禮首相和副首相赫伯特·莫里森的關係,是人們都能看出來的差。原因是因爲當年工黨決定未來領袖的時候,本來更有資格的赫伯特·莫里森因爲選舉失敗,丟了自己的議員席位。

英國選舉本質上是選黨派,黨鞭自動成爲首相,那一次丟了席位的赫伯特·莫里森,眼睜睜看着艾德禮成爲工黨領袖,在隨後的日子裡面一直耿耿於懷。

艾德禮也知道這件事,兩人的關係,正是吉姆哈克做大臣的時候,前首相和副黨鞭的關係。

不過和電視劇不同,艾德禮可沒有因爲心臟病發,給後繼者表演變臉的機會。而是一直確定工黨再次勝選渺茫,纔去了上議院。

一直到晚上,艾倫威爾遜邀請赫本共進燭光晚餐,再亦步亦趨的把赫本送回去。

“我要隨外交大臣訪問莫斯科,能不能給個祝福什麼的。”艾倫威爾遜可憐巴巴的問道。

奧黛麗赫本看着眼中滿是期待的艾倫威爾遜,走到男人的面前,踮起腳尖蜻蜓點水……

“我彷彿充滿了動力!”艾倫威爾遜回味良久,直到赫本消失在房門之後。

什麼美帝蘇修也就圖一樂,他艾倫威爾遜纔是逆練多年神功,留下高深道航的大波SS。

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極條約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鄉村姑娘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七百一十一章 勝天半子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1653章 劇變前夜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五百六十八章 揚眉吐氣的美國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1689章 搞定蘇聯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混亂中立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願望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赫斯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魚兩吃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五百一十七章 巴黎統籌委員會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風暴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風暴第二百六十五章 女神的饋贈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七百四十九章 蘇聯不適合北約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八百八十四章 巔峰時代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