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

哪怕是全新的電腦也有將死的一天,芯片會老化,程序會出故障,剛剛發佈的新軟件立刻就會開始出現損耗。而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和你沒有任何關係。

既然人終有一死,艾倫威爾遜當然不會因爲別人的悲慘命運,增加自己的心理負擔。事務對自然傾向本就避無可避,爲什麼要做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最最根本的原因,眼前這倆是美國人,他是一個光榮的大英帝國公務員,艾倫威爾遜直指本心,這個世界世界上除了英國之外的任何一個國家出現的悲慘事實,都會成爲他的笑料,是任何國家,其中也包括美國。

雖然在一些具體問題上,艾倫威爾遜也會根據現實進行審時度勢,但同樣也不用諱言,如果人類歷史上第一課核彈在他的手中,他又有足夠的權力進行策劃,那麼毫無疑問,除了英國之外的所有國家,都逃不過系統歸零彈的打擊。

可現實如此,拳打美帝,腳踩蘇聯終究是一個夢而已,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第三世界重拳出擊了,繼續爲大英帝國做裱糊匠的工作,纔是現實狀態下艾倫威爾遜應該考慮的。

艾倫威爾遜見證了一場權錢勾結的開始,雖然肯尼迪家族最終選擇了民主黨,但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想法,麥卡錫是共和黨的參議員,對肯尼迪家族而言絕對不是阻礙。

“喝點?”在麥卡錫和羅伯特肯尼迪寒暄之後,艾倫威爾遜給了麥卡錫一個酒鬼都懂的眼色,尊貴的聯邦參議員收到了這個眼色,並且做出了迴應。

“現在就要找地方用餐麼?”羅伯特肯尼迪有些驚訝,現在不是吃飯的時間啊。

但現在是喝酒的時間,艾倫威爾遜輕聲咳嗽了一下,“對食物的追求,來源於遠古時期人類祖先所追求的本能,從本質上來說,吃飯問題是人類所面對的最大問題。”

“大學畢業就是一個男人事業的開始,我和艾倫想要專門爲你慶祝慶祝。”都做到參議員了,麥卡錫當然有所薰陶,話術也是一套接一套的。

更何況現在麥卡錫還沒有喝酒,自然能爲喝酒找到一個非常合乎邏輯的理由。

在等着食物上桌的時間,艾倫威爾遜拿着一張報紙看本地新聞,“本市發生一起孤立事件,一個性格孤僻,從來沒有朋友的男子,在不清醒的狀態下,槍支走火造成了一場悲劇。”

這又是哪個白人想不開了?按說以現在美國的經濟情況不應該出現這種事啊!

沒準是一個真正的精神病也說不定,艾倫威爾遜翻頁已經就這張報紙上面的新聞做出了判斷,搶手肯定是白人。

美國的報紙上只有出現白人槍擊案的時候,纔會用這種孤立事件來形容,兇手也會被稱爲天生性格孤僻,從來沒有朋友。如果是兇手是一個黑人,根本不會出現這種修飾詞。

羅伯特肯尼迪畢業典禮之後的第一次聚會,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兩個貌似應該是上流社會的人,如同兩個鄉巴佬,只對舉杯感興趣,似乎人世間所有的追求都濃縮在酒杯當中。

對於麥卡錫來說,這種評價可以說是正確的,但對於艾倫威爾遜來說遠不止如此,他只不過面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打入敵人內部不拿出來一點誠意怎麼行?

艾倫威爾遜關心的除了酒精之外,自然還有鍵政和女人,尤其是此時正在進行的戰爭,印巴戰爭和第一次中東戰爭。

兩場戰爭是不同的,準確的說印巴戰爭已經算是過了醞釀階段,剛剛獨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經算是面對面的幹上了,高呼着效忠大英帝國的口號,以喬治六世陛下的名義,向對方同樣代表喬治六世的軍隊展開猛烈進攻。

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爲中心的戰場犬牙交錯,交戰規模已經遠遠超過歷史。

延遲爆發的印巴戰爭,給了印度和巴基斯坦更好的戰場條件,不用擔心大雪封山等意外因素打擾這一場捉對廝殺。

事已至此,這已經不是一場單純意義上的領土爭端,而是被賦予了一定程度上的宗教意義。

而另外一端的巴勒斯坦,嚴格來說還沒有開戰,但中東阿拉伯國家對聯合國決議的偏袒是明顯不滿的,最近大英帝國的波斯灣專員巴倫爵士,除了在移交武器裝備之外,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在中東各國,說明美國和蘇聯對整個阿拉伯民族的蔑視,聯合國決議毫無疑問傷害了整個阿拉伯人的民族感情。

關於美蘇合夥欺負人這件事,艾倫威爾遜十分贊成前任上司,只不過他現在正忙着偷偷的參加共和黨大會,畢竟他是英國領事,不能公開摻和到美國的內部事務當中,來到費城其實也是來看看熱鬧。

而且這完全是因爲麥卡錫的盛情邀請,他推辭不過纔來的,艾倫威爾遜用美國的國運發誓,他本身是不想來的。

共和黨******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舉行,這也是這類大會首次通過電視向全國轉播。會議開幕之際,人們就確信杜威將贏得多數代表的支持。

杜威的主要對手——史塔森和范登堡在酒店房間碰頭,商討“阻止杜威”運動的大計。然而卻未能就公推一人與杜威對抗形成共識,只是同意穩住各自的支持者,以防杜威一派形成多數。這一對策並未收到效果,原因是杜威的競選團隊爭取了足夠多的其他代表來贏得提名。

兩輪投票過後,杜威離獲勝只差三十票票。在這種情況下,杜威的提名獲得一致通過。

共和黨在民主黨之前首先拿出來了和民主黨選舉的候選人,曾經和如日中天的羅斯福交鋒過的杜威,根據共和黨大會結束當天的民調,杜威領先民主黨超過二十個百分點。

此時此刻,遙遠的東方一股神秘力量開始發揮作用,炮黨幕僚在給運輸事業出現困境的常公做報告中表示,“杜威是個勁敵,在上一次大選時,他和羅斯福還堅強較量過。如果民主黨推不出一個有力的候選人出來,換一句話,如果杜魯門出面和杜威競選,那很可以說是認輸的姿態”

“娘希匹!”向來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常公,已經在心中有了決斷,決定會援助不利,導致他運輸事業陷入困境的杜魯門一個正義的背刺。

已經返回波士頓領事館的艾倫威爾遜,正在向倫敦發電報,並沒有隱瞞他最近和美國部分政治人物的交往,將其解釋爲共同愛好的私交。

隨後就是在電報中明言目前美國最爲熱門的事情,四年一次的美國總統大選。

艾倫威爾遜可不是常公,其實從這個時代的共和黨主流思想來看,共和黨是傾向於保守的,不像是民主黨那樣咄咄逼人。

如果不算對歐洲援助的因素,這當然是一件好事,可以讓世界更加的和平,但如果把對歐洲援助的事情加進來,英國肯定還是更加傾向於民主黨連任,這樣不會影響到對歐洲的援助,其中英國要佔據最大的一份。

電報中明言,從民調的角度上考慮,目前杜威確實在民調的反應上遠遠領先於民主黨任何候選人,但既然結果沒有出現,一切就都還是未知數。

艾倫威爾遜還以一九四五年英國大選作爲例子,“相信在波茨坦會議之前,丘吉爾先生也不會想到,尊敬的艾德禮首相會代替他。但是後來的事實是明擺着的,偉大的選民做出了正確的決策。”

“偉大的選民做出了正確的決策?”帕梅拉蒙巴頓撇嘴,自己的未婚夫不是一直認爲,所謂的選民是最好欺騙的羣體麼?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我們要照顧國內的感受。”艾倫威爾遜白了一眼拆臺的未婚妻,隨後從多角度多層次,表示民主黨可能會像是工黨那樣出現逆境翻盤的可能。

重點當然在吹捧偉大的工黨政府上面,連帶分析民主黨還沒有死只是順便。

最後艾倫威爾遜把這一篇拍馬屁佔據了一半篇幅的電報發了出去,幾個小時之後,這一份電報已經經過內閣秘書的手,擺在了艾德禮首相的面前。

針對民主黨可能會翻盤的分析,與其說是分析,不如說是拐彎抹角的對工黨政策表達馬屁之意,電報中表明民主黨算是照顧大衆,羅斯福總統的遺產還非常豐厚,雖然候選人似乎比不上杜威,但絕對不像是表面上這麼一邊倒。

“對了,親愛的,王儲夫婦已經定在九月末抵達紐芬蘭進行慰問。”見到艾倫威爾遜忙活完,帕梅拉蒙巴頓小聲的透漏道,“諾曼爵士說,倫敦似乎準備在年底讓紐芬蘭公投。”

“太好了,時間剛剛好。”艾倫威爾遜一聽眼睛一亮,“那時候美國選舉也正是白熱化的時候,沒有精力關注別的事情。而且紐芬蘭十一月,拉布拉多地區氣候已經很冷了,當地居民都是傾向於加入加拿大的,這麼冷的天氣下,如果公投那段時間天氣惡劣,很多人不會出來投票的,聖約翰斯的氣候沒有這麼極端,可以期待對我們有利的結果。”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四十八章 間諜之都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沒什麼不能談的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四百二十一章 鮑中堂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1601章 新思維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入主白廳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樂開花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義的公主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1559章 存在艦隊第七百六十八章 遺產的歸屬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匡扶正義的印度第九百五十章 鐵腕舒裡克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赫斯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東方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然是原諒她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五百七十五章 當頭一棒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爾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決定性勝利?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顧問威爾遜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