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

如果讓艾倫威爾遜自己選擇的話,還是希望此種報道在太陽報上出現,這種新聞非常符合太陽報的風格,誰都知道太陽報的讀者從來不在乎誰在治理國家,只要上報的照片波大條順就行,這不耽誤太陽報的受衆廣泛。

登上BBC的報紙,艾倫專員同樣可以接受,因爲兩次世界大戰,整個歐洲都瀰漫着一股喪氣,這樣的社會環境也是白左的起源,最後形成了政治正確。

一個英國外交公務員,在法國的首都巴黎,仗義執言怒斥法國人的無恥,對BBC來說絕對是一篇值得報道的大新聞。本土沒被德國佔領就是硬氣,現在英國人可以大聲的站在道德制高點,站着說話不腰疼的指責法國乃至於整個西歐國家,對本國女性公民的迫害。

人羣散去,艾倫威爾遜這些英國外交公務員的上衣,都披在了法國女人的身上,數量有些不夠,也沒有多麼客氣,直接從皮埃爾勒芒這些法國代表身上借點,這些女人可都是法國人,你們法國代表不作出一點貢獻合適麼?

新接了拯救失足婦女任務的艾倫威爾遜,還拿出了一點英鎊,溫聲細語叮囑道,“先找個地方填飽肚子,如果有事的話,我們的代表處不難找,有困難可以直說。戰爭已經結束了,”

啪嗒!輕微的響聲突然出現,英國外交官手中的相機,將這一幕記錄下來。

這邊艾倫威爾遜還在煽情,簡直圖文並茂的道,“歸根究底,你們也是戰爭的受害者,在這個方面,某些、一部分、一小撮本國的公民確實不夠大氣。對此我們英國人是堅決反對的,這件事我們會和法國政府方面進行溝通,同時也會和荷蘭、比利時以及遭到德國入侵的國家進行斡旋,相信之後這種事情會減少很多。”

一個英國公務員溫聲細語的安慰着法國女人,周圍被扒光衣服的法國女人則哭的梨花帶雨,簡直聞者傷心聽者流淚,除了一聲聲相機的快門聲音有些不合時宜,其他一切都好。

表演時刻,艾倫威爾遜也就不注重此種微小的瑕疵了,畢竟不是演戲可以推倒重來。

不得不說做外交工作的人,都是潛在的合格間諜,有人不斷拍照進行記錄,還有人拿出紙和筆記錄,艾倫威爾遜充滿了聖母氣息,實則站着說話不腰疼,反正英國本土又沒淪陷的硬氣言論。

最後艾倫威爾遜還讓代表處的汽車,把這些可憐的法國女人送回去,並且告知了這些女人,如果有困難的話,可以來找他們,留下了抵制纔算是告一段落。

做完這一切,包括艾倫威爾遜在內的大英帝國紳士,都感覺到心情舒暢,做記錄和拍照的兩個同事,紛紛表示馬上會把照片和記錄送回國內。

戰後英國的輿論霸權暫時還在,早在十九世紀法國哈瓦斯通訊社、德國沃爾夫通訊社、英國路透社分別在各政府的支持下,發展成爲國際性通訊社。

各通訊社之間競爭激烈。他們已經把世界新聞市場基本瓜分完畢。爲了確認既成的事實和各自的壟斷範圍,路透、哈瓦斯和沃爾夫三家通訊社在巴黎舉行和解會談,並簽署了分割世界新聞市場的壟斷性協定“聯環同盟”

後來美國崛起,輿論霸權又有了美國人一份。現在聯環同盟雖然名義上已經不存在了,可除了德國戰敗連累了德國的輿論之外,還有一個新的敵人,就是蘇聯塔斯社。

艾倫威爾遜回想了一下二十一世紀,基本上這就是最後一個敵人了,東方某大國在輿論上並不是威脅,可以說是毫無戰鬥力的戰五渣。

英國對歐洲輿論的影響力還在,這當然是一個很好地宣揚英國紳士風度的機會。不過艾倫威爾遜因爲在巴黎,暫時不知道自己在太陽報的形象,正是定格在給法國女人英鎊的照片上面,看起來就像是進行皮肉交易。

BBC上面的畫風就正常多了,逮住一個宣揚英國正面形象的機會,本土報紙進行了連篇綴讀,報道英國在恢復歐洲和平,和消弭仇恨方面所做的努力。

“德國投降了!”隔天起牀在辦理公務的時候,代表處突然響起來了炸雷般的歡呼。

艾倫威爾遜也跟着嚎了兩嗓子,人家都在宣泄情緒,他要是懶得迴應會顯得不合時宜。

從希特勒自殺的那天開始,鄧尼茲向蘇聯試探保持軍隊前提下的和平,被拒絕。然後試圖同西方談判,提出首先南部德軍投降,被艾森豪威爾拒絕。

之後提出向西方單獨投降,以便繼續同蘇聯作戰,同樣被拒絕。艾森豪威爾威脅要繼續開戰,並封鎖前線。

都到了這個時候,擺在德國面前的道路,除了無條件投降之外,沒有其他道路可走。

就連窗外,也隱隱有巴黎市民的歡呼聲,雖然法國在戰爭當中的貢獻就那麼一點,卻不耽誤人家進行勝利者的歡呼。

“我記得艾森豪威爾好像是德國移民的後代。”艾倫威爾遜用揶揄的口吻,和自己的搭檔艾福爾竊竊私語,“這說明皈依者比普通的敵人更加的可怕。”

“倫敦方面讓我們立刻趕往柏林,記錄正式投降的過程,國內的報紙說不定比我們還快,已經坐飛機趕過去了。”艾福爾收拾東西,衝着艾倫威爾遜努努嘴。

“我的天哪,繁忙的工作纔剛剛開始。可這些資料還沒看呢!剛送過來的!”艾倫威爾遜指着桌子上的文件。

“一起帶着吧,路上看!”艾福爾聳聳肩,對此也愛莫能助。

這一次,這些屬於英國卑微的社會公器,終於有了坐飛機的資格。這也和德國境內的鐵路網已經完全不能用有關,總不能讓投降儀式的同盟國各大佬,等着一羣專心做事的公務員到場吧?

飛往柏林的飛機上,艾倫威爾遜在飛過魯爾區上空的時候,正好看見密密麻麻的戰俘,被集中關押在一起。

“到哪了?”艾倫威爾遜問向飛機的工作人員,“萊茵河上空!”

得到答案的艾倫威爾遜漠然的點點頭,那麼剛剛看到的應該是萊茵大營,同情倒是談不上,他相信這些勇敢的德軍士兵,在走向戰場之前已經想到了最壞的結果,勇敢無畏的日耳曼嘛。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1739章 暗中觀察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變革中的英國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1556章 擺明車馬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三百四十七章 撤軍計劃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證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四百七十二章 海外資產委員會第五百六十章 佔領區合併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交方案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海軍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補牢的美國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住房安置條款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七百二十八章 仰光的求助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德西亞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設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