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

從現在開始,理論上四十多萬平方公里的紐芬蘭,就是艾倫威爾遜管轄的地方了。

踏上碼頭的一刻,有不少當地的議員趕來迎接,艾倫威爾遜和前來迎接的人們紛紛打招呼,其中一人走上來自我介紹道,“總督先生,我是從北羅德西亞來的,米哈伊洛維奇先生讓我想你問好,叫我薩維耶維奇就好。”

“我和米哈伊洛維奇也算是老相識了,有你們在的話,相信隨後到達的華工,應該不至於和本地人起衝突。當然我首先提醒一點,我們和華工的關係是純粹的僱傭關係,因爲文化上的不同,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坐下來談談,不要用武力解決問題。”

艾倫威爾遜說到這開口道,“正好我也懂華語,相信不至於出問題。你們切特尼克的職責,就是隔絕前來務工的華工和本地居民的衝突。”

“明白了,總督。”薩維耶維奇點頭之後小聲提醒道,“我們是烏斯塔沙。”

艾倫威爾遜眉毛一挑,原來是克羅地亞的人,輕聲咳嗽了一下道,“差不多。在非洲那個地方,你們在黑人眼中都是白人,再講究這個沒什麼意義。”

這一點薩維耶維奇倒是同意,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地亞人百年的敵對關係,到了北羅德西亞之後,短短几個月就減輕了不少。

雖然目前談不上親如一家,但面對非洲人這個問題上,兩個族羣以及少部分的斯洛文尼亞人,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抱團取暖。

“因爲我們也沒有多少人,北羅德西亞也需要生產,我們的這一次過來了三百人。在一個星期之前到達。”薩維耶維奇跟在艾倫威爾遜身後,介紹着自己一行人。

“夠了,其實只是維持治安,我對華人有所瞭解,只要把話說明白,不至於起衝突,至於本地居民,我馬上向他們的代表解釋。”艾倫威爾遜腳步不停的走進了首府聖約翰斯。

屬於紐芬蘭治下的土地有四十四萬平方公里,單獨紐芬蘭這個島嶼,有十一萬平方公里,剩下三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北美大陸上挨着加拿大。

紐芬蘭本島是溫帶氣候,但在北美大陸上的土地是寒帶氣候,和西伯利亞氣候差不多。

聖約翰斯是紐芬蘭島東南阿瓦隆半島北部城市。紐芬蘭的首府及最大城市、重要港口。

艾倫威爾遜知道,這裡還是抵制合併加拿大的大本營,目前聖約翰斯有八萬居民,這個數字在艾倫威爾遜眼中是非常合適的數字,因爲他前世的家鄉差不多就是這種規模的人口。

紐芬蘭治下的總人口不到二十萬,剩下的人口分佈在其他定居點,以及北美大陸拉布拉多地區,目前因爲是直屬殖民地的關係,紐芬蘭的議會早已經解散十多年,目前的紐芬蘭只有一個委員會,作爲和加拿大或者倫敦溝通的渠道。

一定程度上,這個委員會也決定着整個英屬紐芬蘭的未來。

紐芬蘭的總督府,其實就是一個不起眼的三層歐式建築罷了,艾倫威爾遜只是熟悉一下自己名義上的住處,就直接前往之前的紐芬蘭議會大樓,和紐芬蘭委員會的成員,商談一下關於紐芬蘭未來的問題。

紐芬蘭議會大樓雖然因爲議會已經被取消的原因,現在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建築。但作爲和本地精英階層溝通的橋樑,那是在合適不過了。

艾倫威爾遜進入紐芬蘭議會大樓,邁步進入的時候,還看了一下時間,一九四八年二月二十一日中午十一點零三分,沒準這就是一個未來值得銘記的日子呢,作爲一個不正經的總督,他一定要寫日記。

聖約翰斯的面積不大,一個八萬常住人口的濱海城市,能有多大的面積?不多時紐芬蘭委員會的成員就紛紛趕到了紐芬蘭議會大樓。

他們已經知道新上任的總督,終於到達了,第一印象,就是驚歎艾倫威爾遜的年齡,這種年齡確實很難令人相信倫敦的誠意。

“尊敬的紳士們,第一次見面,請不要客氣。我是新上任的總督,當然你們也可以直接叫我的名字,如果熱烈一些叫艾倫就好,公事公辦一些叫威爾遜也可以。”

艾倫威爾遜一邊從公文包當中拿出來資料,一邊友好的打招呼,讓這些眼中有些不信任的紐芬蘭精英坐下,至於他們那種不信任的目光,艾倫威爾遜歸結爲,可能是羨慕自己有頭髮還非常的濃密,這是一種嫉妒心理,完全可以理解。

“我們聽聞倫敦指派了一個總督,只是沒想到艾倫總督上任的時間比我們預計的晚了一些。”一個帶着單片眼鏡的中年人首先開口道,“相信這一次的旅途很愉快吧。”

“那倒也不是,一路上也挺累的,尤其是在美國考察的時候。”艾倫威爾遜完全是實話實說,毫無半點虛假,那可真是一滴都沒有了。

他還從費雯麗手中拿到了來的路費,勒索了葛麗泰·嘉寶一些衣物,完全對得起兩袖清風的評價,至於從波金娜白嫖了華工的生活物資,連訂購的機械都是波金娜付的錢這種事,他也不好意思提及,他爲了紐芬蘭付出了太多,關鍵還不能自我表功。

“紳士們,我知道你們對我這個新總督有所疑慮,目前來說,我算是孤身上任,除了財政部撥款的一百萬英鎊之外,什麼都沒有得到。還從歐洲訂購了機械,以及招工的花費。”艾倫威爾遜眼見着紐芬蘭委員會的成員臉上出現失望之色,話鋒一轉道,“還是剩下了一百萬英鎊……”

紐芬蘭委員會的成員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一個個年齡都不小了,聽到艾倫威爾遜一個勁的訴苦,然後道出了其實是白嫖的結果,差點閃了腰。

當然這不是艾倫威爾遜要說的話,接下來纔是第一次正式的溝通,“紳士們,讓我們進入正題吧,從比較而言,紐芬蘭的情況我已經做了功課,目前來說紐芬蘭的基礎條件和加拿大、澳大利亞類似,甚至還可能是更好一點。人均資源佔有量極大,還超過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哪怕什麼都不做,用時間慢慢恢復,生活壓力上也比其他兩個地方小得多。”

“澳大利亞沙漠以及乾旱地帶,佔據總面積的百分之七十。加拿大凍土面積佔據了整個國家面積的一半,當然這並不是完全不可開發的,只是需要更多的辛苦和努力。”

“從產業分佈上面來說,紐芬蘭比起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兩個地方,更加類似於澳大利亞,人均資源還是澳大利亞的兩倍。”

在第一次的見面當中,在這些紐芬蘭本地精英的面前,艾倫威爾遜提及了一百萬英鎊的撥款,剩下就是誇獎紐芬蘭的人均資源。

澳大利亞有八百萬的人口,不管是不是合適定居的土地都算上,一個人一平方公里。

加拿大也是類似,而英屬紐芬蘭不同,紐芬蘭人口不到二十萬,總面積是四十四萬,一個人兩平方公里還有富餘,這都是已經把不適合開發的土地都算上了。

而且紐芬蘭還有拳頭產品就是漁業,澳大利亞現在的拳頭產品是種地,世界上最大規模、品質最好的鐵礦石還沒有發現,澳大利亞人現在就是種地、養羊。

紐芬蘭的拳頭產業捕魚,已經拳頭到了,連林業資源都可以漠視地步。可能是因爲漁場資源太好了,導致了連林業資源都等閒視之。

所以說紐芬蘭的問題,就類似於荷蘭病,完全屬於是吃飽了撐的。唯一的問題就是負債問題,主要是大英帝國現在也欠錢,纔會把紐芬蘭當成一個包袱。

其實這也是首府聖約翰斯居民的普遍想法,在公投合並加拿大的過程當中,紐芬蘭首府聖約翰斯是反對的主力軍,最後全體紐芬蘭居民公投,才非常勉強的過了百分之五十的比例,成了加拿大的一部分。

“毫無疑問,目前歐洲正處在重建當中,紐芬蘭的林業資源是這種重建極爲稀缺的。”艾倫威爾遜站起來,將帶來的歐洲重建的原材料估計缺口數據,給了面前的紐芬蘭委員會成員一人一份,“歐洲的重建需要海量的木材,這些木材現在全部由蘇聯提供,其實分出來一些份額給紐芬蘭,很容易就能把紐芬蘭的負債問題解決。”

“可是我們沒有人力!”說話的是紐芬蘭地方長官約瑟夫·羅伯茨·斯莫爾伍德。

“尊敬的喬伊先生,大英帝國最不缺乏的就是人力,只不過不在紐芬蘭而已。”艾倫威爾遜不慌不忙的糾正道,“今天作爲我剛到紐芬蘭的第一天,和諸位紳士進行一番溝通,晚上我會通過廣播,和紐芬蘭的居民好好談談。讓所有人都明白,我這個總督對未來的看法是什麼。”

一九四八年二月二十一日晚上六點,聖約翰斯的居民在溫暖的壁爐旁邊享用着晚餐,艾倫威爾遜的聲音準時出現在了收音機當中,首先開始自我介紹,向英屬紐芬蘭的全體公民問好,隨後闡述了對英屬紐芬蘭的看法。

“其實紐芬蘭的公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你們生活的地方是多好。我曾經在英屬印度工作,深刻的瞭解一個人的基本需求是什麼,對很多人來說,活着就只是活着,而紐芬蘭的公民哪怕是最困難的時候,也可以想活的更好,恰好,英屬紐芬蘭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

艾倫威爾遜的平和又真摯的聲音,通過收音機傳到了英屬紐芬蘭的千家萬戶。

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國核戰略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九百零一章 應對經濟危機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國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1585章 硬蹭熱點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倫敦論鍵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造船業的威脅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權力執念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1594章 不能操之過急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八百四十一章 CVA-01航母計劃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世界和平第八百五十二章 再苦一苦法國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