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

在隨後的閉幕儀式上,艾德禮首相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同時也表示,整合市場是避免歐洲再次爆發大戰的前提,做到整個各自的優勢,歐洲就能從戰爭的傷痛當中快速走出來,最後提及美國盟友也是這種看法。

美國對歐洲聯合的支持,至少在這個年代是真誠的,因爲現在的西歐過於被削弱了。

美國本土和歐洲隔了一個大西洋,對抗蘇聯本來就非常困難,如果西歐國家遲遲不能從戰爭當中恢復,那不就是美國隔着大西洋,和歐亞大陸的陸軍強國蘇聯對抗麼?

所以在戰後馬歇爾計劃纔會在美國得以通過,雖然共和黨一直反對,但最終也沒有反對成功。

美國第一次對歐共體出現複雜情緒,那是歐洲國家五十年代恢復之後的事情。不過認真開始提防歐共體,想辦法不讓歐洲聯合起來,還是越南戰爭跪了之後。開始偷偷摸摸的對歐共體進行限制。

而在這個時代,美國只會希望歐共體發展的不錯,站在自己這一邊對抗蘇聯。

艾德禮的講話完畢,整個會場響起了如雷的掌聲,艾倫威爾遜也在其中,他的快樂是真誠的,這畢竟是他生活的國家。最關鍵的是,他上輩子還不是英國人。

甚至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上輩子的祖國某種意義上還是英國的敵國。

上輩子對英國肆意嘲笑,鍵盤都不知道敲爛了多少,結果一下子就到了日不落自由落體的時代。

艾倫威爾遜和一般的英國人不同,他有着前世思維的遺留,肯定不可能像是一般英國人想的開,覺得什麼英美親如一家。恰恰相反他受到的教育和英國的輿論是相反的,後世英國人接受日不落已經過去的自我催眠,對他完全沒有作用。

那就只能換個活法了,他不能忍受自己的祖國去做附庸,不能做第一也行,至少要獨立自主,人家印度都要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呢,英國去做附庸也太掉價了。

至少現在,英國首相在布魯塞爾會議上的講話,以及第一個共識,涉及到歐洲電影市場整合的這項共識,算是完成了零的突破。布魯塞爾條約組織,終於從殖民地和軍事同盟兩大作用中,開始做別的事情了。

肉眼可見的未來,至少避免了被美國和法國羞辱。真不知道原本歷史上蘇伊士運河戰爭之後,英國的政客的日子是怎麼過的,英國人申請加入歐共體是被美國人踢着屁股進去的,要申請加入歐共體是需要法國人批准。

當時法國總統是戴高樂,讓英國人去求法國人,這得拉下多大的臉纔可以?況且戴高樂又是個標準的民族主義者,對英國人完全不友善,談判過程幾近羞辱,還兩次否決,英國人賠了無數的笑臉,還得等到戴高樂下臺才加入。

如果英國選擇擁抱美國,就是以一個前世界霸主的身份,化身成一個攪屎棍握在美國人手中,起到搞亂歐洲的作用,那還不如選擇擁抱歐洲呢,至少不用受夾板氣。

對付法國的時候還有心理優勢,畢竟近二百年來,英國面對法國勝多敗少。

艾德禮首相講話完畢之後,上臺講話的是法國部長會議主席羅伯特·舒曼,現在法國總理的職位已經更改了,和蘇聯的稱呼一致,叫部長會議主席。實際上還是總理的作用,只不過改了改了一個名字。

現在上臺的羅伯特·舒曼,是自從戴高樂從一九四四年建立臨時政府以來,歷經三年多的時間,法國的第七個領導人,從法蘭西第四共和國遺留下來的毛病還在,就是換領導人比換內褲還快。

“不認識啊,上次還是喬治·皮杜爾。”艾倫威爾遜還不知道上臺的是誰,詢問自己的頂頭上司內閣秘書諾曼布魯克。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微xin公衆號【】抽紅包!

“那都是兩年前了,那時候戰爭財剛剛結束。”諾曼布魯克皺着眉頭想了一下嘟噥道,“樊尚·奧里奧爾?萊昂·布魯姆?保羅·拉馬迪埃?然後就是他了,現在的法國部長會議主席羅伯特·舒曼,也不知道能領導法國幾天?”

羅伯特·舒曼?艾倫威爾遜一愣,好像歐共體的雛形叫舒曼計劃?和這個人有關麼?

歐盟起初源自於法國外交部長的舒曼計劃:把法國德國的鋼鐵產業置於超國家組織之下,徹底根絕法德再次開戰的可能。此後擴展至整個西歐,領域也擴展至經濟合作各方面。同時消除邊界等等,壓制住了法德矛盾。

沒想到後來是法國外交部長的羅伯特·舒曼,現在竟然是領導法國的部長會議主席。這麼一看羅伯特·舒曼後來算是降職留用了?

舒曼計劃主張以法國和聯邦德國煤鋼工業爲基礎,把西歐各國的煤鋼工業部門聯合起來,由一個超國家的高級機構共同管理“聯營”。

美國出於加強對西歐的控制以抗衡蘇聯,一貫鼓吹西歐一體化運動,主張“政治統一”、“軍事統一”和“經濟統一”,因而也贊同舒曼計劃,根據該計劃,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六國政府代表在巴黎進行了近一年的磋商,於一九五一年簽訂了《歐洲煤鋼聯營條約》。

爲什麼直到一九五一年法國纔開始促成歐洲煤鋼聯營條約出現呢,因爲吞併薩爾區的努力失敗了。還有就是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沒錢。

吞併薩爾區失敗加上馬歇爾計劃的援助,才讓法國人換了一個思路,促成了《歐洲煤鋼聯營條約》的出現。

本來歐共體最早的努力,和法國也沒有關係,而是三個小國在馬歇爾計劃的援助款到達之後,在一九四八年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三國建立了共同市場,其建立旨在實現關稅豁免,商品市場和人員的自由流通,推進三個成員國之間密切的經濟聯繫。

三個小國的經濟聯盟被視爲歐洲共同體的雛形,也被認爲是歐洲戰後走向聯合的開始。

法國剛開始也不感興趣,但最終吞併德國薩爾區的努力失敗,才退而求其次拉着德國加入了三個小國的報團取暖。

現在的布魯塞爾條約組織,固然是和原本歷史上歐共體的建立完全不一致。

是殖民國家報團取暖,但是在歐洲的大環境還是沒有差別。美國還是希望西歐能夠成爲一個助力,別讓美國帶着一堆窮的快要飯的國家對抗蘇聯,這些國家內部還有不少親蘇聯的黨派,沒看法國都把總理改成部長會議主席了嗎?

其實仔細一想,現在美國的心態,和懂王做總統的時候主張類似。歐洲國家一定要自立自強起來,別單純依靠美國對抗蘇聯,地主家也沒餘糧啊。

只不過不同的是,現在的美國完全是還沒有調整過來心態,對對抗蘇聯一點心理把握都沒有,指望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回回血,和自己站在一起。美國的財政和國力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是心理有些問題。

而二十一世紀懂王治下的美國,完全是因爲真的開始沒錢了,是真的地主家沒餘糧。

布魯塞爾會議以電影共同市場的出現而勝利閉幕了,雖然和鋼鐵煤炭這種重要的產業無關,但從零到一突破也值得欣慰,只要一開始就蘊含着無限的可能。

下個月舉行的巴黎會議還有一段時間,艾德禮首相要回國進行準備,而且現在英國國內最大的事情,是伊麗莎白王儲的大婚。

這是戰後英國王室的一個大喜事,作爲首相的艾德禮自然也不能缺席。

至於艾倫威爾遜麼,也要回到倫敦,他從倫敦來歐洲本身就是一個臨時性任務,和蘇聯人談發動機的事情,現在都已經要談完了,當然是要勝利凱旋。

回國的飛機上,諾曼布魯克還就羅羅發動機的事情對艾倫威爾遜進行了誇獎,表示這個談判非常的成功,不但訂單大大增加,還打開了橡膠和錫礦的市場。

“尊敬的內閣秘書過於誇獎了。”艾倫威爾遜非常謙虛的開口道,“其實只要善於發現機會,很多事情都可以有不同的結果。”

“你確實是一個善於發現機會的人,愛德華就是這麼說的。尤其是善於解決財政問題。不過國內的事情和殖民地還不太一樣。”諾曼布魯克一語雙關的點頭道。不但肯定了在英屬印度廣開財源的功勞,也點名了艾倫威爾遜在英屬印度殖民地斂財的手段非常高明。

“諾曼你們在談什麼?對財政問題有討論?”艾德禮首相正好剛從自己的艙室出來,就聽見兩人的對話,別的可以略過,錢這個東西,他都快想瘋了。

艾倫威爾遜腦筋急轉直接回答艾德禮首相的話道,“是這樣的首相,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的軍隊如果進駐英佔區,最好和駐德英軍的軍備進行統一,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發揮戰鬥力,這也就是布魯塞爾條約組織的軍事一體化,相信只要美國人的援助到位,再談這件事就好辦多了,還能通過軍購增加一些收入。”

第五百七十二章 RB人要訪問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王的葬禮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1752章 半壁江山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1631章 塔曼師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十七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處境第九百八十一章 驚醒的法國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七百二十八章 仰光的求助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四百六十五章聖費爾南多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大事接踵而至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鐵娘子想進步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一百五十三章 彰顯團結第1688章 英德友誼萬歲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堅決維護首相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輕裝上陣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倫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國核戰略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六百二十四章 蘇聯全都要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貨幣戰爭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