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

攻擊者除了工黨議員之外,還有保守黨經過長時間共識政治後,和工黨態度一致的議員,這一部分議員叫威特派系指走中庸之道——謹慎、溫和,而不走極端的意思。

這一派人多系原艾登、麥克米倫和希思做過保守黨黨魁手下的支持者。他們認爲貨幣主義政策正在一步步地把國家推向深淵,保守派的執政地位已及及可危。

保守黨的巨頭也坐不住了,開始直言不諱地批評他們的繼任者。

在這個失業率創下大蕭條之後新高,通脹再次破紀錄的當下,撒切爾夫人確實是十分危險,艾倫威爾遜當然要堅定站在首相背後。

要不是是大臣正在熱播,艾倫威爾遜可能都不僅止於在私人層面爲首相加油,不得去BBC爲撒切爾夫人的政策搖旗吶喊?

下半年急轉直下的經濟形勢,就連撒切爾夫人的親信、貨幣主義者財政大臣傑弗裡·豪都顯得垂頭喪氣,在這個時候表達支持,更加體現了艾倫威爾遜支持的彌足珍貴。

這讓處在逆境當中的首相心中升起一股暖流,這個男人還是念舊情的,念舊情可能是艾倫威爾遜爲數不多的軟肋,他潛意識當中還真的不想和撒切爾夫人鬧翻,首相雖然沒有做成他的夫人,也沒有必要做仇人。

當前撒切爾夫人需要應付反對黨和內部反對派的發難,這一點艾倫威爾遜是沒法幫忙的,他和這些下議院的議員不是一個系統當中的人。

雖然他知道很多衣冠楚楚的議員,暗中包養情婦、進行旋轉門操作,乃至於酒駕、以權謀私等等的事。

還有前國防大臣,現下議院保守黨領袖普羅富莫,像是普羅富莫這種在未成年問題上犯錯誤的人雖然不多,但也不是一個沒有。

帕梅拉蒙巴頓去看奧運會還沒有回來,無上權威不得不在赫本這裡尋找心靈上的安寧,赫本在看是大臣第一季的重播,很少能見到球花笑的這麼樂不可支,“你們公務員真的是這樣麼?”

“這是藝術上的誇大,這裡面不也說了麼,首相如果已經拿定主意了,我是沒辦法的。”艾倫威爾遜把手放在赫本的腿上,解釋道,“這部劇,就是首相想要對公務員動手的信號,要是僅限於英倫三島,那對我們可是滅頂之災。”

“僅限於英倫三島?”赫本捕捉到了關鍵詞,好奇的詢問,“如果不限於英倫三島,就像是裡面說的,你是英國最有權勢的人麼?”

“不是某個人有權勢。”艾倫威爾遜糾正道,“而是整個深層政府有權勢,我哪有什麼權勢,我最大的權勢都用在你身上了。”

“滿嘴謊話。”赫本半是喜悅半是憤怒,“你就是欺負我涉世未深,騙了我的身子,你這個壞人。”

這種指責當然也是事實,不過艾倫威爾遜肯定不會承認,堅決的表示,兩人之間那是愛情,就算沒有他存在,赫本像是排骨一樣的身材,肯定也嫁不出去,赫本這一次真的怒了,起身就追打着這個劇中英國最有權勢的人。

不一會兒,赫本已經被攔腰抱起,嘴上還不服輸滴咕,“我這種排骨一樣的身材,抱着不咯手嘛。”

“親愛的,看你說的,我最喜歡纖細的身材,我對燈發誓絕對不是謊言。”艾倫威爾遜一本正經的回答,陰謀之神洛基也不能望其項背。

他明明喜歡開大排量的車,也不算撒謊,赫本只是看着瘦弱,其實身高一點不矮。

艾倫威爾遜在撒切爾夫人上臺之前,曾經有一個想法,如果撒切爾夫人能夠把有價值的產業私有化完成的快,那他就不管撒切爾夫人到底能不能一直執政,如果私有化沒有完成,卻已經遭到了信任危機,那可能就必須要幫一把。

不能讓這個挑戰共識政治的首相半途而廢,不然有前車之鑑擺在這,以後誰還會敢動私有化的念頭?沒這個念頭,女首富怎麼發家致富?

在撒切爾夫人頻繁和反對黨、反對派對線的同時,艾倫威爾遜開始關注了拉美總是和巴西別苗頭的阿根廷,現在到底是一個什麼情況。

阿根廷一直都不服巴西,這是一個衆所周知的事實,但也只有阿根廷人自己認爲,阿根廷可以和巴西平起平坐。

事實上在西語國家當中,就算西班牙這個宗主國衰落了,其他人也認爲墨西哥纔是除了西班牙之外的第二選擇,墨西哥也確實這麼幹過,效彷美利堅對老歐洲的青出於藍,對戰後弗朗哥政權極近羞辱,態度比美蘇兩國都強硬的多。

不過美國能夠成功,主要是美國比歐洲各國強大,墨西哥雖然單獨來說也比西班牙強大,但本身沒有強大到顛覆的地步。

隨着墨西哥近年來進入困境,對西班牙的挑戰也偃旗息鼓了,正在朝着後世人們印象中的墨西哥昂首闊步。

阿根廷一直都不如墨西哥重要,和墨西哥相比,同樣作爲殖民地的阿根廷,儘管享有無與倫比的地理條件,但礦產資源的相對貴乏,令其備受冷落,發展緩慢。

阿根廷被邊緣化也可以在行政區劃中體現出來,十六世紀以來,西班牙將包括阿根廷在內的南美西部劃歸秘魯總督區管轄,首府利馬。

直到十八世紀末,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爲首府的拉普拉塔總督轄區才被分立出來。

阿根廷的高光時刻,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間段,只要沒有世界大戰的時間,都是落後墨西哥的。

種地種的在厲害,也不能和工業帶來的財富相提並論,而且和其他拉美國家相比,阿根廷算是一個缺少礦產的國家,也不能走礦車路線。

如果阿根廷和智利要是合併成一個國家,應該算是面面俱到,可惜這兩個國家的關係很差。

在剛從西班牙獨立的時候,智利和阿根廷的前身不約而同選擇擴張,這兩個國家是國家利益衝突的,所以導致關係一直不太好。

皮大帥就是馬島戰爭中整個拉美唯一爲英國提供協助的國家,不過這個世界的皮大帥被阿連德趕出國,成了艾倫威爾遜爲好大兒加官進爵的犧牲品,如果爆發馬島戰爭的話,英國在拉美可能會少一個支撐點。

在這一點上,艾倫威爾遜屬於是坑了英國一把,不過和他多年以來工作保留的利益相比,這隻能說是無傷大雅。他都有些怕加爾鐵裡不敢動手。

不過加爾鐵裡到底會不會動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的態度,如果美國態度有利於阿根廷,阿根廷就有可能認爲美國會阻止英國動武。

艾倫威爾遜覺得還是可以操作的,不要認爲美國多有信用,美國現在的通貨膨脹一點都不比英國低,隨着尹朗革命帶來的石油危機蔓延,現在自由世界又開始了通脹賽跑。美國要壓低通脹,難道不需要資金的涌入麼?

美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收割拉美,先給自己補補血,只要有這個想法,美國就可能明着拉架實際上讓英國當這個惡人,自己趁機收割拉美。

不要認爲美國不會這麼做,美國這麼幹不止一次,兩尹戰爭薩達姆可是華盛頓的座上賓。

“還是要等里根上臺幫忙才行。”艾倫威爾遜還是要支撐撒切爾夫人在堅持堅持,卡特這個總統太要臉,暗中出賣阿根廷的事可能不會做。

促成馬島戰爭的環境,還是要里根這樣不要臉的總統才能做。

現在是沒有轉移內部矛盾條件的,所以撒切爾夫人還是要忍忍,接受一段時間全國上下普遍的指責。

艾倫威爾遜不得不去下議院,爲現政府的政策做辯護,對於當前的通脹和事業給出自己的答桉,“不同的宏觀經濟調控手段之間缺乏有機的協調。一般說來,宏觀調控手段主要包括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各種手段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它們是不能相互取代的。換言之,只有使各種手段得到有機的協調,它們才能獲得互補性和有效性,其功能才能相得益彰。”

這種回答是不能令人滿意的,一些工黨後座議員譏諷道,“尊敬的爵士,我彷彿在真實世界當中看是大臣,這部政治喜劇。”

“尊敬的議員,工黨政府時期,我也是內閣秘書長。”艾倫威爾遜笑眯眯的回答道,“維護政府政策確保執行,這都是我該做的。”

“白廳應該阻止傷害英國的政策。”另外一個議員跳出來指責道,“而不是做內閣的提線木偶,爵士如果起不到這個作用,未免令人失望。”

“當然。”關鍵是這個私有化運動是不是真的傷害了英國,艾倫威爾遜沒覺得會傷害英國,相反還可以極大的促進真正忠於女王的勢力。

艾倫威爾遜挺身而出表達對本屆政府支持的時候,面對黨內外的一片反對聲浪,特別是她所信賴的同僚和她所親手提拔的新秀的紛紛倒戈,撒切爾夫人除了改組內閣,撤換那些明裡暗裡與自己作對的反叛者外,也沒有別的辦法。

她還決定利用參加保守黨中央理事會在伯恩茅斯召開的年會,以便繞開內閣,在全國範圍內動員保守黨的支持力量。在上臺十個月之後,撒切爾夫人進行了第一次內閣改組。

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1681章 英德半導體第一百八十一章 災害不會連續兩年第1656章 利用團結工會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六百九十六章 禍不單行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商引資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專員!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內部解決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八百九十三章 圖靈團隊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獨立年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私人國企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給美國幾個建議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三百七十七章 岳父救我第九十五章 我們的人第五百四十章 沙撈越王宮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花公子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選中的美國第1653章 劇變前夜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軍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八百八十四章 巔峰時代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三百零六章 虛假的總督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1658章 見好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