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牌開打

以色列全國三百萬人,憑藉高效動員可以在幾天之內把二十萬士兵送上戰場,二十萬軍隊當然不是一個小數目,但要同時在三個方向採取進攻態勢就遠遠不夠了。

一共只有三百萬的人口基數,就算是按照一戰時期的動員典範保加利亞,也最多能抽出來三十萬軍隊作戰。

比起現在就有八十七萬常備軍的阿拉伯諸國來說,處於明顯的劣勢,其實八十七萬常備軍的數字,分別是埃及、敘利亞、約旦和同約旦是一家人的伊拉克王國,根本還沒有算也門,因爲艾倫威爾遜認爲,也門就算是想參戰,也很難說服埃及和沙特可以通過自己的國土參戰。

要是把參加阿拉伯聯盟會議的國家都算上,那軍事對比將會變得非常誇張,尤其是蘇聯的盟國建軍思路都差不多,各個賬面上都是地區小霸的框架,蘇丹的軍力在中東並不算大,但要是放在非洲,簡直強的誇張。

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人因爲戰爭威脅殫精竭慮,就有人不當一回事,“不許你帶着鱷魚到處走,雖然那種鱷魚打一條狗都費勁。但對小孩子仍然是有威脅的!帕米拉……”

在教育女兒的同時,艾倫威爾遜已經做好了轉身的姿態,如果有旁觀者可能會誤會,這個姿勢似乎是要認慫,但無上權威真沒這麼想,他是準備喊援兵,讓帕米拉關係最好的弟弟,阿諾德下來好好和自己的好姐姐談談。

“父親!”帕米拉甜膩膩的拉着長音,這種聲音讓無上權威的臉皮都開始抽動才道,“你可別叫他,我真是受不了這個好弟弟。我看他以後肯定適合在白廳工作的,小小年紀就已經繼承了你所有的優點,乃至超出。”

“以你現在的姿態,我很難相信你的誠意。”艾倫威爾遜一臉要小心希臘人的糖衣炮彈,剛想再說什麼,阿諾德的腦袋從窗邊出現,隨着在莊園的父女倆喊道,“父親,外交部電話,是常務次官打來的。”

“尊敬的常務次官,父親正在外面,沒關係,只需要等待一分鐘。”阿諾德邊等待父親回來邊開口,“非常理解外交部的工作,父親也經常說,外交部的工作十分重要卻不被人理解,對,那些無知的小市民,怎麼可能瞭解規則的存在,不過這樣更好,他們不瞭解就不會感興趣,不感興趣至少不會出來搗亂。”

幾句話之後,阿諾德眼看着父親進來,拿着電話遞了過來,“是關於這一次外交部派往阿拉伯國家的外交官的成果。因爲父親你說這件事可以隨時打電話,現在電話就過來了。”

“威克!”艾倫威爾遜點了點頭,聽着外交部的二號人物彙報這個情況,“華盛頓對我們爭取和平的舉動頗有微詞?美國懂個屁的和平。不但不懂和平,還不怎麼懂戰爭,輸完朝鮮輸越南,下一次輸給誰?算了,你怎麼回覆的。”

“按照秘書長的意思,我們已經把美國方面希望阿拉伯國家剋制,並且終止約旦河改道的想法分別轉述給了、埃及、約旦、敘利亞、也門和伊拉克五個國家,不過伊拉克表示愛莫能助,至於其他四個國家都拒絕了我們的施壓。”威克直接回答道,“這個態度我們已經轉達給了華盛頓方面。”

“戰爭是不好的,和平是多麼可貴啊。”艾倫威爾遜面無表情的一點不意外道,“真是太意外了,他們竟然漠視美國的施壓。”

啊?阿諾德聽着父親的話,漠視美國是施壓?難道不是英國的施壓麼?這和美國有什麼關係?

“不到最後一刻,我們堅決不放棄挽救和平的努力。”艾倫威爾遜仰着頭沒讓小兒子看到自己的表情,“但如果阿拉伯國家拒絕了美國的提議,那我們也沒有辦法,英國已經盡力了。”

雖然我大英拿着喇叭在中東國家不斷叫喊戰爭迫在眉睫,但那不是爲了用戰爭使阿拉伯聯盟一方被嚇阻,最終不要輕舉妄動麼。

出發點是好的,這一點誰都不能否認,嘴上滿是戰爭來臨,是希望兩邊都明白戰爭爆發後果慘重。但如果雙方都覺得優勢在我,那就沒辦法了。

其實這點陰暗心理能瞞過誰呢,都瞞不過差點在印巴戰爭當中翻車,現在已經是國務卿的基辛格,但那又怎麼樣?

你個猶太人,在阿拉伯世界的名聲還用說?光是猶太人這個民族成分,就不值得阿拉伯國家信任。

早在基辛格還不是國務卿的時候,他的大名已經被艾倫威爾遜傳遍了阿拉伯世界,猶太復國主義寄生在美國的又一例證,讓基辛格體會了一下,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的待遇。

今時不同往日,一場越南戰爭打完,美國已經不是那個美國了,當然美國仍然很強大這一點艾倫威爾遜並不否認。

但已經不是那種一覽衆山小的強大了,現在的有志中等強國,完全可以和美國討價還價。

就像是從阿富汗上演喀布爾空中飛人之後的美國一樣,所有人都知道你什麼都做不了,面對俄羅斯也只能動用一切手段除了戰爭,那還跟你客氣什麼,原來你憑空製造籌碼就能逼着其他國家不得不讓步,現在不拿出來一點真金白銀怎麼行?

“父親,我想我們是美國一邊的吧?”眼見着父親放下電話,阿諾德不由得開口詢問。

“好兒子,我們是勝利者這邊的,首先要確定那邊更有勝利者的樣子。”艾倫威爾遜一挑眉,負手而立一副背對衆生的裝逼模樣道,“不能被無謂的個人情感干擾到正常的判斷。”

八月二十一日,埃及王國正式對外宣佈,將要封鎖蒂姆海峽,這一聲明得到了沙特阿拉伯王國的支持,蒂姆島的埃及軍隊進入臨戰狀態。同一天約旦王國正式宣佈開啓約旦河改道工程,將和敘利亞一起,讓約旦河不被以色列所利用。

得知這個消息,外交大臣帕特里克立刻向埃及、約旦和敘利亞三國發布照會,“這將會讓中東陷入到戰爭當中,希望三國領導人能夠考慮來之不易的和平,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加照顧各方利益的方案。”

英國到了最後一刻仍然不放棄在和平上的努力,希望阿拉伯國家不要使用這種具有明顯敵意的方案,駐阿拉伯國家的英國大使甚至以極爲強硬的措辭表示,以色列並不是自己,以色列背後還有美國,美國不會讓以色列失敗的。

以色列軍方也做出了自己的戰爭判斷。他們認爲,如果被動地在國境線反擊,那麼以色列將受到三個方向的圍攻,埃及和約旦可能在以色列中部會師,將以色列截成兩段。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以色列將滅亡。

“阿拉伯國家還是沒有同意我們的建議。”威克找到內閣辦公廳,對英國沒有阻止戰爭降臨表達羞愧。

“沒關係,我們已經做到了我們能做到的一切。”艾倫威爾遜絲毫沒有責怪的意思,英國外交部已經做得足夠好了。至少起到了讓全世界都知道中東要爆發戰爭,讓這一場戰爭明牌開打的作用,就算是想要偷襲,也沒有這個環境。

英國的戰爭警告當然是有用的,至少阿拉伯聯盟那一邊隔三差五就被英國警告一番,真的開始了戰爭準備,沒把希望放在以色列不敢輕舉妄動上。

八月二十八日深夜,經過了一個星期的時間,以色列政府似乎只是嘴上強硬,並不準備付之於軍事行動。

但這一天以色列各大機場的地勤經過一晚上的忙碌,將一切工作準備完畢,昭示着戰爭終於來臨,太陽升起,以色列各大空軍基地的跑道上,一架又一架以色列空軍戰鬥機拔地而起,向着阿拉伯國家的空軍基地飛去。

以色列空軍不採用編隊飛行,飛行員們苦練技術,駕駛戰機在地中海上超低空飛行,最低處離海面不足十米。在三百架以色列空軍的戰鬥機剛剛飛出國境之後半小時,從尼羅河三角洲的海上直插埃及上空,開始對埃及王國的空襲。

在以色列空軍出動的半個小時之後,埃以邊境的以色列五個師的地面部隊向西奈半島突進,以色列最終選擇先放倒阿拉伯世界最強的埃及,再解決其他方向的威脅。

同一時間,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召見了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開口解釋以色列的苦衷,“爲了保證以色列的存在,除了戰爭沒有其他選擇。”

埃及境內,空中響聲四起,以軍飛機閃電般襲來,爲了讓效率最大化,所有戰鬥機全部攜帶空地導彈和炸彈,先破壞跑道,然後導彈和機炮轟炸地面飛機。

埃及方面無數接到預警的防空導彈直衝天際,寄希望能夠吧以色列來襲的空軍消滅在進攻路上。

埃及國王福阿德二世得到戰爭爆發的消息大吃一驚,“我們必須讓其他阿拉伯國家知道這個消息。”

菜有菜的好處,至少福阿德二世不會像是納賽爾一樣,真覺得優勢在我,關鍵時刻國王陛下確實聽話,立刻把以色列挑起戰爭的消息,告知了阿拉伯聯盟的其他國家。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王的葬禮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嚴峻的形勢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再堅持半年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麼叫大國總理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八百四十一章 CVA-01航母計劃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三百三十二章 羅德西亞問題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兒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決戰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人權大於主權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1755章 我是保王黨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十二章 新德里會議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現實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捆綁北非法軍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巴基斯坦大選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億英鎊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1609章 化學武器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對美國預警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五月風暴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談判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粗綜複雜的關係網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