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

“不能讓我流血又流淚吧!”艾倫威爾遜湊到伊莎貝拉波金娜耳邊喃喃道,“親愛的,今天晚上我好好伺候伺候你。”

爲了實現一箭雙鵰的野心,艾倫威爾遜覺得現在不是吝嗇體力的時候,年齡給了艾倫威爾遜膨脹的資本,身爲英國佔領區的成員,則給了他精神上的滿足。

這纔是戰勝國的待遇麼,就如同美軍在佔領日本一樣,拼死拼活爲國而戰多年,難道登陸之後就是爲了表明一下,人類燈塔對爾等秋毫無犯?

就算是處在巔峰的身體,也不能一晚上都進行體力勞動,可能是因爲從伊莎貝拉波金娜這裡得到了首肯,今天的艾倫威爾遜非常的有精神。

閒暇之餘和伊莎貝拉波金娜談到了日本投降的問題,“估計現在美國人核彈在手,對剩下的日本領土,是不會讓這些領土落入蘇聯人手中的。蘇聯的海上力量還是薄弱了一點,不考慮核彈的話,蘇聯的陸軍加上大英帝國的海軍,纔有資格和美國人談條件,不過這樣也好。”

“蘇聯人有這麼強大麼?我們德國差一點就攻佔了莫斯科。”伊莎貝拉波金娜指尖在艾倫威爾遜的胸口畫圈圈,不着痕跡的問道。

“你們德國可差遠了,那根本不是一個莫斯科能夠解決的問題。”艾倫威爾遜還以爲龍騎兵不服氣,不過也對,要是德國變成戰勝國,今天兩個年輕的龍騎兵,還用被自己佔便宜?

說不定就是德國人在英國耀武揚威了,只是考慮女人的民族情感,艾倫威爾遜倒是沒有把心裡話說出口,只是表示德國距離勝利,沒有一些人想象的這麼近。

扯開了這個話題,艾倫威爾遜談了一下對北海道地位的想法,表示那裡是日本的農業產區,落入蘇聯手中,日本這個國家的短板就更加明顯了。本州島被美軍佔領,以後的日本註定艱難。

其實德國的情況也差不多,只是沒有日本這麼明顯,從面積上丟了北海道的日本,和後來英美法三國佔領區合併的聯邦德國一樣,都是二十多萬平方公里。

本時空的日德兩國就已經成功瘦身了,而且和聯邦德國不同的是,德國的工業基地和資源地都在一個地方? 日本本土少的可憐的資源,還有很大的份額在北海道。

這樣到了美國進行產業轉移的時候,日本人就必須比歷史上更加的埋頭苦幹才行? 額外付出很多隱性成本。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 才能達到歷史上的崛起效果。

北海道礦藏豐富? 島上有日本最大煤礦儲藏,煤炭儲量與產量均佔日本全國一半以上。本就稀少的石油資源,也在北海道? 北海道還是日本硫磺的重要產地。

有了北海道? 日本理論上還有一些資源,沒了北海道連理論上都沒了。糧食、煤炭、硫磺等等很多資源,進口的份額只會進一步的加重。

日本的短板會更加嚴重? 隨之而來的結果? 就是美國人覺得已經養肥要殺豬的時候? 會更加的輕鬆? 就算是日本想要崛起? 都要更加的努力才行。

不過這對大英帝國來說倒不一定是壞事? 英屬印度備案之後的英屬馬來亞,說不定可以拉回來一點競爭優勢,分一點產業轉移的紅利。

現在英屬印度的軍政長官就在爲這個目標而努力,眼高於頂的蒙巴頓將軍,在日本投降的問題上? 怎麼也搶不過麥天皇的主角光環。

但在巴倫爵士和建議下? 很快就找到了可以威脅的對象? 和日本曖昧不清的泰國。英屬印度已經派出了談判團隊抵達曼谷? 決定爲泰國在戰爭期間的不光彩角色,進行一番富有建設性的對話。

在英屬印度看來,泰國是完 全的日本僕從國? 就算不是德國和奧地利的關係。也是芬蘭和德國的關係,就連芬蘭都要給蘇聯割地,泰國想要全身而退太說不過去了。

僅僅將戰爭時期,從英法是殖民地獲得的土地歸還是遠遠不夠的,根本沒有絲毫的懲戒作用,出發的時候英國代表團已經明確了,必須要把克拉地峽拿到手。

泰國陸地南段在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最窄處僅十多公里。向南即是被稱作“海上十字路口“的馬六甲海峽,如今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自由貿易都要經過該海峽,是當之無愧的黃金水道。

泰國這個國家之所以獨立,完 全是英國和法國手下留情的結果,泰國卻不但不心懷感激,反而在戰爭當中支持日本,對大英帝國的利益造成了損害。

在美國已經把日本視爲禁臠的情況下,大英帝國果斷改變了目標,把接下來的目標放在了泰國身上,並且已經準備了一系列的苛刻條件,最終的目標則是克拉地峽。

到達曼谷的英國代表團,還沒有開始進行訛詐,就得到了巴倫爵士的關切電報。收到了艾倫威爾遜電報的巴倫爵士,已經得知了英屬印度傑出的公務員,爲自己準備的菸草收益份額,然後在同樣得到收益份額的英屬印度十七個行省行政長官的支持下,表達了對泰國政府在二戰中角色的關切。

在這件事上,還可以從重返亞洲的法國身上借力,在戰爭期間,趁着法國在歐洲自顧不暇的時機,泰國向法國提出歸還泰國的原有領土的要求,並在隨後向法國遞交的備忘錄中聲明,如果法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解體,泰國可以吞併老撾與柬埔寨。

但這些要求都遭到了法國的拒絕。雙方部隊在邊境不斷挑釁摩擦,最終大打出手。

相信憋着一股勁的法國人,還沒有忘記戰爭期間,被泰國羞辱的一幕。連泰國都敢在法國面前表現武德充沛了?

除了法國之外,英國還可以從亞洲某大國借力,戰爭期間泰國軍隊也進攻過北方鄰居。

到達曼谷的英國代表團,見到泰國政府的代表之後直接表示,以印度人爲主力的帝國大軍已經做好了準備,隨時懲戒泰國在戰爭期間,對英法中三國的挑釁和衝突。

同時表示就算是美國人,也不能在這個時候爲泰國的罪行開解,這不僅僅是大英帝國一個國家的問題,而是涉及到了同盟國當中的三個重要成員。

艾倫威爾遜當然也在盡力幫助英屬印度的同事,在電報當中建議把矛頭對準皇室,他對泰國略微有些瞭解,同樣也知道泰國已經抱美國人的大腿了。

可是現在英國的動作很快,很多東南亞地方的受降還沒有結束,美國人總不能在這個時候找英國和先頭部隊已經到達亞洲的法國麻煩。

再者泰國人把責任推到軍方上,可艾倫威爾遜知道真正容易威脅的是泰國皇室。泰國國內有泰國十世亡的民間輿論,用此來威脅泰國皇室也許會有意外想不到的效果。

泰國流傳着一個較爲有名的傳說,這個傳說是來自於一個詛咒。它的內容說的是泰國的國王傳位一定傳不過十世,意思就是卻克里王朝不到第十代就會結束。

英國代表團直接到達曼谷,同時也被曼谷的美國人知道了,很快便上報給了美軍高層,同時彙報給了華盛頓,曼谷的美國外交官,則暫時沒有什麼舉動。

準備現在一旁看看英國人到底有什麼目的,全面佔領泰國讓泰國成爲另外一個英國,或者是英法分割的殖民地,肯定會遭到合衆國的抵制。

但是美國人也知道,這一次英國人來勢洶洶,似乎已經有了準備。暫時因爲泰國和英國人衝突並不明智,現在東南亞還有很多地方的受降儀式還沒有結束。

種種因素之下,在曼谷的美國外交官暫時選擇了靜觀其變,等待後續事情的發展。

緊接着傳來的消息,讓美國大使館的外交官眉頭微皺,英國人打着英法中三國,同盟國三個重要成員的名義,要求泰國解釋在戰爭當中對同盟國的敵對行爲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曼谷。

泰國上下都希望美國能夠在這個時候出來斡旋,美國大使館卻正在發電報。因爲時間過於敏感,從日本身上得不到利益的英國人,可能不會善罷甘休,而且還涉及到了其他兩個國家,這需要等待華盛頓的回電。

爲了得到克拉地峽,艾倫威爾遜已經盡力了,在波恩得他接到了外交部的電報,電報是亞歷山大卡多根發來的,表示在布魯塞爾將要舉行的歐洲經濟復興會議,已經定在九月十四日舉行,讓艾倫威爾遜做好準備,自己決定時間到達布魯塞爾。

名義上的歐洲經濟復興會議,不過是一羣歐洲殖民國家,在戰後一致商討對策的會議。對此艾倫威爾遜心知肚明,這樣也好,總比各個殖民國單打獨鬥來的強。很多事情可以在會議上說。

已經明確了下一階段工作的艾倫威爾遜,已經準備再次出發,對伊莎貝拉波金娜道,“怎麼樣,安娜答應了沒有?”

第1707章 迴歸正軌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1686章 聯合軍演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書長和黨魁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1689章 搞定蘇聯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六百二十七章 蘇聯吞併北海道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銳的資本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扶持泰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九百零一章 應對經濟危機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1721章 滲透成篩子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一百四十二章 衝破世俗的愛情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1561章 和平誘餌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導彈危機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牌開打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權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匡扶正義的印度第1562章 下半場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無上權威的指點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1619章 美蘇首腦會晤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四十八章 間諜之都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騷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