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

本來艾倫威爾遜以爲,蘇聯提前動手,日本已經失去了蘇聯斡旋的希望,在廣島被核爆之後,不會過多堅持就會選擇投降,這樣可能會少捱上一顆核彈。

卻沒想到還是等到了長崎被核爆,可能是日本軍方的頭頭知道無條件投降沒有好下場,所以才猶豫再三,讓失去耐心的美國人發起了第二次攻擊。

根據後世的傳聞,美國目前只有三顆核彈成品,一顆用來試驗,兩顆已經使用了。如果這個傳聞成立的話?艾倫威爾遜甚至想把這個消息泄露出去!

猶豫再三還是算了,太容易引火燒身了,不符合他現在想要發家致富的初衷。

艾倫威爾遜在漢堡,一方面等待菸廠機械到達,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安排米哈伊洛維奇的部下,雖然辛苦,但心中滿懷着對明天的希望,再苦再難也要爲大英帝國服務。

至於鑑別德國戰犯的工作,暫時倒不用他來忙活,鑑別戰犯是頭等大事,做這種工作的人多着呢。

“一旦德國這邊的鑑別工作有了進展,我會安排一些具有豐富作戰經驗的德國軍官,前往海得拉巴,幫助大君訓練海得拉巴的軍隊。”艾倫威爾遜以牛津大學紳士的態度,在阿里姆面前做了保證,“戰爭剛剛結束,各國武器都是不缺的,想要讓這些武器得到使用場地,相信也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運往海得拉巴的廢舊金屬我會安排。”

最後艾倫威爾遜話鋒一轉,把德國堆積如山的武器說成了廢舊金屬。並不僅僅只是說說,在出港登記的時候,同樣會這麼登記。

“我相信一支戰鬥力強大的軍隊馬上就會在世人面前出現。”

話雖然是這麼說,艾倫威爾遜心裡卻不當回事,對於海得拉巴能否抵擋日後的尼赫魯,他心裡從來是不抱希望的? 整個土邦被印度包圍,阿里汗信仰上還是少數派,和治下的印度教徒不是一個信仰。

雖說印度共和國軍隊戰鬥力也談不上多高吧? 可尼赫魯手中的資源對阿里汗是碾壓性的? 僅僅是依靠武器和訓練? 扭轉不了這個劣勢。

要不是還在阿里汗前世界首富的身份,他纔沒有空爲一個失敗者勞心勞力,可問題就在於? 阿里汗真的是一個世界首富? 這就沒辦法了。

遠程操控還是過於虛幻,常公就是總在微操上翻車,所以能幫到阿里汗多少? 還要看艾倫威爾遜能不能回到英屬印度。

在阿里姆的面前? 艾倫威爾遜再次保證自己馬上就會回到英屬印度? 所有的人脈都已經打通了? 回去之後還會繼續爲阿里汗服務。

“艾倫專員? 大君已經答應了一百萬英鎊的借款? 你什麼時候需要都可以調配,是大君親自用電報和倫敦銀行聯絡的。”阿里姆鄭重的點頭,並且又帶來一個好消息。

這就是傳說當中的爲挨批中批麼?艾倫威爾遜一臉的佩服,一個殖民地的地頭蛇,能夠在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國首都有這種能力? 應該是不多見了。果然金錢是穿透一切歧視的利器麼?

“這筆資金我不會白拿? 我會通過聯絡官的身份在南亞幫助大君? 當然這還是不夠的。我會用我的辦法? 幫助海得拉巴增強實力。”艾倫威爾遜最後話鋒一轉道,“關於菸草原材料,還需要大君多多費心? 這件事很重要。”

有了機器,沒有菸草也不行。目前歐洲滿目瘡痍,近兩年是別想種什麼經濟作物了。一切以口糧爲主,不過還是老辦法,不是有英屬印度在麼?

歐洲不種植,可以在英屬印度種植,更何況大英帝國一直以來就是這麼做的。

印度總爆發饑荒的地方是恆河流域,雖然那是產糧區,但是氣候多變關鍵是人口太多,哪怕是主要產糧區也扛不住這麼多人口的消耗。

而德干高原的人口密度其實並不大,雖然不是主要產糧區,卻少有被饑荒波及到。海得拉巴面積比英國本土都大,人口不過兩千萬,還是非常有餘力的。

現在從英佔區建立一個菸草工廠,那幾乎就是帶着一個印鈔機生產線。只要把菸草工廠建立起來,艾倫威爾遜就可以平趟英佔區。

什麼限量版的轎車,中世紀的盔甲,珠寶、黃金、古董、油畫都是不在話下的事情。

什麼事情都沒有菸草工廠重要,甚至阿里汗的一百萬英鎊借款。如果有了菸草工廠,艾倫威爾遜可以有無數個一百萬英鎊。

而且他馬上就發財了,因爲米哈伊洛維奇已經先行到了漢堡,大部隊還在後面。

回想這兩個多月以來的日子,米哈伊洛維奇都有種不真實的感覺,橫掃歐洲的德國人投降了,自己和之前的敵人克羅地亞武裝,都如同喪家之犬一樣被鐵托追趕,不得不躲在奧地利邊境惶惶不可終日。

直到遇到了眼前的年輕人,事情總算是有了轉機,萬幸他帶着部下終於逃出生天,可隨着波茨坦會議的結束,又要被驅逐出巴伐利亞,又落入了艾倫威爾遜的手中。

在不同的場合米哈伊洛維奇已經和艾倫威爾遜打了三次交道,而這一次之後,說不定以後雙方就不會見面了,看着平靜的海面,米哈伊洛維奇若有所思,“不知道這輩子還有沒有機會回到歐洲。”

“也許會也許不會。人總是要現實一點的!”艾倫威爾遜同樣回覆了一句模棱兩可的話,就算他也無法預測幾十年之後的事情,整體實力上西方陣營仍然是超過蘇聯集團的。

但是經過了一番操作之後,也許蘇聯會堅持的比歷史上更長,畢竟地緣上已經得到了改觀,有了南斯拉夫的加入,蘇聯在地中海已經暢通無阻。

當然十年內,蘇聯羸弱的海軍仍然不會有所改觀,無法利用這種進入地中海的寬鬆環境。蘇聯畢竟是一個大陸國家,陸軍天生就比海軍有着更重要的地位。

扼腕長嘆之後,米哈伊洛維奇還是開口感謝道,“其實平靜下來想想,我們總算是活了下去,可以在另外一個地方生活,這總歸是好事。這要感謝英國的庇護!”

“希望米哈伊洛維奇先生能夠記住這種庇護,我有幾句話希望你能夠設身處地的考慮。”艾倫威爾遜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利用和米哈伊洛維奇經過三次見面結下來交情,給予提醒。

“艾倫聯絡官可以直說,到了現在這種地步,我還沒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呢?”相比較於艾倫威爾遜的猶豫,米哈伊洛維奇卻表現的很豁達,事實也是如此,他已經沒有什麼可失去的了。

“其實從個人角度上,將你們安排在羅德西亞,也是有另外一層考慮。當地的土生白人和大英帝國已經不是一條心,這些土生白人相當然的認爲,獨立之後一切利益就歸於自己了,全然不知道將要失去什麼。沒有大英帝國的支持,他們面對當地黑人能堅持多久,十年二十年就會被淹沒在當地黑人的汪洋大海當中。”

“你們能公開進行種族清洗麼?你馬上就會從德國人的審判當中發現,這是不可能的。至少不能有公開的行爲。當然你可以利用特權地位製造饑荒,或者挑撥衝突製造混亂,裝作沒有和自己沒有關係。”

艾倫威爾遜相信米哈伊洛維奇是有這個能力的,因爲不論他帶領的塞爾維亞武裝,還是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人,在戰爭期間都沒少做這種事。

重操舊業是完 全可能的,艾倫威爾遜覺得有必要提醒對方,這種事已經不能公開做了。想要長久的維持優越的生活,最好保持對大英帝國的忠心。

覺得翅膀硬了就要單飛的南非和羅德西亞,最終被黑人反攻倒算。徹底獨立對本土白人和大英帝國是雙重傷害,希望米哈伊洛維奇能夠明白這個道理。

“我明白了。”米哈伊洛維奇明白了艾倫威爾遜的用意,希望這批南斯拉夫人到了非洲,能夠保持對大英帝國的忠誠,成爲一個保皇派羣體。

米哈伊洛維奇不由的苦笑,他確實是一個保皇派,沒想到離開要離開歐洲了。被安排的角色仍然是一個保皇派。只是保的從南斯拉夫,換成了大英帝國。

“太好了。”爲了大英帝國殫精竭慮的小公務員很欣慰,卻不知道米哈伊洛維奇只是把他的話聽進去了一半,做保皇派沒有問題,但是另外一個問題,只是不能公開了,完 全可以偷偷地做,非洲大陸這麼遙遠,只要做的足夠小心誰能知道?

隨着南斯拉夫難民的隊伍開始到達,漢堡港口開始忙碌起來,艾倫威爾遜也得到了真正的第一桶金。

米哈伊洛維奇送來的黃金,一共有六十斤。從艾倫威爾遜這裡換取了一張廢舊金屬得單據。

隨着第一批歷史上被清洗的鐵托反對者開始登船,艾倫威爾遜心裡非常欣慰,一出手就救下了二十多萬人,自己簡直就是前無古人的大善人。

第五百二十五章 誰的王位?第三百四十七章 撤軍計劃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一百九十章 女權主義者艾倫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會建堵牆第1611章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調停建議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內部解決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準備和磨合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六百八十六章 駐德大使伯吉斯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四百九十二章 話語權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丹錫金尼泊爾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國的責任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選中的美國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五百五十三章 倫敦的召喚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局爲重第六百六十七章 英明神武法魯克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七十章 漢堡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四十三章 巴爾幹拯救者第八百九十七章 點亮燈塔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資源攻勢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九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劊子手威爾遜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隔離罷工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