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

自由軍官組織,經過了幾次失敗之後,越發的像是穆兄會那種組織模式看齊了。很多阿拉伯國家都知道這個組織存在,甚至認爲是蘇聯支持的組織。

是不是真的被蘇聯支持倒是不重要,英國人認爲是,並且散播了這方面的輿論。

說的還有鼻子有眼的,自由軍官組織就是中東的親蘇大本營敘利亞培訓出來的。

以此可以向阿拉伯的反動封建勢力證明,蘇聯人真的來吊你們路燈了,這個世界蘇聯要弄死你們,美國也不可信,只有同爲君主國家的英國,纔是你們可靠的依靠。

無獨有偶,艾倫威爾遜還正在和迪克遜談論英國在中東的政策,“我們在中東的政策有兩點,底線是不能讓埃及成爲反英國家,明確了這一點之後,就是穩固在科威特、阿聯酋、阿曼的存在感,這些小酋長資源豐厚,控制起來也容易,而實力不錯的約旦、伊拉克,我們採取合作關係,視爲和埃及王國一樣的地區大國待遇。”

當前英國在也門撤離,就是將在亞丁的英國軍隊撤到波斯灣,中東聯合作戰司令部放在巴林、波斯灣專員公署放在卡塔爾、在科威特、阿曼設立基地,完成英國在波斯灣的兵力佈置。

在這種收縮下,也門的重要性大打折扣,索科特拉島被選定爲對也門離岸平衡之地。

那麼在蘇伊士運河以東,英國的佈置就變成了、中東和遠東聯合司令部、前者在卡塔爾、後者在新加坡、來維繫英國的世界影響力。

過了蘇伊士運河,還在英國控制或者部分影響的地方、分別是亞丁、以卡塔爾爲核心的波斯灣基地、和葡萄牙共同經營的果阿、英屬馬來亞以及香港。

迪克遜表示毫無異議,外交大臣拉博·巴特勒也認爲這種佈置最大程度上保存了英國的傳統影響力,有中東這個能源基地、還有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市場,儘量維持局面就是對英國最有利的選擇。

“大臣這麼認爲,真是令人欣慰。”艾倫威爾遜笑呵呵的點頭,隨後詢問道,“一年兩次的歐共體外長會議召開了,關於對日本匯率操縱的事,要儘量和成員國達成一致。必要的話,先放德國人一馬。最重要的是爭取法國人的諒解態度。”

“秘書長,法國控制的阿爾及利亞?”迪克遜壓低聲音,自從法國控制阿爾及利亞之後,事情變得複雜了,那算不算本土?

“我們和法國人可以談談交換條件,如果法國人認爲阿爾及利亞應該有法國本土的待遇,那麼必須承認馬來亞和羅德西亞王室領地、和阿爾及利亞具有同等地位。不過這還不適合公開,最好是等到荷蘭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獨立之後,才適合在歐共體談論這件事。當前我們的爭取目標,就是在私下場合互相諒解。”

這不僅僅是英法兩國的事情,要算殖民地的話,還有葡萄牙和荷蘭呢?難道也給這兩個國家同等待遇?兩國國家控制歐共體就夠煩了,再加上兩個?

所以阿爾及利亞問題,比較適合倫敦和巴黎在私下達成共識,而不是拿到臺上討論。

艾倫威爾遜相信,法國人也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出現,葡萄牙和荷蘭何德何能能夠和英法兩國有平起平坐的待遇?

爲羅德西亞和馬來亞爭取,不代表也要爲其他還沒獨立的殖民地也爭取。艾倫威爾遜是真把馬來亞當成本土建設的,他對不起其他地方,但對馬來亞絕對夠意思。

現如今大英帝國的半條命在馬來亞,這個說辭一點都不過分,馬來亞已經脫離了英國一手建立的殖民地體系,比從前的英屬印度地位都要高。

從前的大英帝國,除了英國本土有工業能力能打能抗之外,其他殖民地都是原材料來源地,沒事的時候殖民地就是被收割的地方,但要有事,就等着本土去救援。

英屬印度當初也不過是一個肉盾罷了,現在的馬來亞幾乎成了利益共同體。別以爲到了這步馬來亞就沒有一點責任,真出事了,當地必須和英國共同去砍人。

英國認爲重要的事,想一想就只有這兩件了,指控日本匯率操縱,以日本封閉本土市場的同等關稅進行反制,然後和法國暗中談談互相確認利益的問題。

迪克遜張了張嘴顯然覺得還有別的事,艾倫威爾遜歪着頭詢問,“怎麼了?”

“愛爾蘭有聲音要加入歐共體。”迪克遜小心翼翼的道,“只是有聲音。”

“那就當沒有聲音,他們的聲音無關緊要,不過既然知道了。”艾倫威爾遜說到這沉吟一下,“就說有領土爭端的國家,不適合加入歐共體。我們不要說,找一個國家說,我們和薩拉查的關係不錯,讓葡萄牙人替我們說。”

“呃?好吧!”迪克遜心說,無上之權威是不是從十九世紀過來的人,對待小國真是一直採取趕盡殺絕的態度。

迪克遜肯定是誤會了,艾倫威爾遜不但敢威脅小國,他都威脅過要組織華人去非洲屠城、敢對馬來亞有野心,他就敢這麼幹,有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砸鍋麼。

帶着首相艾登和內閣秘書長艾倫威爾遜的良好祝願,迪克遜陪着外交大臣,抵達了忠誠的布魯塞爾,談談關係歐洲獨立自主的第不知道多少次會晤。

關於日本是半封閉市場,進行貿易保護的事實,英法兩國很快達成了共識。

但僅僅是英法兩國達成共識是不夠的,如果德國不認可對日本進行貿易保護的判斷,那麼進行貿易保護的國家還要加上一個德國。

“你把你的腦筋少放在德國身上。”安娜一雙手扶在男人的肩膀上,“是不是看我自己好欺負,我看叫姐姐過來好了,看你怎麼解釋。”

“親愛的,你誤會了。我對德國沒有絲毫偏見,純粹是希望歐洲團結。”艾倫威爾遜悶哼一聲,嬉皮笑臉的解釋。

“我可一點沒有看出來,你對德國好。”安娜捧着男人的臉,緊貼着低語。

對着紅脣親了一口,艾倫威爾遜否認了女人的指責,“德國和日本是不同的,德國是歐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怎麼可能一樣呢。”

你能說魔都和一個三線城市一樣麼?不能,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的不公平,我市民趙先生和嫌疑人東北趙某的事情發生多少次了。有改變麼?沒有!

雖然德國也一樣是美國在刻意放任,但德國是歐洲自己人,日本就不同,日本可以不滿,但誰讓你就這麼一個定位呢。

“如果明年日本的統計、增長要是掉到百分之六以下,這一次的國際市場糧食漲價,就不算虧了。”披上襯衫的艾倫威爾遜站起來,笑眯眯的自我表功,“要是能維持個三五年,就說明日本的經濟已經被遏制住了。我雖然很希望這是未來的事實,但可能也沒這麼容易。”

“這對你們德國也是好事,法國有阿爾及利亞和半個非洲、英國有英聯邦和中東影響力、馬來亞工業基地,德國和日本的基礎是一樣的,區別就是,日本剩下的三個島已經極其依賴國際市場,德國的一些資源自給還可以,挨着法國也不缺乏糧食。”

“讓日本經濟不要過熱,穩健發展,對德國也是有利的,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

“這一次克虜伯出現經營危機,你必須幫我們一把。”安娜穿戴整齊,“有你幫忙的話,收購就很容易了。”

“貸款包在我身上,不過說實話,鋼鐵產業已經是一個夕陽產業了。不單單是德國,面對日本鋼鐵行業的競爭,美國鋼鐵行業也出現了頹勢。你們能競爭過古晉鋼鐵基地麼?實話是不太可能的。”艾倫威爾遜很保守的建議,最好在觀望觀望,別這麼着急下判斷,“看看波恩政府的態度,要是放任克虜伯自己解決問題,到時候在談收購也不遲。”

粗放式發展已經不適合歐洲了,別說是德國,英國也同樣出現了本土鋼鐵產業利潤下降的事。

“說得好聽!”小龍騎兵安娜嘀咕着,坐在靠近辦公桌的椅子上,一邊重新閱讀着刊登在《金融時報》上的一篇乏味的報道,一邊哈欠連天。

那篇報道是有關昨天的一件虛張聲勢而無實際意義的事情。周圍的那些交易臺半數以上都空着;有的人外出公幹,有的人休假去了,電話機和證券票據七零八落地攤散在無人問津的檯面上。

其他地方也混亂無序,糟糕一團。辦公室使人覺得像一個圖書館,而不是交易室。

朝窗外望去,倫敦城那一幢幢灰不溜秋的高樓默默矗立,直指蒼穹;下面街道上瀰漫着令人昏昏欲睡的暑氣。一隻茶隼在繞着商會保險大廈的樓頂翱翔空中。

赫赫有名的金融中心陷入了休眠狀態,很難使人相信那個沉睡的世界裡在發生着什麼事情。

剛剛經過激烈運動的安娜,長長的舒展着身體,將優美曲線盡情展現,想着怎麼和波金娜解釋,和丈夫同等地位的男士,判斷克虜伯家族沒走到末路,現在談收購是賠本買賣的事實。

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一章 是,總督!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反向軍購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車戰略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1672章 國際主義爵士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阿拉伯鬥士第六百九十八章 同舟共濟威爾遜第七百五十七章 爲法國指明路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1561章 和平誘餌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十二章 新德里會議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國病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現實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進步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四十九章 溫和的外交官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關懷威爾遜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1611章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二百一十七章 幹勁十足第六百二十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扶持泰國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愛的深沉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