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五 二章 令人頭冷

城池對於一個郡的來說,意義重大,不僅僅是在象徵的層面上。

拿下一座城池之後,等於拿下了一座堡壘,易守難攻,占城之人既可據城牆嚴防死守,也可找機會向外擴張,可謂進退自如。

若是呆在野外,最多當當山大王,隨時都得提心吊膽的。

對朝廷來說,房陵太守雷大能之死不算什麼,換一個頂上就是,其手下三千精銳全軍覆沒也算不了什麼大事,慢慢補上就行,但是房陵城被李無常霸佔那就是大事了。

又失去一個郡了。

大燕九州一百零八郡,目前契丹人佔三郡(遼東、燕郡、柳城),漢水幫佔三郡,天羅幫佔兩郡,東江派佔一郡,巨寇左騫佔一郡,殘雲門佔一郡,現在就連李無常那個小癟三都佔了一郡。

足足十二郡。

除此之外,最少還有十幾個郡都處在各路叛軍的威脅之下,多分佈在荊州和豫州,這還是在沒有算上揚州刺史湯飛虎的情況之下。

在長安城中,不管盧玄明和張彥博等人在人前是如何貶低李無常的,但是多數人心裡仍認爲李無常確實是有些手段的。

不少年輕人都想着自己若處在李無常的位置,是否也能輕易吃下房陵城,細想一番之後,發現那實在是一個相當難以完成的任務。

只有一萬出頭的兵力,幾乎無損拿下了房陵城,戰果不可謂不輝煌。

人家現在正風風火火地訓練士兵、修城牆、屯糧食,擺明了要死守。

長安城出身的一衆少壯,現在數李無常的名聲最高,穩壓“長安五公子”,無論是從武功上來說,還是從威勢層面來講,儘管他只是一個反賊。

另外,老牌通緝犯韓大志最終還是和李無常在一個盤子裡打混了,他現在的名聲也不小。

誰能料想昔日在長安城最不入流的“紈絝二人組”現在竟然雙雙成了反賊呢?

而且還鬧出了那麼大的動靜。

世事難料,不得不讓人感慨。

李家和韓家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最多有人在私底下說幾句酸話罷了。

韓大志在成爲通緝犯的時候,韓家就宣佈他已經被逐出家門,往後和韓家再無瓜葛。

李無常則是早就分宗另戶了,所作所爲完全自主,不受主族束縛,而且他在人前人後都自稱“陸西法”,也可看出他已經徹底和李家斷絕了關係。

張彥邦、顏重、劉進因爲在弘農死裡逃生,最近老實不少,暫時沒領差事,多半的時候都呆在家裡,就算偶爾出去交際也是悶悶不樂的,再無往日的活躍。

柳奇正也回長安城了,遊擊將軍的職位暫時卸下,他因爲狂妄自大,一頭栽進李無常的大軍中,不僅自己差點沒命,就連北地太守都被他連累得不輕。

因爲他老子柳景明的關係,他倒是沒有受多大的影響,不過受同輩嘲笑是在所難免的。

“什麼年輕的遊擊將軍?什麼熟讀兵書?還不是被李無常一巴掌拍下?”這是賀毅的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現在顏重和柳奇正受挫,他自然開心不已。

盧玄東見身邊的人都萎靡不振,又有了新的想法。

“父皇,馮翊與弘農的叛亂自然需要迅速派大軍鎮壓,但房陵之禍也不容小視,陸西法小賊囂張狂妄,一再挑釁朝廷的底線,切不可放任下去,假以時日,必成心腹大患!”盧玄東在朝堂上很活躍。

“陛下,微臣附議!”盧士清出言。

“梁州情況如何?元羽,你來說說看!”皇帝面色冷淡,看上去心情非常不好。

李令武、林庸、唐之風等人自然知道皇帝是因爲湯飛虎的事情而煩惱。

湯飛虎現在離公然造反僅有一步之遙,他若動起來,整個揚州都會翻天。

盧元恪、盧元羽、李令武、韓廣、周勝、鄭恆、柳景明、薛尚林、林齊、張修……湯飛虎。

上一輩中的風流人物中終究還是出了一個湯飛虎!

勳貴子弟、文武全才、湯家驕傲、帶刀侍衛、九江參將、揚州刺史……接下來該叫什麼?揚州王?

蜀王盧元羽自五原回來,一直都沒有動身回蜀郡,皇帝挽留他在京城多呆一些日子,解決雍州的難題。

盧元羽見皇帝點名,馬上出列,恭敬道:“是,陛下……依臣弟看來,梁州的問題雖比不上豫州和荊州那麼嚴重,但是問題多而雜,處理起來必須小心謹慎。

其一,吐蕃之禍由來已久,多年來皆是由臣弟和林齊將軍處理,大問題不多,小問題不斷,吐蕃人的實力遠遜於匈奴和契丹,大舉進攻梁州的可能性不高,頂多是繼續趁亂佔些小便宜。

其二,梁州一直有數支亂軍在四處作亂,人數皆在萬餘之間,實力說強不強,但也算不上很弱,他們雖然沒有佔領城池,但是四處流竄作案,引起了不小的動盪,這也是賈刺史非常頭疼的事情。梁州因爲一直在支援五原,兵力很緊張,現在大部隊雖然回來了,但是目前都在雍州,所以那些流寇仍是大麻煩。

其三,那就是房陵、巴東、夷陵三郡交界處的禍亂,叛軍的明面上的人數足有六萬之多,暗地裡肯定還有勢力虎視眈眈,隨時會插上一腳,如今房陵太守雷大能已死,其副手仇越將才一般,實難主持房陵大局。

其四,陸西法奪取房陵城,令我大燕再失一城,陸西法手下賊衆雖少,但其本人絕不容小視,這個想必衆位大人都無法反對。”

這番話將梁州的形勢大致分析了一遍。

皇帝點頭,道:“繼續說!”

盧元羽道:“吐蕃之禍,可繼續由林齊將軍處理,當出不了大問題。

至於各路流寇,可交由賈刺史集結兵力逐一鎮壓,兵力雖不需要很多,但是事情很繁瑣,那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依臣弟看來,以三郡交界處的問題最爲嚴重,必須當成頭等大事,否則巴東和夷陵皆會有危險,之後造成的連鎖反應也難以想象,首要一事,肯定需要派一大將去頂替雷大能的空缺,加快圍剿的節奏,不宜讓叛軍有可趁之機。

反倒是陸西法佔房陵城一事,表面看上去雖然嚴重,但是陸西法手下兵力不多乃不爭事實,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必會全力鞏固戰果,無暇繼續擴張。至於目下該如何處理,臣弟暫時持保留意見……各位大人不妨發揮想法!

臣弟雖沒見過陸西法,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陸西法此子絕對是近些年來最令人頭疼的年輕人,就目前看來,整個長安城,甚至是整個大燕都很難找出他那樣的。”

盧元羽對於其他三點都提出了看法,獨獨漏下了該如何處置李無常一事,然後又給了李無常高度的評價,其中深意衆人都不好猜測。

盧玄東出列,道:“皇叔所言甚是!

父皇,雍州和梁州其他問題自然交由各位大人發揮看法,而陸西法大可交由少壯派處理,兒臣舉薦柳奇正以及劉宣!”

“二殿下,劉宣倒還罷了,只是您舉薦柳奇正到底是何道理?”馬上有人質疑。

第一 九 五章 大動干戈第一 一 三章 滿載而歸第六 六 二章 休閒時光第七 八 二章 風騷行爲第一〇八〇章 耗時頗長第八 九 八章 淡定出手第 七 八 〇章 回頭再戰第七 〇 六章 並無惡意第三 一 八章 猥瑣部隊第七 六 九章 極盡嘲諷第一〇一二章 他日厚報第六 三 三章 折中辦法第四 九 一章 嗜血不悔第三 六 六章 大膽劉均第七 二 八章 商量一番第六 七 八章 如何應對第六 九 七章 催化作用第七 五 九章 全靠演技第四 七 四章 兵分二路第七 五 五章 再好不過第四 六 三章 小事一樁第五 六 七章 太難看了第九 三 三章 突如其來第五 二 七章 沒事找事第五八三章 一個道理第一 三 四章 混入深山第一 四 三章 信仰坍塌第六 一 六章 膽大包天第九 〇 一章 大大方方第十六章 皇子宴客第一 三 三章 山下蹲點第九 〇 〇章 有點回報第三十八章 周勝出手第五 六 八章 袖手旁觀第八 二 一章 多年人情第二 六 三章 鳥槍換炮第三 七 九章 天下大勢第九 四 〇章 糟老頭子第一 四 五章 一網打盡第四 六 四章 各懷心事第四十四章 不識擡舉第八 〇 一章 人多地廣第三 九 〇章 先勝一籌第六 三 七章 出去逛逛第七十章 鉅額財富第八 五 五章 該有覺悟第八 〇 一章 人多地廣第一〇一六章 鄭重聲明第六 〇 四章 本人不服第八 六 一章 異想天開第九 九 二章 愈演愈烈第二 四 〇章 長安才俊第三 四 八章 英雄故事第一千〇一章 高談闊論第五 六 七章 太難看了第八 四 九章 大將風範第三 九 四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三章 不宜進補第七 七 一章 果斷出手第二卷結語第七 八 三章 渾水摸魚第四 八 三章 階下之囚第二十七章 惹起懷疑第六 九 〇章 烏合之衆第九 七 〇章 結隊北上第一〇七一章 隨便走走第七 三 八章 大批高手第八十一章 如履薄冰第四 二 三章 動作迅速第九 九 七章 將計就計第二 〇 〇章 細細安排第五 一 〇章 各種猜測第一千〇九章 加倍瞭解第八 五 〇章 一流高手第五 五 一章 滿打滿算第一〇五二章 混入洛陽第三十八章 周勝出手第七 九 三章 爭鋒相對第八 八 一章 南郡大勢第三 〇 一章 屁顛屁顛第四 〇 八章 大膽想法第七 八 九章 攤開來說第六 三 一章 變幻莫測第五十章 襄陽悍匪第一 一 〇章 艱難過關第八 四 四章 心中有數第一〇三三章 終於露面第五 九 二章 何不請來第四章 買一送一第四 六 〇章 青火軍團第一 二 六章 胡說八道第六 八 三章 暫時擱置第六 三 八章 戰場磨礪第三 七 八章 不痛不癢第六十章 柳暗花明第四 一 三章 大鬧城池第三 五 〇章 奇奇怪怪第三 三 六章 激動個屁第三 七 五章 瞠目結舌第九 六 九章 有求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