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 席捲全美

波瀾不驚,沉默不語,寂靜無聲。

突然之間,“娛樂週刊”的獨家報道,石破天驚地打破了所有平衡,也驚動了所有關注,剎那間,所有視線都紛紛擾擾地朝着“一個人的演唱會”聚集而來。

人們也不是笨蛋,即使康奈爾信誓旦旦、言之鑿鑿地如此肯定,但人們也有自己的判斷力,整個事件着實有不少漏洞:

爲什麼之前沒有聽說過演唱會的事?爲什麼演唱會完全沒有進行任何宣傳?爲什麼沒有開通票務系統的網絡售票?爲什麼新聞媒體完全沒有報道?爲什麼第一個報道就是指責藍禮炒作,但之前卻沒有任何消息?爲什麼選擇這個時間點,爲了格萊美的話,太晚了,爲了奧斯卡的話,沒有關聯?爲什麼演唱會的舉辦日期如此之近?

爲什麼。

正是因爲解釋不通,正是因爲自相矛盾,正是因爲毫無預警,“娛樂週刊”的新聞徹底炸鍋了,幾乎是星火燎原之勢,短短數個小時之內,網絡之上就引發了滔天般的討論聲勢,支持者有之,反對者有之,圍觀者也有之。

這篇報道發佈的當日,剛好是一年一度的情人節。沒有想到,情人節的所有風采卻喪失殆盡,所有的矚目焦點都轉移到了“一個人的演唱會”身上,就連情侶們約會時,不可避免地都加入了討論。

福克斯電視臺準確地抓住熱點,情人節當天下午在紐約街頭的採訪直播之中,提出瞭如此問題,“今年情人節的特別活動,你們會選擇藍禮-霍爾的’一個人的演唱會’嗎?”

話題熱度的發酵速度遠遠超出了想象,“娛樂週刊”幾乎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一鼓作氣地將新聞熱點推上了無法超越的巔峰——至少在“紐約時報”加入戰局之前,這是最高峰,伴隨着全美第一大報刊的報道,新聞熱度再次突破了極限,達到新高。

所有一切都發生得太快,即使是無冕之王們,也無法第一時間找到新聞源,進行後續報道。他們能做的就是,先轉載“娛樂週刊”的新聞,然後快速聯繫事件的相關當事人,取得進一步的資料;更進一步,前往紐約,與演唱會的所有相關機構、組織展開交流和溝通,獲取事件最新消息。

但,這需要時間。

短時間之內,“娛樂週刊”依舊是獨領風騷,這一份獨家,至少讓他們賺取了超過三千萬的點擊率,周邊附加利益就更加客觀了;“康奈爾-麥格雷戈”這個名字,更是成爲了記者同行之中人盡皆知的存在。

三個小時,“娛樂週刊”的獨家足足持續了三個小時,在網絡的時代,在八卦網站TMZ一家獨大的時代,三個小時幾乎就相當於三個世紀了,而後,“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專題報道。

這篇由布萊德利-亞當斯撰寫的專題,以另外一個角度對“一個人的演唱會”進行了解讀和報道,在事件爆發之後,第一次呈現出了不同的視角。

“獻給某個人的演唱會,隱藏在浮華背後的一曲生命輓歌。

——來自藍禮-霍爾的邀請,你,聽見了嗎?”

得知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布萊德利本來不打算撰寫這篇新聞的,他尊重藍禮,也尊重那名罹患了絕症的少女,更加尊重“堂吉訶德”這張專輯以及這場演唱會背後的意義。第一次,布萊德利剝離了自己的記者身份,站在一個普通聽衆的立場上,期待着一場演唱會的舉行。

布萊德利不由想起當初在洛杉磯中國劇院與藍禮的第一次碰面。“太平洋戰爭”的首映式,當時還是籍籍無名新人的藍禮,卻吸引了布萊德利的目光,轉眼之間,三年就要過去了,那個少年已經成爲了全美矚目的Y世代領軍人物,但隱藏在外表之下的初心卻始終不曾改變。

由衷地,布萊德利表示了欽佩。

但,總是有康奈爾這樣的記者存在。如果不是“娛樂週刊”的報道,演唱會的新聞根本沒有人知道,那麼又何來的炒作呢?但,康奈爾看不到這一點,網友們也看不到這一點。所以,布萊德利站了出來。

整篇報道,布萊德利幾乎是與康奈爾針鋒相對,夾槍帶棒地展開了還擊。

文章之中,布萊德利也闡述了事情的來龍去——真正的故事脈絡,從罹患絕症的女孩,到藍禮與女孩的情誼,再到“堂吉訶德”這張專輯背後的故事,還有女孩與“野獸”這首歌的緣分,最後講述到了女孩陷入昏迷之後的現狀,以及那個演唱會的約定。

文章之中還提到,爲了籌備演唱會,藍禮不得不調整了自己所有的工作計劃;而且,事出突然,預約演唱會場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藍禮選擇了自掏腰包。之所以沒有宣傳,那是因爲,這就是“一個人的演唱會”,沒有盈利目的,沒有宣傳目的,僅僅只是爲了實現一個承諾。

在文章之中,布萊德利嚴厲地譴責了那些扭曲事實、惡意炒作、製造噱頭、炮製爆點的記者,不僅沒有職業道德,而且在娛樂至死、利益至上的驅使之下,就連記者的底線都已經丟失了。

作爲全美第一新聞媒體,“紐約時報”的影響力和震懾力不言而喻,布萊德利的這篇新聞報道僅僅發佈了不到一個小時,點擊率就突破了八百萬,並且以幾何倍數的姿態快速增長着,與“娛樂週刊”的獨家報道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兩派觀點,徹底引爆熱點。

到底是相信“娛樂週刊”,還是相信“紐約時報”?

按照常理來說,人們理所當然地選擇“紐約時報”,但這次事件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娛樂週刊”搶佔了獨家頭條,先入爲主的觀念,對人們的思想造成了衝擊。

尤其是康奈爾在報道之中提到了今年頒獎季之中的相關事宜——關於藍禮的負面爭議,之前就正在星星點點地冒出來,現在更是得到了進一步的證實。不僅僅是去年的“抗癌的我”,還有“堂吉訶德”這張專輯的崛起,還有“愛瘋了”和“抗癌的我”兩部作品的票房,還有金球獎的缺席以及柏林電影節的出席,所有的蛛絲馬跡,似乎正在拼湊出真相。

於是,一邊是印象碎片的聚集,觸摸到了好萊塢背後的真正黑幕;一邊則是義正言辭的老套形象,完美依舊是完美,不可打破。

不經意間,人們總是想要挑戰完美。所以,兩種觀點展開了對峙,網絡之上,兩派支持者都存在着,沸沸揚揚、轟轟烈烈地展開了討論,話題就在爭辯之中,一步一步地走向了高峰,搶走了情人節的風頭,搶走了格萊美的風頭,甚至一度搶走了頒獎季的風頭。

不知不覺之中,“一個人的演唱會”,從無人知曉到人盡皆知,僅僅花費了不到十二個小時,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卻無法判斷,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更何況,即使“堂吉訶德”在過去半年引爆了不少話題,但人們對藍禮的定位依舊是一名演員,有人不喜歡藍禮的朝三暮四,有人質疑藍禮的不務正業,有人鄙夷藍禮的歌唱技巧……那麼,“一個人的演唱會”,到底是一個笑話,一個馬戲,還是一場盛宴,一場派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

“芝加哥論壇報”不慌不忙、不緊不慢地開始吃瓜,調侃了起來——

“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作爲全美無數歌手的演唱會勝地,兩萬坐席,看似不多,但在音樂市場普遍低迷的當下,卻是頂級挑戰。’一個人的演唱會’,即使噱頭再猛,即使關注再熱,可是究竟有多少人願意打開錢包,買票進場呢?

也許,藍禮-霍爾應該明智地選擇免費入場。那麼,至少流浪漢們願意進入場館,躲避四個小時的東海岸寒潮侵襲——對了,二月十六日,紐約寒潮警報,到底是選擇留在家裡暖洋洋地喝着熱可可看熱鬧呢,還是在寒風蕭索之中參加一個無聊透頂的派對呢?

我們拭目以待。”

言語之間的調侃和戲謔,彰顯無疑,但本質上卻可以看出他們的觀點:不看好。

“芝加哥論壇報”不是唱衰票房的唯一一家媒體,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媒體都認爲,這場演唱會的上座率將是一場災難。

不僅因爲藍禮的號召力不夠,不僅因爲花園的座位太多,不僅因爲宣傳時間僅僅只有四天——準確來說,只有兩天;還因爲寒潮的侵襲,以及身爲工作日的週四夜晚,種種條件都在限制着演唱會的上座率。

他們不是刁難,而是現實。

不過,正如“紐約客”所說,“對於藍禮-霍爾來說,這僅僅只是一個人的演唱會,只要那一名聽衆抵達了現場,這場演唱會就是成功的;但如果那名聽衆沒有到達,即使是全場座無虛席,這場演唱會也是失敗的。

這讓我們不由想起了’堂吉訶德’這張專輯的主旨和核心:這是一個人的戰鬥,也是一個人的舞臺。年僅二十二歲的藍禮-霍爾,正在向人們展現他的勇氣,他的堅持,他的信念。更重要的是,他作爲一名藝術家的靈魂。”

同樣身爲紐約的喉舌,“紐約客”堅定不移地表達了對藍禮的支持和認可,甚至一鼓作氣地將藍禮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藝術家。

但,這對於演唱會是否有幫助呢?無人可以知曉。

267 強強對碰128 旁觀盛會793 苦澀難當446 喜劇演出843 按部就班1020 逆天跌幅921 心神激盪1361 歷史時刻244 配樂請求797 立場鮮明1317 風趣幽默1002 無心插柳267 強強對碰1145 丟掉柺杖963 輾轉曲折1412 羣起圍攻516 強強對碰698 產業窘境089 點亮世界822 信守承諾448 煥然一新086 純粹簡單967 飢腸轆轆1275 私人演出1279 丟人現眼783 人格魅力1169 相似頻率127 迷弟模式064 奇妙軌跡588 商業巡禮1239 獨特風采279 影評上線161 首映在即1278 放馬過來817 召集號令1282 無關緊要694 下巴脫臼095 密閉體驗093 巴塞羅那921 心神激盪1232 眼花繚亂1227 萬里挑一212 刮目相看545 業餘演員845 低調登場941 全數釋放1564 難得糊塗1610 駭人聽聞312 閃亮登場735 再次破億123 驚豔亮相1508 心懷感恩1390 人紅是非1258 心靈雞湯083 意外消息1482 記憶碎片1180 角色生命1385 循序漸進106 睚呲欲裂1583 環島自駕152 烏龍錯認830 一諾千金1771 海量項目373 氣勢如虹723 粉絲崛起1036 一心一意1714 花式讚揚804 亂象叢生1454 混亂格局113 艾美提名1021 挑戰五億1491 回溯本源1103 自娛自樂199 徹夜狂歡270 息事寧人846 到此一遊919 賞心悅目485 進退兩難761 喪心病狂1428 一眼萬年1565 流言蜚語725 又見狂潮1073 起死回生931 簡單採訪664 一記昏招283 票房豐收1177 情非得已239 臨界危點513 不甘示弱1698 展示真我1037 產業啓示466 油盡燈枯1543 水泄不通1308 推特狂潮472 小小夢想645 業內大佬1010 驚天動地004 首次試鏡861 自亂陣腳1116 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