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 耳光響亮

什麼?

安迪-羅傑斯的官方聲明裡到底說了什麼?洋洋灑灑地稱讚了學院一番,洋洋灑灑地感謝了提名一番,洋洋灑灑地表示了遺憾一番,洋洋灑灑地闡述了失望一番,但重點是什麼?重點是,藍禮將會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

……什麼?

即使冷靜了一次又一次,但震撼還是絲毫沒有減少,腦海裡的問號一個接着一個,卻根本找不到答案,藍禮居然要缺席奧斯卡?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這怎麼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可是,將安迪那長達一千多字的官方聲明閱讀了一遍又一遍,結果還是一樣,他們沒有看錯,也沒有理解錯——

藍禮-霍爾,年僅二十一歲就憑藉着大屏幕處女作提名奧斯卡,卻因爲新戲表演過程中,太過投入,導致入戲過甚,精神狀況出現了問題,連累身體也超出負荷,最終做出了缺席頒獎典禮的決定。而且還是在晚宴揭幕四十八小時之前!

臨時缺席奧斯卡,這一消息放在任何時候都是令人驚訝的,如果不是嚴重問題,即使是跪着雙膝,爬也要爬着前往柯達劇院,尤其是對新人來說。但那也僅僅只是驚訝而已,並不足以引爆話題焦點,可是,這一次的情況卻不同。

在過去這幾天時間裡,關於藍禮的新聞漫天飛舞、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猶如過山車一般,起起伏伏讓人眼花繚亂,突然之間爆料出如此消息,就更是火上澆油,將之前累積的關注熱度一口氣全部都爆發了出來,彷彿蘇維埃活火山又一次炸裂噴發一般,整個世界都開始地動山搖。

轟!轟轟!

這下,整個北美都炸裂了。

“抗癌的我”劇組和安迪-羅傑斯的官方聲明發布之後,短短一個小時之內,谷歌的即時搜索排行榜前十名就可以看到相關關鍵詞了,“藍禮,缺席”、“藍禮,精神疾病”、“藍禮,奧斯卡”……呈現出了一派刷屏的態勢。

而兩份官方聲明的轉載數量更是一鼓作氣地雙雙突破了三百之數,所有媒體的視線都紛紛轉移了過來,網絡點擊率呈現出井噴的爆發,不到四十分鐘就已經邁過了一百萬,並且還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快增長。

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這是假新聞吧?這是炒作吧?這是藍禮故意炒作出來的新聞吧?這是黑客捏造出來的新聞吧?這是愚人節笑話吧?這是萬聖節惡作劇吧?

幾乎沒有人願意相信,過去半年時間風光無限的藍禮,居然會缺席奧斯卡。

媒體不是說,藍禮一直在自我炒作,不僅是爲了宣傳“抗癌的我”,也是爲了借勢奧斯卡,然後爲“速度與激/情5”鋪墊嗎?

網友不是說,藍禮身世背景足夠強硬,將會接着奧斯卡的舞臺一飛沖天,即使一鼓作氣拿下小金人也不是不可能的嗎?

但現在,藍禮卻乾脆利落地缺席了頒獎典禮,而且還是因爲表演入戲太深?這……這真的是太匪夷所思了,一記記耳光,甩得格外響亮,臉頰都要打腫了。

當然,媒體可以反駁,藍禮就是在自我炒作,過去這段時間所有的新聞都是炒作的環節,最終收益的依舊是藍禮;網友可以反駁,藍禮就是大有來頭,所以纔可以如此膽大妄爲地缺席奧斯卡,不用擔心學院的打擊報復。

只要他們願意,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翻出無數花樣來,並且永遠不會停止,秉持着偏見和固執去看待問題,只要永遠都不會消停。

謠言,止於智者。

一時間,人們的思緒都有些混亂,即使這就是官方消息,但還是不確定,這究竟是夢境還是現實。

緊接着,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發佈官方聲明,表示了萬分遺憾,“藍禮-霍爾無疑是新生代演員之中的佼佼者,他的缺席對於頒獎典禮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學院洋洋灑灑地給予了藍禮足夠的讚譽,但隨後表示了理解,並且祝願藍禮早日康復。

在末尾,學院還如此寫道,“期待着,明年藍禮能夠帶着全新的作品,出現在奧斯卡頒獎典禮的舞臺上。”

換而言之,學院也給予了官方落實,藍禮將會缺席典禮。不過,從學院的態度來看,他們並沒有因爲這樣突如其來的意外而表示不滿,反而給予了嘉許,甚至表示了來年的展望。這意味着……什麼?

距離頒獎典禮只剩下不到四十八小時的時間,爆出瞭如此令人措手不及的消息,這下整個北美就彷彿是沸水翻滾的高湯鍋,鍋蓋哐當哐當地作響,幾乎就要壓不住了。

沸沸揚揚的消息之中,“美國週刊”的蓋文-亨特撰寫了一篇獨家撰稿,解釋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

因爲拍攝“抗癌的我”這部作品,藍禮確實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甚至因爲入戲太深而導致精神狀態出現了問題,連鎖反應導致身體也開始抗議,出現了盜汗、失眠、胃疼等一系列小毛病,尤其是失眠所帶來的休息問題,嚴重困擾着藍禮,精神狀況更是不佳。

這樣的情況意外被狗仔發現了,引發出了“國家詢問報”那荒謬可笑的“絕症”理論。爲了給予藍禮足夠的休息空間,避免媒體的過度關注而帶來的困擾,劇組和安迪兩方面並沒有泄露藍禮的真實情況,僅僅只是平息了以訛傳訛的新聞。

但媒體卻不願意輕易放過這次事件,不但沒有平復下來,反而越演越烈,以至於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後續反應,甚至迫使藍禮不得不中斷拍攝工作,也中斷休息調整,出來面對記者。

現在,藍禮最需要的就是休息和放鬆,否則他的精神狀況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經過綜合考量,藍禮纔不得不決定,在距離奧斯卡還剩下不到四十八小時的時候,確定缺席頒獎典禮。遺憾的背後,更多還是無奈。

整篇文章,蓋文努力保持着自己中立的立場,但字裡行間還是可以感受到他的偏頗,甚至可以感受到他的暗示:如果不是記者的惡意炒作和糾纏不休,那麼藍禮的健康也不會進一步惡化,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的事情也就不會發生了。

雖然蓋文沒有明說,但上下文的引導和暗示,確實是如此。這一種技能,是每一位記者的必修課。

“美國週刊”的這篇專稿是絕對獨家新聞,採訪對象是藍禮的經紀人安迪-羅傑斯,還有“抗癌的我”的製片人兼主演塞斯-羅根,以及導演喬納森-萊文。真實度得到了保障,同時帶來了山呼海嘯般的震撼。

在文章的最後,塞斯懇切地說道,“藍禮需要休息,好好地休息。”潛臺詞就是,記者不要再來打擾“抗癌的我”劇組了。

現在,人們總算是明白了,爲什麼學院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讚譽有加;爲什麼藍禮始終拒絕出來迴應,即使是記者見面會時也拒絕正面迴應;爲什麼塞斯、安迪等人始終義憤填膺、怒火中燒,面對記者不假辭色;爲什麼“國家詢問報”刊登了藍禮正在打點滴的照片,整個事件是如此起源的……

剎那間,耳光“啪啪啪”地響了起來,記者們左顧言他,網友們視而不見,所有的嘈雜、所有的爭議、所有的議論,猶如當頭棒喝般,齊刷刷地消失不見,整個輿論難得一見地呈現出一派祥和的景象,彷彿此前跌宕起伏的一場大戲只是夢境而已,從來都不曾發生。

“美國週刊”的這一篇獨家,字字珠璣、一針見血,雖然沒有像“紐約時報”和“名利場”那樣將矛頭直指媒體,僅僅只是陳述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但這就已經足夠,將真相鮮血淋漓地呈現在每一個讀者面前,讓所有的反對者們都牢牢地閉上了嘴巴,旁觀者們更是唏噓不已。

作爲演員,藍禮僅僅只是在兢兢業業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在遭遇了毀謗的抹黑和污衊情況下,他依舊堅持不懈地投入工作之中,將所有紛擾都拋在腦外。可是媒體記者,被成爲無冕之王的那羣人,卻不依不饒,把髒水一桶一桶地往藍禮身上潑,甚至還不肯罷休地挑起爭端,試圖製造更多爆點。

難以想象,這一切的根源居然僅僅只是因爲藍禮在試圖敬業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那麼現在呢?現在,受害者深陷窘境,而加害者則逍遙法外。

這不僅僅是一起新聞事件而已,更是現代網絡版本的女巫審判。再一次讓人們想起了死後都不得安寧的邁克爾-傑克遜,無冕之王們用着自己最擅長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將娛樂至死的精神發揮到極致,將那些生活在鎂光燈底下的人們當做玩物,卻絲毫不知悔改,祭起“利益至上”的大旗,爲所欲爲。

着實令人膽寒!

這篇由蓋文撰寫的專稿,在網絡上發佈之後,點擊率在一個小時之內就突破了一百五十萬,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更是突破了一千萬,甚至已經離開了北美本土,在全世界範圍內蔓延開來。這是一起“女巫審判”的案例,毋庸置疑!

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來臨之前,整個洛杉磯陷入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繃狀態,惶恐不安,卻又沒有着落。

875 聲名鵲起1158 以假亂真1662 着手佈局1088 奇妙效應1360 力若千鈞1478 水城夏末867 好友決裂1059 再回劇組1266 未雨綢繆185 迴歸平靜261 暗潮洶涌1300 裙帶關係095 密閉體驗680 怨懟兄弟447 手起刀落1490 連環震撼1504 一往直前1727 異想天開1426 最後道別750 漂洋過海932 相談甚歡070 良機乍泄1553 商業爆款1120 心有靈犀318 到此一遊1772 陰差陽錯1230 風起雲涌240 狀態波動019 哀嚎遍野948 預售狂潮1508 心懷感恩706 飛來提名223 鄰居危機174 加場呼聲1442 顧盼生輝373 氣勢如虹011 無法拒絕150 刁蠻才女1424 對話自我119 定製西裝872 真相大白1728 全面開戰1682 無人能敵418 理清思緒881 淚流滿面1655 突破陰霾1106 提前出局1677 整體格局202 捲毛胖子1059 再回劇組945 難以忽略1008 勢頭不減710 徹底失控456 子期難尋1701 窮追不捨1628 死裡逃生1076 精疲力竭1425 揮手作別725 又見狂潮1293 內部競爭306 金球提名076 小露鋒芒1022 本土表現293 雷霆之怒961 獨特邀約289 命懸一線535 受挫連連548 五秒鏡頭1315 發佈會場597 揚帆起航1037 產業啓示397 花樣年華839 束手無策451 演技收穫502 行動支持1758 專業意見1603 傾情演唱1108 黃金年份661 風雲突變988 荒謬模式2495 再一道光832 座無虛席899 影帝角逐439 惡意炒作139 一臉懵逼1699 集體起鬨803 極端手段1347 連帶傷害1135 無法回答518 不祥預感118 人去樓空329 小丑驚嚇040 潛力投資283 票房豐收429 意興闌珊201 日出之前868 破釜沉舟1787 全副身家1154 時光倒流1342 見義勇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