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 藝術作品

沒有想到,居然是“超脫”。

不是一部戲劇,而是一部電影,一部藝術電影,更爲準確一點,一部帶有實驗性質的藝術電影。

那麼,眼前的託尼-凱耶就是“超脫”的導演!

託尼堪稱是演藝圈的另類,職業生涯只執導了四部作品,其中還有一部“黑水船運公司”,因爲觸動了某部分強權團體的利益,被直接喊停,沒有能夠拍攝完成。

他總是矚目敏感的社會問題,比如導演處女作“美國x檔案”,關注了種族主義和新/納/粹的問題;比如四年前的“墮/胎/權之爭”,則挑戰了宗教人士的敏感神經。兩部作品在藝術領域都引起了不少反響,前者更是成就了愛德華-諾頓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而卡爾-隆德也不例外,“超脫”就是他編劇生涯的唯一作品。

難怪藍禮沒有認出兩個人來,難怪藍禮根本沒有反應過來,難怪伍迪會願意牽線搭橋。眼前三個人,就是典型的紐約學院派藝術家,一心一意撲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上,從來不曾向好萊塢妥協過,也從來不曾在意過好萊塢的喜好。

“超脫”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正如卡爾和託尼的介紹,“超脫”還有另外一個譯名,叫做“人間師格”,電影聚焦於一名叫做亨利-巴赫特(henry-barthes)的老師,講述了他來到一間公立學校代課的故事。

不是日本電視劇的那種勵志故事,熱血教師拯救不良學生;而是折射社會現實的殘酷故事,那種萬念俱灰的絕望幾乎讓人喘不過氣來。

在這段時間裡,亨利遇到了三個不同的女性,一位默默承受着學生和家長暴力的女老師,一名飽受肥胖折磨和家庭冷暴力的女學生,一名屢次遭受嫖/客暴力對待的無家可歸的雛/妓。

三個人都在不同程度地尋求着亨利的幫助,可是亨利自己卻深陷囫圇。

小時候親眼目睹了母親的自殺,外祖父則過錯責備在他的身上,沉浸在自己的悲傷之中無法自拔,放任亨利自生自滅。童年陰影讓他開始保護自己,關閉了自己和其他人的情感交流,冷漠而疏離地面對這個世界。他成爲了一名老師,才華橫溢,卻從來不在一間學校長期逗留,避免自己和學生建立情感聯繫,總是在不同學校之間以代課老師的身份逗留。

在這三個女性身上,每一個人都凝聚了家庭教育和社會影響的後果,這是一部關於教育、關於社會的電影,但歸根結底,這還是一部關於家庭的電影,講述了家庭對每一個孩子不可磨滅的深刻影響。

面對三個求助的靈魂,亨利再一次飽受煎熬。他試圖救贖她們,卻必須先救贖自己。

電影採用了大量紀錄片的拍攝方式,以採訪的方式,通過不同老師的視角去審視現代美國教育所遇到的問題;以獨白的方式,將人物內心的囈語和掙扎表現出來,粗糲的膠片質感、晃動的手提攝像、濃烈的色彩運用,通過挖掘角色的思想深度,折射整個社會的現狀。

如此實驗性的表演手法,更多是適用於舞臺劇裡,但即使是舞臺劇,大量的內心獨白也往往融入陷入無聊的困境之中,更不要說是電影了。

毫不誇張地說,這不是一部討人喜歡的電影,甚至是令人厭惡的電影。因爲託尼將所有的鏡頭都聚焦於那種掙扎的狀態,將情緒放大到了極致之後,幾乎讓人喘不過氣來。

這是一部從骨子裡透露着陰冷的電影。

同樣是絕望到了極致的作品,2016年的“海邊的曼徹斯特”就顯得更加內斂,也更加高明,它將所有的絕望禁錮在了角色的身體裡,緩緩地滲透出來,漫無邊際的寒冷彷彿無邊無際,永遠看不到邊界,讓人潸然淚下。

飾演男主角的卡西-阿弗萊克(casey-affleck)成功問鼎了奧斯卡影帝。

而“超脫”則用放大鏡將每一個細節都炸裂開來,哭不出聲音,流不出眼淚,就彷彿是溺水時緩緩沉淪,漸漸遠離水面的光亮,緩緩地被黑暗吞噬,電影將整個過程放慢了十倍的速度呈現出來,優雅、唯美、壯闊,卻悲傷、淒涼、絕望。

更重要的是,“海邊的曼徹斯特”是有一個清晰的故事輪廓,對於觀衆來說更加容易接受;但“超脫”本身卻犧牲了故事的框架結構,敘事的線索相對模糊化,着重於情緒的勾勒。

換而言之,託尼在拍攝這部作品的時候,就沒有打算讓觀衆喜歡,完完全全以藝術的表現方式,呈現出“超脫”的狀態,猶如迷夢囈語一般。

事實也是如此,“超脫”上映之後,遭遇了冰火兩重天的極端考驗,媒體綜評僅僅只有五十二分,距離及格線還有一大段距離,支持的影評人追捧上天,排斥的影評人則斥責震天;imdb的資深影迷評分也是如此,徘徊在八分邊緣,上不去,卻也下不來。

獎項方面也證明了這一點,金球獎、奧斯卡、戛納之內的主流頒獎典禮,全面淪陷,甚至沒有人提及;但是在歐洲的小型電影節、獨立精神獎、伍德斯托克電影節之類的藝術平臺上,卻收穫了一系列的獎項,只不過,無人關注,自然也無人知曉。

至於電影的票房?僅僅只是在藝術院線上映了三週,然後就匆匆下線,轉戰影碟發行市場也沒有好轉,堆放在角落裡積灰,最終電影票房僅僅只有七萬美元。

七萬,甚至就連十萬都沒有上,真正是虧到血本無歸,就連藝術院線的資深鐵桿觀衆都不買賬。

毋庸置疑,這就是一部被徹底無視、被徹底排斥、被徹底厭惡的藝術電影。但是這樣的作品,在紐約的外外百老匯,卻數不勝數,正是這些大膽、新穎、尖銳、特別的作品,構成了藝術的基礎。

就好像“美國往事”一樣。

意大利導演賽爾喬-萊昂內(serigo-leone)當年爲了籌拍這部作品,足足等待了十三年,甚至比“教父”系列還要更早,幾乎花費了賽爾喬的所有心血和想法;可是作品當年上映的時候,由於電影公司的閹割和剪輯,被影評人和觀衆罵得狗血淋頭,不僅票房慘敗,而且在藝術方面也沒有得到任何認可。

最終直接導致了賽爾喬鬱鬱而終,一代電影巨匠就這樣懷抱着遺憾,憂傷而落魄地在老家與世長辭。

一直到十年之後,賽爾喬本人最早以普魯斯特式結構剪輯的導演版本問世之後,人們才發現了這部電影的精彩;三十年後,“美國往事”更進一步地成爲了黑幫史詩之中不可取代的絕對經典佳作,甚至超越了“教父”和“老傢伙”,成爲無數影評人和觀衆的心頭好。

它被稱爲“好萊塢歷史上最偉大的失敗”。

“美國往事”之所以被無視,原因有很多,電影公司是不容忽視的一部分,但在歷史上,即使沒有電影公司的插手,因爲本身的藝術屬性而遠離大衆審美,甚至偏離影評人的審美,繼而導致被時代忽略,等待時間塵封解禁之後,人們才重新品味出其中的唯一,這樣的案例也數不勝數。

“象人”、“藍絲絨”、“希德姐妹幫”、“穆赫蘭道”、“死亡幻覺”、“離魂異客”、“2001:太空漫遊”、“猜火車”、“我自己的愛達荷”、“搏擊俱樂部”、“銀翼殺手”等等,都是如此。

當然,不是說藍禮就推崇“超脫”這部電影。

事實恰恰相反,藍禮不喜歡“超脫”,甚至是有些排斥的,不僅因爲觀看電影的過程十分沉悶,對觀衆着實太不友好;而且因爲電影裡的情緒太過深刻,也太過濃烈,即使是正常人,也能夠看出抑鬱症來,更何況是上一世他的狀況呢?

可是,作爲觀衆的欣賞角度,和作爲演員的觀察角度,卻截然不同。

站在演員的立場上,飾演亨利-巴赫特是一個艱鉅的挑戰。因爲所有鏡頭都對準了演員的情緒,並且將這種情緒放大到極致,一絲一毫的變化都呈現出來。

這和“活埋”不一樣,亨利的情緒是被困在了原地,他不會掙扎,他已經放棄了掙扎,所有的情緒都往內收,再往內收,卻又需要擁有能夠震撼鏡頭的那種深刻和細膩。毫無疑問,表演難度是更大的。

這和“海邊的曼徹斯特”也不一樣,雖然兩個角色都是沉浸在悲傷的絕望之中,但前者更多是拒絕和自己妥協的憤怒和悲傷,而亨利則是猶如困獸一般,試圖走出去,卻找不到出口,於是他放棄了抵抗。

更重要的是,由於託尼的拍攝手法,亨利的絕望需要更加豐富的層次,還有更加多變的細節,如果僅僅只是單純的悲傷或者絕望,電影的厚度和深度都無法達到高度,那種細膩的變化對任何一位演員來說都是終極挑戰。毫不誇張地說,“超脫”的表演難度甚至超過了“海邊的曼徹斯特”。

簡單來說,哭也要哭得花樣百出,每一滴眼淚的情感都有所不同,層次也有所不同。

這是表現派演技。亨利這個角色,不需要方法派的代入,因爲託尼僅僅只是停留在了故事的一個時間點上,剛纔他就把角色的所有背景故事都告訴藍禮了;需要的是表現派的紮實功底和渾厚演繹,一個眼神之間的區別,往往就決定了角色最終的深度。

換而言之,這就是表現派演技的終極挑戰!

1064 導演視角763 氣勢之爭1260 音樂嘉賓1536 得寸進尺1538 文化底蘊403 形象突破300 明目張膽523 緊箍魔咒1691 全場瘋魔362 待價而沽324 電視節目1134 苦澀難當418 理清思緒1355 等價交換059 沉默少女567 打包協議1443 共賞夕陽1709 登峰造極860 全面淪陷532 狹路相逢236 意外來客052 節節攀升1540 羣起狂歡1183 卸下心防042 雜誌採訪1361 歷史時刻1775 挖掘寶物447 手起刀落1222 無名小卒711 阿修羅場1542 別出一格1160 傷逝之愛038 雙向選擇936 歌聲敘事748 靈光一閃757 舒適領域808 兩個冷門765 滿嘴苦澀1798 社交互動187 布達佩斯018 新兵訓練899 影帝角逐1021 挑戰五億1438 全新境界1266 未雨綢繆1433 破繭成蝶759 命運時刻786 超高人氣1372 綿裡藏針1512 珍貴回憶1355 等價交換817 召集號令567 打包協議1362 五味雜陳1286 娛樂至死1069 拓展宇宙1559 芭比娃娃775 少年影迷236 意外來客1655 突破陰霾1030 科恩兄弟035 節日氣氛1126 一拍即合014 迎接挑戰1495 盛大成功389 爲影癡狂831 盛大落幕1726 產業變革1025 實力開路1108 黃金年份910 視同戰帖411 切入角色800 熱潮不褪1469 當場拍板844 音樂盛典1030 科恩兄弟1256 掌控全場931 簡單採訪273 點映盛況831 盛大落幕894 開場驚喜169 官方場刊075 狂妄目標1351 夜色漫步957 西區酬勞980 別出心裁1269 掩耳盜鈴993 絕對爆款1412 羣起圍攻013 同居室友658 心如澄明466 油盡燈枯1424 對話自我934 沒有硝煙1236 長假結束1262 完美落幕154 響個不停713 衝冠一怒044 公開首秀967 飢腸轆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