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首個專訪

蓋文-亨特手忙腳亂地試圖扣着自己公事包的扣子,但因爲快奔跑着,釦子根本對不準,努力了好幾次都失敗之後,他也就乾脆放任了。. 看了看手錶,距離約定的時間只剩下不到五分鐘了,他哪裡還有時間去管公事包。

在出之前,他一直在觀看“太平洋戰爭”,爲了今天的專訪,他昨晚一直在整理藍禮的資料,可是目前爲止網絡上能夠找到的信息着實太少了,最終他決定把整套電視劇看完,在出之前,他纔剛剛看到第八集,着實有些意猶未盡,以至於忘記了時間。

一路衝刺地進入了酒店,趕在電梯門關閉之前衝了進去,這才終於得到了短暫的喘息空間,他低頭翻了翻手裡的文件夾,確認自己的提問列表以及相關資料,還沒有來得及緩口氣,電梯就已經抵達了樓層。

蓋文快步走出電梯,正準備繼續加的時候,腳步卻不由停了下來,甚至往後退了半步此時,整個酒店走廊裡擠滿了人,粗粗一打量,至少有三十人以上。這對於一貫安靜清冷的酒店來說,簡直不可思議,彷彿有人正在酒店房間開派對一般可是現在纔是上午十點,誰會在這個時候開派對?

出乎意料地看到了洶涌人羣,這讓蓋文條件反射地以爲自己走錯了樓層,但隨後認真看一看,就明白了過來:站在走廊裡的這些人都揹着照相機、揹着公事包、帶着記者證,息息索索地低聲交談着,時不時還可以聽到一些低低的笑聲。

顯然,這些全部都是記者,前來採訪“活埋”劇組或者更爲準確一點,前來採訪藍禮的記者。和他一樣。

這樣的場景在電影節上十分常見,一些熱門劇組可能在一個下午之內就要接受三十家媒體的採訪,有的是集體採訪,五家、六家媒體一起上;有的則是獨家專訪,重要媒體贏得自己的專屬時間。劇組正在接受採訪時,其他媒體就在酒店走廊裡慢慢等候。

只不過,這對於“活埋”這樣的獨立電影,就十分罕見了。

蓋文完全沒有預料到,他還以爲今天能夠看到五家媒體就了不起了,但實際情況顯然偏離了軌道,蓋文不由開始慶幸,自己在“活埋”映之前就提前預約了時間,否則以“美國週刊”的專業和權威程度,以他自己的業內位置他才入行不到兩年,想要搶在這些媒體之前拿到獨家專訪?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以現在的情況來看,集體採訪都不一定能夠排上前面兩批。

猶豫了一下,蓋文邁開了腳步,瞬間整個走廊裡所有人都齊刷刷地投來了視線,那沉甸甸的視線可以清晰地看到猜測、探究、疑惑等複雜的情緒,這讓蓋文有些腳軟,戰戰兢兢地走了上前,彷彿穿過地獄之路般,兩旁的惡鬼們虎視眈眈,任何一點點失誤都可能被哄搶分食得乾乾淨淨。

一段不到二十碼的通道,蓋文走得汗流浹背、面紅耳赤,他也不知道是因爲剛纔一路奔跑過來導致的後果,還是內心的壓力太大所帶來的負面作用。

腳步在酒店房間門口停了下來,咳嗽清了清嗓子,捏了捏手心的汗水,然後敲響了房間門,瞬間,所有視線都化作了尖刀,狠狠地刺在了蓋文的背上,所有人都在猜測着:到底是何方神聖拿到了藍禮的個專訪資格?

蓋文所不知道的是,“活埋”映式結束之後,至少有十三家媒體試圖向安迪預約藍禮的個專訪,如果再加上映式之前的話,預約的數量直接就突破了三十個。

專訪和普通的宣傳採訪是不一樣的,普通採訪不管是單獨一家媒體還是多家媒體一起,提問的問題都會比較簡單一些,主要還是圍繞着宣傳內容展開,這樣的採訪更像是一種社交活動,簡單來說,乾貨比較少;但專訪就專業了許多,不管是宣傳項目,還是採訪對象,都會更加深入,包括片場花絮、演員聞、緋聞八卦、爭議事件等等,內容都會包含在內。

同樣的問題,在普通採訪時,採訪對象往往可以打太極,一句話就帶過去了;但在專訪時,記者勢必會打破砂鍋問到底,有時候採訪對象就被攻克了,事後公關人和經紀人就要亡羊補牢,避免事態擴大,又或者乾脆就直接被報道出去了。

這兩種採訪,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另外,專訪也更多出現在雜誌上,報紙的專訪相對而言比較少一些。

之前“太平洋戰爭”劇組接受“名利場”的採訪,那就是典型的普通採訪,黛西-盧卡斯詢問的問題雖然稍稍有些深入,但最後刊登出來的部分十分有限因爲真正的主角是湯姆-漢克斯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而不是一個無名小卒。

即使是多倫多電影節,因爲參展影片數量龐大,出席明星的數字更是可觀,專訪必不可少,但數量也十分有限。可這一次卻不一樣,在多倫多電影節這樣的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本來就引人注目,再加上之前的神秘主義,記者們這才現:目前爲止,藍禮還從未接受過任何一家媒體的專訪。

這下,大家就徹底爆炸了。專訪預約如同紙片一般飛了過來,但,今天上午十點到十點半的第一個專訪,卻怎麼都預約不到。“紐約時報”預約到了第二個,“好萊塢報道者”則預約到了第三個,這兩家都是業內頂尖之中的頂尖媒體,但卻居然都沒有預約到第一個時間,這着實讓各大媒體跌破了眼鏡,此時,人們也更加好奇,那麼戰勝了這兩家媒體的到底是誰呢?

一名記者認出了蓋文,連忙走了上前,拍了拍蓋文的肩膀,“你幹什麼?這裡所有人都在排隊,等着第一個拿到專訪的媒體出現。你不要過來搗亂啦。”

蓋文回頭一看,居然是“娛樂週刊”的康奈爾-麥格雷戈,“如果你現在想要預約的話,估計要排到明天了。我今天過來,也就是打算看看集體採訪的時候,能不能渾水摸魚。下午整個劇組集體採訪,安排了三個小時的時間,我們估計還要等很久。”

在康奈爾看來,顯然蓋文不夠資格,“美國週刊”在八卦新聞方面頗爲權威,但是在多倫多電影節卻根本排不上號。

蓋文張嘴就打算解釋一番,房間門突然就打開了,出現在視線之內的赫然是安迪-羅傑斯,這位業內頂尖經紀人,不少人都和他打過交道。這一個聲響就打斷了蓋文和康奈爾的對話,兩個人都齊齊看了過去,康奈爾拉着蓋文就準備後退,沒有想到安迪卻開口提問到,“蓋文-亨特?”

蓋文連忙點了點頭,將自己的記者證遞了過去,安迪瞥了一眼,點點頭,臉上依舊帶着笑意,以戲謔的口吻調侃了一句,“你遲到了。”

蓋文頓時一陣窘迫,“抱歉。”整個走廊裡傳來的嫉妒光波,幾乎可以將蓋文融化。

安迪也沒有多說什麼,滿不在乎地說道,“浪費的時間是你的,不是藍禮的。”反正到了十點半,“紐約時報”的記者就會進來掐斷專訪。然後安迪就打開了房間門,讓開了位置。

蓋文立刻就緊張了起來,拍了拍康奈爾的肩膀,來不及多說什麼,直接就進入了房間裡。然後康奈爾就眼睜睜地看着安迪微笑地把房間門關上,他完全愣在了原地,一臉懵逼,這……這是怎麼回事?

蓋文大步大步地走進了大廳裡,然後就看到了坐在沙上看書的藍禮,他今天穿了一件深藍色的波點網球衫,下面則搭配了一條淺灰色的休閒西裝褲,沙扶手上放着一件酒紅色的毛線開衫,簡潔的裝扮卻透露出一股難以言喻的儒雅,讓蓋文自然而然就聯想到了劍橋大學又或者是牛津大學之類的學院風格。

“抱歉,我遲到了。蓋文-亨特。”蓋文大步大步走上前,藍禮站立起來伸出了右手,兩個人簡單握了握手,蓋文連忙把自己的公事包和資料都放了下來,有點手忙腳亂的感覺,這讓藍禮笑了起來,“不用擔心,這是我的第一個專訪,我比你更加緊張。”

蓋文不由輕笑了一聲,視線餘光瞥了一眼藍禮放在桌面上的書本,是亨利-法布爾(jean-henr-abre)的“昆蟲記”。“讀書是你的愛好?”

“噢,不,僅僅只是打時間而已。”藍禮擺了擺手,“你知道,在等待飛機、等待地鐵的時候,一本書籍總是可以讓時間過得快一點。”

那輕鬆隨意的語氣讓蓋文稍稍放鬆了一些,“我還以爲你是一個熱衷讀書的人,因爲你看起來就像是這種類型的。”

“也許這可以成全公衆對我的好印象,但我不想要背上這樣的形象包袱,太累了。”藍禮戲謔的口吻讓蓋文再次笑出了聲,他不由就想起了娜塔莉-波特曼,在她的公關宣傳中,哈佛大學的學歷始終是重要一環,去年在布朗大學入學的艾瑪-沃特森顯然也打算走這條道路。

蓋文有些意外,卻又不太意外,過去這幾天的接觸,他僅僅只是瞭解了藍禮的一小部分,不是嗎?

“那麼,我最好從基本信息開始瞭解起,你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555 心浮氣躁330 多才多藝140 熱點再起491 戰火升級1747 違揹人設288 鐵血對決1024 一個突破509 怪事連連1133 胡思亂想1668 八方涌動1226 堆積成山511 先下一城238 所謂親情649 科幻探討1014 滿眼錯愕706 飛來提名359 韋恩斯坦230 擦肩而過1371 滄海桑田1578 爲人父母1457 穿針引線311 無名小卒308 田螺姑娘441 消弭無形1216 超級英雄970 友好磋商801 門票售磐815 一個約定660 獨處時間296 腦洞大開1058 低調不得193 無欲則剛2494 一如既往1282 無關緊要423 激烈反應1111 暗如潮水103 身臨其境529 滴水不漏1389 心生錯覺677 再回倫敦1434 細節偏差1726 產業變革1190 未知項目566 續集野心1644 拒絕繳械151 尷尬對峙1320 真材實料1151 特殊觀衆956 久久守候1756 堆積如山437 羣敵環伺1084 正式開機1414 海市蜃樓1235 捷足先登877 銷聲匿跡666 難以看好184 熱鬧落幕1330 未來藍圖1500 電影魅力180 二次加場494 集體炸鍋1290 頂級待遇006 等待通知1001 星光閃耀1089 轉瞬即逝1763 左右爲難295 狗仔出沒174 加場呼聲969 金人魔咒1225 一個選擇1550 不可思議1109 年度人物709 人山人海1547 大快朵頤892 直來直往1552 引爆市場120 班門弄斧1018 一人千面1746 歡樂時光1420 厲聲呵斥1214 利益博弈695 君子報仇484 炒作之手882 與你同行1076 精疲力竭704 狂轟亂炸780 一團和氣1790 習以爲常808 兩個冷門386 非比尋常046 如此新人1472 恰如其分1513 綜評出爐055 波瀾不驚1641 無力挽回1695 大獲成功683 啓蒙恩師1033 相互映照971 剪刀快手1004 安可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