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國際舞臺

任何一部電影都會迎來批評,因爲沒有作品能夠達到完美,還因爲堅持不懈地挑刺和批評,這本來就是影評人的工作之一;更何況,驚悚恐怖類型電影本來就更加容易遭受到批評的打擊,這是類型電影的特質所決定的。“活埋”自然也不例外。

在諸多讚揚之中,“娛樂週刊”的麗薩-施瓦茨鮑姆(lisa-shazbaum)堅定不移地表達了自己對這部電影的排斥,甚至是厭惡,“電影無疑是愚蠢的,而且自戀的。政治視角的解讀,是單調死板的,還是笨傻的,甚至於對電影本身的視覺效果和觀影快感產生了影響。霍爾的表演是整部電影的唯一亮點。”

麗薩的觀點可以說是全新的,電影對於現實的聯繫和批判,作爲核心思想,得到了大部分影評人的一致稱讚,大家都認爲這對於作品的深度和厚度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但麗薩卻反而認爲,這成爲了累贅。

在“娛樂週刊”的詳細影評之中,麗薩對此口誅筆伐,義正言辭地認爲,羅德里格作爲一名西班牙人,不僅缺乏對美國社會的認知,而且對政治的發展也缺少敏感,生硬膚淺的解讀嚴重影響到了整部電影的質量。隱藏在這篇影評的背後,也許可以窺見麗薩的政/治立場。

這是人們對媒體的一個迷思,在印象之中,媒體似乎總是要保持中立客觀的立場,尊重事實、保護事實、揭曉事實。但事實上,每一位記者、主編、專欄專稿作者,他們都有自己的文化、宗教、經濟、社會背景,在報道同一件事時,視角和觀點就必然會產生偏差,這是不可避免的,用遣詞造句上都會有所不同;更何況,各大媒體都有自己的政/治屬性,比如說在美國,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天主教、基督教還是其他教派,這對於媒體的新聞報道都會產生影響。

就好像在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裡,即使是“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在報道過程中,觀點都有所偏頗,以至於精英階層在大選結果出來之前,都堅信着希拉里-克林頓(hiry-clinton)能夠勝出,但中部地區的選民們給了精英階層重重一拳。英國脫歐也是如此,倫敦精英階級們面對結果,徹底傻眼。

這就是媒體報道的偏差的最直接體現。

顯然,麗薩對於“活埋”表現出來的政/治觀點無法苟同,這也影響了她對整部電影的觀感。

不過,麗薩顯然不是孤單的,和她秉持着相似觀點的影評人還有兩位,而且他們還更進一步,拋開了政/治觀點,對電影本身展開了批判和指責。來自“滾石”的皮特-特拉維斯(peter-travis)的言辭更加激烈,完全可以說是炮火全開。

“如果你熱衷於飽受折磨我也不確定’熱衷’是否是正確的詞彙被活埋在一口棺材裡足足一百分鐘,更糟糕的是,狹窄空間裡的幽閉恐懼症,還有缺乏想象力的廉價道具,徹底毀掉了電影的創新能力和劇本的挖掘深度,這樣一部平庸而乏味的驚悚作品,那麼歡迎你走進電影院。除此之外,唯一能夠幫助觀衆度過這場災難的,不是霍爾俊俏的臉蛋,而是霍爾出色的表演。”

“滾石”雖然是撰寫樂評出身,目前依舊是北美最權威也最受歡迎的音樂專業雜誌,但進入新世紀之後就開始轉型,逐漸變成了綜合性雜誌,得益於廣大的羣衆基礎,他們的影評也擁有不小的讀者市場。

顯然,皮特對“活埋”的厭惡是全方位的,除了藍禮。對此,電影專業雜誌“村之聲”的影評人詹姆斯-伯納德(james-benard)也表示了贊同。

“薄弱的劇本幾乎沒有太多發揮空間,我們只能看着演員被困在原地,尖叫,驚嚇,流淚,然後再重複一遍,看起來就像是小學生在萬聖節的低劣把戲。霍爾竭盡全力奉獻了影帝級別的表演,但依舊無法拯救整部電影的糟糕。我們已經忍受夠了’電鋸驚魂’,祈禱’活埋’不要拍成一個系列。”

與詹姆斯如此嚴厲的批評比較起來,麗薩的評論看起來就像是愛的指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詹姆斯對“活埋”這部作品絲毫不感冒,即使是藍禮的表演也無法拯救他的排斥。

在官方場刊的九篇評論之中,六篇好評三篇差評,“活埋”的閃亮登場徹底打響了第一炮,但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從首映式結束之後的長時間鼓掌,到記者和觀衆孜孜不倦的糾纏,再到官方場刊的備受肯定,這部電影從遭受冷遇的偏僻角落頓時被拉到了鎂光燈之下,無數視線都紛紛投射了過來,此時人們才注意到今年多倫多電影節上有這樣一部作品。

更爲重要的是,但無論是讚揚還是批評,藍禮的表演都得到了衆口一致的稱讚,即使是“滾石”和“村之聲”的評論也不例外,“藍禮-霍爾”這個名字開始頻繁地見諸報端。

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人們的記憶就被喚醒了剛剛在艾美獎上爆冷奪得視帝的新人,剛剛在油管上大出風頭的民謠歌手,當之無愧是過去一個月之內網絡討論熱度最高的藝人,現在,此前的熱潮還沒有完全平復下來,人們還在驚訝於公告牌上“克里奧帕特拉”的突破,現在多倫多電影節又迎來了喜訊。這簡直就是……一波接着一波。

藍禮到底是誰?

這個問題似乎沒完沒了,艾美獎之後有一撥人提問,“奧菲莉亞”之後有一撥人提問,現在多倫多電影節如火如荼舉行期間又有一撥人提問。圍繞在藍禮身上的焦點越來越多,神秘光環也就越來越盛,討論熱潮又一次席捲而來。

率先做出反應的無疑是媒體同行們。

多倫多電影節是一個國際舞臺,與北美藝術院線點映的獨立作品不同,任何一部作品在這裡都會感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關注視線,全球超過四百家媒體的數千名記者都在這裡停駐。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引來“狼羣”們的虎視眈眈。

到底是誰贏得了如此多專業媒體的芳心,在官方場刊的口碑反饋中一騎絕塵,目前僅僅落後於讚譽如潮的“藍色情人節”,以黑馬的姿態成爲了電影節開幕以來討論熱度最高的作品之一,跌破的眼鏡碎片灑落滿地?

到底是誰在一片口碑之中殺出了一條血路,以籍籍無名的新人之姿收穫了無差別的好評,每當發現一個細節,驚訝就增添一分:還有兩個多月才滿二十一歲,演員生涯第二部作品、大屏幕第一部作品,區區三百萬投資的西班牙作品,擊敗了將近一千名競爭者得到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和湯姆-漢克斯的青睞?

到底是誰搶走了屬於“城中大盜”的高光時刻,到底是誰搶走了屬於本-阿弗萊克的榮光時刻,在昨晚首映式的恢宏盛大碾壓之下,今天媒體報道的橫掃千軍幾乎是可以預見的,但誰能夠想到,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都是“城中大盜”和本-阿弗萊克的,但話題熱點卻是藍禮-霍爾的?

有趣的是,歐洲媒體的亢奮絲毫不遜色於北美。對於北美媒體來說,他們激動的是多倫多電影節又殺出了一匹黑馬,而且這是英語作品,意味着將會在北美上映,甚至可能成爲頒獎季黑馬就如同“好萊塢報道者”的預測一般。

而對於歐洲媒體來說,他們亢奮的是電影的資本來自西班牙,導演和拍攝團隊都是西班牙人,而男主角藍禮則是英國人,這是一部血統純正的歐洲電影。那麼,羅德里格-科特斯到底是誰?藍禮-霍爾又到底是誰?

安迪-羅傑斯的手機已經被徹底打爆了,由於“活埋”是一部獨立作品,製片人就是羅德里格-科特斯,媒體根本找不到公關人,只能聯繫本人;除此之外,就是最受矚目的藍禮了,他們第一反應就是聯繫到藍禮的經紀人。

在接下來的二十四小時之內,安迪的手機幾乎就沒有休息的時刻,持續不斷地響着,關於“活埋”的採訪,關於藍禮的採訪,絡繹不絕。

一般來說,在歐洲三大電影節這樣的頂級舞臺,一部電影的宣傳可能會有超過一百五十家媒體,整個採訪過程就會持續四天到五天時間,而且還是在幾乎沒有休息的情況下;但關注度偏低的獨立電影就比較艱難一些了,大部分都會低於五十家如此數字對於獨立電影來說也已經是夢寐以求了。

可是現在,至少超過九十家媒體在預約“活埋”和藍禮的採訪時間,這個數字還在持續攀升之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伴隨着“活埋”的口碑逐漸發酵開來,媒體的關注還將直線上升。

這對於藍禮來說無疑是再美好不過了,其他演員的起點最多就是美國境內,而藍禮的第一步就在多倫多的國際舞臺上完成了一鳴驚人的亮相,如此閃亮登場,瞬間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關注,堪稱夢幻。

相較而言,“城中大盜”在首映式當晚爆發了一下,隨後似乎就緩緩沉寂了下來,風頭完全被“活埋”搶走,這着實是讓本一陣心塞;更爲讓人鬱悶的是,網絡上的熱潮,“城中大盜”更是被“活埋”死死壓制。

1602 與衆不同115 三顧茅廬1683 四方雲集1065 特殊設備512 正式宣戰425 狗仔出動416 演技摸索450 爲戲犧牲786 超高人氣644 泳池派對1792 殊途同歸326 似曾相識260 耳光響亮1485 最後抵達679 私人會館368 閉幕儀式323 因禍得福385 誠意邀請1007 新老對決1049 目瞪口呆374 難能可貴1033 相互映照1260 音樂嘉賓767 迴歸原著016 第一桶金1739 反射弧長1594 驚喜消息1073 起死回生129 爆冷勝出1298 全場矚目1747 違揹人設1494 停不下來212 刮目相看1455 來龍去脈509 怪事連連806 絕非新人980 別出心裁273 點映盛況507 腎上腺素765 滿嘴苦澀1282 無關緊要081 兩難抉擇333 動人之處380 聲勢初顯1771 海量項目990 決戰來臨1789 紅毯新貴1242 山雨欲來966 豪爽大方1542 別出一格1190 未知項目1417 安之若素1155 真假難辨1158 以假亂真1037 產業啓示232 演技切磋1460 光明磊落656 跳樑小醜1559 芭比娃娃410 促膝長談1798 社交互動1129 腳踏實地702 太公釣魚762 臨時對決1614 親自上陣1030 科恩兄弟386 非比尋常892 直來直往1124 瓜熟蒂落1025 實力開路406 翡翠之城1554 海外奇蹟1542 別出一格587 戲說八卦490 一觸即發1048 冰桶挑戰1477 開幕影片006 等待通知1108 黃金年份917 登臺之前1507 好久不見957 西區酬勞554 微弱進展612 事後諸葛128 旁觀盛會1391 隱藏彩蛋955 摯友時間1467 哲學高度235 互有收穫1792 殊途同歸1214 利益博弈365 雙贏局面131 橫空出世1202 浮華背後1488 視覺洗禮1783 微不足道724 清新喜劇1537 全城轟動397 花樣年華219 從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