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5 從頭再來

“耶穌-見鬼的-上帝,這到底發生了什麼?”

達米恩站在了旁邊,絮絮叨叨地發泄了不滿和抑鬱,卻發現西蒙斯和藍禮兩個人完全無視了他的存在,彼此之間進行着交流與溝通,這讓達米恩無比鬱悶:他纔是導演,不是嗎?爲什麼他的長篇大論卻沒有人認真傾聽?

但漸漸地,達米恩就品味出了變化來。

西蒙斯和藍禮之間的氣場正在悄然發生改變,那是一種無形的氣流,看不見也摸不着,甚至無法準確描述,但皮膚表面的每一個毛孔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種潛移默化的動態。

剛剛,西蒙斯整個人都處於一種浮躁的不安狀態,整個氣場都顯得紊亂而脆弱,就好像隨時都可能陷入崩潰一般;而藍禮則顯得沉穩而寧靜,那種四兩撥千斤的強大氣場似乎足以將所有一切都掌控在手心。

現在,藍禮卻變得慌張而脆弱起來,那種束手無策的茫然緩緩地流淌出來,彷彿懸掛在高空繩索之上一般,搖搖欲墜;而西蒙斯則變得確定而尖銳起來,漸漸舒展開來的雙肩和眉宇正在一點一點地把控全場。

一上一下、一起一落、一來一回,兩名演員之間無意形成的對峙悄然地完成了攻守轉換,就好像打亂秩序的多米諾骨牌全部都重新擺好,井然有序、層次分明、鱗次櫛比,那種天衣無縫的流暢感着實令人賞心悅目。

“咦,怎麼回事?”達米恩的好奇心不由自主地油然而生,這樣的化學反應着實美妙,但到底是怎麼完成轉換的呢?腦海之中再次浮現出了剛剛拍攝的畫面,與眼前的場景進行類比之後,滋生出了一種奇妙的觀感,難以用語言來表達。

就好像……

就好像二次元壁壘被打破了一般,現實與虛幻完全交錯在一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所有一切都徹底混淆,甚至再次喚醒了達米恩高中時的記憶,回想起了那些排練室度過的日日夜夜,回想起了那位惡魔老師的殘暴冷酷。

“達米恩?”耳邊傳來了呼喚聲,打斷了達米恩的思緒,轉過頭就看到了自己的劇務,“他們已經準備好了,可以再次投入拍攝了。”

劇務稍稍停頓了一下,“達米恩,你……沒事吧?”此時達米恩的整個腦門都佈滿了汗水,看起來剛剛從湖水裡撈出來一般,就連臉色都顯得無比蒼白。

達米恩稍稍愣神過後,揮了揮手,“沒事,我很好。”似乎爲了說服自己,他又再次重複了一遍,“是的,我很好。”漸漸回神過來,而後達米恩就挺直了腰桿,轉頭看向了四周,“所有部門所有人員全部都準備,我們再來一次。”

視線再次落在了藍禮和西蒙斯身上,達米恩有些猶豫:他是不是應該耳提面命一番?面對面地交流一番?對於重點戲份重新叮囑一番?對於表演重點進行再三強調一番?對兩位演員施加更多壓力和動力一番?

錯雜的思緒在腦海之中反反覆覆地涌動着,思前想後,達米恩終究還是順從了自己的直覺,轉過身,重新回到了攝像機後面,對着劇組揚聲喊道,“所有人預備。”環顧一週,確定所有人都準備完畢之後,直接下達了指令,“開拍!”

拍攝再次開始了,從頭開始。

因爲這場戲的難度非同小可,整個情緒連貫一氣,跌宕起伏之中將弗萊徹和安德魯兩個角色的形象完全勾勒出來,可以想象拍攝難度也絕非尋常,達米恩構思設想了多種不同拍攝方法,但大部分分鏡拍攝手法都太過困難——

對於演員的表演節奏以及情緒狀態,對於攝像師的拍攝走位以及鏡頭調度,還有對於其他業餘演員們的連貫性以及一致性,全部都提出了無比嚴苛的要求。

拍攝一次,沒有問題;拍攝兩次,也沒有問題;但切換不同角度反反覆覆拍攝五次六次,即使不計算各個環節的出錯次數,每一個角度和鏡頭都是一次通過,這對於整個劇組來說也是超乎想象的考驗。

最簡單也最直觀的,西蒙斯與藍禮的耳光戲份,一次都如此困難了,更不要說更換角度之後連續甩五次六次了?而且,按照藍禮的要求,一切都是真打,爲了製造出效果,西蒙斯下手也不能留情,那麼如果藍禮的臉頰腫起來了,他們切換角度又應該如何拍攝?

達米恩曾經考慮過一鏡到底,採用一個超級長鏡頭,將整場戲的衆生相捕捉到鏡頭之中,然後通過運動鏡頭的調度,從全場覆蓋到集中聚焦,所有注意力焦點都落在藍禮和西蒙斯的身上;但構思過多種長鏡頭方案,達米恩還是放棄瞭如此想法。

一方面,技術難度太高,從衆生相到個體聚焦,場面調度的控制需要格外精準,通過由面到點的切換來呈現出那種緊繃的氛圍,這只是達米恩的第二部作品而已,他的能力還沒有達到如此高度;另一方面,即使真的完成了,炫技成分也高於拍攝需要,反而容易喧賓奪主,搶走兩名演員的風采。

深思熟慮過後,達米恩採用了美國電視劇的多鏡頭拍攝手法。

在美國,奈飛模式強勢崛起之前,電視劇都是邊拍邊播,劇本也是邊拍邊寫,確保能夠與每一週的社會時事保持同步,這也使得後期剪輯工作變得非常緊張困難,爲了儘可能地縮減時間,劇組想出了一種全新的拍攝方式,但只適用於攝影棚。

劇組在攝影棚的不同角落裡設置多臺攝像機,包括了平行機位、俯瞰機位、正反打機位等等不同角度;拍攝時,演員們必須提前熟悉攝像機所在的位置,確保自己的表演不會偏離焦點,然後同時開拍、同時錄影、同時表演。

如此一來,多名演員多臺機位的戲份,只需要拍攝一次就可以了,各個角度各個角色各個方位全部都一網打盡,後期製作可以根據導演的需求進行不同排列組合的剪輯,這不僅節約了反反覆覆切換鏡頭的拍攝時間,同時也節約了後期剪輯製作的時間。

當然,這是一種流水線工業,非常偷懶,也非常僵化。

在真正的電影藝術創作過程中,攝影機是無比重要的一個環節,攝影師的走位以及角度,攝影師對光影的捕捉以及構圖,這本身就是一項充滿了靈感的工作,那些頂尖攝影師在業內都是舉足輕重的存在。

如果全部採用固定機位拍攝,那麼攝影的魅力也就喪失殆盡。

不過,對於電視劇來說卻無傷大雅,因爲電視劇是編劇的藝術,真正吸引觀衆的是編劇對於劇情的鋪墊與把控。攝影與導演的作用都被儘可能地削弱與降低。

現在,達米恩就準備在“爆裂鼓手”之中採用如此拍攝手法。儘管這是迫不得已的選擇,但達米恩還是力圖還原藝術創作的靈性——不是固定機位,而是採用了兩名攝影師肩抗攝影機走動的方式完成拍攝。

簡單來說,整場戲行雲流水地完成拍攝,不會切換不同機位或者角度,而是由兩名攝影師親自上陣,沒有拍攝軌道或者三腳架,完全採用手持拍攝,一名攝影師對準西蒙斯,一名攝影師對準藍禮,通過他們的交叉換位,把整場戲的所有張力和火花都捕捉進來,同時又避免鏡頭將彼此捕捉進去。

這無疑是最爲困難的部分。

第一,演員的表演難度無需贅言。

第二,攝影師的走位必須精準而到位,不僅是鏡頭不能捕捉到彼此的身影,而且還要避免地面的影子暴露出他們的走位,同時還不能遮擋住演員的表演視線。

第三,燈光師的工作至關重要,必須確保燈光的均勻和穩定。

其實,如此拍攝下來,難度絕對不會比一鏡到底的長鏡頭少,但達米恩卻能夠通過後期剪輯的力量,賦予鏡頭更多“鼓點”的節奏感,如同心臟一般,成爲整部電影的生命力。

於是,爲了這場戲,攝影師、燈光師與兩位主演已經前前後後彩排了整整三個晚上,就如同彩排舞臺劇一般,在藍禮的指點之下,他們不斷地排練走位,爲了避免錯綜複雜的走位所帶來的潛在破綻,他們必須儘可能地減少彼此的走位,以最爲精準的步伐完成最爲有效的拍攝和表演。

就如同凌波微步一般。

正是因爲如此,剛剛的拍攝如此順利如此流暢,卻因爲西蒙斯的臨陣退縮而功虧一簣,達米恩纔會如此懊惱如此鬱悶,用盡渾身力量來表達自己的沮喪。

現在再次重新投入拍攝之後,他們又不得不從頭開始,就彷彿——多米諾一般,一個環節出錯了,那就必須全部推翻重來。

在達米恩的指示之下,整場戲從頭開始。

幸運的是,這一次藍禮和西蒙斯都絲毫沒有收到影響,整個拍攝還是按照既定軌道推進着,沒有絲毫錯誤;而且,情緒更加飽滿也更加到位,藍禮的眼神之中所透露出來的情緒,正在悄無聲息地帶動着整場戲的節奏。

然後,重頭戲終於再次到來了。

“開始數數。”

“五六七……”

“數到見鬼的四爲止!看着我!”

弗萊徹如同駭人的魔鬼一般,步步緊逼!

477 立意構思1426 最後道別1338 腳踏實地963 輾轉曲折724 清新喜劇1110 世外桃源1246 火熱出爐402 臨危受命441 消弭無形1532 私人恩怨359 韋恩斯坦1454 混亂格局1126 一拍即合453 翩然而至359 韋恩斯坦621 再創熱潮473 迫不及待382 踽踽獨行1619 噩夢重現308 田螺姑娘575 身爲朋友812 措手不及1770 捆綁合作873 口誅筆伐354 讚不絕口1413 娛樂至死1767 接連拍板066 命運交錯819 席捲全美1230 風起雲涌1683 四方雲集1773 打開寶藏1208 交淺言深370 驚喜降臨1798 社交互動1578 爲人父母860 全面淪陷1420 厲聲呵斥1376 我見猶憐868 破釜沉舟1049 目瞪口呆577 淡然處理1120 心有靈犀087 名利野獸1750 晚餐時間1632 心絃崩斷1372 綿裡藏針1665 盡情暢想802 宣傳結束1523 嘉賓訪談246 身心俱疲863 形單影隻909 正式迴歸489 暑期檔臨1035 無奈擱淺390 計劃變更1155 真假難辨786 超高人氣1505 衆口一致554 微弱進展1445 非比尋常1774 靶向不同1153 浪潮重現599 夢想不死491 戰火升級938 虔誠信仰1235 捷足先登340 暴跳如雷600 堂吉訶德191 伯樂現身647 接管焦點992 浪漫電影143 聲音之城1505 衆口一致1475 唏噓難耐891 祝願好運160 基友救場1057 光榮落幕107 再死一次371 大獎在握1627 跳樑小醜1349 見縫插針1571 信手拈來518 不祥預感642 朋友定義1720 再次交鋒1536 得寸進尺1060 最大挑戰550 兩個瘋子1726 產業變革1480 熱烈歡迎719 特殊體驗694 下巴脫臼378 莫里亞蒂1003 鄭重號召529 滴水不漏528 鮮明變化664 一記昏招903 首奪影帝1468 意氣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