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能殺得了人就是好劍

這時已近正午,天光白日了,陽光耀眼。

瘋玩老人和海難遞瞬問鬥得個兩敗俱傷,九臉龍王乘機發動了攻勢。

開始時他只是把傘柄捏在手上轉,轉到後來,越來越快,快到傘面像似未轉一般的程度,絲絲的破空之聲,越來越尖銳,公子襄一直凝神貫注等他發動攻擊,但九臉龍王只在旋動雨傘,一直沒有出手。

到了後來,九臉龍王的腳步不定地走動起來,走動由慢至快,由前至後,不消片刻,傘影已將公子襄、秦歌衫、唐方三人團團包圍。

公子襄憬然而悟,九臉龍王這套傘法,是需要一段時間來醞釀發揮的,一至發揮到淋漓盡致完美無缺時,要破已無從。他一念及此,大喝一聲,手中短刀嗖地劃出一道驚虹,劈人重重傘影之中。

秦歌衫本待出手相助,怎奈眼前只見影影綽綽,淨是雨傘,她欲出手也無從,若不是公子襄的喝聲:“照顧唐姑娘海兄弟!”秦歌衫纔來得及應了一聲,公子襄的身影和聲音,已在漫天傘影中消失和切斷。

公子襄的刀,逢着九臉龍王的傘,兩件兵器,可以說是完全配搭不上的,公子襄的刀原是行家所謂“一寸短、一寸險”,必須近身相搏的武器,九臉龍王的傘,卻是以守爲攻,旁人根本攻不進去的,兩人搏鬥七八十招,唐方都見不到兩人身影,只有漫天遍地的傘影。

原來九臉龍王這一套傘法,叫做“無法無天”,傘面旋至急時,似全然不動一般,但教人眼睛瞧久了,大受影響,而且傘沿,旋轉着橫割,只要給他掃中,直比朴刀劈中的殺傷力還大。

但是公子襄的刀,每每要破傘面而入,這柄刀是柳五遺物,自是神兵利器,九臉龍王的紙傘,儘量避免與他短刃相碰,無形中“無法無天”威力便大打折扣,同樣公子襄竭力挪開九臉龍王傘沿旋割,也左支右絀。只見兩人時遠距離閃挪騰移,時縮短距離閃電般交手數招,又各自退開,看得秦歌衫等捏了一把冷汗。

唐方在歌衫手中暗捏一下,道:“你設法助公子一臂……”只是秦歌衫見九臉龍王前後左右,渾是傘影,直如“老鼠拉龜,無從下手”一般,又從何助起?

九臉龍王是以守爲攻,公子襲是疾攻遠守,兩人攻守了一陣,公子襄臉上創痛加上內傷發作,漸漸被傘面困在一幢幢鋼山鐵壁之中。

公子襄暗一咬牙,此時此際,他傷已重,絕不是九臉龍王之敵,唯一的辦法,就是使出那五招刀法,是勝或敗,決於數招,當下長嘯一聲,第一刀就劈出去。

這五刀正是當年柳隨風苦心孤詣創的五道絕招,柳五招法本來就深微激越,不講法度,這五招將他一生所學,盡收在內,更是椎輪大輅,恣肆浩潝,這第一刀劈出,宛似公子襄暴長七尺,一尺七寸短刃,也變作十丈神兵一樣,破傘而入。

就在這時,傘影頓滅。

公子襄竟劈了個空。

他因內力不繼,要與九臉龍王數招間分出生死,但纔出了第一招,已然劈空。

九臉龍王驟然收招,掠向唐方。

秦歌衫清叱一聲,拔出玉釵,電光石火的剎那,刺向九臉龍王的眉心!

九臉龍玉雨傘一架,運力一旋,秦歌衫頓覺大力涌來,被回力帶飛出了八尺之外。

公子襄此時已然趕到,但九臉龍王卻是第二次再用掌抵住唐方背心死穴,九臉龍王的手一貼在唐方背門,回首便笑道:“你輸了。”

公子襄硬生生止步,此時他已氣憤到頂點,罵道:“慕容不是,你真比我想象的還卑鄙無恥!”

九臉龍王笑嘻嘻地道:“你卻比我想象的還蠢笨無知得多!”

公子襄跺足道:“您要怎樣?”

九臉龍王慢條斯理地道:“你要她活,自己便要死。”

公子襄怒道:“剛纔你不是答應過不殺唐妨娘,而今食言,你不是人麼?”

九臉龍王笑道:“第一,我不是人,我是龍王;第二,剛纔我答應,是剛纔的事,我己放了唐方一次,等於饒她一命,誰叫你沒護着,讓我再次捕着唐方?”

公子襄只覺一陣羞愧,恨不得死了好,海難遞也氣憤地罵:“剛纔哪是你放的!明明是我救的……”

九臉龍王臉一寒,道:“公子襄,我不跟你講這些,總而言之,你不死,她就死。”

公子襄怔怔地道:“我死,我死,我一定死……”

忽響起一個清冷的聲音道:“誰也不必死,要死,我死。”猛然眼前一花,一人已擋在九臉龍王和公子襄之間,九臉龍王和公子襄俱是一徵,只聽那人叫道:“放唐姑娘。”九臉龍王只見來人十分白皙。鼻子很挺,但口氣竟如此託大,不禁罵道:“見你的大頭鬼……”公子襄那邊只見那人一笑,笑得極爲倔傲,卻又謙和好看,一個人的笑容兼有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味道,可是少有,就在這時,那人已出手了。

九臉龍王身前是唐方,但那人一出手,就擊中唐方背後的九臉龍王!

九臉龍王不知對方出手如此之快,已不及閃躲,一掌回擊過去,但那人竟不閃不避,砰砰兩聲,兩人均着了一掌。

兩人俱是身形一閃,那人搶前一步,已趁機扶過唐方;九臉龍王見人質頓失,呼地擊出一拳,待那人格這一拳,他好乘隙奪回後方,控制大局!

但那人仍不閃避,將唐方輕輕一託,輕巧地將唐方託向公子襄,反手一拳,正中九臉龍王胸膛!

但聞“蓬蓬”二聲,那人和九臉龍王各中了一拳,九臉龍王一生出道以來,幾時受過此等奇恥大辱?發出一聲龍嘯,傘面竟離柄飛旋,刷地割向那人腰際!

那人居然也不閃不避,傘沿割中腰肌,但他這時左右手一動,黑光白光,同時一閃,只聽九臉龍王怪叫疾退:“黑白神劍!”

那人淡淡笑道:“管他黑劍白劍,能殺得了人就是好劍。”說着,吐了一口鮮紅的血!

九臉龍王長嘯一聲,再也不敢戀戰,返身就逃,他可是說走就走,清嘯過去,走鬼婆婆和他座下的六大高手,懼失鬥志,紛紛撤走,人雖走遠,但頃刻之間,清嘯猶在隔山傳來,迴音不絕。公子襄親眼見九臉龍王先着了海難遞二下重擊,再挨那持黑白雙劍青年一拳一掌,外加兩道劍傷,但退走時居然仍如此迅疾,內力如此充沛,不禁爲之心驚。

只見那青年鼻子滲出些微血來,身上衣杉,甚爲破舊,但一看過去,覺得他如王孫公子,十分倨傲。公子襄從未見過此人,亦從未見過如此捨身不惜的打法,但知自己一行人,全仗此人相救,才兔受九臉龍王凌辱喪命,當下長揖道:“感蒙閣下相救之恩,未知高姓大名……”

那人截道:“公子襄,你應約而來,那是最好。”

公子襄一呆:“閣下約了我?”

那人說:“蜀道堊口,正是我們一決生死之地。”

公子襄心頭大震:“一決生死?我們無怨無仇,素不相識,卻是爲何?”此刻他如在五里霧中,弄不清是怎麼一回事。

那人道:“我姓方,上覺下閒,山居野人,一事無成,你叫公子襄,是大俠樑鬥後裔,這便不是相識了麼?”

公子襄道:“既蒙方兄相救,又已識荊,更何必相鬥?方兄三招敗龍王,武功自然遠在區區之上,不必交手,便已分曉。”他以爲方覺閒要分高下,乃青年人好勝之心,所以一上來便自甘認輸,圖免一戰。

方覺閒搖搖頭,疲倦地道:“公子襄,你有所不知,咱們此戰,既然你來了,便斷斷不能或免。”

公子襄奇道:“區區實是……實是不解。”方覺閒苦笑一下,也沒答他。原來他少時曾受容肇祖容身避雨之恩,而容肇祖又因感恩於蕭七,蕭七因愛慕唐甜,而唐甜欲殺公子襄而甘心,故此方覺閒允諾殺公子襄以報當年之恩,及此他眼見公子襄挺身護唐方,絕不似唐甜口中所說的欺騙唐方的不義之徒,心中很感懊悔。

他曾下戰書請蕭七送交公子襄,約其於蜀道要寨堊口一戰,書中說明,他亦不欲戰,但因允諾在先,若公子襄屆時不至,便可作罷,而他一生一世隱逸山林,永不涉足江猢,就當沒見過公子襄好了,他約好時間正好是中秋前三天正午,不料公子襄雖收了信,但因“懷抱五老”決戰,被純罡氣激得紙柬粉碎,井未讀過束書中所書,自然無從知道此事。

上蒼撮弄,公子襄爲救唐方,也趕赴這必經之地堊口,跟九臉龍王從黎明鬥到天亮,時近正午,方覺閒趕到赴約,及時以驚人聲勢打跑了九臉龍王,但兩人一戰,已在所難免,這過程公子襄自然不解。

方覺閒道:“公子襄,你還是不解,我也沒有辦法,但這一戰,上天入地,無人能阻,自是不判生死不回頭。”

公子襄聽他這幾句話說得斬釘截鐵,絕無挽回餘地,知江湖中人說話,一言九鼎,自不像九臉龍王狡詐詭辯,食言而肥,便黯然嘆道:“如果此戰方兄一定要堅持……在下只好捨命陪君子……只是,只是在下跟方兄向無怨隙,何生誤會,盼方兄告知一二,以令在下不致不明於九泉……”

公子襄這幾句話,原是說得極謙,自認非方覺閒之敵,方覺閒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已答允別人,非殺你不可,待會兒公子出手,務請全力施爲,不須客氣。”

公子襄問:“卻不知道誰人能請動方兄殺我?”

方覺閒本想說是容肇祖,但又不忍說,也想說是陰謀出自於唐甜,卻又不屑去提她,便道:“其人不值一提……只是我允諾在先,事在必行。”

公子襄長嘆道:“我瞭解。”

方覺閒道:“你受的傷不輕,但我剛纔也故意着了九臉龍王一拳一掌,創傷看來也不比你輕多少……我們一戰,還算公平。”

公子襄苦笑道:“我們的命,都是你救的,沒什麼不公平的。”

方覺閒點點頭道:“這樣最好,大家可以全力出手,不必顧忌些什麼。”

公子襄茫然道:“我們就在此地一戰麼?”

方覺閒移目四顧,目光最後停在幾間未倒塌的木屋上,道:“這裡人大多,我不想有人打擾。”

公子襄當然明白他的意思,也樂意替他說出來:“那我們在其中一間房裡動手是麼?”

方覺閒頷首道:“那房間長約十一尺三寸,寬約六尺七寸,以我們兩人武功,在這樣狹窄地方動手,當無妨礙。”

此語一出,秦歌衫與幾名公子襄門人,大爲震服,這青年竟在一瞥之間,道出房間大小度量,眼光之準,世所罕見,其中一名門生,精研土木,知道方覺閒判斷分毫不失,更是歎服。

公子襄對此戰勝望不大,也不願唐方從旁見了徒自擔心,便道:“在房內一戰更好……不過,若我死於方兄之手,這位唐姑娘……尚請兄臺代在下匡護,直至她穴道自解爲止。”

這下臨危授命,竟當方覺閒爲知交,方覺閒一向恬談,心境明照若虛,也不覺得震動,道:“若我僥倖能不死……必替唐姑娘尋着蕭大俠爲止,這點公子放心。”

公子襄笑道:“這樣就好,我死而無怨……”遂轉首向衆人囑咐道:“我要與這位方兄一戰,毋論生死,各安天命,不得報復……我去後,你們要好好照顧唐姑娘……”秦歌衫等聽公子襄出言不吉,不禁痛哭失聲,唐方聞公子襄臨戰尚念念不忘保護自己,情懷激盪,不知要說什麼話是好,只聽公子襄又道:“海兄。”

海難遞上前一步,肅然道:“在。”此際他身受重傷,腕骨俱折,但神態之間,邪氣反而盡消,眉清目朗,挺胸昂腹,端然立在公子襄身前候命。

公子襄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照顧唐姑娘。”

海難遞道:“不!”這個回答也是斬釘截鐵,猶如用斧鑿在石碑上一樣不容抹去。

公子襄倒是奇道:“爲什麼?”

海難遞道:“因爲你不會死!”

公子襄眼中閃過一線痛苦之色:“生死乃是定數,我……也只不過是交代明白,好放心一搏而已……”

海難遞還是道:“你不用交代清楚,縱要交待,也不必與我說,我不會替你去完成。”他頓了一頓,用堅決無比的聲音道:“因爲我們剛剛約過,雖不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們剛剛纔結拜,我倆已是兄弟,你難道忘了嗎?”

然後對已經一句活都說不出來的公子襄鼓勵地笑了笑,用腳踢了他一下,道:“兄弟,你好好打這一戰,不能輸……如果輸了,你死,我也不活!”

公子襄怔了半天,忽然用盡全力,指着海難遞的鼻尖罵道:“你瘋了!我跟你萍水相逢,不過才相識半天,你是魔頭,我是君子,你哪有資格跟我稱兄道弟,你……你……”

海難遞神色不變,冷笑道:“你用這種話相激,是小看了我,也小看你自己。”然後厲聲喝道:“枉你還尊敬蕭大俠,嚮往‘神州結義’……當年神州兄弟的一句話:‘一朝是兄弟,一生是兄弟’,你難道沒聽過麼?你難道忘了麼!”說着呸了一聲,竟吐了公子襄一臉口水,然後鐵青着臉,一個字一個字地道:“記住,爲了我,爲了唐姑娘,爲了你的門人和武林正義……我要你……活着從房間裡走出來!”

公子襄一句話也沒說,大步走向那房間去,這跟他剛纔委靡氣沮的神態全然不一。

因爲他知道幾條性命全懸在自己的手裡。他已不能敗。

方覺閒見公子襄踏步而去,他也跟着起步,只不過在午間的陽光底下,山谷裡的稀薄空氣、鳥喳鬆靜的寂寥裡,方覺閒有千萬種感觸,微微掠過心頭。

他沒有這樣的兄弟。

他沒有這樣的知音。

他只是一個平常人,最大的願望是閒居在山林,不想獲得什麼錢財武功,除了能活下來及自衛外,他也沒什麼企求。

他也不想多交什麼朋友。

但唯一給他幫助過的朋友,是容肇祖,那是在他還不會武的時候,他爲了他,今日,他要來殺公子襄。

他跟着公子襄,走進那屋裡,陽光都被隔絕在外頭。公子襄先走了進去,回過了身子,朝向他,他轉身將門掩上,屋子裡頓時一團黑暗,只留下潮溼、悶窒和兩個受傷的人,而其中一個人頃刻之後,就要逝去。

公子襄道:“我們真的要比?”

方覺閒道:“要一決生死。”

公子襄緊抿着脣,他握刀的手,也緊了一緊:“分出高下便好。”

方覺閒接道:“可是我答應了別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公子襄沉默,良久,道:“你要怎樣比?”

方覺鬧鼻子一挺,道:“聞說你有五刀,叫‘五瓣蘭’,我也有五劍,叫‘五展梅’,咱們以劍搏刀,不死不休。”

公子襄在幽暗的房間裡沉默良久,終於說了一聲:“好。”

公子襄在練”五瓣蘭”時,年紀還小,不知道那跟他投緣的年輕師父的身世來歷,如果當時知道了,以他身爲大俠樑斗的後裔,恐不能接受被視爲邪魔外道高手柳五公子的絕學。方覺閒師承趙師容,但他較少涉足於武林,對趙師容、柳隨風一代的情仇恩怨,也無從得悉,無論如何,這一戰,是他們上一代師父所始料不及,而且也是極不願見的。

可惜他們都不知道。

然而目送兩人走入木屋的人,心情好像懸在崖壁上,唐方明知勸阻不住兩人,故未勸阻,歌衫急得什麼似的,不曉得這兩個男人爲何而戰,海難遞卻最清楚,因爲換了是他,他也只好走進木屋裡。

男兒在世,有些事非做不可,有些事寧死不爲。

那幾名公子襄門生,也趨近來,張盼木屋。木屋裡面靜悄悄的,什麼聲音也沒有。

第四十五章 一顆飛石第六章 氣伯泰誓第四十八章 蓮藕小築第五十二章 血手屠龍第十二章 初晚向北郊道上的新月第三十三章 兩大霸主第四十三章 能殺得了人就是好劍第十章 衛悲回第九章 九臉龍王第四十二章 神州後裔第三十八章 葡萄成熟時第二十章 長江會黃河第十九章 客來客棧第二十五章 小妹第二十二章 等着吃肉的和尚第二十八章 瓷戰第二十八章 瓷戰第四十章 驚心第二十八章 瓷戰第三十七章 滅燭第十二章 初晚向北郊道上的新月第三十九章 走鬼婆婆第四十七章 梅花蘭花成血花第四十章 驚心第四章 晚上卸新裝第十八章 甜姐兒第六章 氣伯泰誓第六章 氣伯泰誓第四十六章 木屋一戰第二十八章 瓷戰第五十一章 唐門規矩第四十三章 能殺得了人就是好劍第三十三章 兩大霸主第三十四章 左圓右方第三十一章 都是天書神令惹的禍第十七章 第三十八級階梯第二十六章 你那好冷的小手第五十一章 唐門規矩第四章 晚上卸新裝第十八章 甜姐兒第三章 白天賣寶劍第三十一章 都是天書神令惹的禍第三十二章 仲孫湫之死第十四章 第七十一門生第十一章 樑思王的身份第一章 兩小述往事第八章 文士與老僧第四十八章 蓮藕小築第二十六章 你那好冷的小手第三十八章 葡萄成熟時第十二章 初晚向北郊道上的新月第十三章 落花娘子秦歌衫第五十一章 唐門規矩第二十二章 等着吃肉的和尚第二十一章 龍王的雙戟第十三章 落花娘子秦歌衫第四十章 驚心第四十四章 物是人非第十五章 三招半第十四章 第七十一門生第七章 少年胖子老太婆第四章 晚上卸新裝第四十七章 梅花蘭花成血花第二十六章 你那好冷的小手第十四章 第七十一門生第三十二章 仲孫湫之死第三十九章 走鬼婆婆第二十八章 瓷戰第五十三章 天書神令第二十章 長江會黃河第五章 公子襄第三十四章 左圓右方第四十一章 龍王的雨傘第四十七章 梅花蘭花成血花第一章 兩小述往事第二十三章 淡青色的匕首第三十六章 鬼雨第二十七章 掐死你的溫柔第十六章 冬雷震震夏雨雪第四十八章 蓮藕小築第三十章 武林大罵街第二十八章 瓷戰第二十五章 小妹第二十五章 小妹第十四章 第七十一門生第二十八章 瓷戰第二十三章 淡青色的匕首第三十九章 走鬼婆婆第四十二章 神州後裔第五十一章 唐門規矩第三十三章 兩大霸主第十四章 第七十一門生第十四章 第七十一門生第六章 氣伯泰誓第三十章 武林大罵街第五十四章 武林第一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