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歌衫氣伯正人君

不同年不同月不同一天,樑王府外……

五匹急馬,如風捲殘雲般,直撲襄陽城,入城門時連戍卒的招呼都不用打,卷掠通衢大街,行人倉皇走避,一匹駿馬所捲起的灰塵,半天沒落下來,五匹馬已到了街口的一棟大宅前面……很少有官道正中,擺着那麼一所巨宅,連官道都只得從這巨府前面,分左右兩邊繞過去……

這巨宅前原來的一名小不伶訂的乞丐,被這不速之客嚇得飛也似的走了,差點沒撞在五名大漢中的一名駝背大漢的馬屁股上。

這巨宅紅瓦白牆,氣派之大,使五匹駿馬上的五條精壯大漢,還比不上門前的兩具石獅,那漆紅的大門,在飛檐下宛似將門前的人都吞噬了下去,點滴無存……其中一名大漢,也感覺到自己五人等龍捲風般的來,來到這府邸門前變作了呆頭鵝,有失威風,便故意清了清喉嚨,旱雷似的聲音喊話道:“‘東南霸主’江傷陽江十八爺派我等來拜會公子襄,裡邊有沒有人在?”

如此喊了三遍,他內力甚沛,連遠處城樓上的金兵戍卒都聽得一清二楚,偏偏在這大太陽下,這府邸前,靜悄悄的沒有人迴應,連門上匾牌“襄陽樑王府”都不動一下……那虯髯大漢,看着那張口凸目、噬人伸爪的石獅,心中很不是味道,太陽底下,燦爛非常,他不禁衝口不大不小聲地罵了句:“王八蛋,有沒人在?”

一掌劈下去,啪地一聲,石屑揚起,竟在石獅背上打了個微痕。虯髯大漢對自己開碑碎石的掌力,十分滿意,只見他再舔了舔乾燥的舌頭,運足功力,發出他全力的大叫:“東……”

話才伊始,就在這時,咿呀一聲,門開了,探出了一個老蒼頭,青衣羅帽,—雙眼睛,彷彿被皺紋縫合起來了,不徐不疾恰到好處地沙嘎問了一聲:“誰在那兒大哭小叫的?”

剎那間,不但那大漢的話硬生生地給迫回去,下面的話無法喊出來,喉頭一塞,竟在大太陽下一陣烏天暗地,咕嚕一聲,翻下馬來。

這虯髯大漢背後的一名駝背漢子,身手十分敏捷,及時夾住了虯髯大漢,卻見這大漢嘴邊咯有鮮血,喘氣急促,已被震傷了內臟。

駝子此驚非同小可,忙下馬長揖抱拳道:“敢問前輩,是否就是樑王府中‘氣伯’泰誓老爺子?”

那老爺子卻眯着眼睛,老眼昏花,腳步踉蹌地走到門前,端視石獅子,喃喃自語嘀咕道:“是哪家的野貓子,在樑王府前抓了一把,”他搖搖腦袋,彷彿嘆息道:“這年頭,連石獅子也捏得泥巴爛似的,經不起拿捏的……”

說着竟用左手抓起石獅,就往裡邊擡,一面叫道:“歌衫妞兒,去換座新的石獅,重一點的來。”

這一下,可把四條仍清醒着的,本來威風凜凜的大漢嚇呆了。這石獅子少說也有五百來斤重,這老蒼頭年已老邁,居然像提菜籃子一般,提了進去。要知道那虯髯大漢一掌劈下去,雖能在石獅背上印出印兒來,但要將這石獅擡起,便說虯髯大漢邊兒都沾不上,就是合五人之力,也難保能動分毫,而這老蒼頭卻似提貓頸般提進去了,四人張口結舌,一時也不知說些什麼好,原先來時的威風,而今全似鬥敗了的公雞,喪氣垂頭的。

而這時又轉出了個人兒,是一個靈巧的女子,眼珠子滴咕兒轉,嘴邊一顆小痣,瓜子臉兒顯得十分慧黠,長得十分高挑,但身腰又輕得似葉瓣一般,右手提了只石獅子,放在原來石獅盤踞的地方。那虯髯大漢一口氣才換過來,睜眼看到這種情景,另一口氣幾乎又換不過來,幾乎臉都黃了。

那女人卻十分和氣,嬌俏地一笑道:“我說怎麼啦?呆頭木臉地看本姑娘幹嗎?本姑娘知道你們是‘東南霸主’江爺的五位高足,外號‘五方太歲’,這位……”

她眼珠子靈溜溜地一轉,轉到了那駝於身上,那駝子什麼大風大浪沒看見過,被她這一瞄,竟也有些不自在起來。

“你就是‘五方太歲’中的‘鐵背太歲’了?”這女子俏媚地笑了笑,她笑的時候,喜歡轉眼珠子,她眼珠黑白分明,右眼白裡有一顆黑點子:“聽說你的鐵背,很歷害,給撞着了,”她指着身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很多很多個洞了;”她身材美好,連隨便迎風站着的時候也讓人有飄舞的感覺:“聽說是穿了件寶甲衣,叫‘金絲銀甲’,是不是?”

“鐵背大歲”聽得心裡暗罵:這女娃子怎麼對自己武功家數,如此熟悉?但也打從心底裡樂開了眼,給這麼漂亮的小姑娘,當着幾個師兄弟面前贊,當然樂陶陶了。

那小姑娘抿嘴一笑道:“不知是不是就是這一件?”說着將手一揚,拿着一件甲衣,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這下不但鐵背太歲變了臉色,連其他四名大漢;都錯愕不已,鐵背太歲黃豆般大的汗珠,自額前淌了下來,原來那甲衣便是他附在背後的,每逢遇上勁敵,便用揹帶甲衣撞向敵手,很少有不奏效的,所以江湖上纔給了他個綽號“鐵背太歲”,位居”東南霸主”手下“五方太歲”之首。而今貼身甲衣竟教人取下,自己尚不知曉,這一下,可是驚得膽變綠,驚得臉發藍,明知不是對方對手,但又不甘忍此辱,嚓地拔出腰間的板門斧,掄斧吼道:“你……你幾時偷的?”

那小姑娘故意長長地“唷”了一聲,道:“你太歲爺就算是真的,不是假的,也不必大咆小哮地對我這小女子吼啊……剛纔你們幾位大爺怒馬長鞭咯得咯得地來到我家公子大門口,我正在門前討口飯吃,被驚走了,既設了生意上門,只好從您大爺背上借件金甲來填數啦……”

另一名單眼大漢膛目道:“原來適才門前的小乞兒就是你?”

小姑娘笑了笑,怪天真地道:“人說‘單眼太歲’目力最佳,百步穿楊,十步穿針的,果然名不虛傳,認出我這乞兒相來了。”

“單眼太歲”甚是穩重,勉強拱手笑道:“適才俺師兄弟有眼不識泰山,不知兄臺……姑娘就是公子貼身丫鬟‘歌衫’姑娘……俺大師兄的寶甲,是他吃飯的傢伙,價值連城,不知可否賜還,咱們再另行向姑娘謝罪……”

那小姑娘笑道:“小女子姓秦,賤名歌衫……這件甲衣嘛,在大太歲來說,可謂奇珍異寶,但對我家公子來說,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還給大太歲爺也無所謂……只是……”

“只是什麼?”“鐵背太歲”最是着急,他的武功在四個師兄弟中,不算得最高,而今能享聲名,全憑這一件金甲衣。

秦歌衫笑嘻嘻地說:“這件金甲衣,也不是你鐵背大爺的。”

“鐵背太歲”變了臉色,但知對方扎手,強奪只怕不行,只得跺着腳吼道;“不是俺的是誰的?”

“歌衫”輕笑道:“大太爺是真的不知,還是假作不知?這件寶衣,原叫‘金絲銀甲’,原是浣花蕭家的,在長板坡擂臺一役中,你大太歲爺趁混亂中摸去,所以……我不能還給你,待我家公子找到蕭大俠後,再交回他手裡……這事兒嘛,就不追究了,你看怎樣?”

“鐵背太歲”氣得脹粗了脖子,偏生又給“歌衫”說中了,他一肚子氣無處可泄,乾脆賴潑上了,吼道:“你還是不還!”一輪雙斧,就要撲上。

“還。““歌衫”俏笑,一揚手,石獅子飛摜而出,勢頭兇而急,“鐵背太歲”等五人閃躲不及,五人硬着頭皮,齊心合力,“頂硬上”,一起開金刀馬,雙手天王託塔,硬生生扛住。

這五人在武林中,也是響噹噹的角色,那口石獅加一摜之力,怕也有七百斤之力,這五條大漢,硬吃住了,但就在這剎那間,歌衫飛起,翩翩如舞,但又快若流星,五條大漢脅下俱是一麻,勉強放下石獅,砰的一聲,塵土飛揚,五人都白了臉色,知着了這人道兒,運氣一試,果然氣穴阻塞,一時都不知如何是好。

一名疤臉大漢,最是知機,低聲下氣地道:“這位秦姑娘,我等趕路被星戴月的,來替家師傳話,拜會你家公子,姑娘卻下此重手,未免……”

歌衫嘴兒一努,禁不住噬笑道:“什麼重手,只是你們剛纔想動粗,我才封了你們的一處血脈,三五時辰內,提不起氣力罷了,自會解穴無事,枉你們也是武林人,竟不知本姑娘封的是什麼穴道。”

五人面面相覷,尷尬當堂,又是喜來又是愁,歌衫臉色一冷,道:“好,你們帶來了什麼消息,我洗耳恭聽!”

五人在東南一帶,跟着他們師父江傷陽,作威作福,誰敢出面頂撞他們?誰也沒有那七個頭,八個膽,而今來到“樑王府”,先給一個老蒼頭鎮住,再給一個小丫頭來播弄,偏生自己等人差對方太遠,發作不得,只氣歪了鼻子,疤臉大漢忍氣吞聲道:“家師是‘東南霸主’江傷陽,家師再三吩囑過,要對公子爺面稟……”

他特別強調帥父的名號,擡出“東南霸主”的名諱來,少說也可以震震人的膽子,歌衫卻皺着鼻子笑道:“得了,得了,什麼霸主,就算他親來,公子爺日理萬機,忙得很,也得先經過我歌衫來傳話……怎麼,難道諸位爺嫌我歌衫不夠格是不是?”

五條大漢臉色變了又變,“疤臉太歲”結結巴巴,苦着臉道:“當然不是……但家師吩咐過……”

忽聽一人道:“是不夠格。”

聲音飄飄晃晃令人聽了不知怎的,引起一陣煩惡,要吐,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五人一聽,卻臉露喜色。

歌衫的柳眉快得幾乎讓人看不見的一蹙,立刻又笑嘻嘻地擡頭,尖秀的下巴迎着陽光,如銀鈴般地笑道:“怎麼啦?我說,堂堂一方霸主江十八爺,怎麼坐在屋瓦上喝風曬太陽啊?”

飛檐上一個聲音哼道:“好耳力。可惜……”

歌衫即問:“可惜什麼?”

那聲音依舊冷冷地道:“可惜你是一個女子。”

歌衫依舊俏皮地道:“否則怎樣?”

那人飄晃晃的聲音,自飛檐上傳來:“否則我就要撕下你的兩隻耳朵來。”

歌衫正待要駁,忽覺心頭一股煩惡,幾乎要作嘔,她立即抱元守一,臉上卻不動神色,依然調笑道:“江十八爺打從老遠來襄陽,爲的是我歌衫一雙耳朵麼?哎喲,我這雙耳啊,可不是人蔘鹿茸什麼的,吃了可要打呃。”

那聲音略帶慍怒,喝道:“公子襄手下的‘歌衫氣伯正人君’,原來全都是些耍嘴皮子損人的膿包貨!”

他這句話一說完,便聽到幾乎就貼在他背後的聲音道:“江爺,區區與您及令高足,連照面都未曾打過,怎地把區區也罵進去?”

江傷陽只覺那人說話的口氣,直吹他的耳背,他橫行江湖數十年,成爲“十方霸主”之一,算是武林中首屈一指的人物,東南江山,對他江十八,誰人不怕?他半生大小二百餘戰,不是憑空虛假得來的,此番來襄陽,更是忘在必得,但手下一開始就在樑王府前吃了大虧,自己運“昏冥神功”,卻連這小丫頭都沒扳倒,面子沒扳回,反而讓人給貼到背後去了,自己尚來得知,以後還怎麼出來在江湖上混!

他此驚非同小可,一個翻身,已落在府前,落在歌衫與五太歲之間的石階上,仰首望去,太陽亮瑩瑩的,飛檐上,獨勾一角蓋天,沒半個人影!

忽聽背後一個聲音,不溫不火地道:“江爺子,區區在此。”

江傷陽心中一凜,知對方是勁敵,單止這身輕功,就已高得出奇,他並不馬上回頭,心中已猜着了七八分,故作鎮定道:“人說:公子襄手下‘正人君’不但‘正字五劍’名震天下,輕功也是稱絕中原,而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嘿嘿,可惜都是喜歡躲在人的背後。”

忽聽依呀一聲,一人從站在自己對面的歌衫之背後,倏然行了出來,一面向江傷陽拱手笑道:“江爺何必動氣,小可不是自大門出來恭迎江爺大駕麼?”

江傷陽一聽這聲音,便是適才緊貼自己背後的人,不用回身看,便知道這人在瞬息間,竟已躍進圍牆,再自門內踱出,單止這身輕功,無怪乎當今武林都一致認爲長江一帶的公子襄是動不得的人物,更不知黃河一帶的血河派歐陽獨等如何了?

江傷陽心底裡有些喪氣,但外表可不動聲色,人家可沒留難自己,端端然自大門迎駕,“君子劍”仲孫湫是公子襄手邊第一紅人,自己可不能在徒兒面前失了威信,便也大大方方地打了個哈哈,道:“公子襄有仲孫兄這等強助,難怪連我這等落魄江湖的老頭子也吃閉門羹了。”

“正人君”仲孫湫一身文士打扮,臉白無須,抱拳笑道:“江老爺子哪裡的話,公子爺尚未知江爺大駕光臨,故有失遠迎,倒教江老爺子笑話了。”

歌衫嘻地一笑,道:“人家江老爺是遠道而來,蹲在咱們的屋頂上呢,要不是湫大哥你在,又怎麼恭迎來着?”

江傷陽心中暗罵:死丫頭!但礙着仲孫湫,不好發作。仲孫湫淡淡一笑,道:“江老爺子跟五位高足,光臨敝府,不知所爲何事?待區區稟報公子爺,也好有個交差。”。

江傷陽暗怒:好哇!這豈不是擺明了有話跟他說就好,公子襄是不見咱了,心中雖怒火中燒,但自忖仲孫湫所顯的一身武功,而且在這看來空蕩蕩的“樑王府”中,不知隱伏了多少能人高手,心下盤算着,發作不得,便強忍怒氣道:“仲孫兄既是這樣說,我江某雖然不能親自對公子襄說,有仲孫兄您一隻肩膊替我擔待,我江某人也是沒什麼二話的,很簡單,我今天來……”江傷陽索性先把話擺了下去:“我江某人想跟公子襄討一樣東西,如果仲孫兄答應,那也是一樣。”

仲孫湫微笑逍:“什麼東西?”

江傷陽伸出一指,道:“一本書。”

仲孫湫雙眉一皺,旋又舒開:“一本書?”他笑笑又道:“春秋尚書,周易詩經,不知您老要哪一本?”

江傷陽乾笑兩聲:“仲孫兄,咱們是明人不作暗事,打開天窗說亮話。”江傷陽笑得似直打跌,手裡已在袖中暗運“昏冥神功”,以防仲孫湫驟起發難。續道:“我要的是‘忘情天書’。”

太陽底下,靜得一點聲響也沒有。

亮晃晃的陽光下,一排螞蟻,連貫着翻爬“樑王府”的白色圍牆。

仲孫湫不動,江傷陽也不動,連秦歌衫,也沒了俏皮的笑容,一陣微風吹來,掀動了幾人的衣袂。

仲孫湫道:“江老爺子,您老說笑了,‘忘情天書’是蕭大俠的,蕭大俠久已未現俠蹤,我家公子又怎會有這本書?”

江傷陽緩緩地鬆開了緊握成拳的手,發覺手心都是汗,他心中發狠,暗罵自己,江十八,你什麼陣仗沒見過,竟對一個後生小子的奴僕如此生畏?臉上盡是怪笑,故意擠着眼睛笑道:“當然,蕭大俠書既失,人必亡,公子襄如來個矢口不認,我們也莫可奈何,不過……”江傷陽皮笑肉不笑地嘿了幾聲,“武林中人,可是雞吃螢火蟲——心知肚明的。”

“正人君”仲孫湫不禁沉下了臉,秦歌衫捺不住,戟指叱道:“姓江的,枉你是雄踞東南的一方霸主,說話竟含血噴人,我家公子日夜尋找蕭大俠,對蕭大俠更是傾遲仰慕,怎會像你如此無恥下流!”

“我無恥下流?”江傷陽暗下戒備,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一方霸主的威名,怎能給一個黃毛丫頭叱喝下來?“我下流無恥?公子襄尋覓蕭大俠?”江傷陽故意唉聲嘆氣道:“這種話兒,大概只有高尚的公子襄才說,可憐的唐方纔信。”

秦歌衫氣得俏臉都白了,正侍發作,仲孫湫一揮手,搶先道:“好,江老爺子,你的話已傳到了,區區自會向公子爺稟報,您老可以請回了。”

江傷陽本待見不着公子襄,強鬧一場,趁個虛兒搏亂,總比別人捷足先登的好,卻不料仲孫湫一身武功,並不發作,卻來請他走路,他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打嘛,只怕拿不下,走嘛,這寶自己扛不動可有別人來拎,於是打定主意,索性撒賴:“嘿,嘿,嘿,我出的可是敬酒,仲孫兄這卻是下的逐客令!”

仲孫湫一字一句地道:“是。江老爺子如果沒事,區區要關上大門了。”

江傷陽正想潑賴幾句,但覺仲孫湫銳利的雙目,彷彿把人的五臟六腑全洞穿了,話到了喉頭,卻說不出來。仲孫湫已欠身而退,秦歌衫也跟着閃人,只要他們把門一關,自己又如何進去?闖進去?江南公子襄的名頭,可不是白幌的!

正在這時,江傷陽忽聽背後傳來個嗲聲嗲氣的聲音:“哎唷,我說哪,公子襄好大的架子,連東南霸主江十八爺都得吃閉門羹裡!”

另一個沙啞的聲音接道:“不知加上我這糟老頭子和落花娘子,公子襄賞不賞這三張薄面?

江傷陽一聽,也不知是喜是愁。喜的是增多了兩個強援,自己不虞勢孤力單,愁的是一塊到口的肥肉,而今卻要分薄了,更不易爭得到手!

仲孫湫站在門檻,神色絲毫不變,眯着眼睛,說:“是西南霸主‘落花娘子’和西北霸主‘開開叟’?”

那體態豐腴,圓臉闊腮,嬌媚萬分的女子笑說:“正是甄厲慶甄老和賤妾莫承歡。”

在她身旁的邋遢老頭,一雙眼睛,滿是紅絲,但卻炯炯有神,烏亮如漆,張開一張血盆大口笑道:“江十八爺,花娘子,加上我糟老頭於,只請仲孫先生開個方便門,不知扛不扛得住?”

仲孫湫眯着眼睛,尚未答話,已聽一個豪爽得令人覺得誇張造作的聲音,自街口處傳來:“哈哈哈,咱們乾脆湊一湊腳,東南、西北、西南的正主都來了,俺東北吃閒飯的也來湊個足數,還有幾位東北一帶的英雄好漢,一齊來拜公子襄的山,你看如何,哈哈哈……”

這一來,連“西南霸主”‘落花娘子”莫承歡,“西北霸主”“開開望”甄厲慶,都心裡犯嘀咕。

只見來了一大羣人,長袍錦服,窄衣短靠的都有,泰半是彪形山東大漢,當中一人,卻甚矮小,一面豪笑一面向莫承歡、甄厲慶兩人抱拳引介道:“這位是‘黑龍江心虎’,這位是東北七大鏢局總鏢頭荀去惡,外號‘刀不留人’,這位是山東參客首領‘袖裡乾坤’稽健……”

他呵呵大笑,一路將身邊十七八個人介紹下去,甄厲慶、江傷陽、莫承歡都無心聽,要知道這“東北霸主”辜幸村自以爲豪邁爽達,其實心胸甚是狹窄,這一票人,雖在東北一帶是有名有姓的人物,說穿了都是辜幸村的墊底幫腔,以江、甄、莫三人的身手,自然沒把這幹人放在眼裡,只不過辜幸村拉了這一大夥人來,聲勢上,自是站了上風,到手後,如何分法,倒是個難題。人愈多,愈不易撈,這是誰都知道的事。

這時“東北霸主”辜幸村已一一介紹完畢,然後笑着對仲孫湫道:“哈……東南、西北、西南以及咱東北的角兒都來了,還有一大羣江湖上亮萬兒立字號有頭有臉的好漢英雄,爲的是來拜會公子襄,不知仲孫兄肯不肯賞臉,開個方便門?”

說罷,又哈、哈、哈地笑了三聲,便靜待仲孫湫的答覆。

仲孫湫乾咳一聲,正待說話……

忽聽室內一個聲音帶着很好聽的鼻音說:“請他們進來。”

仲孫湫一聽,立時恭身引旁,垂首肅立,應道:“是。”彷彿他尊敬這個人,到了連他的聲音都敬重不已的程度。

第三十三章 兩大霸主第五十三章 天書神令第四十七章 梅花蘭花成血花第四十七章 梅花蘭花成血花第二十九章 舌戰第二十四章 五大高手一齊出手第十一章 樑思王的身份第五十一章 唐門規矩第二十九章 舌戰第三十六章 鬼雨第五十四章 武林第一掌第四章 晚上卸新裝第十五章 三招半第二十一章 龍王的雙戟第二章 歌衫氣伯正人君第三十四章 左圓右方第五十四章 武林第一掌第五十三章 天書神令第二章 歌衫氣伯正人君第四十一章 龍王的雨傘第四十八章 蓮藕小築第十七章 第三十八級階梯第六章 氣伯泰誓第十二章 初晚向北郊道上的新月第二十五章 小妹第三十六章 鬼雨第十六章 冬雷震震夏雨雪第十七章 第三十八級階梯第十七章 第三十八級階梯第三十五章 一張恐怖的臉第七章 少年胖子老太婆第四十二章 神州後裔第十二章 初晚向北郊道上的新月第四十五章 一顆飛石第十章 衛悲回第八章 文士與老僧第四十七章 梅花蘭花成血花第二十八章 瓷戰第三十九章 走鬼婆婆第八章 文士與老僧第十四章 第七十一門生第十六章 冬雷震震夏雨雪第十章 衛悲回第五十四章 武林第一掌第五十三章 天書神令第十二章 初晚向北郊道上的新月第二十六章 你那好冷的小手第三十八章 葡萄成熟時第四十四章 物是人非第二十章 長江會黃河第四十二章 神州後裔第十四章 第七十一門生第三十七章 滅燭第四十四章 物是人非第二十章 長江會黃河第三十一章 都是天書神令惹的禍第十三章 落花娘子秦歌衫第六章 氣伯泰誓第五十三章 天書神令第三十九章 走鬼婆婆第八章 文士與老僧第五十二章 血手屠龍第五十三章 天書神令第十章 衛悲回第五章 公子襄第四十一章 龍王的雨傘第十八章 甜姐兒第二十章 長江會黃河第二十四章 五大高手一齊出手第十六章 冬雷震震夏雨雪第二十一章 龍王的雙戟第八章 文士與老僧第二十八章 瓷戰第三十七章 滅燭第四十八章 蓮藕小築第三十六章 鬼雨第十二章 初晚向北郊道上的新月第五十四章 武林第一掌第五十一章 唐門規矩第四十三章 能殺得了人就是好劍第四十三章 能殺得了人就是好劍第四十八章 蓮藕小築第九章 九臉龍王第十八章 甜姐兒第四十一章 龍王的雨傘第四十八章 蓮藕小築第四十七章 梅花蘭花成血花第二十三章 淡青色的匕首第十四章 第七十一門生第一章 兩小述往事第二十七章 掐死你的溫柔第三十三章 兩大霸主第五十三章 天書神令第十九章 客來客棧第三十四章 左圓右方第三十八章 葡萄成熟時第十三章 落花娘子秦歌衫第十二章 初晚向北郊道上的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