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

午前時分,兩支騎兵終於列好陣勢,彼此開始打馬對衝。

一千五百多騎的對衝之戰,簡直若山崩地裂,令日月無光。

轟隆隆的馬蹄聲蓋住了城頭所有的聲響,助守城頭的民壯和福州廂軍都在替玄甲騎吶喊助戰,但當騎兵跑起來之後,根本就沒有任何聲響能壓的過騎兵衝鋒奔馳的聲響了。

馬蹄翻飛,聲若雷鳴,雙方在相隔三四里左右的距離開始對衝,在裡許距離之後,所有人看到玄甲騎的將旗向下點了一點,似乎還是轟然一聲,所有騎兵的長矟放平,橫刀橫舉。

而對面的賊騎,則是發出了駭人的鼓譟喊叫之聲,亦是將手中亂七八糟的長兵器在馬背上端直舉平。

兩邊的兵器是那麼閃耀晃眼,加上急速向前衝擊的戰馬,那種威勢,決心,還有騎兵衝擊時給人的無邊無際的龐大壓力,令得城頭上所有的人都爲之失色。

城頭之上,尚有幾百剛進城不久的禁軍,他們原本對中山府軍並不算太服氣,這是由於劉廣泗等人向來對中山府軍有很多非議之詞,這也間接影響到了底下的普通將士。

禁軍此次兵敗,也並非無一戰之力,而是廂軍缺乏糧餉,又被趙王等人苛待,很多廂軍將士早就憋了一肚皮的火,就等着在陣前倒戈,廂軍一倒戈,禁軍瞬間陷入腹背受敵的尷尬局面,就算如此,也是一直戰到傍晚方力不能支,在對方十倍大軍的包圍之下,尚有不少禁軍突出重圍,逃回福州。

戰場之上,只要稍有一點變化,很有可能就是另外的結局了。

當看到玄甲騎出現,官紳百姓追捧歡呼,禁軍將士自有一股不平氣息在,但當看到騎兵打馬對衝之時,衆多禁軍也是駭然色變。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禁軍皆步卒,騎兵散亂使用,可以說,除了河北禁軍外,數十萬禁軍都沒有集中使用騎兵的傳統。

此時此刻,看到騎兵結陣對衝的威勢,身爲步卒的禁軍自然是駭然變色。

若他們持矟在戰場上,被這樣的鐵甲騎兵對面直衝而來,能坦然持矟而立,不懼敵襲的,又復有幾人?

雙方對衝至二百步內時,賊寇開始在馬背上拋射箭矢。

大量的箭矢騰空而起,飄在半空,又紛紛疾掠而至,落在對面而至的玄甲騎的頭頂上。

重箭紛紛打在甲騎身上,頭頂,脖頸,後背,前胸,無處不可落箭,箭矢落在鐵甲之上,發出了打擊樂般的叮叮噹噹的聲響。

玄甲騎未做還擊,他們不是弓騎,並無在馬上射箭的訓練科目,若與步兵或追擊戰時,玄甲騎則用輕弩射殺輕步兵或敗逃之敵,在和土著交戰時,已經有實戰的先例。

但當打馬對衝之時,就只用手中的橫刀和長矟,餘者皆不用!

在城頭衆人的目光之下,玄甲騎好象是大海中被驚濤駭浪擺佈着的小船,箭矢如雨而落,賊勢越發浩大,除了正面疾馳的騎兵之外,兩翼的賊騎隱隱然有包抄之勢……所有人俱是面色凝重,而陳敬中等心懷不軌之人的面上,更是露出了冷笑……什麼玄甲重騎,怕是要被賊寇一擊而潰了!

而少數人眼中,卻只是看到賊寇兵馬越跑越混亂,中間和兩翼明顯脫節,有了大片的空檔,就算是中陣和兩翼陣列,騎兵彼此間的距離也是越拉越大。

有的過於突前,有的則逐漸落後,騎陣從相對整齊的一字形,逐漸成了犬牙交錯的狀態,在戰馬踩踏出來煙塵之下,賊寇騎陣越發散亂了。

而對面的玄甲騎的煙塵之下,騎陣卻是仍然保持着完整!

開始跑起來是一字形,騎士相隔極密,有一些知兵的還在內心嘲笑,騎陣對衝時隊列整齊當然要緊,可是沒有聽說激烈跑動時還能保持住的騎陣,在開始時過於密集的隊列,並無必要。

但當玄甲騎已經跑出二里餘地,與賊寇相隔不到二百步,雙方的長矟似乎都能彼此相交之時,玄甲騎的騎陣,居然還保持着相當的完整!

這種詭異的局面,令得不少知兵的大吏,包括林鬥耀在內,都是目瞪口呆!

稍有兵家常識的人,都知道騎兵對衝之時,保持隊列是如何的重要,又是如何的困難!

“大旗,中山王的大旗!”

有人突然高呼起來,當騎兵將要接觸之時,中山王徐子先的大旗突兀的出現在南側,近閩江的岸邊。

這一下所有人醒悟過來,很多人是往東南方向看,那是海邊閩清縣的地界,若大軍從東藩,澎湖過來,勢必是從那邊的官道進兵,說是兵行詭道,但沒有官道和後勤的支撐,數千乃至過萬的大軍怎麼潛行?

而泉州方向,山地蜿蜒,官道都是在山頂開鑿出來的山道,道路艱險迂長,根本不宜大軍潛藏行軍。

衆人的目光是一直關注在海面之上,倒是真的將閩江的對面一側給忘了。

一江之隔,便是岐州!

楊世偉恍然大悟,老知府興奮的滿面紅光,面對在場的衆人道:“大旗一立,老夫便明白了,中山府軍的主力精銳,早就潛藏至岐州港口之內了。”

鄭裡奇臉上也滿是興奮之意,笑着道:“果然是如此,殿下絕不會坐視福州軍民百姓遭難!”

“中山王真的是我福州支柱。”

“也是我福建路,乃至東南柱石。”

“開府,殿下定當開府,替朝廷鎮守東南之地。”

這一下,算是人聲鼎沸,衆意一同了。

所謂的聲望,相當玄妙。此前的齊王有聲望,但從未有官紳,生員,富商有志一同的想請齊王開府。

一則是齊王的力量來自朝廷體系,並非自成一體。二來齊王老成謀國,絕不會給人眼前的“意外之喜”,三來便是中山王自成一脈,其力非來自朝廷,衆人心裡也是明白,由於天子和兩府在此之前的排擠和打壓,眼前的戰事,中山王不管不顧置之不理,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在。

而此時此時,中山王先派騎兵,再見王纛大旗,顯然東藩的中山府軍已經全軍盡出!

再想想從戰場上棄軍先逃的趙王,衆官,士紳,商人,百姓,廂軍,城頭上的一應人等,無不是感動的熱淚盈眶。

而徐子文等人,卻是隻能往人羣中再縮一縮了。

大旗豎起之時,兩支騎兵已經近二百步,這麼一點距離,便是步行也只是須臾間事,何況是馬速提到最高的騎兵?

在城頭人們歡呼之時,兩支騎兵的中陣,也是惡狠狠的撞在了一起!

而大隊騎陣,如狂風暴雨,又如暴迸下落的山石,迅疾若雷,直入敵騎陣之中!

此時玄甲騎保持陣列的優勢便顯露出來,幾乎每個賊寇騎兵都感覺自己在面對三個以上的敵人,每個玄甲騎與夥伴的距離仍未超過一步,而對面的騎兵卻是稀疏散亂,有的相隔好幾步,有的則過於靠近,陣列也是有前有後,而玄甲騎的正面卻是整齊依舊,雙方對撞之初,賊寇騎兵便是人人以少敵多,陷入了被摧枯拉朽的慘敗之中。

噼裡啪啦的炸響接連響起,又彷彿是軍中在放出號炮,戰馬在高速之時彼此對擠在一起,發出了巨大的震響。

騎士飛向半空,落在地面上的震響,還有被戰馬踩斷肋骨,腿骨的脆響,或是直接被踩中胸,腹時的噗嗤響聲接連不同,接着是人的悶哼,慘叫,怒吼,呻吟。

整個戰場,是那麼的暴烈,壯烈,慘烈,幾乎在對衝的一瞬間,玄甲騎有不到四十人落馬,而兩排玄甲騎掠過之後,卻是最少有三四百人左右的賊寇被長矟刺中,或是被刺中戰馬,或是直接被刺死,或是落於馬下被自己一方或敵方的戰馬踩踏而死,縱然是運氣極好,一時未死的,也是大聲慘嚎呻吟,很多人被踏平胸前,或是踏中腹部,肚腸都流了滿地,血肉模糊,狀極慘烈,一次對衝之後,現場便是瀰漫着強烈的血腥氣息,而當場被殺,倒地的賊寇之多,幾乎是一衝就直接打跨了賊寇的中間本陣,連帶着將兩翼的陣列也衝亂了,大股的賊寇尚有千人之多,卻是疾衝而過,根本不敢與陣列尚且完全的玄甲騎交手了。

除了少數玄甲騎被敵人僥倖刺中,或是被敵人倒斃的將士和戰馬屍體絆倒而落馬之外,大半的騎陣將士完好無損,只有少數人受輕傷,大半的人根本毫無損失,甚至破陣穿刺而過以後,玄甲騎的將士們連陣列都保持着基本的完好……

鬚眉皆白的楊世偉面露駭然之色,短小精悍的鄭裡奇亦是失語,而陳篤敬則連連拍擊城堞,激動的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其餘諸國公,侯,還有城中的官紳,富商,廂軍,百姓,都是看的目瞪口呆,甚至感覺驚駭莫名。

徐子文,陳敬中,陳敬輔,徐公達等人,也是目馳神搖,震動莫名,此時此刻,陳敬中等人是連一個字的非議之詞也說不出來了。

人的嫉妒,總是因爲經歷,身份,還有各種觀念上的原因,比如原本不如自己的人,突然飛黃騰達,嫉妒之情便是難免。

或是原本的同伴,好友,驟然富貴,也會令人黯然神傷,嫉妒之情不可避免的產生。

而在此時此刻,陳氏兄弟,徐公達,徐子文等人,卻是連嫉妒之情也蕩然無存了,他們或神色木然,或驚駭萬分,或目瞪口呆的看着城牆之下的騎兵戰,他們至此才真正明白,自己與中山王徐子先的差距,到底是有多大。

“玄甲鐵騎之威,竟至如此?”林鬥耀也不是完全不知兵,在任一路帥臣之前他也曾歷任縣,州府等職,在北方任職時討賊也是家常便飯,所以他才能對賊寇的情形如數家珍。

對禁軍,賊寇,廂軍的情形,林鬥耀都是知之甚詳。

對中山府軍的戰力,林鬥耀向來的估算是和禁軍相差不多,有的時候他自己感覺還是有些高估了,畢竟中山府軍沒有打過象樣的硬仗,其對手多半是海盜之流,雖然勝績頗多,戰功累累,更有一戰斬首兩萬級的駭人武功,但畢竟吃的都是軟柿子,不要說北方的強胡,就算是和肆虐中原,河北,河東等地的流寇,中山府軍也是沒有正經交過手,其戰力如何,還需要再受考驗。

殊料眼前一戰的結果,真的是令人目瞪口呆,簡直不明所以。

看似輕捷驍勇,神色暴戾,敢拼敢殺,戰場經驗豐富無比的賊寇騎兵,居然被一衝至此?

雖然賊寇尚有千餘騎,但確是在玄甲騎當面衝擊之後潰敗逃竄,兩邊對衝之後,兩翼的賊騎根本不敢回頭兜剿,而是順着被打穿的中陣一起向前繼續奔逃。

千多賊寇,已經跑成散成不堪的亂騎,根本不復有陣列存在。

而玄甲騎陣列完整,衝出二百餘步之後,逐漸放慢馬速,在旗幟和哨聲中重新整隊完畢,又是整齊劃一的兩排隊列,衝陣過後的鐵騎兵,猶如打磨過後的快刀,又向着對面的賊寇緩緩逼迫而去。

面對再度逼來的玄甲騎,賊騎顯然相當混亂,雖然也在努力整隊,卻如同被搗了巢空的亂蜂,亂哄哄的來回飛舞,卻始終是一團混亂。

在此時此刻,剛剛渡江而至的府軍主力,也是繞過村落和稀疏的林地,真正出現在賊騎和城頭軍民的眼前。

中山王的王纛之下,盛列軍士,過萬將士在田野,村落,官道上列陣而進,長矟和橫刀如林,大量的灰袍軍士部伍森嚴,在無數面軍旗的指引之下,已經束甲而行的將士們排開整齊劃一的隊列,在高昂的鼓聲聲中,邁着齊涮涮的步伐,向着騎兵交戰的戰場之上,奮步疾行。

在所有人的眼前,眼前的一切簡直就是一幕奇景。

過萬軍隊,裝束一致,旗幟鮮明,禁軍亦能做到。

但部伍之整,部勒之嚴,行伍之肅,這卻是禁軍也辦不到的事了。

林鬥耀,楊世偉,鄭裡奇,陳篤敬,陳篤光,陳篤禮,陳篤名等人俱是熱淚盈眶……此前有大軍慘敗,此後又有賊騎圍城,城中人心惶惶,這些紅袍大員有擔憂,也有惶懼,更多的還是恥辱。

朝綱不振,大魏民心不附,地方人心思亂,包括朝廷中樞也在內鬥不休……這些事情其實人人都是知道,但衆人俱是沒有想到,在福建路這樣的富裕地方,居然也會出現流賊生事,消滅禁軍主力,殲滅廂軍大半,包圍府城之事。

在此之前,有海盜犯境,各官也是打算據城自守。但那時候並沒有太多擔憂和羞恥感,因爲海盜縱橫天下,勒索諸國,南洋,東洋,西洋諸國,仰海盜鼻息的可不止一國。大魏這裡,可沒有海盜如康天祈那樣駐節一方,儼然是一方諸侯之事。海盜了不起來劫掠一番也便撤走了,否則朝廷隨意調幾個軍過來,海盜難道還能和禁軍野地浪戰?

此前不論如何,諸官都有一份從容和底氣,此次流寇圍城,卻是對各人的心理催折的很厲害。大軍全滅,朝廷無力,短時間指望不上,怕是等朝廷調兵前來之時,也只能給自己等人收屍,沒有別的可能了。

甚至流寇得福州,泉州,實力大增,朝廷主力困於北伐,能不能湊起一支十來萬人的大軍,以及相關的糧餉來討伐,也屬未知之事,很有可能便是李開明就此難制,成爲南方心腹大患,乃至於割據南方。

在看到中山府軍出現之前,城牆上的袞袞諸公已經是相當絕望,很多有見識的官員,士紳,商人,也多半是如此。

很多人盤算的就是在賊騎能合圍之前,迅速帶着家人和金銀細軟,通過往泉州連江各縣的山澗官道,逃往泉州,這也是維一的求生之道。

至於山道艱險,衆多人逃命時會被賊騎追殺,發生各種意外,最終能活下來多少人,只能任憑天意。

在做這些盤算的時候,哪怕內心堅如鐵石的男子,也不免有酸楚之感。

是以在此之時,看到府軍軍旗漫山遍野,軍容之盛令人動容,又再看到中山王的王纛高高豎立,再近一些,則見騎白馬的徐子先立於王纛之下,戴遠遊冠,穿親王黑色四團龍的龍袍,這是本朝親王在大朝會和大征伐時纔會穿着的冠服,平常時候,都是燕居的長袍和襆頭,最多是大科花的紫袍,配展腳襆頭,便算是相當正式的服飾了。

而當衆人看到穿戴大魏親王主持大征伐的冠服,騎馬而來的徐子先時,縱是男子亦淚流滿面,援軍前來,城頭上居然一片嚎啕,也是因爲此前的壓力過大所致。

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六十四章 歡聲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四百四十五章 山谷襲殺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四百三十六章 類比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說話第三百二十九章 羣官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第八十二章 求田問舍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都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五百章 弓弦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陣第四百一十七章 獻策開府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二十五章 心有猛虎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四百三十四章 好地方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四百四十一章 玄甲騎第五十一章 轟動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等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三百二十二章 迎接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凍土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