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

“咱們百戶共有五百六十戶人家。”大病初癒的劉叔敬柱着杖站在百戶官廳前,在他身前是一大羣沉默而憤怒的青壯年男子,也有一些五六十歲的老年男子,他們的臉色陰鬱而沉默,既有憤怒,也有掩飾不住的惶恐和擔心。

青壯年只有憤怒和決死一拼的決心,也有戰勝敵人的信心,而老年人則多半會想起漳州血案,還有陳於泰這麼多年來對興化軍和福州府一帶的騷擾和殘害,而長達十餘年的時間裡,官府只能任由陳於泰囂張,被岐山盜害的家破人亡的福建人不知道有多少,追昔過往,青壯男子們感覺自己現在有力量,被支持着,而老年人則在內心充斥着種種擔心,這也並不算什麼過錯,年老之後,考慮事情總是容易往悲觀方向走。

但就算是最悲觀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南安侯府掌握的力量,遠遠比外人想象的要大的多。

劉叔敬接着道:“每家出一個壯丁,持弓箭,有矟持矟,無矟帶刀,若矟刀都無,可帶小刀,弓箭,半個時辰後我們從村口出發,到海灘附近的官道前列陣。你們要記住我們百戶的大旗,這都是在此前演練過多次,各人按自己的小旗站好隊,跟隨總旗,百戶旗行走,最終在百戶旗下列陣。到時候,弓手和長矟手,刀牌手,各有站隊,爾等要記分清了,這幾天每天都要如此演練,旁的事先不管了。”

衆多青壯男子無不點頭,劉百戶咳了幾聲,臉上涌現上一抹潮紅。

島上的天氣越來越炎熱,瘟疫漸漸有擴大的跡象,不過由於使用的水源俱是清水,南安侯府的醫官又多,倡導衆人喝過濾後再燒開的淨水,同時侯府在福建和浙江買了幾萬頂帳子,每家每戶最少保證有兩頂紋帳,另外每家都配給了薰蚊草,每天傍晚時分,整個南安到花溪,再到鹽場一帶,到處都是嫋嫋升起的青煙。

就算如此,感染時疫的人還是很多,此前在冬春季節的大規模開發過於迅速,新建的宅邸附近總有未清理完成的灌木和小池塘,蚊蟲到夏初時大幅度增加,此外還有老鼠,天氣越熱,病毒的傳染似乎就會越來越迅速,醫官陳長年每天都帶着人到處主持防疫工作,減少隱患,將感染的人壓制在可控制的範圍之內,但不可避免的,隔離所的人還是越來越多。

後來由於擔心隔離所內交叉感染,南安侯府不得不在另外兩處地方分別修築了兩座大型的醫院,其實也是主要將感染時疫的人分別隔離開來。

有些黑色幽默的是,感染的醫生也越來越多了。

在很多時候,早期感染的病人通過丸藥或煎藥治療可以緩解病情,但很多人其實基本上是靠自己的體質。

劉叔敬就是其中一個,他身體反覆發燒,嚴重的時候喝藥都會嘔吐,但他最終還是挺了過來,和他一起入院的死了好幾個,劉叔敬看到有人被搬擡出去焚燒時,心中反而越發堅持,最終他成功的走了出來。

在劉叔敬宣佈命令的時候,每個小旗和總旗都爆發出嘈雜的應和聲,青壯男子們已經攜帶了弓箭或刀矟,他們原本就在獵社或弓箭社內。

侯府不僅不禁止人們結社,相反還一直鼓勵人們結社。

南安侯府這幾個月一直在從各處購買精良的兵器,軍隊淘汰下來的兵器,包括原本廂軍的兵器,都逐漸分配給各百戶的各社。

劉叔敬看看官廳之下,他的百戶其實要是將十五到五十多的男子全部集合起來有過千男丁,每個百戶差不多都是如此。

但少年和老年人的用處不是很大,少年會盲目熱血上涌,老年人沒有經驗,而且精力和體力都衰減了。

奉召至百戶軍旗之下的有五百多名青壯男子,編成十一個總旗,劉叔敬負責提調所有的部下,平時在百戶裡的警備官和提刑官成爲左右副百戶,各領幾個總旗,負責指揮百戶的側面兩翼。

五百多人中,弓手佔大多數,這也是魏人重弓箭的傳統所致,三百多名弓手,劉叔敬將他們編成六個總旗,並沒有和矟手,刀牌手混編。

所有人都沒有甲冑,有幾十人頭上戴着鐵盔,多半的人就是戴襆頭或折上巾,但不管怎樣,每個人都握緊了自己手中的兵器,並沒有青壯男子顯露出畏怯的神情。

軍隊會正面迎敵,這是侯府文告已經確定的事情,如果南安侯府的府軍不避戰,很大可能敵軍會從花溪港附近上岸。

這一片地方海灘平整,擁有完整的設施周全的港口,並且原本就是比較寬闊,平緩,擁有深水又沒有暗礁,兩側還有山脈遮蔽颱風,所以這就是天然的良港。

在另一個時空,大海盜們帶着萬餘移民屯墾開拓臺灣時,就是在這裡先建立十寨基業,利用出海的溪流,在溪流四周開拓土地,在這裡建造港口,這裡原本就是一處相當不錯的地方。

從海灘上岸,兩側俱是山巒,海天俱是純淨的蔚藍色,往內裡行進不遠,便是大片的平原區域,這裡也是東藩最大的平原區,幾十條大小不一的溪流在這裡流淌經過。

敵軍在這裡登陸,很快能順着兩側展開,並且可以看到港口官道和環島官道,再往前方就是幾座大型的建築,那是磚窯廠等工廠建築,往南就是鹽場,往北方就是南安侯府別院所在的區域。

這個方圓數十里的地方,有大片的建築羣,溯溪而上是成片的工廠區。

只要在高處,在附近的丘陵小山上俯瞰一圈,大片的農田區,在農田區錯落有致的百戶村落,一座座在溪邊建造完成的工廠,這些所有的一切都會落入眼簾之內。

很難想象海盜們會不心動,他們不太可能再把幾萬人放在船上,在各處瞎轉悠,最大的可能戰鬥就會爆發於花溪港口。

府軍已經在花溪附近構築了一些工事,在港口區三裡之內有兩座城堡,內裡的官道附近還有兩座。

四座城堡都是高十米左右,四周百餘步,可以容納一百餘人,四座城堡都有牀弩和神臂弓,數量並不多。

牀弩要幾個人拉動,射出的箭矢等於是一支短矛,三百步內可以穿透披重甲的人體,並且勁力不衰,如果在二百步內,射穿好幾個人也不在話下。

在戰陣上,牀弩的擊發聲響起的時候,也是敵人精神最爲緊張的時候。

四座城堡,海灘近岸兩座,一南一北各一座,形成了一個簡單的鎖鏈。

侯府樞機房在此時再下令,各百戶編成部曲,於環島官道至南北城堡處列陣,設鹿角,挖壕溝,立起數十座箭樓,以備非常。

府軍當然是會奮戰,但若戰而不利,可以退至工事與敵對峙。

這一次的交戰,南安侯府當會使用自己治下所有的每一分力量,除了編成隊伍的百戶民壯外,還有一些男子被分派任務,他們在戰場不遠處設立補給點,有的成爲火兵輔助,有的則是輜兵輔助,有人任醫療輔兵,各有差遣任務,他們會搬擡傷兵到醫療帳篷,協助火兵燒火做飯,搬擡糧食物資,也會與輜兵一起,運輸所有所需要的物資。

“除了男子之外,樞機房在邊境線幾座城堡處設立了臨時的躲避點。”劉叔敬對所有人道:“各家的老人,婦孺,俱可以到那裡去躲避。”

有人道:“府軍在海邊列陣,我等在官道附近設陣,還有軍堡,壕溝,箭樓,鹿角,又何必再叫人躲到警備線那邊去?”

沿着環島官道外圍,越過最後的農田區和水渠區域,那裡便是對土著的警備點,沿途會有城堡爲支撐,箭樓,壕溝爲輔助設施的警戒線。

隨着和土著貿易的展開,雙方的衝突減緩,彼此的戒備心理也減低了許多,侯府現在的安排,很明顯並不是要依託那些哨兵警備士,或是城堡,箭樓,而是打算在最危險的關頭,將婦孺們轉移到山中去。

海盜們遠道而來,對東藩的情形不是很清楚,也不會冒險深入山中和土著再打一場,而大半的婦孺躲避山中,肯定還是會有風險,誰也不清楚在這樣的環境下,土著們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若真的府軍戰敗,婦孺們躲到丘陵深處,山巒深處,遠比留下來要安全的多。

這並不曾明說,有人對徐子先表示反對,認爲預先安排老人婦孺的退路,會使前方的將士沒有堅定的戰意。

徐子先聞言則是大怒,打贏了當然好,徐子先也認爲贏面較大,但一旦失利,幾萬老人婦人和孩子,就這麼放給海盜去殘殺禍害?

很多人畏懼謠言和預先的撤離計劃,但徐子先一意要這麼做。

所有的安排幾乎都是透明化的,對壯丁的使用,婦孺老人的安排,包括他們在山中躲避時的安全,會安排一部份步兵和警備士去保護,並且有輜兵跟隨,帶着糧食,醫官和藥材,深入山中躲避,如果戰事不利,軍隊可能化整爲零,在各級軍官的帶領下在各處與海盜展開游擊戰,一般來說,在冷兵器時代軍隊崩潰了就徹底完了,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集合再戰,但徐子先對府兵們有充分的信心。

他們的家園在這裡,親人在這裡,能往哪跑?

劉叔敬沒有談的再細緻,事情就是大致如此的安排,無需再多說了。

他身體還有些酸澀,但在此時,百戶官的作用便是體現出來,常期在任上的百戶官熟知每個人,包括每戶的壯丁和小旗官,總旗官們。

在激昂的銅號聲中,五百餘被選中的壯丁集結起來,開始在各色旗幟指引下匯騰成一股洪流,隨着百戶大旗,走出村落。

--

今天有事,更晚了抱歉。

第二百二十二章 編伍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七十九章 提點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第五百章 弓弦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四百五十章 風起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太美妙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六十章 邀約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四百八十四章 擒獲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離第三章 秀娘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十九章 齊王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心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五十八章 岐州島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十章 兄弟閒談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二百六十五章 垂淚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作計劃第二百一十一章 會面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三百一十二章 誘敵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五百七十六章 艦隊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別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五百章 弓弦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撲朔迷離*首頁大封加更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二百二十三 變換立場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五百五十六章 天道第六十八章 開捐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法第三百九十四章 箭雨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