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

吳時中給人的感覺就是溫文君子,此時的表態亦是如此。

論學問在場的人加起來也不是他的對手,但其說話平直無華,並不賣弄,而且就算學校之事,也坦言可能會出錯,並不打算專斷專行。

這樣一來,李儀等人俱是笑起來,當下各人都道:“惟修先生初至,我們攔在門口就講了這麼多,還是進別院去,開宴之時,從容慢談。”

徐子先對吳時中的表態也是滿意,正欲率衆人進入別院,這時陳佐才趨行至徐子先身邊,低語了幾句。

徐子先對吳時中等人告了個罪,請李儀方少羣傅謙孔和等人與吳時中先進去,自己卻是要出外片刻。

這也是常事,衆人不以爲意。

陳佐才和護衛首領林紹宗一起陪徐子先策馬而行,往新移民的安置點而去。

林紹宗也是少年牙將出身,今年十七,身姿挺拔,深沉寡言,厚重樸實,高時來去當了騎營張虎臣的副手,田恆去了水師任統制,金簡主持軍情,每日都在培訓新人,安排人手去設立情報點。

軍情司已經成立很久,但一直沒有什麼有成效的結果,但徐子先並不急,甚至他已經安排金簡在收買一些海盜,倭國的,呂宋的,各大海盜之間的傾軋爭執和未來的動向。

可能要好幾年軍情司才能開花結果,徐子先並不着急。

從別院向前,經過一條主道,再往側方向奔馳裡許,前方有大片的丘陵區域,全部燒荒過了,只餘下一些草皮沒有燒盡,大片的火燒地將山丘和林地與人們的居住區域隔離開來,儘量的減少蚊蟲的影響和危害。

南安溪的一條支流經過這裡,水流不絕,清澈見底,很多婦人在溪流邊上漿洗衣袍,她們搬了些圓石放在岸邊,用木棍敲打浸泡了皁角的衣袍。

在砰砰聲中,大約有三百多新移民剛剛至此,一些戶房的吏員擺了幾張桌子,令這些新移民排好隊列,他們要登記造冊。

吳時中和張明亮的家人也是要登記造冊,不過他們會受到優待,不必在這裡排隊,戶房的人會把信息採集好之後,替他們制好腰牌和戶牌,然後送到門上去。

每個定居點都編成百戶,每家每戶都有信息戶牌,然後每個官戶和民戶,上到耄耋老人下到幼、童都有名牌腰牌,這樣能最大程度的杜絕奸細細作。

同時也是一種震懾,這樣的管理力度比大魏還要嚴密的多,各處定居點和商行鎮上,各個工廠都不可能出現浪蕩子和無賴子,每個人的信息都登記在案,年齡,身貌,住處,籍貫,聯保人,還有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任何人都需要有工作,如果長期在島上不領田畝,不事耕作,同時還不是吏員警備,也沒有到工廠做工,也不是碼頭水手,那麼時間長久之後,一般是不超過三個月,這樣的人會被真接驅離出島。

徐子先開闢東藩,要將其做爲一個相當吸引人的所在,必須要考慮到方方面面,整個東藩的氛圍,安全性,都是要考慮在內。

看到君侯前來,吏員們也只是以目視之,就算打過招呼了。

這也是徐子先的規定,他四處巡行,開初時人們都會拋下手頭的事向他行禮,中斷工作至其身側,後來乾脆就下令,任何人看到君侯時,無事行禮,有事則繼續行事,不得有違。

在吏員們的桌案之後,是大片的帳篷區。

定居點修築好的有極多,但不是剛到島上的人就有宅邸可住,要甄別,考覈,再進行分配,同時要考慮到其是否有還債的能力。

移民基本上都是以家庭爲單位,單身漢的移民也可以接受,但單身的婦人和孩童不太可能被接到東藩來。

失去壯勞力的家庭很難在開荒屯田或是工廠裡找到合適的工作,還債能力也弱,其實主要是缺乏自立的能力。

一個家庭,理想的狀態是有兩個成年的男子勞力,身體健康,兩個身體健康的婦人,再加兩到四個孩童。

這樣的家庭男耕女織,兩三年內就能完全的自立了。

俟其自立之後,會促進島內的經濟,形成良性的循環,整個島上的貿易,工業,農業,漁業,畜牧業,整個生態鏈條就完全的建立起來。

若是鰥寡孤獨一類的人,除非是武卒水手的家屬,可以到島上的養濟院和慈幼都來居住。

帳篷區裡是剛至不久的新移民,戶房的人會給他們準備好一切,然後工房和農房的吏員來甄別,根據其當家男子的過往經歷,比如是純粹的農民,或是幹過水手,出過海,又或者當過木作,瓦工,或是竈夫等若干種職業,然後來給他們提供工作,就算是爲倉夫竈夫,他們也是有資格領取院落宅邸,並且申請開荒一些田畝,數量不會太多,畢竟不是正經的農夫。

徐子先下馬之後先走到帳篷區,很多百姓在一旁圍觀,但沒有多少人上前來。

這些新移民對徐子先只是充滿畏懼,也有一些好感,但不象老移民那麼內心對徐子先是充滿愛戴。

有男子,有老人,但不多,孩童很多,在帳篷營區裡隨意跑動玩耍。

營區的衛生保持的很好,畢竟有專門的吏員負責督導,衛生和防疫是新移民們的第一課,不超過十天,他們就會改掉在福建路其餘地方形成的所有的不良習慣。

不僅亂丟垃圾不可能,隨地大小便更是被嚴格禁止,吐痰亦是不可,疫氣是唾沫傳染在他們上島第一天就被宣佈過了。

要及時洗手洗臉,更換髒衣,要防蚊蟲叮咬,垃圾要填埋,各家各戶都要講衛生,防止爆發鼠疫。

一開始時人們會不太適應,一個月之後他們就會相當適應,並且更喜歡清潔衛生的環境。

帳篷是很厚的牛皮所制,每家每戶分配一個,地面是很厚的草墊,上面再鋪上麻布。

肯定沒有正經的房舍好,但對在此之前住茅草屋的貧民來說,這種帳篷也沒有太多不適應的地方。

飯食是食堂制,新移民還沒有能力起火做飯,他們也沒有吃食,只有少量的銅錢隨身帶着,以備不時之需。

他們帶着一些鍋竈盆碗和簡單的衣袍包裹,那些破舊的傢俱是不能帶到東藩來的,還不值運費錢。

如果有人捨不得,侯府也會適當給一些補償,不過好意思拿補償的人也並不多。

就是些拼湊的牀板,斷腿的破爛桌椅,拿出去也賣不到幾文錢的貨色爲多。

“見過君侯。”

“君侯安康。”

“俺是岐州人,被陳於泰禍害慘了,多謝君侯了。”

“漳州人又不謝君侯了?多謝君侯!”

男子們膽量要大一些,在徐子先巡查各處的時候,終於是有不少男子簇擁過來,向着徐子先抱拳行禮,嘴上都是說着一些感激的話語。

徐子先含笑揮手,口中大聲道:“諸位不必多禮,日後是經常見面了,你們都可能成爲我的官戶,大夥兒和我都是一家人了。以後子孫多代,都要互相扶攜纔是。”

人們都知道南安侯很年輕,但卻沒想到是眼前這般年輕後生的模樣。

高大,不是很英俊的長相,看起來還算順眼,看起來很乾淨,臉上的笑容也很真摯,令人感覺相當的舒服隨意。

穿着是藍色的箭袍,頭上是戴的軟腳襆頭,腰間一根革帶,帶着一些實用的物件,比如火石和小刀,另一側懸掛着一柄短刀,長於匕首,短於橫刀,識貨的人知道是障刀。

在徐子先說話時,聲調柔和,態度親切,在營區巡行不久之後,很多百姓已經完全放鬆下來。

只是他們也不能過於靠近,穿着鐵甲的護衛們還是隱隱將徐子先和百姓隔開,只是做的態度並不冷硬,也沒有那麼過於戒備的神態。

相比這個時代的大人物們,徐子先已經足夠的低調和具有親和力了。

這時一個婦人帶着一個十餘歲左右的男孩,在外圍向徐子先默默跪了一跪,並沒有說話,跪完之後,母子二人又轉身離去了。

“君侯,這是岐州港裡遷出來的。”看到徐子先瞟過去的眼光,陳佐才也是看了一眼,上前解釋道:“陳於泰死後,尚有數百婦人和其子女無處可去,這些婦人被強掠而至,家人多半被殺,或是有空也不得回,她們願歸我們侯府,以君侯令,我們將她們帶過來安置。有的在各處工坊灑掃,後廚幫手,也有的在別院當僕婦下人的,或是到各官吏家幫忙,也有在這營區或隔離區當廚娘,僕婦,這母子二人就是在安置營區做事,在廚房打打下手。”

陳佐才又感慨道:“按古人行事,誅陳於泰和羣盜之後,多半要夷其三族,不分老弱,不管是垂死老人,還是襁褓幼兒,都會被斬首棄市,包括這些可憐的婦人在內。君侯保全她們的性命,還給她們事做,可以養活自己和幼子幼女,人們都說君侯殺性重,我看君侯仁心不下於當年的仁宗皇帝。”

“此理所應當之事。”徐子先道:“殺戮如果沒有必要,就是虛弱的殘暴,鄣顯的不是武人的武勇,而是可恥的怯懦罷了。這些人,在島上過的如何?”

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十一章 時光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二百五十二章 計功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四百六十四章 打響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三百八十章 還鄉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二百九十章 滿分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作計劃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第十五章 敲打第五百章 弓弦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五百二十章 紅旗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三百零四章 父與子---今天兩章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四百四十三章 計劃和變化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部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二百一十七章 捧殺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五百一十五章 抱養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變化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一百零四章 暗巷刺殺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二百三十一章 艱險第三十章 江邊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