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

齊王知道自己兒子不行,身邊的友人不行,宗室內無有人挑大樑。

找接班人在幾年前的齊王身上就是最叫他着急上火的大事,這是根本要緊之事,是存亡接續之事,由不得齊王不重視。

然後就是徐子先適時出現,令得齊王眼前一亮。

接下來是諸多的考量和幫助,齊王開始給徐子先的幫助並不算大,甚至只是小小的投注。

接下來卻是收穫巨大,直到徐子先誅除陳於泰爲止。

而叫齊王下定決心的,並不是江灘的戰事,也不是京師的魯莽行徑,更不是岐州港口的奇襲之戰。

而是徐子先始終關注流民,幫助百姓,展現了一個政治家的擔當和仁厚的心思之後,齊王才真正決心把徐子先選爲接班人。

有本事的人,齊王見的多了,仁厚的人,也並不少。

而有本事又相當仁厚的人,齊王到目前爲止,只是見過徐子先一個人。

換個角度來說,齊王一起在尋找一個和自己最像,能完美繼承自己衣鉢的人才,幸運的是,他找到了徐子先。

不管是從家世,血脈,還有能力,操守,性格來看,徐子先毫無疑問是能力強化版的齊王,一樣的宅心仁厚,對百姓相當的關照和體恤,從對武卒,流民,南安鎮的居民百姓的照顧,齊王可以確定,徐子先是一個能夠保境安民的宗室中的人才,將來的成就只會在自己之上,而不在自己之下。

唯一的障礙就是趙王一脈,齊王雖然是世襲罔替的親王,但其祖先血脈與趙王一脈,也就是文宗一脈相隔太遠,宗室推舉,哪怕推上十輪,從血脈來說齊王都是沒有機會。

徐子先就是完全不同了,其文宗一脈的近支血脈,加上赫赫戰功和過高的聲望,不僅對趙王一脈有強烈的威脅,就算是當今天子也是感覺到屁股下的寶座並不穩當了……天子私德還過的去,但對朝臣統馭毫無章法,是一個不能激發人效忠的庸碌之人,又小氣,刻薄,寡恩,徐子先的存在,簡直是把天子照映的無地自容。

現在還是小規模的戰事,如果有一天徐子先能統馭十餘萬廂軍,擊敗來犯的十萬海盜,或是被兩府下令,討伐荊湖南路和北路盤踞在山中的大股盜匪,斬首以萬而計?

到了那一天,天子的尷尬簡直無以言說,得位不正,以小宗之止入承大統,沒有能力也就算了,還是個絕嗣之人,如果朝廷內外相勾結,比如南安侯有了足夠的實力令左相韓鍾支持,廢掉天子不好操作,供爲太上皇帝,以南安侯繼承帝位,又能如何?

手段和辦法有的是,只要用心,總是能想到辦法。

齊王栽培徐子先,也是用心良苦,卻也是導致自己遇到了殺身之禍,但以他的心意來說,其死而不悔。

有徐子先,福建路還能保四十年太平,這纔是齊王最想要的結果。

徐子先肅容離開,出得王府時,金簡,高時來,金抱一,陳佐才和陳道堅等人俱是趕了過來,徐子先對衆人道:“殿下暫時無事。”

“謝天謝地。”金抱一這個粗人居然一拿掌,唸佛道:“適才我暗暗起誓,若殿下無事,我這攜橫刀持長矟之人也願食素一個月……我要去寺裡還願!”

看看衆人,金抱一又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許願時只敢說一個月,若是許百日或是一年之願,怕是揮舞不動手中的橫刀。”

“有理。”

“老金有心了。”

衆人紛紛點頭,沒有人嘲笑金抱一這種行爲,事實上如果可以,每個人都願意這麼做。

什麼是聲望,這便是聲望。

“君侯。”陳佐纔看着徐子先,他看的出來徐子先似有重重心事,當下沉聲問道:“殿下可是有什麼大事交代?”

“福建路觀察使,或是福州府觀察使,怕是都到不得手了。”徐子先對衆人道:“岐州同知,防禦使,上寨都指揮,也肯定保不住。”

“爲甚?”金抱一怒道:“咱們立下大功,反成了罪過?”

“明面上當然是要酬功,給我升官。”徐子先冷笑一聲,說道:“岐州距離福州太近,我要經營岐州,人家定是寢食難安。”

事實上趙王發動,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徐子先在岐州的成功,這對趙王府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

現在已經沒有人敢忽略徐子先展露出來的將才,還有他的練兵才能。

岐州三寨額兵是廂軍四千人,也可以加到五六千人,再加上幾千的南安團練,兩股兵馬合起來過萬人,以徐子先的將才,這一萬多人給人的感覺足可對抗五個軍的禁軍,這給趙王的不安感實在是太強烈了。

雖然大家現在一說話便是大魏還很太平,國家龐大,面臨北虜和東胡的威脅也不是一兩年了,也未見得會怎樣。

但有心人心裡俱是明白,北方威脅太大,大魏快撐不住了,對內收取賦稅太狠來支持中樞財政,導致盜賊成羣,很難說會不會爆發大規模的起義。

一旦有警,北方的強胡,南方的海盜,內地的盜匪,各處都會呈現兵慌馬亂的末世景像。

這種情形下,雖然不至於到兵強馬壯方可爲天子的局面,但掌握相當大的地盤,擁有財力,兵力,才能確保安全和更進一步的可能。

徐子先在岐州,和齊王內外勾結,林鬥耀也是支持,一旦末世景像出現,這幾夥勢力挾南安侯自重,福建路瞬間便能自立,朝廷是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相對齊王,趙王肯定更想誅除徐子先,只可惜他做不到,齊王平時的關防也很嚴密,但他萬萬沒有想到,劉廣泗這樣的老部下居然被趙王買通,一時大意之下,才爲趙王所得手。

“殿下意欲保舉我爲東藩觀察使,兼澎湖水師觀察使。”徐子先淡淡的道:“人家防着我們,我又有意經營好東藩,這也算是個好辦法吧。”

陳佐才點頭道:“也算是以退爲進了,經營好東藩,將來也一樣能風光還福州。”

話是這麼說,但陳佐才的話中不乏壓力和悲涼之感。

此前大夥兒把經營東藩當成一步棋,只是徐子先堅持如此做,所以衆人跟隨。

現在陳佐才卻是明白過來,在福州的基業,岐州留不住,南安肯定也會被限制,等於南安侯府的一切希望和機會,俱在東藩。

最多加一個澎湖。

也就是說機會是在孤島和海外,哪怕是經常下海討生活的福建人,在面對這種局面的時候,心中也是不乏一種悲涼和悲壯皆有的感覺。

“嗯。”徐子先其實想說的並不是這些,但還是順着陳佐才的話意點了點頭。

徐子先心中一直在思索的是,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如承諾的那樣,以國事爲重,哪怕損失自己的個人利益?

如果當政者是齊王這樣的親王,徐子先會毫不猶豫的答是。

爲了千萬百姓,爲了國家的安穩,按下自己的野心又能如何?

人生一世,有人只是渴欲登頂,徐子先並不是那樣的人。

一定程度的成功,然後過上幸福的生活,甚至宅在家裡,研究美酒美食,研究怎麼能叫自己過的更舒服,這纔是徐子先真正想要的生活。

而一直努力向上攀爬,最終登頂,雖然凌空而立,天下唯我一人,對天下生民,生殺予奪,這種爽感確實是不小的誘惑,但其中的辛苦也非常人能承受。

徐子先原本是打算聽從齊王的安排,替福建梳理出一支能戰的廂軍主力來,甚至如果有機會,他可以去浙江,江南,只要大魏能平安無事,抵禦東胡人的入侵,避免自己落到前世的那不堪下場,這就足夠了。

但今天事,算是徹底粉碎了他的幻想。

政治之爭,就是你死我活,仁德只能由強者掌握,弱者對人講仁德,便是將脖子伸在案板上,任人斫砍而已。

“對不起了,王叔。”徐子先在內心說道:“雖然我答應了你,但我沒有辦法完成自己的諾言……請恕我要食言了。”

夜色之中,一哨兵馬護衛住徐子先,向着南安侯府緩緩折返。城中巡邏的捕盜營的廂軍將士們相當識趣,遠遠的避開。

從齊王被毒之後,福州城中就有這麼一種詭異的安靜,似乎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低氣壓,令人喘不過氣來。

宗室和貴族們在等消息,他們的心態多半是惴惴不安,大家這麼多年已經習慣了齊王的保護,一旦失去這顆大樹,對未來也是充滿迷茫。

也有不少早就依附趙王的宗室和貴人們,心中不乏不安和竊喜。

竊喜是因爲他們感覺自己有眼光,這場漫長的,兩位親王爭奪權位的戰爭終於是拉上了終場的帷幕,看起來是趙王獲勝了。

不安之處,就是在於到現在還沒有確認,而且他們有相當的擔心,齊王有大量的舊部,遍及禁軍和廂軍,如果這些將校一怒起兵,福州城中殺個血流成河,刀兵之下,誰知道刀兵之下,會不會連累到他們?

除了宗室和貴人們之外,大量的官吏,將校,士紳,商人,普通的黔首百姓,心中除了擔憂和祝禱之外,也是真的沒有其餘能做的事情了。

除了擔心齊王之外,更多的人也是在擔心城中會起衝突,爆發激戰,福州城是太祖年間擴建修築,宣宗年間包磚重築,除了在倭寇之亂時福州城外曾有倭寇威脅城池之外,這近三百年的時間裡,福州一直是風平浪靜,從未有過什麼真正的危機。

這些年海盜繼倭寇而起,對漳,泉,興化軍各處都有騷擾,只有福州有禁軍駐守,海盜難犯,而且福州城高而險峻,守備相當森嚴,不要說陳於泰,便是蒲行風等幾個巨盜,怕是也沒有想過要從正面攻克福州。

輕微的馬蹄聲踩過,很多百姓從自家院門處向外窺探,見是南安侯徐子先的儀衛簇擁着這位年輕的君侯經過,很多人都是略感欣慰,如果叫福州城裡的人來選擇,他們第一信任的當然還是齊王,其次便是這位年輕的君侯。

“唉,亂世要來了。”一位耄耋老者眼看着徐子先策馬經過,禁不住淚如雨下,上一次他看到有宗室半夜策騎經過時,還是四十年前的倭亂之時。

而這一次,變亂起於蕭牆之內,後果很有可能比上一次的倭亂要嚴重的多,由不得不叫這個老人悲從心來。

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三章 秀娘第五百二十六章 戰法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會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無遺策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二百一十章 狂生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家第七十章 暫且忍耐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五十七章 訓誡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八十六章 後宅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計劃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五百四十六章 失手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精巧的設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五百五十二章 進軍第四百六十二章 兇獸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四百三十九章 陰暗之所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請放心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安侯第四百六十八章 慘敗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四百四十九章 亂事起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一百九十章 馬政札子第九十五章 發餉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五百一十五章 抱養第四百三十六章 類比第四百零五章 決意出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三百八十一章 撲朔迷離*首頁大封加更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五百一十一章 參觀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趕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四十三章 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