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

林鬥耀一肚皮的火氣,但還是勉強呆到中午,戰場看過了,接下來就是火化屍體,點驗首級,移交俘虜,徐子先肯定不會很快將這些事做完,沒有詳細的數據,安撫使司也不能上報,倒是提刑司,巡察使,還有楊世偉這個知府可以先行上報,林鬥耀離開上轎時,真是一腦門的官司。

安撫使司的三千貫,可想而知不容易到手。

鄭裡奇等人也是善財難捨,善後事宜,只能口惠而實不至。

轉運使蕭健明乾脆躲着沒來,近來大魏財賦困難,地方財賦除了國賦外,雜項收入也有很多由轉運使奉命轉送京師,要是拿幾千貫出來,蕭健明也很感爲難。

只有楊世偉身爲知福州府軍州事,難以推塞,到底現場就拿了一千貫出來犒勞團練武卒,這筆錢也就是面子錢,要是一毛不拔,楊大府臉上不太好看。

至午時,浩浩蕩蕩前來的幾千人陸續回程,戰場看了,幾千人的激戰肯定是真的,俘虜也是真的,斬首也是真的,一切細節等南安團練上報即可。

一場大亂,就此消除平息,不少人心生感慨,特別是信昌侯徐如鶴,靖遠侯陳滿等人。半年之前,徐子先尚不及他們不成器的兒子,轉瞬之間,權術地位實力居然到如此地步,可以當面與安撫使林鬥耀爭鬥,林鬥耀一時半會還拿不出辦法來反制。

這種反差,委實令人唏噓,特別是陳滿,想起被南安侯府拒婚之事,再看到小妹容貌出色,在鎮上組織人手忙碌時雖是少女,但眉宇間頗有英氣,真是失去了才知道痛悔莫及。

以南安侯現在的實力,積累數萬貫的嫁妝也只是小事,還有徐子先這樣得力的助力,陳滿真是滿心苦澀,打定主意,回家之後要狠狠教訓兩個不成器的兒子,爲什麼要和徐子先鬧到反目成仇?

齊王則滿懷欣慰,若不是要小心避忌,齊王恨不得留下來,與徐子先等立功之人,好好痛飲一番纔是。

陳篤敬當然老懷大慰,未來佳婿如此人中龍鳳,還有什麼可說的?

唯一憂心的就是徐子先的年齡,地位,功勞,人望,簡直是各家搶女婿的標配模板,兩家國公都有幼女待字閨中,血脈上已經出了五服,宗室內出了五服也能結親,只是不太被世人接受,要是兩個國公俱是拉下臉皮,搶自己這個女婿卻是有些麻煩了。

當下離去之時,陳篤敬想了想,將兒子叫到身邊,耳語了一番。

陳正志微笑着答應下來,他原本就要到吳時中那裡讀書學習,有此任務,一時當然更不急着走了。

午時飯菜飄香,武卒們奉命整隊,在徐子先的注視下回營休整吃飯。

俘虜們被押到營中,在校場四周叫木作工匠來打造柵欄,這兩天先關着再說。

川流不息的俘虜一臉沮喪的從大隊人羣中走過,四周不免招呼以痛罵,不少漢子衝到附近,對這些俘虜飽以老拳,武卒們也不太攔,只要不擾亂隊伍就好。

俘虜當然是沒有飯可吃,徐子先令人放幾十個木桶過去,這幾天也就供應清水了。

徐子先本人卻是顧不上吃飯,鎮上四處還是亂哄哄的,武卒中受傷的很多,現在陸續搬擡到營中繼續救治,徐子先顧不得吃飯休息,先到營中挨個探望傷員。

他可不是林鬥耀,受傷的武卒他也幾乎人人都叫的出姓名,不比林鬥耀假惺惺慰問幾句,對重傷者,令他們安心,縱使不幸,絕不會叫他們的家人吃一點虧,有幾個重傷難治的聞言俱是落淚,恨不得能起身給徐子先叩頭。

輕傷者,則吩咐醫生一律給用好藥,只要能治好傷,花費再多也在所不惜。

“重傷有七十多人,主要來自信字營。”秦東陽臉色有些沉重的道。他的官袍上滿是血污,也顧不得換洗,一場大戰下來,混亂一兩天是很正常的事。過了午時,徐子先將李儀和秦東陽孔和幾人都叫過來,小妹和秀娘趕着做了飯菜送過來,衆人在簽押房裡匆匆一飯,吃個半飽就算完事。

連夜奮戰加上忙碌了半天,每人臉上都滿是疲憊之色。

徐子先道:“戰死的兄弟是多少人?”

“五十七人。”秦東陽道:“有三十來人都是信字營的損失,忠字營損失最小。”

徐子先面色凝重,說道:“重傷的我看了一下,怕是有不少人救治不了。”

這年頭的醫療水準相當的差,金創傷主要是消毒止血這兩塊,剩下的就是靠個人的身體素質硬扛,扛的住就活下來,扛不住就只能死。

就是消毒這一塊也相當原始,很多金創藥怕是本身還帶着病毒細菌,好在徐子先知道蜂蜜是天然的消毒良藥,早前就吩咐人收購了不少,就消毒的效果來說,肯定比那些醫生用的草藥要好的多。

“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李儀道:“兵兇戰危,就算世子也受了傷,武卒們也不會抱怨什麼。今天鎮上和官莊上的人都來幫手,武卒們也是很感動,都說值了。”

調鎮上和官莊百姓來幫忙,並且商家出重資犒勞武卒,這事團練武卒們都看在眼裡。團練原本就是保護鄉里,爲了自己和鄉鄰百姓奮戰,所以死傷雖重,但不會有人抱怨什麼。

當然,短時間的士氣低落也是不可避免,好在這種事可以用撫卹和犒賞來重新提振。

“戰死的武卒,家人願意的,可將家中老人小孩送到養濟院來照顧,衣食使費都由南安侯府來負責,”徐子先道:“重傷的先救治,若救不回來的,也是這樣一體辦理。重傷致殘疾的,也與戰死的武卒同例。輕傷視傷情給假期,假滿之後再回營。犒賞錢,明天早晨就發。”

孔和問道:“發多少?”

“戰死的發五十貫給其家人,重傷致殘的也是五十貫,重傷能痊癒的四十貫,輕傷三十貫,其餘每個武卒發錢十貫。隊官以上的武官,一體按武卒標準翻倍。”

李儀和孔和等人均是微微點頭,表示贊同。

這個賞錢額度比一般的廂軍和禁軍都要優厚一些,主要還是商家貢獻了一大筆錢財,這叫南安團練在財務上很是寬裕,理所應當厚賞將士。

秦東陽臉上有一些感動神色,不管怎樣,身爲一個武夫能得到這樣的待遇和厚賞,會使將士覺得不枉拼死廝殺一場。

這樣的安排,對戰死和重傷武卒的撫卹,會使將士覺得無後顧之憂,心懷感激,如果再有戰事,當然還會人人奮勇爭先。

“不管怎樣,此次還是令人振奮的大捷……”秦東陽按捺下激動的情緒,很是沉穩的說道:“戰死和重傷武卒百餘人,輕傷三百餘人,但斬首一千一百七十一級,俘虜兩千零五十四人,逃走敵人不到八百人,再有俘獲的大量的兵器,戰甲,收穫實在是很大。”

孔和笑道:“還有二百艘大小般只,也值得好幾萬貫了。”

徐子先問道:“有多少甲,兵器質量怎樣?”

“兵器蒲家的人用的好,多是精鋼打造的好矟,好刀,比我們現在用的還要好一些。”秦東陽道:“這一次破損的兵器不少,正好能彌補一些損失,不過武庫的庫藏還不夠,需要加緊訂購。長短兵器,質量上等合用的,有三百多支長矟,二百柄障刀,也是不小的收穫了。其餘的什麼狼牙棒,大刀,鐵槍,鐵棍,鐵鐗,鐵鞭一類,都不合用。甲冑來說,鐵甲多有破損,但修補一下就能用,大約有五十領半身鐵甲,護脛,護心,護臂,俱是不全。鎖甲有百二十領,有不少破損的,也可修補,皮甲和鑲嵌鐵葉的棉半身甲最多,三百五十多領。這些甲都已經剝下來初步清洗過,我叫人收到武庫裡去了。”

在場的人都是精神一振,徐子先更是和李儀,孔和相視而笑。

這些破損的甲冑當然都是能修補的,修補費用相對於製成全甲的開銷來說可以忽略不計。

一領半身鐵甲,全部是用鐵葉層層疊疊的用牛筋扎束在一起,防護能力相當驚人,四十步外,硬弓很難破甲,只有腰張弩和蹶張弩可以,百步之外,就算是蹶張弩也不能保證破鐵甲防護,只有牀弩辦的到。

大魏步卒,能夠與擅騎射的東胡北虜西羌征戰多年而多有勝績,主要還是靠的精良的鐵甲來護住要害,防護敵騎弓箭的傷害。

這種半身鐵甲一般是大魏禁軍才用的上,而禁軍之中還有更強大的鐵甲,從鐵盔,頓項,護肩,護心鐵鏡,到全身及膝鐵甲,護脛,鐵手套,鐵網靴,穿上這種名爲步人甲的鐵甲後,整個人好似一個鐵人。

只有最強悍的戰士,最精銳的禁軍序列纔有這種穿步人甲的鐵人軍,這種全身重的步人甲重七十斤,加上武器近八十斤的負重,一般的壯年漢子穿上之後,行走都很困難,不要說在戰場上揮矟奮戰要消耗多大的體力了。

只有習武強身有成,穿上步人甲後還能奮步如飛的最強悍的禁軍將士,纔有資格穿上步人甲,成爲大魏軍中最爲精銳的重甲步兵。

由於合格戰馬的缺少,大魏缺乏重騎兵,只能大力栽培出這種重甲步兵來,而以大魏億萬生民,合格的穿步人甲的重步兵,最多也不會超過三萬人。

當然,不止是合格的將士不足,這種全身甲也是太過昂貴,一套步人甲打造成型最少要半年左右的時間,幾個匠人不停鍛打,用料都是最好的精鐵,加上工藝成本費用,一甲價格超過二百貫,這樣的開銷,也只有朝廷才負擔的起。

此次南安團練獲得的五十領半身鐵甲,也是制式鐵甲,每甲值錢百貫,五十領甲,等於以前侯府全年的收入!

另外鎖甲,綿甲,皮甲,均是價格不低,此次戰事,光是甲冑價格,最少也在兩萬貫以上。

加上俘獲的船隻,這一次的收益,應當超過五萬貫。

哪怕是對戰死武卒心存傷感,也憂心那些重傷的武卒是否能痊癒,徐子先還是忍不住擊了一下掌,什麼好戰者必亡,要是每打一場仗都有這樣的收益,只有越戰越強!

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三百三十章 比搶更好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一百四十五章 東藩棉田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二百四十章 風急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銷之法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十四章 報館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部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三百七十二章 無兵無卒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四百七十四章 中山王纛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說話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一百零二章 教訓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五百三十三章 展望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賞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二百六十八章 甘與不甘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一百一十二章 細雨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灘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五十章 慶功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五百零七章 異國風俗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四百五十章 風起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四百九十四章 封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四百八十一章 就縛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五百章 弓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