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雁門從軍

“天下九塞,雁門爲首!”

雁門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東走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直抵幽燕,連接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勘稱北地第一要塞,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是草原遊牧民族南下的必經之路。

在雁門這條千年古道上,不時的能看到騎着駿馬、揹着弓箭的燕趙遊俠兒三人一羣,五人一夥的匯聚而來前往雁門關從軍入伍,在中國歷史上,講究秦漢一體,可以說漢王朝的建立在很多方面都繼承了秦的制度,尤其是在軍事上,對軍功異常看重,漢高祖劉邦就曾立下過:“非劉姓不得爲王,非功臣者不得封侯!”的白馬之誓;這個時代從軍入伍對那些滿腔熱血的年輕人而言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同時也是一條難得的晉升渠道;以至於每次漢軍出征,路上都會有大量的彪悍少年自備兵器、乾糧跟隨出戰,想在戰場之上博一份前程!

可以說軍人在一個國家裡社會地位的高低,決定了這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強度,而中國自古就有尚武之風,尤其是燕趙一帶,因爲地處北疆,連年征戰,民風極其彪悍,號稱: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中國人這種尚武的風氣從夏、商、週三代開始一直延續到了北宋,從宋開始,重文輕武,武者在國家中的地位可謂是急轉直下,可以說宋朝是中國人整體民族性格的一個分水嶺。

宋朝之前,所有中國男孩的人生目標基本都是:“好好練武,長大以後當大將軍,塞外立功!”

宋朝之後,所有中國男孩的人生目標則變成了:“好好讀書,長大以後考狀元郎,跨馬遊街!”

從此尚武之風徹底沒落,文教之風興盛而起,在華麗的宋詞暖風之下,中原王朝變成了一個藝術的國度,隨後就是異族入侵,割地、歲幣、稱臣,最後崖山之後再無中國……

寂靜的古道上,隨着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三匹快馬奔跑而來,爲首的是一名黑衣黑馬,狼背蜂腰的少年,微黑的小臉上劍眉鷹目,帶着一股子邪逸的俊美,身後揹着的巨大鐵臂弓,和馬鞍邊得勝鉤上掛着的八十一斤鳳翅鎦金鏜清楚的告訴所有人,這個少年除了長相俊美之外,還有驍勇彪悍的一面;後面兩個少年也同樣是體型魁梧,彪悍不凡,各自帶着寒光閃閃的兵刃。三個人都是滿面的風塵之色,顯然是從遠道趕過來的。

來者正是蕭逸等三人,原來三人定好雁門從軍的計劃後,收拾行囊,立刻起行,出漁陽郡,沿着官道向西經上谷,過代郡,渴飲山間泉水,餓了獵殺野獸爲食,一路上曉行夜宿,半月之後順利的進入了雁門關地界。

雁門、雲中一帶原本是遊牧民族的活動區域,戰國時期,一代英主趙武靈王,大膽的改革軍事,放棄了中原人傳統的寬袍大袖和笨拙的戰車,改爲胡服騎射,極大的加強了趙國的軍事力量,終於打敗了林胡、樓煩等異族,硬生生的從狼嘴裡搶下此地,設置了雁門郡;看着眼前雄山峻嶺的險峻地形,蕭逸心中不由得感慨萬千:“祖先如此英勇,子孫豈能丟失寸土!”

雁門關正處於兩山之間的要道上,設有南北兩門,北門外就是茫茫無邊的大草原,由於近期匈奴人活動猖獗,時常有些零散的騎兵前來騷擾,所以平時都緊閉關門,南門內則是漢人的活動範圍,因爲前些日子被匈奴三萬鐵騎劫掠多日,搶走人口、牲畜無數,所以當蕭逸三人來到時,看到的只有一片荒涼的景色,各處田園荒廢,人煙極其稀少,很多地方還能依稀看到被戰火焚燬的痕跡,可見這次匈奴南侵給漢地百姓帶來地災難可謂深痛入骨。

太守張楊的確算是一員能吏,自上任以後,他從內地各郡召集了大量的青壯、民夫,不惜花費重金,親自監工日夜搶修、重建了被匈奴人毀壞的城池,此時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施工的工地,無數的民夫赤膊着脊背,喊着號子,肩挑人扛的把磚瓦、巨石等材料搬運而來;新修的城牆都是用青石、巨磚爲基礎,以黏性極佳的糯米調汁,摻和鐵砂,再用黃土層層夯築而成,城牆上面設有駐軍用的頂樓,整座關防堅固而雄壯,絕對稱得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城門口的青石匾上橫刻着:“雁門關”三個篆文大字;筆畫蒼勁有力,雄壯非凡…………

蕭逸三人並沒有進城,原來爲了安置這些前來投軍的豪傑,太守張楊特意令人在南門外的一座廢棄的神廟處擴充、休整了一座營房,軍營佔地極廣,足有數百畝,上面搭建了大量的帳篷。這樣一來,既方便了統一管理這些前來投軍入伍的豪傑之士,也避免了這些人進城以後會騷然城中的百姓,畢竟,武者大都性格剛烈,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事情時有發生,要知道,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是能鬧事,也越加的桀驁不馴。

當蕭逸三人催馬來到營門口時,裡面已經匯聚了大量前來投軍入伍的燕趙遊俠兒,放眼望去足有數千之衆,人喊馬嘶的亂作一團,營地裡到處可以聽見他們的吵嚷聲,鬥毆之類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軍營旁邊還有一塊訓練區,同樣佔地廣闊,是一片寬廣的草地,上面插有大量的木樁和草靶子,既可以用來練騎射,也可以練兵器,此時已經有數百人在這裡縱馬馳騁,各種兵器在他們手中上下飛舞,大多是長槍和馬槊、弓箭之類,有些演練的十分精彩的,不時傳來陣陣的叫好聲,駐馬看了一會,蕭逸並沒有發現這些人中有什麼絕世的武將,頂多也就算得上弓馬嫺熟而已,原來還期待着能碰到幾個三國名將,看來是不可能了,也是,那些牛人大都選擇去投靠明主了,肯從小兵幹起的還真沒幾個……

見到蕭逸三人到來,軍營中立刻走出一名軍卒,將他們帶到一頂帳篷裡進行安置,同時詳細講解了此處的規則,原來這次太守張楊爲了招募勇士真是花了大力氣,凡是到此投軍者,不但提供免費的食宿,營中選拔期間的一切花銷還皆有官府承擔;衆人既可以在軍營裡好好休息,恢復體力,也可以去邊上的場地練習騎射,只要不出營門鬧事,在這裡還是比較自由的。三日後太守張楊就會親自來這裡選拔人才,考覈武藝,因爲這次是以組建騎兵爲主,所以考覈的重點就是騎射功夫。

安頓好後,蕭逸並沒有出去,對他而言,那種臨陣磨槍式的訓練毫無意義,只是靜靜的呆在自己的帳篷裡,一邊恢復路上的疲勞,一邊仔細考慮未來即將面對的各種錯綜複雜的情況;反倒是大牛、馬六二人,來到軍營後顯得十分活躍,很快就適應力這種軍營中的集體生活,整天的四處走動,因爲二人性格豪爽,加上武藝超羣,很快就結識了不少的朋友。

第二百七十一章打破鐵律,奸雄稱王(三)第八十七章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第31章 夢裡依稀有故鄉第一百五十六章南北議和,罷兵停戰(下)第600章 星夜渡河第778章 瞞天過海第五十一章袁氏反擊,拼死一搏!第874章 高官厚祿,反戈一擊?第196章 一幅畫像第107章 紫木再現第一百三十四章忠臣與能臣!第96章 蕭郎上殿第690章 河西走廊第270章 弟弟?妹妹!第二百九十五章無愁紙、印刷術!第二十三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六)第233章 敢越獄的纔是好兵第一百八十八章定軍山!(中)第四十章兄弟再相逢第274章 豆腐西施第八十二章冢中枯骨,何問姓名!第五十五章決戰定軍山!(二)第13章 千里墨煙駒第534章 暗夜屠殺第788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十七章驕狂奸雄,強行出兵(上)第二十八章子午谷、生死地!(一)第二百零六章西方有寶物--搶!搶!搶!(四)第430章 是朋友就該一起喝酒!第九章蕭氏的‘小算盤!’第522章 主政徐州第531章 讓報復來的更猛烈些吧!第366章 金狼頭白犛大纛旗第383章 神威天將軍第三十一章天降大霧,金蟬脫殼!第十八章百家爭鳴(三)第十三章自古美人如名將,不使人間見白頭!第367章 陌刀兵出陣第590章 定海神針第227章 食人魔蕭逸第二百一十九章潛龍之爭,兇險萬分(一)第511章 瘋狂的虎鳩第776章 收服軍心第四章油鍋撈金第389章 回馬槍第四十六章馬六出征第626章 經濟封鎖線第四十三章破掉的不敗金身!第313章 殺父之仇,不同戴天!第107章 紫木再現第336章 明天再議第283章 毒士賈詡第一百二十三章故技重施!第675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零七章天殘客棧,啞巴小童!第二百零七章西方有寶物--搶!搶!搶!(五)第651章 招財貓第3章 生死一線第一百二十九章大耳賊,欲爲王!(二)第768章 再屠潛龍第486章 再生一計第112章 兩件小事第二百零五章西方有寶物--搶!搶!搶!(三)第751章 蕭郎大婚(下)第九十一章周郎妙計,黃蓋出馬(下)第625章 蕭郎沉睡周郎醒!第255章 虎癡也來了第二百三十一章貂蟬出馬,一個頂倆!第二百零五章忠貞荀文若,血染司馬門!第802章 漢家兒郎VS百越之王!第一百四十七章熊孩子VS鳳雛先生!第二十八章始驚、次醉,終狂!第642章 錢荒來了第一百二十五章刺殺-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一百一十三章新野縣城,中興之源!第八十六章巴蜀士族的小心思!第171章 走私商隊第一百二十七章歡喜活佛!第277章 大哥,你以後能稱王嗎?第783章 盡化焦土第340章 女人的眼淚第116章 太監總動員第二十五章趁喪出兵,克復中原!(下)第一百六十四章貪狼決鬥鳳雛!(十一)第207章 雁門大戰(四)第一百三十七章惹不起,躲得起!第一百七十七章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一)第一百七十七章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一)第380章 江山、美人,誰輕誰重?第578章 宛城之戰(上)第一百五十五章勞師遠征,長途跋涉!第一百二十九章買貴不買賤!第700章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第一百零九章鄉間小童,未來名將!第二百四十章聚於密室,無聲之議!(下)第591章 薄葬愛子第七十五章生子當如孫仲謀(上)第445章 品評豪傑第二十六章天下人只知蕭太師,不知魏天子!第501章 再戰二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