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八)

“子翼先生跋山涉水,來到漢中偏僻之地,又賜予大量珍寶,讓我等甚感榮幸,然而最近關中一帶、數十萬虎狼之師雲集,不知有何意圖?

我漢中地域雖小,亦有十萬精兵,四五十萬百姓,外據山川之險,內部土地肥沃,更有大道教化人心,自成一方太平樂土!

借用蕭大司馬的名言:朋友來了有美酒,倘若是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叉,真要動起刀兵來,幾十萬教衆絕無怕死之人!”

第一個站出來的是閻圃,巴西郡安陽縣人氏,足智多謀、口才極佳,是爲張魯手下第一謀臣,而且博覽羣書,精通黃老之學,也是益州有名博士!

如今關中大軍雲集,漢中郡一日三驚,可是輸人不能輸陣,閻圃的態度很強硬,同時也想試探一下,幕後排兵佈陣之人,是不是蕭逸呢?

“哈哈,劉焉、劉璋父子割據巴蜀二十餘年,上不朝貢天子,下不安撫百姓,橫徵暴斂、奢侈無度,以至於天怒人怨,四海沸騰!

我家魏王千歲,上奉天子以安社稷,下蓄兵馬以討不臣,十餘年來南征北戰,蕩平中原各路諸侯,功德可昭日月矣!

如今上奉天子旨意,下順百姓人心,以夏侯將軍爲統帥,帶領五十萬仁義之師,欲借漢中道路,討伐巴蜀之賊,又有何不可呢?”

蔣幹回答的滴水不漏,不但爲出兵找到了藉口,還讓對方無法反駁呢,漢中、巴蜀互相爲敵,不但戰場上廝殺不斷,口頭謾罵也沒停過。

稱劉焉、劉璋父子爲竊土之賊,守戶之犬,還經常以道家秘術詛咒之,如今朝廷出兵討賊了,漢中集團若是出言阻止,豈不是自抽耳光嗎?

對於閻圃的試探嗎,直接扔出了夏侯淵做擋箭牌,順便把總兵力誇大一倍,進一步對漢中施壓,順便提出借路的要求,可謂一舉三得!

“借道伐蜀是假,假途伐虢纔是真吧?”

“劉璋背逆朝廷,難道不該出兵討伐嗎?”

“我漢中亦有十萬精兵,足以討伐劉璋之用,就無需朝廷大動干戈,只要資助一些軍械、糧草就好了!”

“漢中若能吞了巴蜀,又何須對峙十餘年之久,軍械、糧草自然沒有問題,只要你們打開棧道關卡,東西立刻派人送到南鄭!”

…………

蔣幹、閻圃脣槍舌劍的,斗的是不亦樂乎,而前者顯然佔了上風,畢竟一個是職業使、,另一個是職業學者,術業各有專攻呀!

不過閻圃等人也知道,借道是萬萬不能的,否則幾十萬曹軍進來,肯定先佔漢中、再圖巴蜀,這辦法幾百年前就有人用過了。

“閻祭酒不得無禮,我漢中乃是禮儀之邦,豈能如此對待客人,罰你抄寫《道德經》十遍,以贖惡言相向之罪!”

“諾!”

“子翼先生此番前來,可有魏王千歲、或者蕭大司馬的書信嗎,久聞二位英雄蓋世,本天師亦有心高攀,最好化干戈爲玉帛!”

張魯出面調解爭吵了,如今兩軍對峙、劍拔弩張,就算說的天花亂墜,地涌金蓮,也比不上一支箭簇有用,最後還是實力說話。

朝廷方面的情況,張魯也很清楚,大漢天子是個傀儡,軍政大權都在曹操手中,不過曹操年老力衰、恐怕不久於人世了,未來二三十年之內,真正說了算的是蕭逸!

“張天師道行高深,教化漢中百姓有功,魏王千歲、蕭大司馬亦有結交之心,更希望天師能前往許昌,暢談古今、把酒言歡!

這是我家大司馬大人,寫給張天師的書信,一切事情皆在其中,還望莫要辜負了好意。”

蔣幹順杆而上,邀請張魯前往許昌,就是讓其歸順朝廷,而後摸出一封書信,雙手遞了過去,信封上一行大字:‘純陽觀主-無愁子至書於張天師之前:’

筆力雄健,龍飛鳳舞,且有一股金戈鐵馬之氣!

“無量天尊,無愁子道友有心了,日後若有機會,願與汝盤膝而坐、品茶論道,探討天地玄黃之妙,宇宙洪荒之理!

互爲道友,印證修真,或許能共成大道,攜手羽化成仙,從此不受肉身束縛,元嬰傲遊四海,豈不是人生一大樂事?”

一般上位者互至書信,都先列出自己的官職、爵位,比如大司馬-大司農-無愁縣侯……至書某位大人之前!

蕭逸卻一反常態的,隻字不提官職爵位,而是搬出了道家法號,這讓張魯頗爲滿意,心中好感直線上升,還向着北方稽首行禮!

道教是華夏本土宗教,繼承了古代原始宗教的血脈,講究敬天祭祖、天神崇拜,到了春秋戰國之時,正式形成了黃老道家,並確立了‘尊道貴德,天人合一’的思想體系!

東漢末年以來,又演化出了太平道、天師道,以及無數的分支,可惜前者野心太大了,竟想要推翻大漢朝廷,結果被武力鎮壓了,張角三兄弟盡皆身亡,道統也隨之灰飛煙滅了。

太平道覆滅之後,張魯以道家唯一正統自居,一心想着傳播、光大天師教,建立個****的政權,可惜自己的能力有限,別說整個天下了,一個巴蜀都拿不下來!

尤其是最近十幾年,佛門勢力疾速膨脹,招收了無數的信徒,嚴重威脅到了道家生存空間,張魯看在眼中、急在心裡,偏偏又無計可施,幾次與佛門勢力發生衝突,還都落到了下風呢!

三年之前,蕭逸設下妙計,狠狠的打擊了佛門勢力,拆毀寺廟數百座,強迫僧尼還俗數萬人,沒收寺產不計其數,中原各地幾不聞梵唱之聲……

滅佛事件之後,天下道家無不歡欣鼓舞,對蕭逸更是推崇備至,稱之爲‘道家第一人,道家護衛者’,更傳說他是北斗貪狼天尊轉世,是太上老君的嫡傳弟子!

滅佛的消息傳到漢中,張魯也破了禁酒令,大擺宴席三天三夜,與各部祭酒、大祭酒隆重慶祝,併產生了一個想法:‘既然自己能力不足,就該讓位於有德之人,只要能夠光大道家,誰做天師不一樣呢?’

混沌初分盤古先,太極兩儀四象懸,

子天醜地人寅出,避除獸患有巢賢。

燧人取火免鮮食,伏羲畫卦陰陽前,

神農治世嘗百草,軒轅禮樂婚姻聯,

……………………

蕭逸平常寫奏摺、書信,很少有超過三百字的,都是直奔主題、簡單明瞭,外人說他是貴人言少,務於精純,只有少數心腹人明白,大司馬有個習慣--懶惰!

懶的寫書信,懶的上朝堂,懶的處理瑣碎政務,甚至是懶的做皇帝……做個無憂無慮的道士,纔是蕭某人的初心!

這次卻是例外了,蕭逸洋洋灑灑的、足足寫了七八千字,先從盤古開天地起,扯了漫天神靈,吹了三皇五帝,還寫了一大段道家伏妖降魔之事……

看的張魯大呼過癮,認爲找到了人生知己,可惜故事沒有寫完,讓人心癢難耐的,想知道後面如何了,狐狸精、雉雞精、玉石琵琶精、道家三昧真火……

不過書信的最後,蕭逸以最誠懇的口吻,勸說張魯以大局爲重,主動歸順朝廷,讓漢中百姓免受刀兵之苦,並開列了三項條件:

其一,任命張魯爲太僕,位列九卿之一,加封安樂鄉侯、食邑兩萬戶,二弟、七子皆封爲都鄉侯,各領食邑一千戶,張家的私產妥善保護,朝廷另賞賜金銀、田宅、奴僕若干!

其二,漢中集團的大祭酒、祭酒們,有意爲朝廷效力的,可以前往許昌城爲官,按才能高低予以錄用,不願爲官者可以返鄉,朝廷賜予土地、奴僕,妥善的安置起來!

其三,曹軍進入漢中之後,不殺一人、不搶一物,讓百姓們安居樂業,而且免除賦稅、徭役三年,之後攻打巴蜀之時,也不在漢中徵調兵員!

這是蕭逸與曹操商議之後,定下的西南攻略之一,想要用政治、經濟利益爲代價,兵不血刃的拿下漢中,進而拿下巴蜀之地,寧可多花錢,惟願少死人!

“無愁子道友一番誠意,本天師已經感受到了,而且十二分的感謝,不過信中所提事大,關係漢中幾十萬生靈,本天師亦不敢倉促決定!

請子翼先生暫且住下,容我等商議一番,兩天之後再給予答覆,不論最後結果如何,決不傷先生一根汗毛!”

“如此本使靜候佳音了!”

…………

張魯讓人把蔣幹領下,妥善的安置起來、好吃好喝伺候着,而後把書信傳示周圍,想聽聽大傢伙的意見,面對曹軍的巨大壓力,究竟是戰還是和?

憑心而論,蕭逸開列的三項條件,已經很是優厚了,而且張魯也明白,以弱小的漢中集團,是無法與曹營集團抗衡的,就算有山川之險阻,也不過拖延滅亡的時間罷了!

可是張家歷經三代人,苦心經營漢中幾十年,這樣把基業拱手讓人,又實在有些不甘心呀,而且蕭逸的書信中,提到了軍事、政治、經濟,偏偏沒有說宗族問題,這也是張魯最爲關心的……

“秦嶺地勢險惡,棧道崎嶇難行,只要派少量人馬把守,曹軍擁有百萬之衆,也休想飛度過來,天師且不可拱手而降!”

“沒錯,寧爲雞頭,不做牛後,就算位列九卿之一,也要向人卑躬屈膝,豈有稱霸一方,自由自在的快活?”

…………

楊昂、楊任具爲漢中名將,也是堅定的主戰派,當即拍案而起,要與曹軍決一死戰,張愧、閻圃以及十幾位祭酒,都支持他們的意見!

憑着十萬精兵,險要的地形,取勝或許沒有把握,自保決定綽綽有餘,就算曹軍真的打過來了,也能憑着堅固的南鄭城、背後的大巴山脈周旋一下,豈能不戰而降呢?

“魏王兗州舉兵以來,連滅呂布、袁術、韓遂、袁紹、公孫瓚、劉琮各路諸侯,四方蠻夷無不臣服,如今佔據中原之地,麾下雄兵百萬、戰將千員,天下誰能與之爭鋒,莫不如早早歸順爲好!

蕭大司馬-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多少豪傑折其手中,若是與之爲敵,只怕漢中生靈塗炭,我等亦沒有好結果,還望天師大人三思呀!”

…………

楊松、楊柏兄弟是主降派,認爲以小搏大,根本沒有獲勝的希望,不如主動的歸順朝廷,上可保榮華富貴,下可安黎民百姓!

張衛以及十幾名祭酒,也認爲以和爲貴,起碼可以再談判一下,他們這些人去過許昌城,參加過百家爭鳴大會,對於鬼面蕭郎的絕妙手段,可是記憶猶新呢!

現在主動歸順了朝廷,還能保住榮華富貴,若是死硬的頑抗下去,只怕他們這些人的腦袋,早晚變成了‘骷髏盞’,那時候悔之晚矣!

一方主戰,一方主和,兩邊脣槍舌劍、各不相讓,差一點把靈宮殿的房頂吵翻了……

“諸位所言皆有道理,也都是爲漢中前途考慮,且容本天師卜上一卦,看看天意如何,究竟是戰是和?”

聽完衆人的意見後,張魯沉思了一會兒,向後面的七真殿走去,以往遇到爲難之事,他都會卜卦問天,之後必有妙計!

對外界的解釋是,天師法力高深,可以溝通太上老君,進而得到神靈啓示,破解一切困難之事!

不過也有傳說,張魯在七真殿中,秘密的養了一位謀士,無人知其姓名來歷,而以往的各種妙計,都是出自此人之手!

第一百六十章公孫家族,一窩狐狸!第617章 入山行商第472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三十七章惹不起,躲得起!第一章天生萬物,強者爲尊!第二百章潛龍勿用,蟄伏府邸!第四十五章長阪雄風(上)第二百六十二章皇者不辱,生死兩難!第606章 放虎歸山第530章 壞人,也有帥哥!第一百五十四章南北議和,罷兵停戰(上)第391章 認賭服輸第459章 割鹿宴第58章 蕭逸舉鼎(一)第一百二十七章歡喜活佛!第九十六章我爲刀俎,彼爲魚肉!第597章 孫氏兄妹第二百三十章海燕公主,雌威不減!第246章 曹營第一將第十六章百家爭鳴(一)第一百七十二章疥癬之疾!第818章 和稀泥的高手!第715章 萬里盡漢風第六章買櫝還珠第一百六十章貪狼決鬥鳳雛!(七)第七十章純陽觀,天師道(二)第443章 改元‘興平’第十四章禪讓天下!(上)第一百四十五章趙雲大婚!(中)第879章 戰局逆轉,勝負難測!第三十二章相府神童(下)第322章 蛤蟆太守第七十七章烈焰焚身,化爲灰燼!第三章正一神道,比拼法術!第530章 壞人,也有帥哥!第五十六章恩威並施,招撫成功!第33章 夜戰羣狼第八十五章黃鼠狼給雞拜年!第438章 須彌世界第五章白日捉鬼第684章 平分西涼第439章 一休大師第五十二章夜襲丹江口(下)第689章 羯獸食人第573章 醫道艱難第312章 春耕之宴第一百八十九章翁婿之間,貌合神離!第五十五章雄獅雖老,威風不減!第290章 力斬五熊第315章 大軍出征第476章 童子尿第497章 有罪不罰第一百二十八章米貴如珠,民不聊生!第十一章漢天子三讓皇位!第117章 何進入宮第一百六十五章厲兵秣馬,出師塞外!第589章 浮橋渡河第370章 牀上無英雄第874章 高官厚祿,反戈一擊?第一百二十四章隱蔽山村,桃花源記(四)第六十四章尋覓小女王(下)第一百二十章南陽臥龍,經天緯地之才!第六十五章劉備入川(三)第138章 橫空一箭!第9章 聞雞起舞第541章 小竹,你真好!第29章 萬物生長第823章 要操兩代人的心!第一百五十章出謀劃策,無役不從!第73章 黑白子第512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七十六章此消彼長,蕭氏崛起(十)第二百六十三章可怕的‘營嘯!’第六十八章空缺的儲君之位!第404章 地利不如人和第二百五十章人是陰險之人,馬是奸詐之馬!第四十八章小女王死了?第一百六十一章玄機背後,另有謀主?第二百九十八章公主的美人計!第八十一章一敗再敗!第410章 三峰山大戰(五)第三百零一章日出東方,紫氣如龍!第229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791章 羊皮筏子第二百五十三章人心紛亂,各有算計!第一百三十九章冰雪消融,戰事又起!第二百四十四章大野龍方蟄,中原鹿正肥!(上)第540章 偷香竊玉第二百一十三章飢爲惡狼,飽做羔羊!第二十九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53章 曹軍精悍,不可輕也!第一百四十二章雙雄不併立,一戰決死生(六)第一百零二章玩累了,該回家了!第三章歲月不留情啊!第454章 一曲《長門賦》,羣臣具斷腸!第723章 巾幗之威,不可小覷!第一百七十一章兵不厭詐,絕地反擊!第二百六十九章菩薩心腸,屠夫手段(下)第二百一十二章大軍西征,天賜謀臣(一)第一百二十七章兄弟之交,重逾山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