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潛龍之爭,兇險無比(七)

之前幾年中,曹家兄弟明爭暗鬥不斷,不少官員都成了犧牲品,其中不乏一些朝廷重臣,無愁侯府一系卻毫髮未傷,正得益於蕭逸的先見之明。

可惜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如今奸雄親自垂問,再想推脫恐怕不行了,可這麼敏感的問題,又該如何回答呢?

就以個人感情而論,蕭逸更喜歡曹植一些,文采斐然、心地光明,如果他成爲大魏世子,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曹、蕭兩家會保持友好關係。

可以政治才能而論,曹丕卻要略勝一籌,陰險狡詐、善於用人,雖不是聖君之才,卻不失爲守成之主,更加重要的是,他是奸雄內定的繼承人!

別看奸雄猶豫不決的,可真到了關鍵時刻,必然是曹丕繼承基業,因爲曹操是一位政治家,他要的不是最可愛的兒子,而是最能幹的兒子,如此大魏江山才能長久一些……

問題是,蕭逸能猜中答案,卻不敢說出來,奸雄生性多疑,最討厭別人猜測他的心思,猜錯了固然可恨、猜對了就更加可恨,這可如何回答呢?

“無愁爲何遲遲不言,莫非不願爲老夫分憂嗎,你亦是曹家半子,有話儘管大膽直言!”

“末將非不敢直言,只是心中略有所思,故而遲遲沒有回答!”

“無愁所思者何事,可否說與老夫一聽?”

…………

不回答是不行了,蕭逸決定用最複雜的方式、說出最簡單的答案,有時廢話說多了,也能化險爲夷呢!

眼見蕭逸雙眉緊鎖,臉上露出未有過的凝重,曹操也忐忑不安起來,如果一會兒得到的回答,與自己所想相同,那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相反的,如果蕭逸支持的人、不是自己內定的繼承人,那可就麻煩大了,以曹家現在的情況,消滅蕭氏力不從心,違心換一個繼承人,自己死不瞑目呀?

“說說也無妨的,末將遠思大秦二世而亡,近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之事爾!”

“哈哈!--無愁堪稱智謀深遠之士,所思正好與老夫暗合之,思的好、思的妙呀!”

…………

曹操、蕭逸對視片刻,都仰天大笑起來了,兩位皆是足智多謀、又博古通今之人,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相當明瞭了。

大秦帝國滅亡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始皇帝遲遲未立太子,又駕崩於巡遊的途中,以至於李斯、趙高篡改遺詔,賜死了長公子扶蘇,以及大將蒙恬、蒙毅兄弟,立昏聵的胡亥爲二世皇帝,這才導致朝綱大亂、天下皆反!

試想呀,如果始皇帝早下決心,立扶蘇爲皇太子,讓他坐鎮咸陽城,建立起自己的勢力,就算李斯、趙高有心爲亂,恐怕也動搖不了國本!

同樣的,河北、荊州兩大集團的覆滅,固然是曹軍兵鋒強勁,一路攻城掠地所致,可袁紹、劉表在繼承人問題上,同樣犯了巨大錯誤!

一錯猶豫不決,導致諸子爭鬥、產生了巨大的內耗;二錯廢長立幼、人心不服,進而兄弟自相殘殺,否則以兩大集團的力量,或許不能避免滅亡的命運,至少也能多挺上幾年!

蕭逸連舉兩個例子,也表達出兩層意思:一則,如今曹營集團元氣未復,爲了穩定住人心,最好是遵守繼承原則,立嫡長子-曹丕爲世子,斷絕內部分裂的根源。

二則,不但要立曹丕爲世子,還要速速的舉行冊封,以免的二子繼續爭鬥,消耗曹營集團的力量,若是讓士族門閥,或者地方諸侯插手其中,事情可就麻煩大了!

自從卞夫人哭訴之後,曹操痛定思痛,也下了立儲的決心,而今天蕭逸所說的,與自己所想完全符合,自然是大塊人心了。

心情舒暢之下,曹操渾身輕鬆,彷彿一下年輕好幾歲,又一個問題出現了,立了曹丕爲世子,曹植怎麼辦呢?

“有嫡立嫡,推長而立,此乃幾千年來的祖訓,老夫亦不敢違背之,而且子桓孝心可嘉、精明能幹,雖沒有開拓進取之力,守住基業還是沒問題的。

不過嗎,子建又該如何安置,他在士子之中頗有影響,身邊也不乏虎狼之輩,只怕老夫百年之後,仍避免不了兄弟相爭?”

說話間,曹操的面色陰沉,似乎下了某種決心,自古無情帝王家,若出現二子相爭的情況,爲了江山社稷的安穩,往往會冊封一個、廢掉另一個!

最典型的就是漢景帝了,先立長子-劉榮爲皇太子,後覺得這個兒子軟弱無能,不足以興盛大漢王朝,於是廢其爲臨江王,改立第十子劉徹爲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漢武帝。

又擔心自己百年之後,劉榮以前太子身份作亂,會威脅到劉徹的皇位、進而引起國家內亂,因此漢景帝指使心腹人-郅都,以侵佔高祖宗廟爲藉口,硬是把劉榮逼迫死了。

作爲一個父親來說,逼死自己的親生兒子,的確是讓人齒冷呢,可作爲一位君主來說,爲了國家大局安定、避免百姓陷入戰火中,不惜大義滅親,又讓人萬分佩服了。

同樣的,曹操雖無帝王之名,卻有帝王之才、更有帝王之權,明白舍小家爲國家的道理,既然選了曹丕爲世子,曹植就要倒黴了,輕則軟禁、重則喪命,按着這個思路想來……

“虎爲百獸王,誰敢觸其威,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子桓、子建皆丞相之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呀,立一個爲大魏世子,另一個就則地冊封吧!

青、徐兩州地方富庶,既遠離朝堂之爭,又遠離廝殺戰場,可從中則一郡之地,作爲子建的封地,讓他風花雪月一生也就是了!

日後不幸如丞相所言,兄弟之間起了隔閡,末將一定居中調解,就算豁出去官爵不要,也要保子建平安無事,更不會讓他胡作非爲!”

出乎意料的是,蕭逸非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維護起了曹植,還要充當他的監護人、保他一生平安無事,這似乎匪夷所思,其實是妙到毫顛了。

人稱曹操爲‘亂世奸雄’,不止是雄才大略、陰險狡詐,性格更復雜到了極點,也善變到了極點,幾乎一事一變、一人一變,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中……

剛纔討論立儲之事,曹操站在君王的角度,爲了曹家基業長久一些,這才選擇了自己並不太喜歡、卻又能力突出的曹丕爲世子!

接下來,曹操擔心百年之後,兩個兒子自相殘殺,想提前防備一下,而這個時候嗎,奸雄從一位冷酷君王、轉變成了慈祥的父親!

這種情況下,蕭逸若提議軟禁曹植,或者放逐三千里之外,到蠻荒之地自生自滅,奸雄非但不高興,沒準還會生出殺心,就像護犢子的老人一樣。

因此上,蕭逸提議給曹植一塊封地,青州、徐州地處沿海,城池富庶又遠離邊界,故而駐軍也不多,曹植到了那邊嗎,只能吃喝玩樂、很難起兵造反!

更重要的是,奸雄百年之後,曹丕、曹植若起了爭端,滿朝文武大臣之中,有資格、有實力、有謀略居中調停的,也只有蕭逸一人爾,他是天下第一名將、也是二人的親姐夫!

換而言之,要想曹丕基業穩固,要想曹植平安無事,就得先保證蕭逸平安無事,這等於多了一張護身符,曹操臨終也不敢亂下黑手,否則等着兒子們自相殘殺吧!

“老夫百年之後,江山社稷、曹家子孫就拜託給無愁了,還望好好的照顧着,莫忘記今日之言,老夫這裡感激不盡!”

“爲丞相大人效力,末將萬死不辭!”

對於蕭逸的兩次回答,曹操可謂萬分滿意,雙手抱拳深行一禮,顯然在託付身後事了。

不過嗎,曹操最爲擔心的,不是冊封大魏世子、也不是兒子們自相殘殺,而是眼前這頭‘貪狼’,若不加以制約的話,萬里江山必爲之所得矣!

因此上,奸雄暗下決心,自己臨終前必須設下計策,牢牢的牽制住蕭逸,讓他永爲大魏臣子,否則自己躺在棺材裡面,也閉不上眼睛的呀!

一連商議完兩件大事,曹操、蕭逸輕鬆了許多,此時有人獻上一隻野羊,又肥又大又壯的,當即放血、剝皮、開膛……清洗乾淨後,放在篝火上燒烤起來了。

兩人一邊品嚐羊肉,談論一些軍國大事;一邊俯視獵場,很快發現了有意思的事,遠處出現一大羣麋鹿……

還有一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佛門重寶,琉璃世界(二)第一百一十六章身陷重圍,血戰到底!(中)第380章 江山、美人,誰輕誰重?第163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850章 糧草不足第一百三十章重整旗鼓,再戰荊州(三)第一百四十五章王師所向,旌旗所指!第623章 化廢爲寶第349章 議定遷都第八十三章龍馭歸天!(下)第84章 滅匈三策第二百五十一章千辛萬苦,生擒帝師!第770章 甘苦共嘗第484章 ‘虎鳩’出洞第65章 皇帝的無奈第二百五十七章漏算一招,方寸大亂!第四十八章小女王死了?第二百零八章西方有寶物--搶!搶!搶!(六)第二百七十七章蕭氏底蘊,深不可測!第七十一章純陽觀,天師道(三)第二十六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九)第二百零八章融入學府,尊爲蕭師!第二百六十九章打破鐵律,奸雄稱王(一)第784章 揮師西進第843章 貪狼出山第289章 筷浮人頭落第八十一章厲害的守戶之犬!第122章 宦官末路第一百一十一章蕭郎一怒,劍斬佞臣!第697章 馴服惡犬第六十七章驕狂奸雄,強行出兵(上)第417章 鎮山鼎和馱山龜第66章 海燕公主第一百三十八章竈王爺過梓潼關!第一百零八章三位使者!第715章 萬里盡漢風第六十三章尋覓小女王(中)第九十九章急流勇退!第八十二章窺視河套,恢復故土!第718章 許昌政變(中)第一百九十五章忠烈之士,寧死不辱!第350章 三秦故事第667章 三份鈞令第782章 降伏小惡魔!第372章 二賊授首第404章 地利不如人和第164章 有聖旨!第513章 虎鳩,終於隕落了!第一百六十七章一世漢臣,終入魏書!(二)第230章 陰的就是呂布第430章 是朋友就該一起喝酒!第333章 發現虎鳩第五十四章決戰定軍山!(一)第一百九十二章又一道先王遺令!第二百八十五章再進天香樓第585章 生死三日第一百二十二章隱蔽山村,桃花源記(二)第336章 明天再議第一百七十二章斬殺蹋頓,攻克柳城!第233章 敢越獄的纔是好兵第一百三十六章重整旗鼓,再戰荊州(九)第一百零四章鳳雛的真實打算!第一百三十五章真命之主,方可開啓!第278章 一炷香第五十六章恩威並施,招撫成功!第二百八十三章鬼面蕭郎-兔子殺手!第五章蜀中來客,名士張鬆(五)第四十三章三場比試!(下)第91章 兩難之間第一百五十一章恨水東逝,名將隕落(五)第6章 殺破狼三刀第772章 牤牛陣第二十章魏、吳外交戰!(上)第一百一十三章三路突圍,真假難辨(中)第702章 人不歸,人頭歸!第84章 滅匈三策第265章 生路?死路!第676章 糕點沙盤第431章 爾等識蕭郎否?第八十五章猛虎之子,其名爲彪!(上)第四十五章關中之弊!第504章 內鬥,袁家的傳統第517章 風雲又起第八十八章入深山、屠惡彪!第二百三十九章聚於密室,無聲之議!(上)第一百二十六章隱蔽山村,桃花源記(六)第一百七十五章曹植起兵,手足相殘!(二)第694章 橫劍祭天第516章 三個戰利品第六十六章佛法超度不了惡狼!第一百三十四章劉備稱王,鴻福不足!(下)第二百三十九章聚於密室,無聲之議!(上)第335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八十六章巴蜀士族的小心思!第665章 本都督也來求親了!第575章 皇室聯姻第890章 萬里江山,有我一份!第733章 三份彩禮第790章 全身退而第一百一十九章北伐大業,絕不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