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時機成熟

從祥符港乘船前往商水縣,本就是不到五六日的路程,而從祥符港乘船前往陽夏,那就更快了,幾乎只是三四日的工夫,那三千餘支援陽夏的商水軍士卒,便在三千人將呂湛的率領下,於二月十九日清晨,在渦河的陽夏地界登6。

這一支軍隊的到來,頓時引起了陽夏隱賊們的警惕。

大概一個時辰後,三千人將呂湛率領着那三千商水軍主力,在宗衛朱桂與何苗的指引下,正式進駐陽夏。

在他們入城的時候,不知有多少陽夏隱賊勢力,混在圍觀的平民中,偷眼觀瞧。

其中,就有邑丘衆的領應康,與遊馬衆的領遊馬。

“不對勁,不對勁啊,應大哥。”

“唔……”

望着那一支約三千人規模的援軍進駐縣城,應康與遊馬的面色都不是很好看。

因爲前幾日,由於趙弘潤故意叫縣內的商水軍放水,使城內的隱賊與遊俠們攻陷了兵備庫,這使得應康與遊馬等隱賊大佬們錯誤地認爲,這或許是趙弘潤希望與他們和平解決爭端的表示。

可沒想到,之後連接幾日,趙弘潤並未派人與他們洽談。

這使得應康與遊馬隱隱對這件事有所懷疑,直到今日瞧見這支援軍進駐陽夏,他們心中更加篤定:他們上當了!

他們中了趙弘潤的緩兵之計!

攥了攥拳頭,應康滿臉凝重地低聲說道:“那位肅王殿下,絲毫沒有要與我等妥協的意思,他只是爲了穩住我等而已……可惡!”

在旁,遊馬亦是暗暗自責:“我早該想到的,似那位驕傲自負、剛愎自用的肅王,豈會對我等服軟?這下麻煩了……”

說罷,他好似注意到了什麼,瞪大眼睛仔細瞅着那些從街上經過的商水軍兵將,臉上露出了不可思議之色,難以自制地喃喃道:“這……這是……這怎麼可能?”

聽聞此言,應康疑惑地望向遊馬,不解問道:“遊馬老弟,怎麼了?”

只見遊馬目不轉睛地盯着從眼前經過的那支軍隊,低聲說道:“應大哥,這支援軍,亦是商水軍對不對?”

應康下意識望向那支進駐縣內的軍隊的旗幟,見旗幟上書寫『魏商水』字樣,點點頭說道:“正是商水軍,這有什麼不對麼?”

然而,遊馬眼中卻露出了凝重之色,語氣低沉地說道:“這並非是駐紮在商水縣的商水軍!……這是打敗了三川的商水軍主力!”

“什麼?”應康聞言面色大變。

他轉頭望向從眼前經過的那些商水軍士卒,果然現這些商水軍士卒的甲冑上,遍佈着道道刀劍砍過的痕跡,並且,此刻所見的這些商水軍士卒,他們的氣勢、神色,也與前幾日進駐城內的商水軍有着巨大的差別。

種種跡象表明,這是一支剛剛在殘酷戰場上浴血而生的軍隊。

的確,『商水軍』與『商水軍主力』,別看兩者只是兩個字的差距,但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前者只是駐紮在商水縣與鄢陵的留守軍隊,而後者,那則是平定了三川,剛剛在一場惡戰中取得了勝利的得勝之師,後者軍中的士卒,皆是經過了殘酷的三川戰役的磨練而頑強存活下來的士卒。

這些士卒普遍的特徵,就是他們不像新兵那樣膽怯,讓人有種彷彿看淡了生死的錯覺。

“這些……是來歡迎我們的陽夏平民?”

在這支三千人的商水軍主力隊伍中,李惠小聲詢問着同伴央武與樂豹二人。

由於伍忌並未告訴麾下的兵將此番前來陽夏的目的,因此,似李惠、央武、樂豹這些小卒,並不清楚此刻這座陽夏縣究竟是什麼情況。

“大概吧。……那咱們也和善些吧。”

央武低聲嘀咕了一句,隨即,他注意到有人正在死死盯着他,遂擡起頭來衝着對方咧了咧嘴。

那個死死盯着他的目光的主人,正是遊馬。

冷不丁見央武轉過頭衝着他齜牙咧嘴,遊馬心中一驚,只感覺脊樑骨有絲絲涼意竄上來。

『這個小卒,何等驚人的殺氣……』

遊馬嚥了嚥唾沫。

若不是親身經歷,他怎麼也不會相信,商水軍主力中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卒,居然讓他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

再看其餘的士卒,遊馬震撼地現,這批商水軍士卒的眼神,皆是那種自信的眼神。

這是打贏了一場慘烈戰役後作爲得勝之師的士卒所擁有的自信眼神。

因此他更加確信了:這並非是駐紮在商水縣的商水軍,而是由大將伍忌所率領的,跟隨那位肅王平定了三川的商水軍主力。

而在他身旁,邑丘衆的領應康同樣感受到了這支商水軍士卒所帶來壓力。

『怎麼可能?平定了三川的商水軍主力,不是要等到下個月才能抵達這一帶麼?怎麼可能來得這麼早?』

應康沒有想到趙弘潤會用水路將這些商水軍主力運至陽夏,但有一點他還是可以猜到的:既然趙弘潤有辦法將這三千商水軍主力悄無聲息地帶到陽夏,那麼,商水軍主力剩下的一萬三千士卒,勢必也會在隨後幾日內,6續抵達。

『要開戰了……那位肅王要對我等開戰了……』

應康心底泛起一個不好的預感,拉着遊馬便匆匆離開了人羣。

想想就知道,趙弘潤再次召集這支商水軍的主力軍過來,絕非是打算與他們和平相處,不出差錯的話,今日,這座縣城就會再次生流血事件,前幾日襲擊兵備庫的隱賊勢力與遊俠們,將會受到那位肅王十倍的報復打壓。

而與此同時,伍忌麾下的三千人將呂湛,以及其餘幾名兩千人將、千人將,已經在宗衛朱桂與何苗的指引下,來到了趙弘潤此刻所在的縣衙。

趙弘潤在前衙的大堂召見了他們。

別看此番抵達陽夏的,只是商水軍主力中三千名士卒而已,但將領卻來了不少,除三千人將呂湛外,尚有兩千人將易郟、陳燮,以及千人將冉滕、項離、張鳴,皆是在三川戰役中以勇武著稱,奮戰在第一線的將官們。

“末將等,拜見肅王殿下。”

“免禮。”

趙弘潤揮了揮手,和顏悅色地說道:“對不住啊,諸位,本來要給你們一段修養的日子,不過因爲陽夏這邊的事,又將你們召到這邊。”

作爲此番前來的兵將中唯一一位三千人將,呂湛聞言連忙說道:“這是肅王殿下對我商水軍的器重,我等唯有效死以報肅王的大恩。”

其餘將官紛紛出言附和。

見此,趙弘潤點點頭,正色對諸位將領說道:“此番本王將諸位召至陽夏,並非因爲楚國,也並未因爲宋地,而是一幫作亂的魏人……”

其實,呂湛等將官早已事先從伍忌得知了陽夏這邊的情況,因此在聽了趙弘潤的話後,也沒有太過於意外,他們只是感到氣憤,氣憤於那些陽夏隱賊居然敢行刺眼前這位肅王殿下,居然敢聚衆襲擊他們商水軍。

聊了片刻後,巫馬焦從駐所趕了過來。

見此,趙弘潤將巫馬焦招到身邊,對呂湛等人說道:“具體的事項,巫馬(焦)將軍會安排你們去做。……巫馬。”

“末將在。”巫馬焦抱了抱拳。

只見趙弘潤眼眸中閃過一絲殺意,沉聲說道:“前幾日,那幫賊子攻打兵備庫的那筆賬,該是時候向他們討回來了。”說着,他好似想到了什麼,又叮囑巫馬焦道:“本王最近才得知,這城內的士館,有不少設有密室,有些密室更是連接着地道,可直接通往城外,你給本王全部搗毀了它!”

巫馬焦聞言點了點頭,抱拳應命,帶着呂湛那一干將官離開了縣衙。

而此時,宗衛朱桂、何苗二人這才上前向趙弘潤覆命。

朱桂沒啥好多說的,畢竟他只負責聯絡伍忌,但是何苗所做的彙報,卻讓趙弘潤皺了皺眉。

“六叔……已經離開大梁了?”

“正是。卑職到大梁的時候,六王爺已經帶着玉瓏公主離城外出好些日子了,因此,卑職將殿下的信交給了王府內的肅王衛,叮囑他們待六王爺返回大梁的時候,再送至怡王府。”

“唔。”趙弘潤聞言點了點頭。

雖然他感覺很遺憾,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總不能讓朱桂、何苗他們到處去尋找他六王叔的蹤跡吧?天曉得那位六王叔究竟帶着玉瓏公主去哪方遊玩了。

“冶造局那邊呢?”趙弘潤又問道:“第一批袖箭,何時能到?”

聽聞此言,何苗臉上露出了諸如當日丁鈞忽悠他時的笑容,神秘兮兮地對趙弘潤說道:“殿下,丁(鈞)匠他說,袖箭量造不易,很難在數日內打造一批……不過,卑職帶來了一批更好的物什。”

“哈?”趙弘潤愣了愣,不解問道:“什麼物什?”

“丁匠正在鑽研的弩匣。”

“……”趙弘潤張了張嘴,呆呆地看着何苗。

而何苗卻未注意到趙弘潤呆楞,依舊滔滔不絕地將丁鈞忽悠他的話添油加醋地告訴了趙弘潤,只聽得趙弘潤一愣一愣的。

『我要袖箭,是因爲袖箭非但隱秘,而且方便攜帶,我要弩匣這種魯國十幾年前的淘汰物有何屁用?』

趙弘潤沒好氣地瞧着何苗,當即便猜到,何苗準是被丁鈞那個弩匣愛好者給忽悠了。

在他看來,弩匣純粹就是欺負步兵的東西,唯一的優勢就是它稱得上是半自由的,不射完匣內的弩矢它絕不停火,可若是在連弩面前,它頂個屁用?後者兩倍的射程,一箭就能射暴機匣,直接就摧毀整個弩匣。

要弩匣,還不如再量造一批連弩咧!

不過仔細一想,趙弘潤眼眸中隱隱露出幾絲異色。

因爲他忽然又想到,陽夏的隱賊,還有那幫遊俠,他們幾乎沒有什麼遠程攻擊的武器。

在這種情況下,弩匣,或許能廢物利用一下?

趙弘潤摸了摸下巴,思忖起來。

有一點他必須承認,對付一幫沒有遠程攻擊武器的類步卒賊子,弩匣可造成的殺傷力,並不會比連弩遜色。

甚至於,輕輕鬆鬆就能助商水軍士卒收割一大批賊人的性命。(未完待續。)

第九十九章:楚先鋒軍覆滅第三百五十三章:危機解除之後第315章:戰火再起 二合一第573章:兩清第563章:入城第508章:忠烈之後 二第1120章:暗查 二第941章:再進兵!第290章:開戰!第690章:齊魯聯軍進擊第1065章:打壓與離間 二第630章:汾陘軍進擊第648章:中路軍戰略第二百四十五章:壓力第653章:中原諸國混戰之始第三百一十五章:熔鑄鐵劍第1205章:日漸艱難的咸陽第1390章:黯然與平定 二合一第422章:改變戰術第498章:影響 三第1037章:震驚大梁 二第三十二章:無妄之災第626章:戰略第1003章:韓國三權臣第852章:魏肅王與秦少君第127章:戰後返都 二合一第90章:桓虎與魯國 二合一第1260章:猛將匯聚第七十六章:藏第二百四十二章:肅氏度量衡新規第七十五章:回宮第五十六章:反制第239章:大梁戰役第280章:道不同不相爲謀 二第164章:各國邦交 二 二合一第878章:“一日”戰役 三第387章:不同的選擇第953章:夜半強襲第二百八十章:冤家路窄第兩百一十章:宗府第一百零八章:爭鋒相對第182章:楚國崛起的預兆 二合一第179章:內外並舉 二合一第411章:戰爭將至!第1149章:川雒的分歧第197章:韓王然與魏王潤 二合一第868章:年初發兵第232章:昌邑之戰第940章:合謀第1118章:皇狩出行 二第356章:秦國覆亡第281章:春季之戰 二合一第173章:萬世之基 二 二合一第929章:火中取栗 二第666章:西路軍與東路軍爭功之始第586章:王氏本家的邀請第1124章:鶯雀 二第61章:決戰提前?! 二合一第1003章:韓國三權臣第169章:平定宋郡 二合一第1221章:結盟之議第107章:兩王相會 二合一第二百七十四章: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第三百零八章:遠方的變故 二第三百四十七章:堪稱精騎的馬賊第640章:圍殺第三百二十七章:南樑王的新軍第872章:差距第168章:人有窮盡 二合一第二百六十九章:莫名的心躁 二第三百一十六章:兵鑄局的危機第1299章:衛公子瑜 二第915章:煙雨中的奇襲第九十四章:鄢水之戰 三第637章:夜戰 二第一百九十三章:堅韌的心第1082章:事件背後 二第787章:線索 二 『加更』第一百三十四章:重如山、穩如嶽 二第542章:二桃殺三士第686章:淪陷第509章:行刺第一百六十一章:揮軍正陽第522章:探查陽夏首次單章:有感而發的一段話第483章:天子駕到第346章:楚國覆亡第一百一十五章:釋放俘虜第845章:些許偏差第460章:驅虎吞狼第276章:趙宣回援 二合一第254章:豪賭 二合一第1190章:此進彼退第452章:崩離的羯角 二第548章:收服第一百一十六章:暴怒的熊拓第1093章:初試 二第613章:大梁見聞 三第898章:風暴第696章:戰況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