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肅氏度量衡新規

ps:誰說我不想還清欠債啊,問題是這兩章相當難寫啊,光是查找資料就花了大概碼三個章節的時間,更別說完善構思,毫不誇張地說,這一章的工程量,最起碼也抵四五章。要不是爲了貼合實際,真不想寫這種需要明確數值的章節。

以下正文

所謂度量衡,指的就是用於計量物體長短、容積、輕重的統稱標準。其中,用於計量長短的器具稱之爲度,用於測定計算容積的器皿稱之爲量,而測量物體輕重的工具,則稱之爲衡。

而昨日,趙弘潤首先確定了度的標準,雖然沿用的仍然是舊有的1丈=10尺=100寸=1000分的規定,但事實上,因爲精確了一尺的標準,因此,它與大魏原先採用的舊尺制,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

而在規範了度的標準後,趙弘潤並沒有順勢規範計算容積的量,而是先選擇先確定衡,即重量,因爲在他看來,規範計算容積的量這個標準,是度量衡中最讓他頭疼的。

至於說到規範重量單位,趙弘潤自然不會選擇他記憶中的千克或者克,一來那是舶來品,二來,魏人根本不能理解什麼叫做克,因此,他仍然打算採用舊制的兩與斤作爲重量的基本單位,而他要做的,只是在此基礎上加以規範。

據趙弘潤所知,古人最早採用絫、即黃米作爲實物的標準,規定十絫爲一銖、二十四銖爲兩、十六兩爲斤,簡單地說,一斤約等於是3840粒黃米的重量。

但是這回,趙弘潤並不打算採用舊有的規矩,原因就在於,舊有的重量單位換算過於複雜、累贅,不利於計算。

因此。在考慮了一陣後,趙弘潤選取了大魏境內越來越常見的稻米作爲實物的恆定標準。

首先,他先叫冶造局的工匠們,利用最簡單的槓桿平衡原理製作了一隻木質的托盤天平秤。然後取來一隻足夠裝240粒稻穀的小布袋,先用天平秤稱出這隻小布袋的重量,用那些稻米作爲計量單位。

隨後,在那240粒稻米中減掉等重於那隻小布袋的米粒,得出了両的重量。

而在此之後。趙弘潤並沒有選擇一斤十六兩的換算方式,因爲在他看來,這種複雜的計算方式不利於日後他們冶造局計算大批量的物件重量,也不利於他日後推出十進位的乘除,因此,趙弘潤決定,將一斤的重量,恆定爲十兩。

這種新的斤制,即日後冶造局率先採用的肅斤制,由於所選擇的稻米約比黃米重一倍左右。因此,一肅兩幾近相當於二舊兩,不過,因爲肅斤制採用的是十進制,因此,一肅斤並不到一舊斤的兩倍。

但不可否認,無論是在肅斤制新規下,無論是肅斤還是肅兩,都要比舊有的斤兩制重得多。

可遺憾的是,在場的人。絕大多數均不能理解趙弘潤爲何採取稻米作爲衡量物,也不能理解他爲何將斤兩的換算規定爲十倍,而並非是原先的十六倍。

在此之後,趙弘潤又規範了鈞與石的重量。規定1石=10鈞=100斤=1千兩=1萬錢=10萬銖,在這個新規下,一肅兩約等於舊一兩的2倍,一肅鈞約等於舊一鈞的2/3,但一肅石則約等於舊一石的5/3。

注:附舊新斤制對比。注意,都是約值!!

原:銖0.65克、錢3.7g、兩15.6g、斤250g、鈞7500g、石30000g

肅斤制:銖0.5克、錢5g、兩50g、斤500g、鈞5000g、石50000g

總的來說。肅斤制與舊斤制換算有着顯著的差別,但是,其十進位的換算也顯然要比舊有的斤兩制容易得多,可以說是一目瞭然,但遺憾的是,還是有不少人對此心存疑意。

這不,冶造局的局丞王甫在隱晦地勸說未果後,小心翼翼地說道:“殿下,要不然,新的斤制先在我冶造局使用,暫不推向朝中六部?”

“王局丞是在擔心戶部的反應?”趙弘潤顯然是看穿了王甫的心思。

想想也是,要知道戶部掌管着大魏全國的經濟體制,而原先的體制,都是採用一斤十六兩的舊規定,並且,大魏境內國民普遍也習慣了這種方式,而如今,他趙弘潤突然退出一斤十兩的新規定,暫時不說會不會遭到許多人的反對,更不妙的是,新的規定一旦流入市場,勢必會造成大魏市面上的混亂。

甚至極有可能,有些黑心的商人會利用新舊兩種規定來謀取不義之財,而這種事到最後,最吃虧的往往都是無權無勢的平民百姓。

想到這裡,趙弘潤對王甫以及周圍圍觀的匠工們言道:“或許諸位不能理解本王爲何做出這樣的規定,就當是本王的任性,從今日起,我冶造局棄用原來的斤兩制,而採用新的規定。……不過,正如王局丞所言,由於新規有可能導致國內市集的混亂,因此,斤兩新規暫時不向六部二十四推行,僅在我冶造局投入使用。”

說着,趙弘潤當即冶造局的鐵匠們去打造精確的兩、斤、鈞等秤砣(砝碼),要求打造一兩、二兩、五兩、一斤、二斤、五斤、一鈞、二鈞、五鈞等單位的鐵砣,製成後妥善保管在冶造局內,作爲日後的依據。

而在此之後,趙弘潤便回過頭來的制定量的標準,即容積標準。

在大魏,在容積的制定上,存在着一定的混亂,比如石(dan),它明明是重量單位,但是古人卻又規定10鬥=1石,石又變成容積單位了,這使得古時容積與重量的單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混亂。

而這,正是趙弘潤希望根除的。他想要一個更加明確的容積計量單位列表。

至於容積的現實衡量物,古人一直以來都選用米作爲衡量標準,但是趙弘潤並沒有採用,他仍然習慣於採用水。畢竟用稻米或黃米作爲計量容積的實物,很容易出現誤差,而水則能最大程度上保證減少誤差。

當然了,這裡所說的水,指的是常溫下的純水。

遵從記憶中水的密度的制定方式。趙弘潤也打算將重量與容積的換算利用純水聯繫起來:將可容納一肅斤純水的單位容積,規定爲升。注:約值0.5l。

同時規定1鍾(釜)=10斛=100鬥=1千升=1萬合。

注:由於古人習慣用稻米測量容積,而稻米的密度是1.8而水密度爲1,因此,可以視爲,肅升制,是原先舊容積的一半左右。

可難就難在,要打造出一隻可精準容納一升水的器皿,並非是那麼容易。如此類題,要精確地打造出代表鍾、斛、鬥、升、合這些代表着肅升制的基準單位容器。並不是那麼簡單,哪怕是趙弘潤,也要通過一番複雜的計算後才能設計出那些器皿。

好在肅升制的容積幾乎都是舊升制的一半左右,因此,冶造局的工匠們倒也能夠以此作爲依據,打造出趙弘潤所要求的精準器皿。

但同樣的道理,肅升制同樣不適合在目前推出,畢竟升制最常用於在市場上售賣米糧,市面上米糧的出售,目前仍然不按照重量計算。而是以升、鬥、斛作爲標準,因此纔會出現黑心商人偷偷打造不合規定的小斛,用於出售米糧,藉此謀取暴利。

爲了杜絕這個現象。趙弘潤準備在日後想辦法改變魏民在市場上的習慣,捨棄掉容積單位而採用重量作爲買賣米糧、肉食等生活必需品的依據,簡單地說,等他日後準備好將新的度量衡推向市場時,第一件事,就是推出新的秤。

而目前嘛。無論的肅斤還是肅升,都不適合在目前推向市場,只能暫時在冶造局內流通,但是趙弘潤可以預見,他所制定的標準,將會逐漸被接受、並且逐漸取代原先舊的度量衡。

只不過,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與耐心,只能循序漸進,若是強行推出,反而會使得大魏的經濟市場出現混亂。

但不管怎樣,趙弘潤所制定的新的度量衡,即冶造局工匠們口中所稱的肅氏度量衡新規,亦在第一時間被呈遞上魏天子的龍案上。

看着那擺在龍案上的那許許多多鐵砣、器皿,相信趙弘潤若是在此,必定會大吃一驚,雖然他打造的好幾套初代度量衡標準,但皆命冶造局的人嚴密看管,沒想到,卻還是被內侍監的人得到了一套。

而且還是趙弘潤暫時不打算推出的肅斤制與肅升制器皿。

哼,還算聰明,並未推向朝野,不過……爲何要這般制定標準呢?

魏天子饒有興致地舉着一隻一兩的鐵砣,旋即又望着龍案上其餘重量的鐵砣,心中若有所思。

“這似乎不像是用在秤(桿秤)上的秤砣……”

三位中書大臣亦圍了過來,中書令藺玉陽更是饒有興致地捏起一隻刻有一両小字的鐵砣,暗暗驚訝於這隻秤砣的做工精緻。

而從旁,虞子啓更是驚訝地望着龍案上許許多多不同規格的鐵砣,喃喃說道:“一兩、二兩、五兩……咦?”

他驚奇地發現,用這三種規格的鐵砣,可以便捷地組合,計算出十兩內的所有重量:“一二爲三,二二爲四,一五爲六、二五爲七、一二五爲八、二二五爲九、五五爲十……有意思。”

聽聞虞子啓的喃喃自語,魏天子與藺玉陽等人也會意過來,饒有興致地在心中盤算着,結果還真如虞子啓所言,看看不起眼的那些鐵砣,組合後竟包圓了一肅斤以內的所有重量。

這讓本來對那什麼肅氏度量衡新規並不以爲然的魏天子,亦逐漸體會到這其中說飽含的深意。

不可否認,就連魏天子亦逐漸感覺到,新規要遠比舊規制便捷地多,但問題在於,舊規在大魏流傳了數百年,如何是一朝一夕間就會被新規所取代的。

不過,即便如此,魏天子仍然對冶造局充滿期待,他有預感,在他的兒子趙弘潤入主了冶造局後,冶造局或許還真有可能出現令天下側目的巨大改變。(未完待續。)

第430章:比塔圖的憤懣第474章:肅氏楚金第230章:田耽的驚畏第1149章:川雒的分歧第284章:聯軍的掙扎第十四章:沈淑妃第832章:秦勢洶洶第121章:焦灼的戰場 二合一第437章:羯角暫退第一百三十一章:伏兵第1272章:循循誘導第1184章:扭轉的局勢第961章:兄弟和解第296章:隕落的豪傑 二合一第321章:楚水君與相氏一族第734章:新年正月 二第196章:戰略上的欺騙 二合一第1185章:力挽狂瀾?長信侯王戩!第375章:先聲奪人第79章:各有算計 二 二合一第609章:兩縣勝負第165章:宋郡攻略第110章:覆亡邊緣的齊國 二合一第一百三十章:兩塊拼圖第一百七十一章:楚國態度第517章:審訊第二百六十五章:鑄模 二第1254章:後續第489章:說服 五第1072章:打壓之始 二第1288章:一朝成名的大盜賊第354章:鏖戰第1290章:趙鶯夜訪 二第四十四章:隱弊第二百六十八章:莫名的心躁第兩百一十一章:提醒第三百零九章:被流放的王爺第534章:阜丘賊首金勾 二第二百七十四章: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第284章:聯軍的掙扎第1055章:窘迫第1190章:此進彼退第1382章:榜文 二合一第833章:七日期限『加更16/33』第一百一十四章:策反第56章:主動出擊的齊魯聯軍 二合一第178章:寓教於樂 二合一第九十一章:部署第39章:圍獵行動 二合一第255章:豪賭 二 二合一第624章:肅王與齊相第二章:怪詩異詞第355章:秦王亡故第1310章:六月 三第857章:入秋第1185章:力挽狂瀾?長信侯王戩!第一百五十一章:降軍整頓第67章:西河戰役! 二合一第466章:民商崛起之初 四第二百九十八章:羞憤第三章:放風箏151章:五月 二 二合一第830章:通牒『加更15/33』第921章:王屋山陣地戰 二第624章:肅王與齊相第280章:道不同不相爲謀 二第50章:新年第兩百二十三章:幕僚駱璸『加更5/14』第44章:追緝蕭鸞 二合一第736章:大戰前夕第90章:桓虎與魯國 二合一第902章:格局第兩百一十三章:訊號第十八章:親疏第一百七十八章:狠宰『打賞加更8/20』第221章:威脅 二合一第271章:變局 四 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七章:敗勢 二第983章:出兵汲縣第968章:韓軍思退第一百五十七章:小氏羊舌第一百八十六章:邪物第17章:昌氏一族慘劇第五十三章:太子與雍王 二第609章:兩縣勝負第127章:戰後返都 二合一第774章:恰遇奇案第183章:伐謀 二合一第一百三十章:兩塊拼圖第一百二十七章:敗勢 二第1162章:籠絡廉駁第122章:焦灼的戰場 二 二合一第九十五章:追與逃的賽跑第兩百零八章:以惡治惡第七十四章:夜第三百四十八章:混戰第1207章:壞消息第1090章:二月 二 『加更16/27』第四十八章:繼燭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