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歲末 二合一

數日後,司馬安收到了他魏國君主趙潤於大梁派青鴉衆送去的消息,心下暗暗嘆息。

他心想,若是這幾名青鴉衆能早幾日將這個警訊送到河西就好了,如此一來,櫟陽、蓮勺兩城或許就能保全下來。

但他也明白此事怪不得那幾名青鴉衆,畢竟臨魏距離大梁有近乎千里之遙,而秦國的王城咸陽距離臨魏卻僅有兩百餘里,更兼之眼下正是寒冬,冰雪封路、河道亦凍結,那幾名青鴉衆能在十幾日內將這個警訊送到臨魏,這已經是拼了老命,他不能再奢求更多。

要怪,就怪他當初對麾下諸將下達命令太過於含糊,還不如直接索性就告訴那些將領:莫要相信秦國!

當日,司馬安親筆寫了一封戰報,將當前他河西郡的局勢一五一十地寫在戰報中,委託那幾名青鴉衆再帶回大梁,送到他魏國君主趙潤手中。

做完這事後,他便在書房內對照着河西郡的地圖深思起來,思索着對應秦**隊的對策。

櫟陽、蓮勺兩座城池被秦國詐取,這對於河西軍來說最直觀的損失,無疑就是失去了約八千名士卒與兩百餘的機關連弩,以及戰車等其餘相關戰爭兵器。

不誇張地說,秦國這次的詐城偷襲行動,讓河西軍損失了近四分之一的力量,非常要命。

那可是八千名全副武裝的魏卒啊!

縱使是與秦國的軍隊打仗,後者恐怕最起碼也要付出接近兩倍數量的士卒傷亡當然,這不是說秦卒不如魏卒悍勇,而是指兩軍的軍備仍有一定的差距。

而現下,秦軍在奪取櫟陽、蓮勺兩座城時所受到的損失,肯定遠遠不到兩倍數量的兵力傷亡,甚至於很有可能,秦軍的損失還沒有魏軍的損失多。

一想到這裡,司馬安的心情就怎麼也平靜不下來。

……難道我老了麼?再無當年的銳氣?

司馬安捫心自問。

要知道換做在十幾年前,他的警惕心決不至於犯下這種過失,更不會將寄希望於但願秦國莫要做出錯誤決定、派遣軍隊攻打他魏國,那時的他,會強硬地對待秦國。

什麼怕秦國得知我大魏在提防它而惱羞成怒?秦國膽敢放肆,那時的他就會主動採取攻勢,管他同盟不同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可十幾年後的他,手段卻變得越來越溫和,滿腦子都是等真正遭受了攻擊後再打回去的想法,這簡直不像是曾被稱之爲屠夫的他。

或許是國家日漸強盛,使我逐漸失去了當初的那種危機感……

深深吸了口氣,司馬安用冰冷刺骨的冷水洗了把臉,振作精神開始思考對秦軍的反擊。

雖然他河西軍這一下就損失了接近四分之一的力量,但餘下四分之三的力量,未嘗沒有能力與秦國的軍隊一戰,畢竟河西軍的軍備,在魏國諸軍隊中那可是數一數二的。

當然,前提是秦國的軍隊不會過多。

“說起秦國的軍隊……”

對照着那份大魏以及周邊鄰國大概地圖,司馬安微微皺了皺眉。

因爲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既然秦國的陽泉君嬴已對他魏國採取了攻勢,那麼,秦國其他幾路的軍隊,豈有不緊跟的道理?

如此一來,問題就來了:在北地(定襄)的秦將公孫起,以及在西河的秦將王戩,他們是否也已在爲攻打他魏國而籌備呢?

或者,已經採取了行動?

看了一眼地圖上朔方郡、九原、上郡的邊界,司馬安深深皺起了眉頭。

曾經的河套地區,如今已被魏國劃分爲朔方、九原、雲中、銀川、上郡五個郡區,當年爲了徹底掌控這片區域,魏王趙潤命魏武軍坐鎮此地,並在河套的中央,也就是朔方、九原、上郡三者的交匯處,建造了一座要塞,即原中要塞。

魏將韶虎,曾坐鎮原中要塞,支援朔方、九原、雲中、銀川等幾個邊境郡土,協助這些郡的守將擊退那些試圖奪回河套的異族,但問題是,如今魏武軍早已被調到了韓國,原中要塞守備空虛,司馬安實在不相信,秦將公孫起會放棄攻佔原中要塞。

麻煩了……

司馬安皺起了眉頭,徐徐吐了口氣。

原中要塞倘若失陷,就意味着朔方、九原、雲中、銀川等幾個郡被截斷了與魏國本土的聯繫,很有可能被秦軍各個擊破。

不不不,公孫起應該不至於會進攻朔方、九原、雲中、銀川等地,倘若沒有料錯的話,他在攻取原中要塞後,必定會立刻揮軍南下……對,傷敵十指不如斷敵一指,爲了爭取時間對我大魏造成更大的壓力,他主要的進攻對象,應該是我河西……

想到這裡,他將目光投向他河西郡的縣城頻陽上,因爲頻陽正是聯繫上郡與河西兩個郡的陸路要道,無論秦國是想染指河套地區,還是再進一步將河西郡亦掌握在手中,頻陽都是勢必要攻取的戰略之地。

此時此刻,司馬安感到由衷慶幸,慶幸於他那不怎麼靠譜的副將白方鳴,在重泉縣識破了陽泉君嬴的詭計,挫敗了秦國的陰謀,否則,倘若連重泉縣亦被秦國所奪取,那麼秦國順勢就會攻取頻陽,切斷河西郡與上郡的聯繫不像眼下,司馬安還能派人去警告上郡境內各縣的守將。

雖說在魏武軍全部被調離河套的情況下,縱使司馬安提前派人預警,亦無法避免上郡境內似雕陰、膚施等幾座城池的陷落,但最起碼能讓這幾座城池避免像櫟陽、蓮勺一樣,丟的那麼輕易。

還有西河的王戩……

司馬安將目光投向地圖上的西河。

西河(郡),嚴格意義上來說仍是韓國的土地,在魏國尚未攻取河套,並且河套平原上的林胡、匈奴等異族尚未被魏國驅逐的時候,西河是作爲太原軍的前線戰場而存在前韓國太原守廉駁,曾多次在西河與林胡、匈奴交手。

但後來待等魏國佔據了河套平原,且韓國一而再、再而三地敗在了魏國手中後,西河就被韓國戰略放棄了,以至於如今被秦國的王戩佔據,王戩曾在這片土地上,從側翼進攻雁門郡,試圖與公孫起對雁門郡展開兩面夾擊,但遺憾的是,雁門郡的地利天然佔據優勢,王戩在呂梁經營了數年,也沒能攻破婁煩關,直接威脅到雁門郡。

……若王戩軍亦採取攻勢,他勢必會南下進攻河東,一方面牽制魏忌,一方面切斷河東與我河西的聯繫,好各個擊破……

司馬安暗暗想道。

不得不說,雖說司馬安早已年過五旬,體能各方面都日漸衰弱,但他的戰略眼光卻絲毫未受影響,立刻就洞悉了秦國的大致戰略。

當即,司馬安便寫了幾封書信,立刻派人送往河東的汾陰,以及上郡的雕陰、膚施等地。

臨魏跟河東的汾陰,非常接近,只需來到臨魏城東側的蒲阪津,在這座港口乘船前往汾陰即可,平日裡只需一日就足以,不過鑑於當前的天氣,河東守魏忌,在兩日後才收到了司馬安的書信。

當時,河東守魏忌在看罷司馬安的書信後,心情着實有些複雜。

秦國終究是與我大魏決裂了……

他站起身來走到屋內的窗口,負背雙手望着窗外的雪景,不過腦海中卻回憶着曾經在隴西時跟秦**隊廝殺的一幕幕。

跟司馬安一樣,魏忌亦毫不畏懼秦國的軍隊,甚至於,他內心深處其實更傾向於魏國對秦國宣戰,好讓他率領魏國的軍隊,向秦國報復當年隴西覆亡的仇恨別看他前些年一度跟秦國的將領有說有笑,那只是對於魏秦和睦的妥協而已,在內心深處,他依舊無法忘卻心中那段仇恨。

唔,用仇恨倒也有些過,更確切的形容應該是不甘。

當即,魏忌便將汾陰令寇正,以及毛博、薛漿兩位愛將請了過來,一同商議對策。

片刻後,寇正與毛博、薛漿二人詳細來到了魏忌的府上,後者將三人請到了書房,並出示了河西守司馬安的書信。

一瞧信中內容,寇正面色頓變,又驚又怒:“秦國竟不宣而戰,對我大魏用兵?!”

毛博、薛漿二人也感覺有點詫異,不解問道:“秦國乃我大魏盟國,何故竟會興此不義之兵?”

“這或許跟趙疆、韶虎等人擊敗了韓國有關……”

臨洮君魏忌沉思道。

因爲信息傳輸不便,魏忌前幾日剛剛收到來自雒陽的消息,還是天策府左都尉高括轄下的青鴉衆冒着冰雪送來的喜訊,否則若是走朝廷的渠道,恐怕這會河東還不知他魏國已戰勝韓國。

“秦國怕我大魏因此坐大?”

寇正皺着眉頭問道。

“呵呵。”臨洮君魏忌笑了兩聲,說道:“前幾個月,陛下御駕親征,在大梁擋住了百萬諸國聯軍,令天下爲之震驚,如今,趙疆、韶虎、龐煥等幾位將軍擊敗韓國,或將回援、或將順勢攻打齊國,這場仗,我大魏已立於不敗之地。……換我是秦人,我也會感到憂心。”

寇正微微皺了皺眉,思忖了一下,稍稍點了點頭。

作爲魏國中上層的官員,並且還是內朝的候補,寇正當然看得出如今的天下大勢:只要他魏國扛過這一劫,他魏國將勢不可擋。

顯然秦國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生怕魏國過於強大、最終對他秦國造成威脅,是故在魏國即將取得勝利的時候,火急火燎地進攻魏國,試圖藉此削弱魏國,使中原的格局恢復舊日的平衡。

“郡守大人打算如何應對?”

在理清思路後,寇正詢問魏忌道。

魏忌稍稍思忖了一下,隨即說道:“西河到我河東,無非就只有水陸這兩條路,要麼沿西河南下,要麼就走山道。壺口山上有北屈堅城可擋秦軍,唯獨水路這邊,不好抵擋,是故我決定分兵夏陽……”

夏陽,乃是河西郡境內的城池,恰好與汾陰隔河相望,雖然司馬安此刻並未要求援軍,但爲了大局考慮,魏忌還是決定提前將自己麾下的軍隊派過去,在夏陽卡死秦將王戩南下的道路除非秦軍打造大批的船隻運輸士卒,否則,夏陽是王戩的必經之路。

說到這裡,他轉頭看向毛博、薛漿二人,吩咐道:“我叫你二人前來,就是希望你二人駐軍夏陽……”

“遵命!”毛博、薛漿二將抱拳領命。

此時,魏忌又轉頭看向寇正說道:“除此之外,我還會下令蒲阪尉聞續將軍率領水軍封鎖河道,寇大人,你看這樣部署是否妥當?”

他口中的水軍,其實也並非是正規的水軍,只是蒲阪尉聞續手底下的幾十艘普通舊式戰船而已,以往主要是用來打擊走私黑商的,不過倒也可以一用。

寇正聞言想了想,說道:“郡守大人,下官覺得此事應當告知桓王。”

聽聞此言,魏忌皺眉說道:“向桓王請援?”

他有些遲疑,一來是是因爲桓王趙宣與其麾下的北一軍,目前正在太原郡的治地晉陽,爲魏韓兩國的戰爭收尾,二來,他這個河東守,並沒有指揮北一軍的權限。

畢竟桓王趙宣乃是魏王趙潤的兄弟,雖然其封邑在安邑,但魏忌並沒有指揮前者的權限。

見魏忌似乎誤會了自己的意思,寇正連忙解釋道:“下官的意思,將此事告知桓王,讓桓王自行定奪即可。……如今韓國已敗,桓王麾下的北一軍,其實無需全部駐紮在太原,想來桓王在得知秦國興不義之兵後,會立刻派兵來援。”

“唔。”魏忌點點頭,當即修書一封,派人送往太原郡的晉陽,交給桓王趙宣。

而與此同時,暫住在秦國王都咸陽的嬴瓔,已經感覺到情況有點不對勁。

作爲出嫁的女兒,在夫家過年這是俗禮她原本打算先回雒陽,接上趙興、趙安兄妹倆,帶着他們前往大梁,跟她的夫婿趙潤團聚,沒想到,當她提出此事時,她的母親卻不知爲何不肯放她走,死活要她留在咸陽過年。

還說什麼,自出嫁後再沒有回孃家過年云云。

起初嬴瓔並未考慮太多,只是婉言拒絕,說自己的兒女在雒陽、自己的丈夫在大梁,她這個出嫁的女兒,孤身一人在孃家過年,這實在過於寂寞。

但她的母親卻不知爲何硬要強留她在咸陽。

這讓嬴瓔感覺情況有點不對勁,因爲她母親從未強迫過她。

在她的逼問下,她的母親終於透露了實情:是他的父王命其將她這個女兒留在大梁。

得知此事後,嬴瓔越發感覺情況不對勁她原以爲是母親過於想念她,是故這段日子以各種理由留她在咸陽,卻不曾想,居然是她父王的授意。

爲何?

嬴瓔的腦海中閃過一個疑問,旋即,心中便有種不好的預感。

當即,她召來忠心的護衛長彭重,對後者說道:“你我立刻準備回國。”

彭重點點頭,便召集了諸護衛,帶着嬴瓔準備離開咸陽宮。

結果,還沒等他們離開咸陽宮,就被宮內的衛士團團圍住。

當時彭重怒道:“此乃大王的大公主,魏王的后妃,爾等安敢無禮?”

然而,那些宮衛卻恭敬而後毫不退讓地說道:“大王有令,嬴瓔公主不得擅離王宮!”

見此,嬴瓔越發肯定自己的判斷。

她知道彭重等人不是那諸多宮衛的對手,因此制止了彭重,帶着後者前去質問她父王秦王。

沒想到,秦王很乾脆地承認了她猜想了那件事:“不錯,寡人已下令公孫起、王戩、嬴、嬴華等人率軍進攻魏國,近期秦魏兩國並不會平靜,你暫且留在咸陽……”

嬴瓔簡直難以置信:“父王,您……您騙我?”

“有其父必有其女,不是麼?”秦王笑呵呵地說道。

嬴瓔滿臉鐵青,在狠狠瞪了一眼父親後,說道:“我要回雒陽!”

“不可!”

秦王收起了臉上的笑容。

其實這會兒,強留嬴瓔已經毫無必要,因爲秦國已經按照大庶長趙冉安排的戰術,順利騙取了櫟陽、蓮勺兩座城池,雖然很遺憾於沒能騙取重泉、頻陽,但也算是完成了一半,待等來年開春,能夠以很大的優勢攻打河西郡的魏將司馬安。

此時就算將嬴瓔放回魏國,也沒什麼。

只是秦王考慮到目前外面仍然是冰雪封路,且開春後秦魏兩國即將展開一場惡戰,生怕女兒出現什麼閃失,是故才強留嬴瓔在咸陽。

“父王!”嬴瓔怒道:“興兒、安兒仍在雒陽!”

秦王淡淡說道:“興兒乃魏國的公子,安兒乃魏國公主,你無需擔心……”

看得出來,相比較對外孫、外孫女的喜愛,其實秦王最重視的,還是嬴瓔這個女兒。

“你就安心留在咸陽,等這件事過去。”

他平靜地說道。

“安心?女兒如何安心?我的父王,正興兵攻打我夫婿的國家……這叫我如何安心?”

一聽這話,嬴瓔氣急而笑。

聽聞此言,秦王沉默了片刻,正色說道:“你放心吧,魏國絕不會因此而覆亡,寡人亦沒有覆亡魏國的心思,寡人只是希望能削弱魏國幾分,使中原恢復舊日那般的平衡……待等我大秦攻克河套、河西、河東、上黨等地,自會與魏國和解,介時,寡人會派人送你回趙潤身邊。”

嬴瓔聽得冷笑不止,冷笑之餘,亦忍不住暗暗嘆息。

她一直以來竭力想避免的事,終究還是發生了。

她的丈夫趙潤,自然乃是自古以來少有的雄主,而她的父王嬴,亦是有志於使秦國踏足中原、稱霸中原的君主,這翁婿之間,註定會起衝突。

這天下太小,容不得兩位志在天下的君王。

“來啊,送公主回宮殿歇息。”

秦王招來了衛士,明擺着要軟禁嬴瓔。

目視着秦王,嬴瓔搖了搖頭,正色說道:“大魏,是不會與大秦和解的,父王。……您選擇了開啓這場戰爭,但您註定無法掌控這場戰爭何時結束……”

“……”

第512章:疑雲第306章:入秋 二合一第808章:對質『加更9/33』第十四章:沈淑妃第六十九章:聖意第820章:暴風雨前夕第1267章:爭執 二第1155章:友或敵的選擇 四第976章:前往山陽第一百七十章:齊魏之盟 三第237章:朝議親征 二合一第一百九十六章:撤軍楚境第450章:烏邊部落的請求第1050章:暗爭序幕 二第196章:戰略上的欺騙 二合一第三百四十七章:堪稱精騎的馬賊第一百四十一章:楚軍潰敗第970章:韓軍撤離 二第550章:商水簡況第168章:人有窮盡 二合一第兩百一十七章:肅王的手段第1326章:慶王跌倒 二第184章:伐謀 二 二合一第989章:勝敗第1089章:二月第544章:二桃殺三士 三第129章:新君繼立 二合一第689章:項末的決斷第一百七十七章:談判『打賞加更7/19』第95章:春季決戰 二合一第1362章:格局變幻第68章:西河戰役! 二 二合一第三百五十二章:肅王與桓虎第62章:廉駁與李睦第609章:兩縣勝負第348章:昭武十三年第972章:爭執 二第一百六十八章:齊魏之盟第二百三十八章:殺雞儆猴第848章:明暗第1286章:介子鴟vs張啓功 二第244章:鏖戰 二合一第649章:南門氏投魏第135章:穩固發展 二 二合一第23章:上郡見聞 二 二合一第一百二十章:熊拓的決定第三百二十九章:成皋合狩之消息第1086章:新年第37章:高賢侯呂歆 二合一第455章:九月第705章:銍縣之戰前夕第747章:伏擊對伏擊第五十七章:神乎其才第828章:衝突第1209章:夜襲第1207章:壞消息第678章:高下第一百零三章:增築營寨第233章:昌邑之戰 二 二合一第一百一十章:殺威第二百四十三章:與李粱的賭約第1218章:再臨咸陽第1005章:交涉第527章:商水軍入駐第兩百一十一章:提醒第913章:火燒猗山第四十三章:一報還一報!第七十章:試探第1241章:首戰:零敗績vs零敗績 六 二合一第三百五十三章:危機解除之後第1203章:肅王的策略 二第二百六十五章:鑄模 二第717章:西路戰場,魏騎到來第298章:追擊 二合一第753章:楚王的夢第597章:妖孽幾凡第508章:忠烈之後 二第1028章:姬潤與韓然 二第306章:入秋 二合一第129章:新君繼立 二合一第973章:爭執 三 『加更33/33』第1252章:最後一戰第909章:目標:皮牢關第329章:魏齊之戰 三第719章:十月初第1160章:函谷秦軍連營第1383章:軟禁 二合一第兩百零三章:羋姜與魏地風俗第1338章:九月第579章:再破一招第二十六章:鶴問!第371章:巧遇青羊 三第二百七十三章:邪門第三百二十九章:成皋合狩之消息第190章:韓然的對策 二合一第三百三十三章:雙贏的合作 二第230章:田耽的驚畏第878章:“一日”戰役 三第79章:各有算計 二 二合一第897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