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進軍盧氏 二合一

臨近九月末時,趙弘潤率領着抵達雒城的商水軍與鄢陵軍,正式進攻三川щww{][lā}

在揮軍西進前,他將幕僚介子鴟喚到了跟前,將雒城託付給了後者,讓後者暫掌雒城。

爲了方便介子鴟行事,趙弘潤還將宗衛高括、種招、穆青、何苗、朱桂五人以及一半的肅王衛留在了雒城,保護介子鴟的安全。

倒不是說趙弘潤不信任整個川雒聯盟,事實上,似祿巴隆、孟良等族人治理的羝族部落,還有古依古統領的川北部落聯盟,趙弘潤還是頗爲信任的。

他不信任的,是那些族部落。

雖然說他已用威懾以及利誘,使川雒聯盟下的那些族部落暫時屈服,但難保其中不會有幾個一時頭腦發熱的傢伙。

這次向西進兵,雒城是至關重要的後防,趙弘潤可不希望後院着火。

當然了,其實本來的話,趙弘潤還有更好的辦法,比如說,以魏西戰場主帥的身份,調成皋軍大將軍朱亥到雒城,讓其暫時接管城防。

但最終,趙弘潤還是選擇了介子鴟,他想看看,這位才學毫不遜色寇正的幕僚,究竟是否能夠穩定整個川雒聯盟。

當然,這裡所說的穩定,指的可不是會不會有人叛亂,而是指川民間的輿論,以及川民對魏國的看法與評價有廉駁這位萬夫莫敵的上賓在,有誰能在雒城惹事?

這是趙弘潤託付給介子鴟的第一樁事,至於第二樁嘛,就是讓介子鴟繼續好吃好喝、百般迎合供着廉駁,趙弘潤要讓廉駁白吃白喝到他自己心中有愧。

在囑咐完這一切後,趙弘潤便帶着商水軍與鄢陵軍出征了。

當然,他出徵的兵力,可不是隻有商水軍與鄢陵軍那合計十萬兵馬,除魏軍外,他嚴令要求川雒聯盟下各部落必須出兵參戰。

在這件事中,他擡出了當年雒水之盟中那條同進同退的條例,只要那些部落不想退出川雒聯盟,不想被魏國視爲敵人,那麼,他們就必須協同魏軍出兵,討伐烏須、羯、羚等幾個部落。

不過,讓趙弘潤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前幾日還強烈反對對烏須部落開戰的族白羊部落族長哈勒戈赫,在接到趙弘潤他必須出兵協同的命令後,居然並未再做反抗,老老實實聚集了五千名白羊族的戰士,這讓趙弘潤有些意外。

五千名部落戰士,就單部落而言,這已經是一個相當了不得的數字了,最起碼已達到了白羊部落一半的青壯年男丁。

別看羝族綸氏部落出動了六千名戰士,但事實上,這六千名戰士中,有一半是他族的奴隸出身,畢竟單靠本族的青壯年,綸氏部落是怎麼也湊不出六千名戰士的。

當然,這些奴隸出身的綸氏戰士,與奴隸是截然不同的,那是由祿巴隆親自從奴隸中挑選出來、並經過嚴格訓練的強壯戰士,作爲族長的祿巴隆親自授予了他們綸氏部落子民的身份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羝族綸氏部落在趙弘潤的扶持下迅速壯大,這只不過是近五年來的事,單靠本族的女人生育,綸氏部落無法在這短短五年內發展到如今這等規模,因此,吸收他族的強壯男人,這是必須的。

而除了綸氏部落外,其餘羝族部落或多或少也採取了這種方式。只能說,羝族人可不像族人那樣時時刻刻將祖先的榮耀掛在嘴邊,他們並不介意從奴隸中補充族民,畢竟追溯數百年前,羝族人的先祖就是族人的奴隸。

這,正是川雒聯盟下羝族衆部落迅速壯大,已隱隱追趕上族部落的原因。

無論是威逼、利誘還是靠個人的魅力,趙弘潤此番出征的兵力總數,已達到了十七萬,再加上碭山軍大將軍司馬安與川北騎兵統領博西勒所率領的先鋒軍,這次出征,趙弘潤麾下兵力已超過二十二萬。

這還不是最極限的數字,只要趙弘潤願意,他還能再聚集最起碼五萬戰士,以及多達十幾萬的奴隸兵,將兵力暴增到四十萬。

當然,這沒有必要,畢竟在趙弘潤眼裡,奴隸兵根本不能算是戰力,只不過是戰場上的消耗品罷了,與其將這些奴隸白白浪費在戰場上,趙弘潤還不如讓他們去修路呢。更何況,二十二萬軍隊,也已足夠掃蕩整個三川。

十七萬大軍的開拔,不可否認場面很是壯觀,因爲不影響行軍,趙弘潤將麾下十七萬大軍分爲了三部,即商水軍、鄢陵軍,以及川雒聯軍。

其中,由他親自帶領川雒聯軍,而伍忌與屈塍,則分別率領商水軍與鄢陵軍,作爲趙弘潤的副將。

而在行軍的途中,也是川雒聯軍居中,商水軍與鄢陵軍各在兩側,最大程度上抱持對川雒聯軍的威懾力。

爲了方便指揮,趙弘潤將此番參與出兵的那些族長們都帶在身邊,在這些族長或族長代表中,他最信任的,無疑就是祿巴隆等羝族族長,還有就是他的大舅子,青羊部落的少族長烏兀青羊部落的老族長,也是趙弘潤的老丈人,阿穆圖選擇留在了川雒聯盟,叫兒子烏兀率領青羊部落的戰士跟隨趙弘潤討伐烏須部落。

看着那些騎馬挎弓的川雒聯軍戰士,趙弘潤着實有些意外。

縱使是他也沒想到,人數爲七萬人的川雒聯軍,居然有一半都是騎兵,而且還是弓馬嫺熟不遜色川北騎兵的騎兵。

因此,他很慶幸自己當初想出了魏川貿易這個建議,籠絡了這些部落,否則,他豈不是就失去了數萬騎兵的協助?

要知道,似川雒聯盟內的羝族人,他們非但不抵制魏國文化,而且十分熱衷於學習,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再過了若干年,羝族人與魏人實際上是不會再有所區別的,而到那時,羝族騎兵其實也等同於魏國本土騎兵,這個情況,將極大改變魏國缺少騎兵的尷尬。

將部落子民併入魏人,可能族人會感到不適,但相信羝族人並不會過多牴觸,至少祿巴隆就不會,這位曾經滿身肌肉的勇士,如今滿身贅肉的胖子,據說正在琢磨讓族人取個姓氏,方便徹底融入魏國的貴族。

因爲就目前來說,祿巴隆很有錢,但是他無法成爲魏國的貴族,因爲他是異族出身,但倘若他改成魏國的姓氏,雖然不能說就立馬能融入魏國貴族當中,但好歹減少了不少阻礙。

當然了,似這種事,祿巴隆自己改是沒有多大效果的,最好是由魏天子賜姓,哪怕不是賜姓趙,就算是賜名別的,也能大大改變祿巴隆這些川人在魏國貴族圈子的形象與地位。

趙弘潤很支持這件事,因此暗示祿巴隆,只要這次他們做得出色,他並不介意上奏垂拱殿,替他們說項,這讓祿巴隆、孟良等羝族部落族長們大爲激動。

僅看他們身上那彷彿暴發戶似的穿着打扮就知道,這些川人族長對魏國貴族的身份是非常向往的畢竟是盟主國的貴族嘛。

“報!”

一隊綸氏部落的哨騎從遠處返回,其中一名騎兵來到祿巴隆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祿巴隆皺了皺眉,撥馬靠近趙弘潤,又低聲在趙弘潤耳邊說了幾句,聽得趙弘潤亦微微皺眉。

在思忖了片刻後,趙弘潤搖了搖頭,說道:“不繞行,繼續向前!”

究竟是什麼事弄得這般神神秘秘呢?

原來,按照趙弘潤大軍的行軍方向,再往前大概四里處,就有一座被魏方先鋒軍摧毀的部落駐地。

在經過碭山軍騎兵與川北騎兵的襲擊過後,那座不知是族還是羯族的部落,已成爲一片廢墟,除了遍地的焦屍外,沒有一個活口。

若是在幾年前,趙弘潤會選擇規避,儘量避免川雒聯軍看到魏軍暴戾的一面,畢竟屠戳平民這種事,實在不算什麼武功。

但是今日,趙弘潤並不介意藉此讓麾下的諸族長們認清現實,讓他們徹底明白與魏軍爲敵、與魏國爲敵的下場。

大軍,寂靜地經過那片部落廢墟。

看得出來,哈勒戈赫等族長們的面色都不是很好看。

其實這些族長早已知道,當他們在雒城聚集戰士的時候,博西勒所率領的五萬川北騎兵,跟隨着屠夫司馬安,早已先行一步到三川腹地,對那些不願臣服於魏國的部落展開了屠殺。

但是,聽說與親眼目睹,這顯然是兩回事。

川雒聯軍,在與那片廢墟僅相隔二十丈的距離,徐徐經過。

這個距離,能清楚地看到這座部落廢墟內遍地的焦屍,已經部落前那面碭山軍的旗幟上,那顆已被禿鷹、烏鴉啄食地幾近骷髏的人頭。

“呱、呱”

幾隻烏鴉停在那片部落廢墟唯一保存的建築,一座彷彿門牌坊般的木架上。

這種在魏國文化中彷彿牌坊般建築,在三川主要是用來區別部落的每個部落就會在這種建築上刻畫本部落的圖騰簡畫,並掛上一些羊骨所制的飾物。

而眼前這座彷彿門坊般的建築上,其中央就懸掛着一整塊的羊頭骨。

“族部落……”

祿巴隆似幸災樂禍般地嘀咕了一句,引起了趙弘潤的好奇。

趙弘潤很其外,祿巴隆一眼就看穿了這個部落的種族。

“這很簡單。”在聽到趙弘潤的詢問後,祿巴隆低聲對趙弘潤解釋起來。

原來,雖說族與羯族都會用羊頭骨作爲圖騰物,但兩者稍有區別:族人一般只採用整塊的羊頭骨,而羯族人呢,他們會將該羊的犄角也加上去,並在羊角上做文章。

畢竟三川草原上有不少種類的羊羣,而這些種羣的羊,羊角的形狀都是有所區別的。

而眼前這座門坊上的羊頭骨,只見頭骨不見犄角,那麼很顯然,這是一個族部落。

原來如此……

趙弘潤恍然大悟,隨即回頭瞧了一眼身後方,看了看哈勒戈赫等族部落族長們的面色。

果然,這些部落族長也辨認出了這座部落廢墟的歸屬,一個個面色非常難看,眼眸中充斥着憤怒、悲傷、無奈等種種複雜的神色。

但最終,這些族長們或低下頭,或撇開視線,一言不發。

……

深深看了幾眼這些族長們,趙弘潤繼續騎馬向前。

而在他轉過頭的時候,白羊部落的哈勒戈赫,則將視線轉到了趙弘潤身上。

包括哈勒戈赫在內,幾位族部落的族長心知肚明:面前這位肅王殿下,本可下令大軍改道,避開這片廢墟,但這位肅王殿下偏偏沒有,這其中的含義,已不言而喻。

這場戰爭後,我三川,就將成爲魏國的屬臣了……

哈勒戈赫雙手緊緊捏着馬繮,黯然地嘆了口氣。

不可否認,面前那位肅王殿下“收復”三川的手段還比較溫和,但即便如此,哈勒戈赫仍感覺有些不甘心。

但不甘心也沒有辦法,就像青羊部落的族長阿穆圖所說的,他們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被魏國同化的期間,儘量使本族的年輕人牢記本部落的文化與傳統,儘可能地留下傳承。

除此之外,他們還能做什麼呢?

當他們咬上魏川貿易這個由魏國投出來的香餌時,他們就已經失去了抗拒魏國的底氣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那位肅王殿下用武力打敗了他們之後,用金錢與財富打造了一副枷鎖,讓他們心甘情願地被束縛了。

懷着沉重的心情,哈勒戈赫等族部落的族長們,繼續跟着趙弘潤,跟着大軍向三川腹地前進。

隨着越來越深入三川腹地,魏軍留下的屠殺痕跡,逐一暴露在他們面前。

就連趙弘潤都嚇了一跳,他這才意識到,原來,部落廢墟中那遍地焦屍的一幕,根本不算什麼。

就比如說,當他們在經過一片林子時,林子樹枝上,用繩索吊滿了羯族騎兵的屍體。

一羣呱呱直叫的烏鴉,將這些屍體啄食地幾近白骨。

得虧是白晝裡經過,要是晚上經過,非得被嚇死不可……

遠遠瞧着林子那些似吊蛹般的屍體,趙弘潤暗暗皺眉。

可是當他暗暗瞧向本隊中那些族族長時,卻發現這些人並無幾分惱色。

這是什麼情況?難道是因爲對方並非族人?

趙弘潤眼中閃過幾絲困惑。

直到他詢問過祿巴隆,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草原上本來就有一種叫做天葬的習俗,即是將死去的人放在高處,比如山頂之類的,故意讓飛鳥去啄食屍體。

шшш ★тt kān ★℃o

草原人認爲,這樣的話,那些飛鳥就會帶着死去那人的靈魂,讓後者迴歸高原天神的懷抱。

正因爲如此,似這種讓魏人感到不適的震懾手段,其實反而是嚇不住川人的。

看來,司馬安大將軍沒做好功課啊……

趙弘潤暗暗搖了搖頭。

他原以爲,司馬安的手段也就只有這樣了,但事實證明,他錯估了司馬安的殘酷。

這不,當日下午,趙弘潤就在沿途看到了一座京觀,即一座用屍體、首級堆砌,封土而成的高冢。

遠遠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死屍,尤其是那些死不瞑目、面帶絕望的頭顱,縱使是趙弘潤都感覺胃裡有些翻騰,只是礙於威嚴,只能強行忍耐。

而哈勒戈赫等族族長們,幾乎快將眼珠子都瞪出來了同樣是暴屍,文化的差異使得他們不介意飛鳥去啄屍戰士的屍體,但無法忍受川人戰士的屍體被築成炫耀武功的京觀。

有點過了啊,司馬安大將軍……

看着那座滲人的京觀,趙弘潤心底暗暗想道。

他早就知道,碭山軍大將軍司馬安是一位論統兵與殘忍,都毫不遜色齊國名將田耽的人屠,卻沒有想到,司馬安會將川人的屍體築成京觀。

畢竟,京觀這種炫耀武功的、不知該稱作建築還是什麼的玩意,早已在中原銷聲匿跡了,因爲它實在太殘忍了,以至於中原人可以接受屠城,但卻不能接受京觀。

“肅王殿下,請允許我將其安葬。”

白羊部落的族長哈勒戈赫撥馬來到趙弘潤面前,神色複雜地懇求道。

儘管趙弘潤對司馬安所築的這座京觀亦有些牴觸,但從大局觀看來,他並不反對司馬安的暴戾,畢竟,三川境內的確是有不少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人,有時候,殘酷是必要的,它反而能儘量減少傷亡。

想到這裡,趙弘潤淡淡說道:“這些人是叛逆者,哈勒戈赫。”

“是……”聽着趙弘潤冷淡的語氣,哈勒戈赫猶豫了半響,誠懇說道:“即便如此,這些英勇的戰士,不應該遭到如此殘酷的對待,懇求您,肅王殿下。”

趙弘潤故作思忖了片刻,最終,他還是點頭答應了。

畢竟說到底,他對這座京觀的感覺也不好,怪滲人的,讓他感覺毛骨悚然。

“看在你誠心懇求的份上……”

“多謝肅王殿下!”哈勒戈赫一臉欣喜地說道。

大軍繼續向前。

似這般行軍了三五日,他們沿途遇到了不少魏軍故意留下的威懾痕跡,比如吊滿屍體的林子,用長槍戳起屍體形成的槍林,還有那讓趙弘潤都感覺毛骨悚然的京觀。

在經過的趙弘潤的首肯後,哈勒戈赫每次都會派人將那些屍體埋葬。

但是在隨後的幾天,魏軍屠戳川民部落的痕跡就逐漸變少了,甚至於,趙弘潤所率領的大軍還碰到了一支正在遷移的部落,只見該部落的族人像寶貝似的保護着那兩面旗幟:一面魏字旗,一面川雒盟旗。

“打聽到了,這支部落準備向我川雒遷移。”

派往打探情況的綸氏部落戰士,在返回時這般說道。

趙弘潤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而哈勒戈赫等族部落的族長們,瞧見那支部落,面色也好看了許多魏軍總算不是無意義地屠殺。

但是當想到那些被魏人屠殺的川人時,哈勒戈赫等族長心中還是頗爲不好受。

而對此,趙弘潤只是淡淡說了一句:“被摧毀的部落固然遺憾,但能存活下來的川人,其實反而更多……”

哈勒戈赫想了想,覺得趙弘潤這句話倒也不是無的放矢。

畢竟,司馬安一開始殺得越狠,川人就越發恐懼,不敢與其抗爭,只能選擇臣服,而臣服就能活命,照這樣算下來,三川的人口損失的確要比這些部落都靠向烏須部落少得多。

果然,在隨後的日子裡,當大軍繼續向三川腹地挺進的途中,就逐漸沒有被魏軍摧毀的部落駐地了,這些在魏方先鋒軍屠殺下倖存的部落,有的選擇向雒城遷移,有的則決定繼續住在原先的土地上,但不管怎樣,這些部落皆完好無損地保留着那兩面旗幟,便將其高高懸掛在部落的最高處。

而此時,祿巴隆看了看四周的環境,對趙弘潤說道:“殿下,再往前就是盧氏了,天色也不早了,不如先在這裡修整一下,讓戰士們養足精力……烏須部落的炎角軍雖比不上我方的戰士,但也不可輕視。”

趙弘潤擡頭看了一眼天色,點頭說道:“唔,那今日就在此歇整吧。”

聽聞此言,祿巴隆抱了抱拳,隨即吩咐身後幾名戰士道:“你們到那個部落去,叫該部落族長準備食物,款待肅王殿下。”

那幾名綸氏戰士正要依令離開,卻見趙弘潤喊住了他們,說道:“不必了,本王就在軍中安歇。”

“這……”祿巴隆愣了愣,顯得有些猶豫。

彷彿是猜到了祿巴隆的想法,趙弘潤搖了搖頭,指着遠處那個部落高高懸掛着的那兩面旗幟,正色說道:“既然此部落選擇臣服於川雒,臣服於我大魏,那麼在本王眼裡,就與我大魏的子民無異,本王沒有任何理由去打攪他們。……傳令下去,全軍不得打攪該部落,違令者斬!”

他的話,讓哈勒戈赫等族族長們的表情變得更加怪異。

但不管怎麼樣,他們必須承認,這位肅王殿下是一位非常注重原則的人。

當晚,趙弘潤就像聯軍中其他人那樣,烤着篝火、裹着羊皮毯入睡。

待等次日,十七萬大軍離開了該地,繼續朝烏須王庭控制的盧氏草原前進。

從始至終,魏雒聯軍對那個部落秋毫無犯,沒有一名士卒到該部落打攪,以至於該部落的族人們在看到十七萬大軍浩浩蕩蕩來到又離開,神色很是詫然。

當日,待等趙弘潤率軍來到盧氏時,他驚訝地發現,原本居住在這裡的烏須部落,居然已經遷走了。

而此時,趙弘潤也受到了關於秦軍的消息,得知秦軍駐軍與函谷,一步都沒有邁入三川腹地。

怎麼回事?感覺這次的秦軍,氣勢有點弱啊,還是說……

“去查,秦軍這次的主帥是何人!”趙弘潤對隨行的青鴉衆吩咐道。

待等那幾名青鴉衆離開之後,趙弘潤皺着眉頭看向函谷方向。

他不怕在三川草原上與秦軍打野戰,畢竟據他所知的消息,秦軍這次僅出動了十幾萬兵力,雖然不知戰力如何,但在兵力上,是遜色於魏雒聯軍共計二十二萬兵力的。

更何況,魏雒聯軍這二十二萬軍隊,還有七八萬是騎兵,趙弘潤怎麼想都不認爲會在野戰中輸給秦軍。

但偏偏,秦軍駐軍函谷,擺出一副想在那裡與魏軍決戰的架勢。

是因爲吃了上次的虧學乖了麼?

還是有秦軍另有圖謀?

趙弘潤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他只是覺得,論戰場氣勢比魏軍絲毫不弱的秦軍,不應該這麼慫。

拖延戰術……麼?

趙弘潤皺了皺眉,他最擔心的就是這一點。

第970章:韓軍撤離 二第1036章:震撼大梁第1324章:暗棋第288章:戰前會面第519章:威脅持續第327章:魏齊之戰第909章:目標:皮牢關第1007章:夜襲第兩百一十三章:訊號第885章:太子與桓王第446章:誰偷襲了誰第960章:虎狼之軍的姿態第999章:淇關之戰 五第172章:萬世之基 二合一第1194章:魚死網破?魏秦之戰!第651章:楚東畸態 二第1036章:震撼大梁第一百一十四章:策反第四章:靈動之子第542章:二桃殺三士第一百零六章:陽城君熊拓 二第1049章:暗爭序幕第249章:永不陷落之城! 三第112章:技擊之士 二 二合一第1136章:亂局 二合一第614章:齊使田侑第686章:淪陷第三十七章:準備第1243章:韓軍思退第三百三十四章:秋狩 二第710章:姬潤與項末 二第512章:疑雲第一百零三章:增築營寨第251章:最後的大梁禁衛 二第三百一十七章:榴蓮第418章:白刃第五十二章:太子與雍王第467章:民商崛起之初 五第503章:多方推手 三第1125章:皇狩期間『加更21/27』第652章:鄢陵軍戰略第1122章:首日第二百七十九章:真與幻 二第1011章:通牒第1109章:主動投效 二 『加更19/27』第501章:多方推手第948章:功虧一簣第713章:震撼!陣前誘降!第243章:火田之威第431章:進退維谷的羯角第820章:暴風雨前夕第55章:聯楚與親征 二合一第1113章:開幕第二百七十九章:真與幻 二第一百四十章:意想不到的伏擊第98章:詭異的戰事 二第903章:散心巧遇第888章:東雍之爭 四第761章:回國第237章:朝議親征 二合一第779章:新兵器測試第192章:你來我往 二 二合一第26章:舊日的霸主 二合一第548章:收服第一百五十六章:魏兵的素質『打賞加更2/17』第45章:追緝蕭鸞 二第869章:駐軍函谷第603章:再遇,大盜賊桓虎!第1220章:筵席第242章:冶城攻防 二合一第777章:周焉的發現第698章:備戰 二第1019章:六月大戰開幕 二第613章:大梁見聞 三第741章:壽郢西郊,首輪交鋒第864章:不期而遇 二第六十三章:赴會第724章:壽陵君景舍第25章:宋雲與趙昭 二合一第896章:營變 二 『加更28/33』第761章:回國第1052章:河東相聚第1181章:誰偷襲了誰? 二第1221章:結盟之議第1360章:驚變第1290章:趙鶯夜訪 二第3章:放權第1003章:韓國三權臣第1076章:審訊第二百九十六章:婆媳相見 二第18章:嫁禍與分歧 二合一第679章:高下 二第292章:漸進的戰況第228章:噩耗第1226章:山陽之戰! 二第998章:淇關之戰 四第二百五十二章:聯盟之議第1042章:諸事畢第585章:思慮第七十五章: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