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我纔是這裡的主宰

現在吳村的人口,特別是青壯大爲減少,倖存的青壯不足百人,就連張志強帶領的張村投奔的張村村民也在戰鬥損失慘重。

現在加上張志強的親族,吳村也不過擁有一百餘青壯,而且大部分受傷。這次他們藉助楊運的力量,暫時打退了劉猛的進攻。可是劉猛的部落中可是擁有四五萬人,這些土著男女都有勇力,他們拿起兵器就是士兵,下一次吳村絕對沒有可能倖免了。

“楊統領,我吳去病代表吳村歡迎貴主前來夷州。我們吳村其實也是被迫遷移到這裡並沒有多久。這裡靠近河流(基隆河),交通方便,灌溉也方便,這裡有大量的土地可以開墾,我希望貴主可以在這裡立足。如果貴主不嫌棄,我們吳村願意投靠貴主,向貴主效忠!”吳去病道:“我們吳村損失雖然大,但是還可以抽出一百青壯,編練成軍。村中還有五六百人,娃兒們也有一百多,最多五六年,他們就能成長起來。我們吳村祖上遷到夷州已經六代人,一百多年了。我們可以爲貴主提供一些方便!”

楊運一愣,頓時興奮起來了。他原本就是吞併吳村的意思,不過好想吞併,少不得要流血。儘管吳村的戰鬥力並沒有被楊運看在眼中,可是漢民太少。死一個少一個,雙方有了仇恨,要想化解,可不是一兩天可以做到的。但是現在吳村居然要投靠冉智,哪裡還有這麼好的事情?這不是瞌睡了,有人送枕頭嗎?

況且吳村也是夷州的地頭蛇。有了地頭蛇的幫助,冉智就可以在夷州快速打開局面。對於收編吳村的事情,楊運倒沒有做主,而是請示冉智。楊運道:“對於貴村提出的意見,這不是運可以做主的,這樣吧,運要回去請示主上。我想主上一定會同意的!”

聽說楊運要回去,吳去病急了。現在吳村的村寨已經毀了,青壯也大都受傷,在沒有武力保護之下,只需要二三百個土著就能把他們全部殺光。

吳去病道:“楊統領,要不,我們一起跟您回去吧!”

楊運道:“如此也好。”

儘管這裡的土地已經開墾了不少,田地雖然好,可是卻不方便防禦。楊運的人手也不多,既要保護基地,同樣也防備這裡,那就太難了。

好在,吳村也沒有什麼好收拾的,所有的糧食和財物都集中在村中的打穀場上,衆人人提肩扛,帶着財物跟着楊運向憶黃城行去。

在後世的基隆港十里的海邊,冉智建築了一個周邊長九百步、寬六百餘步的小城。這個小城取名憶黃。誰叫冉智是內黃人呢,這算是冉智的第二故鄉了。

吳村倖存者剩下六百七十二人,其中男子還剩二百九十四人,不過其中有一百二十六人都是十三歲以下的孩子。九人是五旬以上的老人。這些老弱過半的吳村人自然沒有速度可言。從大肚溪到冉智建築的憶黃城其實並不遠只有不到百里。可是吳村人卻走了整整三天。

到了第三天,冉智帶着人迎接吳去病一行人。在小城外圍,冉智命人挖出了壕溝、設置了拒馬和圍欄,並且在四周緊急樹起了十數座箭塔。箭塔近五丈高,正所謂站得高看得遠,任何敵人或野獸想要神不知鬼不覺靠近憶黃城都非常難。

冉智做事和冉明不明,他喜歡寫計劃。按照計劃一步一步去進行實施。不想冉明天馬行空,想到哪處是哪處。在楊運出去探索的這段時間,冉智命他的大徒弟羅玉虎給移民造冊。這次移民雖然將近兩千人,總共是一千九百一十七人。不過卻是青壯居多。四十歲以上的僅不到二百人,十五歲以下的也不過三百來人,剩下都是青壯年勞力。

漢人鄉士情節非常重,除非萬不得已,很少有人願意離開故土。聖泉鎮移民共計一千三百四十一人,其中木匠、鐵匠、石匠佔了將近七成,即使四百多名婦人也都會織布。冉智命九百餘名各類工匠組成將作坊,準備自力更生,打造兵刃和甲冑,非常可惜。在憶黃城附近,冉智並沒有發現可以開採的鐵礦,打造兵刃自然無從談起。發現這個問題之後,冉智就及時更正,他命大徒弟羅玉虎、二徒弟方玉成帶領工匠,伐木造屋。

憶黃城也就是後世的基隆,這裡森林茂密,自然不缺乏木料。冉智動員了所有的人手,就連孩童也幫助大人幹活,撿柴火或是修竈臺和平整路面。

冉智又命三徒弟楊玉坤既楊運的兒子組成少年衛隊。沒有辦法,冉智在夷州島嶼上雖然名爲楊運的主上,可是實際上無論財權還是人事權、兵權,都沒有冉智的份。冉智可不喜歡成爲楊運的傀儡。冉智在移民中間把九歲到十三歲中的少年,抽出一百來人,單獨進行訓練。

冉智對於練兵也不是不懂。如果冉智身邊再有一些冉氏乞活軍的骨幹,哪怕人數不多,他也可以像冉閔一樣,把冉氏家兵訓練出來。只是可惜,現在冉智手中沒有人手。挑選出來這一百餘少年,冉智就把他們以五人爲一伍,兩伍爲一什,進行組編。組成二十一個伍,十一個什,五人一伍都是隨機編的。唯一的區別就是年齡大小一至。若是一伍之中,是十歲基本上都是十歲。就這樣,冉智命他們自行決鬥,選出自己的伍長,再從二十一個伍長中選出十一個什長。楊玉坤任甲隊隊正而冉智自領乙隊隊正。就這樣,冉智利用楊運外出這段時間組成了自己的衛隊。

就算楊運回來肯定也不會說什麼,這支衛隊戰鬥力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而且名義上楊玉坤掌握,楊運沒有理由會拆自己兒子的臺。

吳去病其實也是很忐忑,他不知道楊運口中的主上到底是何方人也,也不知道他的實力如何,更對吳村投靠冉智的前景,感覺迷茫。不過還好,當吳去病來到憶黃城時,他也被這座佔地近千畝的城池給震驚了。儘管這個憶黃城連影子都還沒有呢,可是規劃出來的範圍讓吳去病感覺不可思議。

而且發現冉智的部曲居然多達兩千人,其中三分之二青壯,這讓吳去病感覺心安。冉智的實力越強,越能保護他們的安全。

在冉智的臨時大帳中,吳去病再次提出要歸附冉智。冉智考慮了一會兒道::“吳村長,你們要想加入憶黃城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吾有一個條件!”

“主上,您有什麼條件儘管提,去病若是能做主的,絕對不會推辭!”吳去病看到了冉智表現出來的實力,對於冉智這個組織也非常期待。

冉智道:“明人不說暗話,吳村加入憶黃城,自然就是自己人了。有道是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論是誰,只要成爲憶黃城的一員,必須聽從我的號令從事。如果出現陰奉陽違,或許是抗令不遵的情況下,吾肯定會加以嚴懲!”

吳去病感覺冉智身上散發出來的氣勢不凡,他出生在夷州,沒有見過什麼大官。最多聽父親說過縣令之威,可是比起父親所說的縣令之威,冉智的氣場強得太多了。他看不透冉智,不過卻被冉智身上那種說不出來的氣質深深吸引着。

吳去病道:“主上,這沒有問題。但是去病希望主上可以一視同仁。”

冉智笑道:“吳村長,吾向您保證,吾絕對不會區別對待。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在夷州這個化外之地,只有我們團結起來,我們才能夠在土著的包圍之下,好好的活下去。”

隨後,吳去病在吳村村民中宣佈,吳村從此併入憶黃城,如果不想加入憶黃城,就可以退出。憶黃城給他們發放一石糧食,讓他們離開。

聽到這個消息,吳村人全部譁然。不過他們也沒有什麼牴觸,對於土著的威脅,他們是切實體會到了,依靠近兩千人的吳村尚都給土著打得損失慘重,他們一家或幾家出去,肯定會被吃得連渣都不剩了。

中國人向來善良,這一次吳村要不是得到了冉智的幫助,恐怕早就被土著們給滅掉了!況且,加入憶黃城之後,也代表着他們能夠得到冉智的保護了。冉智所部的武力如此強悍,二百輕易的就打的劉猛所部近千人大敗。可是冉智卻有兩千部曲,這樣的話,他們的安全也就有保障了。

當冉智站出來代表憶黃保證,所有加入憶黃城的人都會得到憶黃城軍隊的保護,並且絕對會一視同仁之後。吳村的六百多人,沒有一個人提出反對的意見!

在吳村加入之後,冉智就對憶黃進行了整編。這次整編,冉智就正式把軍正分離了出來。冉智自領憶黃城城主之位,楊運則領鎮夷校尉之職。由於人才短缺嚴重,冉智只好把吳去病拉成自己的副手,正式任命其憶黃城主薄。

麻雀雖然小,這座人口不足三千的小城,冉智還是很認真的分成了六司。既司功、司倉、司戶、司兵、司法、司士。大徒弟羅玉虎領司功事,二徒弟方玉成則領司倉事,三徒領楊玉坤司兵事,吳去病領司戶事,而聖泉鎮出身的私塾先生李德成成了司士事。而楊運的把兄弟趙俊傑則成了司法事。

在憶黃城官府成立的大會上,冉智認真的將匠人剛剛鑄造出來的鎮夷校尉大印授給楊運,主薄印授給吳去病。冉智道:“憶黃城雖然立足在了夷州,但是土著的勢力非常大,接下來的我們的工作主要有幾個。第一是恢復性生產。我們目前還有六萬石糧食,加上吳村的加入,我們目前還能消耗七個月。七個月之後我們將面臨糧食危機,所以我們必須開墾土地,抓緊時間搶種下去。其二就是加強防禦力量,加強軍力的建設,進一步的發展我們的軍事實力,以應對土著的威脅。”

司倉事方玉成道:“城守大人,根據吳主薄所言,我們這裡的氣候可以種植兩季稻,每畝可以產出四石五斗,勉強夠一個食用一年。我們目前擁有兩千六百人,則需要至少三千畝地,若是留下災害或戰爭消耗的糧食,我們至少要準備開墾六千畝至一萬畝的田地才能夠消耗。”

吳去病道:“夷州土地肥沃,雨量充足,適合水稻的種植。糧食我們從來都不缺,只不過,我們經常受到土著的侵擾。以往的時候,只要給這些土著一些糧食,大家都會相安無事。但是現在,這些土著越來越變本加厲了!”

楊運道:“這些土著的戰鬥力,本將也看到了。他們只是一羣土雞瓦狗,縱然成千上萬又有何懼之有。諸位儘管放心,土著不來則矣,如果來了,本將保證讓他們有來無回。”

聽到楊運的話,冉智露出了沉思之情。在夷州,他們面對土著唯一的優勢就是武器裝備了,可是他們購買的裝備只夠三百人所用的。雖然有匠戶可以打造簡單的裝備,可是冉智手中卻沒有多少鐵了。沒有鐵,夷州沒有發現鐵礦,這對冉智的發展有着致命的威脅。冉智想了想又道:“吳主薄,你們和其他漢人村落熟悉嗎?你可以派人告訴他們,如果生存困難的話,可以到這裡來!只要是漢人,只要是炎黃子孫,就是我們的同胞,並且沒有作殲犯科的不良行爲,都可以加憶黃城!”冉智說道。

他非常清楚,他想發展現在最缺的就是人,冉閔的影響下,所謂非吾族類其心必異的民族思想早已根植在冉智心中。他要發展壯大,就得依靠這些自己人。憶黃城緊靠北部盆地,田地不缺少,只要有足夠的人力,他就可以開墾更多的田地,種出更多的糧食,養活更多的人。

擁有足夠的人口,才能募集足夠的兵源。就目前來講,夷州要想成爲冉智所謂的帝王之基,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吳去病道:“城守,憶黃城真的會接納他們嗎?”直到這時,吳去病這才發現冉智所圖不小。

“這還能有假的嗎?這裡不缺田,也不缺糧食,唯一缺的就是人了。”冉智堅定的說道:“吾有一個心願,希望我能成爲華夏子孫的守護神,庇護所有夷州的炎黃子,無論是土著還是晉國人、再或海盜,他們誰也不能再欺負我們,我們將成爲整個夷州的主宰。”

“主上威武!”

“主上威武!”

第381章略施小計以雪前恥(四更)第061章氣吐血了第633章別說叔公叫軍候第575章殺一人爲罪屠萬人爲雄(四更)第983章賽里斯人好有錢第043章無知無畏第1041章元老院的驚慌第1120章試驗武器第1016章心亂如麻第1081章靠山第335章琅琊葛洪(四更)第801章破後而立有何不可第240章慘絕人寰(四更求訂閱)第593章巧合絕對是巧合(一更)第1076章絕望第211章外儒內法(三更求訂閱)第392章褚蒜子的風流韻事(三更)第146章御姐悍匪(第十五更求訂閱爲盟主桐棠加更五)第014章初戰告捷第374章春宵一刻值千金(三更)第010章秘密武器第146章御姐悍匪(第十五更求訂閱爲盟主桐棠加更五)第665章用金子堆起來的軍隊第127章亂中取勝第299章明攻燕國(三更)第538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六更)第1137章華夏一家親第305章無法拒絕(三更)第244章貨幣戰爭(八更求訂閱)第412章張祚篡位涼王(五更)第1078章人非草木熟能無情第294章祖逖後裔(四更)第546章天下熙熙皆爲利來(二更)第741章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第667章從根本上同化第014章初戰告捷第1024章非我族類不降既滅第240章慘絕人寰(四更求訂閱)第398章禍不單行第576章無差別攻擊絕地血戰(一更)第467章龍城末日血色黃昏(三更)第062章可惜晚了第448章建康朕會回來的(二更)第1128章豐後海戰第847章順之皆昌逆之皆亡第924章欺騙只是一時不能一世第927章最大的危機第184章利益得失(二更求訂閱)第639章屋漏偏逢連天雨(七更)第042章糧食危機第062章可惜晚了第148章財色兼收(第十七更求訂閱爲盟主桐棠加更七)第401章雙喜臨門(四更)第276章全靠演技(四更)第505章天下間最永恆的是利益(三更)第609章虧本的錢莊第213章舉世皆敵(五更求訂閱)第351章封神之戰(一更)第620章苻堅你贏個屁第036章連環馬陣第646章漫天叫價落地還錢(二更)第775章誰敢欺師滅祖第585章飛來橫禍天降暴雪第895章莫名不安第409章失敗的發明(二更)第342章知恥後勇(五更)第534章中南租借九十九年(二更)第970章百家闖宮死諫第732章對貪官絕不姑息第407章自殺式反擊(五更)推薦一本書《全球捉鬼》第913章爲師今天就教你一個乖第075章豬肉也香第228章你要娶我(一更求訂閱)第306章清理門戶(五更)第176章不擇手段(三更求訂閱)第052章驚現陌刀第454章火燒棧道以火拒敵(二更)第566章執行力纔是最關鍵的(一更)第855章戰爭與哲學第988章等閒卻變故人心第714章說降冉明第075章豬肉也香第323章攤丁入畝第112章情爲何物(爲掌門萬賞加更)第223章我見猶憐(四更求訂閱)第127章亂中取勝第537章嫁公主是不可能和親更是不可能的(五更)第821章笈多帝國的反應第169章兒歌兇猛(六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十萬賞加更一)第442章冉閔無恙天塌下來也不怕(二更)第647章千萬別得罪女人(三更)第839章鎮遠土著暴亂第070章不服就幹第254章上虞古城(五更)第726章暴雨突擊天降危機第956章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第879章對牛彈琴第559章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六更)第926章你是將門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