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這還是漁船嗎

冉智看着臉上表情精彩的楊運,淡淡的道:“朕是早已是該死之人了,裴卿在下面肯定會寂寞了,楊運,你可以把朕交出去,換一場富貴吧。不過,答應朕最後一個請求。給朕一個體面的死法。朕是天子,天子有天子的歸宿!”

“陛下啊”楊運道:“咱們其實還有機會的。”

“機會,還有什麼機會?”冉智滿臉苦笑。他不是沒有見識,魏國的兵馬之強,此時已經上升至了巔峰。特別是打敗了鮮卑慕容部之後,軍隊的將士的信心和士氣高漲,特別是精良的裝備,即使他投靠晉國,也沒有半分取勝的機會。他想等的,不過是那些士紳豪強,可惜這些人太怕冉明瞭。其實這也不是害怕冉明,而是害怕冉閔。

更何況到了今天,冉智還擁有什麼?他嫡長子的身份沒有了,太子的大義名份也丟了,沒有一兵一卒,沒有一寸屬於自己的土地。

“有的。”楊運看出了冉智的遲疑,解釋道:“陛下,中原我們失去了,但是我們還活着。這就是最大的機會。漢高祖與楚霸王相爭,高祖數敗,連太公和呂后都喪入霸王之手,最後還不是一樣君臨天下?大魏雖然強,但是還有隱憂。”

冉智道:“朕已無寸土,亦無一兵一卒,談何捲土重來?”

楊運道:“中原無立足之地,但是不代表就沒有立足之地了。”

“你的意思是?”冉智詫異的望着楊運。他此時真的迷惑了。

楊運道:“臨海郡東南有一大島,面積和江州相當。去臨海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衆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爲王,分劃土地,人民各自別異,人皆髡頭,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種荊爲蕃鄣。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舅姑子父,男女臥息共一大牀……”

“哦”冉智顯然有點不動心。這塊地雖然不小,可是由於是中原上國思想,他真看不上所謂的化外之地夷州。冉智道:“夷州瘴氣嚴重,孫權派衛溫和諸葛直率領萬餘吳軍駐紮夷州,時過一年,因水土不服,非戰鬥減員居然高達四成,不得不撤出夷州。我們就算可以平安抵達夷州,談何立足?”

“能的,只要陛下有信心,一定能的。”楊運道:“繼續留在中原,已經死局。而去夷州,就算是十死九生,也好過在中原的必死之局。我們可以從膠東國購買海船,沿海招募壯士,購買甲冑,訓練成軍。”

冉智這個人,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死心的。他還想做最後的掙扎。按照楊運所說,冉智也不是沒有機會。冉智那顆差點死了心,又煥發了生機。

“那麼,你有錢嗎?”冉智道。

楊運道:“運雖然沒有錢,可是裴相當時可以給陛下留了一筆錢啊。”

冉智道:“那是王成向裴卿行賄,裴卿把這事告訴了朕,朕就隨口同意給裴卿留用,可是那筆錢還能取得出來嗎?”

楊運對於錢莊的事情並不熟悉,何況現在錢莊已經和銀行合併了,新成立的銀行名叫魏國皇家銀行。楊運道:“運也不太清楚,運會派人前去試一下。如果能取出來那自然最好,如果取不出來,也沒有關係,運名下還有一千多畝地,地價也不算便宜,如果賣了,也可以購買幾艘大船。”

冉智頓了一頓,沒有反對,也沒有出聲。楊運道:“在夷州的諸土王,大者不過數衆,小者數百衆,運還有三百自固勇士,這些勇士比起精銳魏軍自然不如,不過對付那些土蠻也綽綽有餘了。我們可以先立足夷州,夷州產出養活幾十萬人不成問題,何況夷州還有吳國遺民,我們可以聯合他們,漸漸統一夷州。只要統一夷州,我們可以坐看晉魏之爭,待戰事一起,魏國未必可以八面四顧,這就是我們絕地反擊的最好機會。”

冉智事實上考慮了一下,感覺這個可能雖然有,但是成功的希望絕對不會大。一旦魏國南下準備統一戰爭,那麼肯定會做好萬全的準備。絕對不會再給晉國一點機會。也是因爲如此,冉智認爲楊運的想法雖然好,可卻難成功。他的興趣不大,淡淡的道:“這談何容易。”

“一面是必死之局,一邊是渺茫的機會,這就是區別。”楊運道:“時間已經不多了,若是陛下沒有異議,運這就去安排了。”

冉智點點頭。

楊運離開了。

可是冉智也陷入了深思。楊運爲何會對自己如此忠誠?不惜毀家支持,可是冉智現在一絲成功的機會都沒有,這麼做太不合常理了。事出反常,必有妖。冉智想了半天,也沒有想明白。不過,冉智對楊運也產生了戒心。人心所向,楊運不傻,爲何跟着一個沒有出路,看不到明天的人?冉智慢慢的在腦袋中過濾了一遍。

突然他想到了一個可能,這個想法把冉智嚇了一大跳……

事實上比楊運想的更加順利,華夏錢莊既然並秦國銀行吞併,所負責的債務和存儲全部都承擔了下來。畢竟這個時代做生意還是依靠信譽,如果信譽沒有了,以後的生意也做不下去了。王成雖然是向裴弼行賄,可是錢莊的手續都是齊全的,也就是說這筆錢是何法的,清白的。“就這二十張輕飄飄的紙,就抵兩萬金?”楊運感覺這個世界他有點不認識了。

銀行的夥計道:“客官您如果需要銅錢和銀幣,他需要預約,畢竟兩萬金可不算是小數目。”

楊運也知道魏國銅錢是最常見的,不過就是太重。一金可以兌換一萬錢,兩萬金就是兩萬萬錢,這筆錢如果全部換成銅就是一百二十萬斤重,六百多噸,即使後世的重卡,也需要二十多輛才能拉完。這筆錢楊運也沒有能力拉完。

夥計又道:“這位客官,我們皇家銀行可是陛下欽點的銀行,如果帶着錢票花不出去,回頭我將腦袋賠給你。”

聽了這話,楊運這纔拿着錢票去了不其城。

“這位老闆,您可是要買船?”

對於老闆這個稱呼,板這個稱呼。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據傳聞是冉明當日曾戲稱地叫了張詢一聲“張老闆”,因此傳揚開來,形成了風尚。

華夏的船隻製造,到了隋唐時期進入到一個高峰。當然南北朝一直都是戰亂,技術相對流失得太多了,不過不可否認,中國古代太聰明瞭。冉明只是提出了一個龍骨的構想,現在的魏國船廠已經可以造出四十餘丈,相當後世兩千六百噸級別的大船了。冉明聽說後世的專家所說,木質船最大不過兩千噸級別,像歷史明朝的大福船根本無法達那種規模,所以是古人誇大的數據。現在冉明真想抽死那些專家。

四十多丈長的龍骨,自然找不到沒有那麼長的大樹,可是誰說龍骨非要用那麼長的樹了,那些古代工匠,用魚膠和鐵釘,鋼筋可以將龍骨接成四十多丈,光這種四十多丈的大船,下水了超過百艘,可別說,海上的大浪,還真不容易顛覆它。

夥計道“這位老闆,一看就知道您是有身份的人。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這麼大的身家怎麼能不爲自己的安全考慮呢。我們船廠新造的鯨魚級船有四十八個密水倉,即使其中二十個進水,也能讓船開回來。一千二百噸的龐大載重量,是大海商的最愛。特別是這種載重大,乘員多,根本不怕海盜。就海盜那種小船,根本不打,直接能給他們撞沉了。”

楊運問道:“這海上的海盜很多嗎?”

夥計不可思議的看着楊運。但凡從事銷售工作的人,通常都是七竅玲瓏,眼皮子活絡的人。這個夥計也不例外,不僅如此,他還是這個行業的佼佼者。

這個夥計一聽楊運這麼問。就猜測楊運可能是一方土財主。現在魏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那些士紳豪強,他們的日子不好過了。魏國的工商業發展迅速,到處都是工坊,只要肯幹活,絕對餓不死。對於各地沒有田地的流民,魏國官府也是盡一切可能安置,分給他們土地。

魏國現在是土地多,人少。儘管魏國的工坊開得工錢不少,可是百姓都不願意放棄土地。對於中國人來說,錢再多,不如土地來得踏實。古代由於交通不方便,而且種植方式落後,沒有後世的大型機械,每到春耕秋收,都需要差不多一個多月的時間。擁有土地外出幫閒做工的的農民並不少。至於士族和豪強的土地,越來越難找到人種了。古代自耕農的稅收其實並不算高。可是都是地方官吏的層層盤剝,糧食收上來會有損耗,地方小吏和衙役都沒有工資,每年的稅收工作,是他們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所以各種原因加雜起來,百姓的負擔就重了。更重要的,農民還要承擔非常繁重的徭役,像什麼修橋補路、挖溝開渠,修繕城池,甚至軍營的修建,都需要農民去做。

去服徭役的農民,不僅需要出人力,還要自備糧食。服徭役時,糧食不夠吃,加上體力勞動繁重,所以很多人就死在了工地上。這樣的負擔非常重,如果是太平年代,風調雨順,一般農民還能承受,可是一旦天下大亂,百姓根本承受的能力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萌戶自然而生。士紳階級不僅有免稅的特權,同樣還有免除徭役的特別。很多失去土地的農民,都會依附在士紳門下,成爲他們的萌戶。這樣就可以避免服徭役了。即使高達六成七成的田租,對於百姓來說都有着極大的吸引力。

可是現在魏國的各種基礎修建都採取了商業招標的方式,官府出錢,商人組織施工隊進行施工,雖然還需要農民去做工,但是卻不僅不需要糧食,還可以掙不少工錢。而普通農民則不需要承擔徭役了,這樣以來,士紳和豪強的萌戶,佃戶,都沒有了吸引力。除非政府手中的公田太少,根本不夠分配,否則沒有願意當士紳豪強的佃戶。

冉明就是採取這種軟刀子割肉的方式削弱士紳豪強的實力。暫時迫於士族門閥的威勢力,那些大家族門閥的萌戶和佃戶還不敢私自脫離依附關係,可是那些小的士族或地主可就慘了。他們家裡雖然有地,可是沒有足夠的威懾力,地反而沒有人種了。儘管田租一減再降,可是百姓都願意當自耕農。首先求變的就是那些小士紳和豪,他們積攢了數代的財富,錢當然是有。不過土地荒廢,就是金山銀山也有吃空的一天。中國自古就有危機意識,他們開始選擇出路,土地變賣給國家,他們要麼開設工坊,要麼選擇出海跑海商。

“這位老闆,您是準備出海啊!”夥計道:“要是第一次出海,我就勸你買我們的鯨魚級大海船。雖然大魏海軍不斷圍剿,可是大海太大,大得你不能想象,所以海盜還是有的。不過海盜的船都小船,對付這種鯨魚級的大船是沒有任何辦法的。你看到船的第一層甲板上的吊杆了嗎?”

楊運點點頭。

夥計道:“這種吊杆其實和海軍五牙大艦上的拍杆是一個性質,我們鯨魚級上的吊杆不僅可以吊運貨物,還可以稍加改動,就成爲拍杆。大船上有壓倉石,讓人把壓倉石吊在吊杆,這樣就成了拍杆。看到海盜的船,壓倉石一丟,海盜那種小船就可以給他們砸沉了。鯨魚級大海船隻有四座吊杆,可以隨時改成四座拍杆,一艘鯨魚級大海船,十幾艘海盜船根本佔不到便宜。而且……”

“而且什麼?”

夥計神秘的道:“而且鯨魚級海船上還可以按照用戶的需求,加裝八牛弩。”

第385章門下政事堂協商會議(二更)第652章領頭羊的作用(八更)第580章功敗垂成心有不甘(五更)第158章儒將謝艾(七更求訂閱爲舵主sofia若冰加更)第109章爭奪花榜第218章昨日黃花(四更求訂閱)第836章蜉蟻撼樹愚蠢第761章當皇帝並不是我的心願第734章英雄遲暮第473章不勝則亡困獸之鬥(三更)第748章傳冉明帝王之術第653章智囊班底(九更)第259章謝玄震驚(四更)第704章羌胡習性欺軟怕硬第089章暴斂天物第369章磨刀霍霍向豬羊(四更)第932章冉明回來了第987章命運之輪開始轉動第770章謝道韞殺雞儆猴第108章花魁大賽第161章長安之亂(二更求訂閱)第488章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四更)第532章戮胡十萬成我名(六更)第313章齊人之福(一更)第667章從根本上同化第534章中南租借九十九年(二更)第1103章中亞開發公司內亂第041章鐵騎狂飆第636章人人相食絕不低頭第580章功敗垂成心有不甘(五更)第551章橫海將軍慕容恪(四更)第079章意外變故第868章東晉北伐第907章機會終於來了第791章惹不起我躲得起第607章流淌着黃金的河(二更)第816章我們在哪裡哪裡就是大魏第329章誠意滿滿第476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880章難以取捨第1049章最後一場考試第819章從什長做起第315章噁心死你(三更)第761章當皇帝並不是我的心願第1016章心亂如麻第337章莫名奇妙(六更)第885章看誰能熬下去第881章將有五煩第318章不死不休(五更)第1132章爭辯第097章趁機勒索第469章慕容家的好運氣用完了(五更)第893章玩陰的你們也不是對手第338章孟德之好(一更)第153章水師遇險(二更求訂閱)第869章拿下晉朝天下一統第701章士氣崩潰還打個屁第214章天崩地裂(六更求訂閱爲宗師陳應萬賞加更)推薦一本書《全球捉鬼》第365章法不責衆(八更求訂閱)第849章把壞事變成好事第770章謝道韞殺雞儆猴第867章陰謀漸起第1027章代號“寂滅”第260章才女令姜(五更)第860章小四你膨脹了啊第883章何須擔心血染天第230章流線製造(一更求訂閱)第630章大晉在南人心在北第329章誠意滿滿第310章且行苟合(三更)第642章天王末將甘願受罰(十更求訂閱)第549章刺激性消費通貨膨脹(二更)第1116章必然之勢第222章三公之上(三更求訂閱)第604章王猛成功歸來(一更)第1068章魚龍荊襄第536章瘋了瘋了全都瘋了(四更)第939章自投落網第499章不要慫要像個男人(三更)第255章尋訪梁祝(六更)第226章重歸士籍(二更求訂閱)第265章妙不可言(五更)第741章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第331章襄陽太守第922章福禍相依第1061章螳螂撲蟬第084章狐假虎威第143章內鬥內行(第十二更求訂閱爲盟主桐棠加更二)第411章涼國太后身懷六甲(四更)第919章生不如死第528章不是誰都可以成爲名將(二更)第862章登基稱帝第916章一道選擇題第800章抗議是弱者無能的呻吟第1038章史上第一特戰隊第368章河東薛氏第260章才女令姜(五更)第391章推波助瀾裝備競賽(二更)第1075章驅降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