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試驗武器

冉明在後世大致看過《日本史》,也曾經以爲日本是萬世一系,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可是事實上,隨即來到這個時空,對倭國的深入瞭解,這才發現,所謂的《日本史》不過是一個神話傳說,所謂的天皇萬世一系,更是無稽之談。

而且倭國,也並非代表後世的整個日本國。事實上所謂的倭國,僅僅代表刑馬臺國一國。而刑馬臺國僅僅是九州島東北部的一個小國。後來面對向來不和的狗奴國侵略,刑馬臺國女王卑彌呼派遣使者難升米朝見魏帝曹睿。魏帝賜予卑彌呼以刻有“親魏倭王”的紫綬金印一枚,包括銅鏡百枚在內的禮物若干。並且派遣調解刑馬臺國與狗奴國的矛盾,然而狗奴國卻根本不理會魏國當時的調解,在持續的戰爭中,卑彌呼(日本國天照大嬸)去世,後來刑馬臺國又立了一個男性國王,然而在對狗奴國的戰爭中,刑馬臺國非常不利,後來又改立“臺與”爲刑馬臺國第三任國王,臺與遣使到東晉尋求幫助,在這個時代,東晉原本就自身難保,根本不可能介入刑馬臺國與狗奴國的戰爭,眼看得不到晉國的支持,刑馬臺國也漸漸與晉國失去聯繫,同時刑馬臺國也失去了中國古代文獻記載。

無論日本歷史中記載多麼光鮮,但是卻無法抹殺一個事實,所謂的刑馬臺女國和狗奴國其實都是原始社會末期的一種社會形態,所謂的兩國戰爭,其實激烈程度甚至就算是中原兩姓宗族之間的戰爭。刑馬臺國與狗奴國打了一百六七十年的時間,誰也沒有滅掉誰,至於戰爭中死亡人數,更是一個笑話。打了一百六七十年的戰爭,雙方戰死人數不過各上萬人,平均每年不足百人,甚至三天才死亡一人,這種戰爭規模,恐怕還沒有一個普通的土匪山寨一次打動傷亡的人數。

在相對封閉的環境內,這讓倭國人非常擅長對寒冷和飢餓的忍耐,況且由於沒有外來侵略,整個倭國四島的生態,似乎仍處於原始社會末期時代,甚至還沒有進入奴隸制時期,至於封建時代,更是遙遙無期。

對於日本的戰爭,同樣得不到魏國文武百官和軍民的支持,首先是這個時代的魏國人,因爲一系列的戰爭勝利,民族自信心非常強大,華夏人骨子裡的謙和和仁慈,根本不會去欺凌弱小,其次是在這個時代,除了冉明,沒有人見過倭人的殘暴和兇殘。甚至冉明在內閣會議上附約提出攻打倭國的意思,內閣大臣皆提出反對。冉明是想建立一個民主內閣,而非皇帝一言堂,所以並沒有強求。

不過,冉明仍然拋出了倭國有巨大的銀礦的誘餌,用巨大的利益去誘惑內閣發動戰爭。然而,內閣卻提出用外交方式解除這個問題。

“外交有用嗎?如果外交有用的話,那還要軍隊幹嘛?”雖然冉明有這個不滿,但是仍沒有打消內閣對這件事情的積極態度。不過冉明顯然忽略了這個時代魏國真正的軟實力。

魏國內閣提出約見刑馬臺國大率,在刑馬臺國大率是中央一級的官員主要職責就是監察巡視地方的官員。論級別相當於魏國二品大員。此時在魏國常駐尋求魏國幫助的刑馬臺國大率名叫熊野。

魏國不像中國歷史上的其他朝代,對於藩國使節都是包吃包住,臨行時還會賞賜大量金銀財寶,熊野在魏國求爺爺告祖宗的尋求幫助,可是魏國上下根本就沒有理會他,如果在魏國待了近三年的熊野不僅花光了積蓄,爲了撐起刑馬臺國的面子,他不得不讓隨行使團成員在魏國掙錢,武士在街上表演胸口碎大石,本來打算送給皇帝的二十名刑馬臺國美女,除了留給冉明的四人閒着,其他人都去坐檯接客,總算沒有讓刑馬臺國使團餓死在鄴城。

得知魏國鴻鵠寺官員召見他,熊野頓時喜出望外。

“番邦小使參見大人!”

聽到大人這個稱呼,讓那個鴻鵠寺官員非常錯愕。這個鴻鵠寺官員只是一個從九品的書史署長,算是官員中最不入流的小官,哪怕是縣丞、主薄也比他大。現在他居然被稱熊野爲大人。要知道大人這個詞語在古代泛指王公貴族和父母,只有清朝以後才泛指官員,稱某某大人(大部分影視劇中都犯了一個習慣性的錯誤,這大人,那個大人。其實都是扯蛋了。)

“大人在下是實在愧不敢當啊!在下乃是書史署長,鄙人姓趙,小字清之!”

“見過趙大人!”熊野仍然沒有更改稱呼。他屈膝躬身態度非常恭敬。

趙清之道:“熊野大使,某代表大魏鴻鵠寺前來告之閣下,對於刑馬臺國與狗奴國的衝突,卻是不可調和的,但是刑馬臺國要想獲得魏國的支持,必須拿出足夠的誠意!”

熊野道:“不知趙大人所指的誠意是什麼?但凡小國可以做到的,必定會盡力施爲!”

趙清之道:“刑馬臺國宿敵狗奴國是擺明了態度不會接受魏國調解矛盾,那麼要想解決刑馬臺國與狗奴國的爭端,唯有魏國正式介入戰爭。魏國不會輕易發動對於其他國家的戰爭,如果刑馬臺國正式成爲魏國的藩屬國,那麼我們魏國就有理由有原則介入刑馬臺國與狗奴國國的戰爭中去。”

魏國的藩屬國與華夏曆朝歷代的藩屬國並不一樣,華夏曆朝歷代的藩屬國其實就是一個名義上的藩屬國。而魏國的藩屬國則是有一定代價的,首先魏國會在藩屬國進行駐軍,名曰保護藩屬國。其次是在藩屬國保留魏國租界,魏國擁有藩屬國所有資源開發權和使用權,內政和軍事、經濟以及外交,必須接受魏國的指導,文化必須向魏國學習。

魏國目前保留的藩屬國其次並不多,除了普利王國和潘迪亞王國之外,像華夏傳統的高句麗、扶余、新羅、百濟都已經成爲歷史了。這些國家和地盤都成了魏國固有領土的一部分,統一劃歸安東督護府管轄之下。

只要成爲魏國藩屬國,事實上這些藩屬國就失去了獨立和自主的權力,當然好處不是沒有,至少魏國會保證藩屬國王室的絕對統治權,一旦國內有權臣造反或農民起義,有魏國負責幫助鎮壓和保證王室的繼位的合法性問題。

刑馬臺國使節大率熊野僅僅考慮片刻就決定了刑馬臺國的命運,同意成爲魏國的第三個藩屬國,把石見銀山、生野銀山、鳴海金山、大森銀山、東山梨郡的黑川金山、西八代郡的中山金山,黑桂山、保山、雨畑山等等則成統一被魏國談判了下來,用八百萬石大米和兩萬套淘汰下來的魏國制式舊甲冑和舊兵刃,換過來了五十年的開採權。

鴻鵠寺居然真的把冉明想要的那些金銀礦山資源談判了下來,這着實出乎了冉明的意料。冉明此時根本沒有意識到,魏國這兩個字對於小國國王的誘惑力是多麼的大。

藩國國王之子以及藩國大臣官員的子弟,都有機會到魏國留學或獲得居住權,成爲魏國人,是他們一輩子奮鬥的目標。在冉明看來,魏國百姓事實上此時的生活條件還有非常大的改善空間,可是那些藩國卻不這麼想,他們感覺,魏國人都生活在天堂裡。

沒有錯,就在在天堂裡。

因爲魏國這裡沒有飢餓、貧窮和寒冷,無論收成如何,魏國都會保證魏國百姓有足夠多的糧食可以果腹,有足夠多的衣服御寒。還有魏國的各種福利保障法律也都開始陸續出臺經過三次修正的《殘疾保護法》與四七九八年七月一日正式開始執行。在魏國《殘疾保護法》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殘疾人,不得迫害殘疾人,一旦針對迫害殘疾人,將從嚴從重處罰。

雖然成爲魏國藩國,會讓藩國國王和大臣失去部分權利,但是魏國也不是吃獨食,而是出讓部分權力。在藩國中央、州、郡、縣四級官員中,魏國執行的是四三二一政策。所謂的四三二一政策,就是明確規定,藩國中央一級官員中,魏國官員必須佔到四成比例,州刺史一級則要佔到三成,而太守則需要佔到兩成,至於縣則只需要佔到不低於一成比例既可。

就像魏國的普利王國,其國同樣設立了內閣和魏國同行的十七部,在內閣七相中,財相、陸相和工相則是魏國官員出任,十七部尚書中,也有商貿部、財政部、工業部、吏部、兵部、刑部、禮部等七部是魏國官員。雖然魏國官員佔據了部分位置,但是仍有不少位置是留給普利王國的泰米爾人的,特別是在縣一級方面,普利王國一百八七縣,只有二十個縣令是魏國官員,這樣卻可以大大顧及了泰米爾人的感情。

現在,倭國根本不需要考慮那麼多,因爲有普利王國和潘迪亞王國的例子在那裡擺着,魏國會把全國工礦資源類收益的兩成交給普利王國皇室,短短時間內普利王國的繁卡梅塔家庭成了普利王國的首富。

做一個獨立的小國王,那樣朝不保夕,遠遠沒有做一個由魏國保護的藩國國王來得實惠。至於國家和民族利益,在這個時代,有完整民族和國家意識的人根本就不多。

高效率是魏國的朝廷的特點,就在四七九九年三月底魏國完成了對刑馬臺國的談判,刑馬臺國改名爲倭國,成爲魏國第三個藩國。

這個駐倭軍隊正式稱爲瀛洲軍,瀛洲軍統兵將軍是冉明的五徒弟祖彥。瀛洲軍下轄第六十六團、第一三二團和第一九七團共三個步兵團,騎七十四團、騎二十五團共兩個騎兵團,外加軍直屬炮團、直屬騎兵偵察營和直屬工兵營和輜重團,瀛洲軍共有七團二十五個營全軍兵源兩萬四千三百八十三人。

用兩不足三萬人去實施佔領整個瀛洲,在內閣首相看來這點兵力實在太少了。可是王簡卻不知道這支瀛洲軍卻是冉明純火器部隊,這個軍共擁有兩萬零九十八支九八式步槍,五十四門七十五毫米山炮。

在冉明原來的設計中,魏國的火炮發展應該遵循着歷史發展趨勢,從最初的原始火炮到佛郎機火炮,紅夷大炮慢慢發展。可是隨着步槍和子彈發明,其實制約着火炮發展的瓶頸已經消失了。製造原始前裝火炮,主要是因爲鐵質量太差,薄薄的炮管管壁,無法承受強大的膛壓。可是魏國目前的鋼鐵技術越來越成熟,鋼鐵質量也越來越好,冉明發現魏國已經具備了鑄造後世榴彈炮炮管的能力。

冉明拿出了後世非常著名的德國克虜伯七十五毫米山炮的設計方案,不過因爲技術問題,魏國的七十五毫米山炮,重量要比克虜伯原炮要重。魏國生產的七十五毫米山炮全重五百四十公斤,比原炮重了一百四十公斤,射程最遠有三千五百米,比原炮近了八百米,不過其他參數都要原炮差別不太大。

別看在後世,七十五毫米山炮算是炮兵大家庭中的小弟,在這個時代,無疑算是核武器級別的武器了。山炮可以有最遠三千五百米的射程,最佳射程是八百至兩千四百米,最近射程爲四百米,可以說火炮讓魏國在遠程壓制方面佔據絕對的優勢。

魏國已經開始陸續換裝熱武器,只不過,如今的魏國步槍和山炮,都沒有經過戰爭的檢驗,而瀛洲則是檢驗魏國熱兵器的理想場所。

儘管冉明對九八式步槍和七五山炮,還不夠滿意,但是冉明還是進行換裝了,倭人的戰鬥力本來就和魏軍差了一截,現在的那些所謂狗奴國部隊,比起土著軍隊來,自然算得上兇悍,不過和魏國從前相比當然是不堪了,冉明想用倭人去檢驗魏國熱兵器的成果,同時讓技師在戰場上,觀察熱武器的缺點,進行改正。同時也想用倭人來錘鍊一下這支熱武器部隊。

第303章收復關中(二更)第173章陌刀組軍(十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十萬賞加更五)第758章殺還是不殺第533章流落在呂宋的先秦遺民(一更)第799章百折不撓真英雄第215章大局爲重(一更求訂閱)第045章一刀殺王第122章瞞天過海第648章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四更求訂閱)第594章要想富先修路(二更)第828章攀個祖宗認個爸爸第756章拉謝安下水第554章內鬥不分時間與場合(一更)第764章你想報仇嗎第251章鳩佔鵲巢(二更)第027章生化武器第1080章絕對的實力第275章人生如戲(三更)第418章不惜代價留下冉明(三更)第456章有心無力空嘆奈何(四更)第983章賽里斯人好有錢第447章真命天子能殺嗎(一更)第097章趁機勒索第313章齊人之福(一更)第1004章當兒子要有兒子的樣子第052章驚現陌刀第551章橫海將軍慕容恪(四更)第223章我見猶憐(四更求訂閱)第295章意外火了(五更)第1054章鐵騎決定歸屬第014章初戰告捷第495章男少女多這是大問題(五更)第1032章去魏國尋找答案第1119章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110章智商堪憂第040章如喪考妣第989章陰謀還是巧合第361章降或者死(四更)第1044章無法拒絕的交易第064章奇貨可居第1095章時間是最重要的問題第118章形勢嚴峻第572章魏國統一天下還缺火候(一更)第382章大魏律法面前人人平等(五更)第846章幹得漂亮第974章拋棄包袱第081章復聖後裔第120章不想失去第387章仁義道德都是夜壺(四更)第335章琅琊葛洪(四更)第063章段部內亂第270章血光之災(一更)第683章當皇帝也不容易第544章陌刀面前誰敢言勇?(六更)第893章玩陰的你們也不是對手第247章不翼而飛(三更求訂閱)第332章似曾相識(一更)第529章拉着世族去殖民(三更)第525章被小看了的褚蒜子(五更)第210章事有蹊蹺(二更求訂閱)第939章自投落網第753章衆叛親離窮途末路第1094章一百年發展規劃第486章勝者爲王敗者爲寇(二更)第749章王者歸來第1025章無可奈何花落去第239章人不如羊(三更求訂閱)第383章商賈參政(六更)第1092章天國來人了第801章破後而立有何不可第471章慕容垂回來了(一更)第303章收復關中(二更)第387章仁義道德都是夜壺(四更)第336章趁火打劫(五更)第671章戰俘都是免費勞動力第531章族不爲已天誅地滅(五更)第554章內鬥不分時間與場合(一更)第482章羨慕嫉妒恨(四更)第270章血光之災(一更)第590章孤教你如何賺錢(一更)第483章巾幗不讓鬚眉(五更)第336章趁火打劫(五更)第260章才女令姜(五更)第179章麟鳳五靈(六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六)第446章伏火神丹誰與爭鋒(六更)第387章仁義道德都是夜壺(四更)第333章全軍出動(二更)第939章自投落網第587章父皇兒臣有要事稟告第1004章當兒子要有兒子的樣子第666章建立秦國講武堂第003章鋌而走險第769章冒犯世子萬死莫辭第1079章將軍百戰死第963章天下一統華夏復興第501章玩大了太子去充軍(六更)第084章狐假虎威第491章本宮是熟女嗎第378章所謂的人性(一更)第573章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