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薛仁貴被封平遼王(四更)

最後李泰將這件事情,和自己的師父羅鬆說了。羅鬆聽到李泰的訴說之後,心中同樣覺得這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於是羅鬆對李泰說道:“殿下,你是準備將他們留下來,把他們訓練成燕國的一支精銳。還是準備想辦法,將這個包袱丟掉?”

聽到羅鬆的話,李泰想了想後說道:“說句心裡話,我雖然對這些番邦異族,沒有什麼好印象。但是他們強大的戰鬥力,卻是我不能忽略的。”

“所以如果能夠讓他們歸心的話,我會讓他們慢慢的被同化。忘記他們曾經所過的生活。成爲我燕國百姓的一份子。”

聽到李泰的話,羅鬆點了點頭後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必須除去糟糠。只有剩下來的精銳,才值得殿下去培養。”

“師父這話的意思,是準備在他們之中進行裁軍。如果是這樣的話,恐怕父皇那裡不太好交代。”李泰對羅鬆說道。

“看來殿下是忘了,如今我燕國境內還有很多城池。仍然在遼東諸國餘孽的手中。”羅鬆笑着對李泰說道。

“如果不是師父提醒,我差一點把這件事給忘了。那就讓他們替本王出征,去掃平那些遼東諸國的餘孽。”

“如果他們誠心誠意的爲本王效力。那本王不介意,給他們一個新的身份。相反的話,那本王也將有理由,把他們全部消滅。”

“到時候就算是父皇問起來,我也有足夠的理由,讓父皇無法責罰於我。”李泰高興的對羅鬆說道。

“不過話雖如此,殿下還是需要派出一位主帥。來統領這十萬番兵,否則在某些情況下,可就說不通了。”羅鬆對李泰說道。

李泰當然明白羅鬆話中的意思,那就是如果自己,只讓這十萬番兵出擊。那就會被別人認爲,自己根本就沒有想要,讓這十萬番兵活着回來。

“那不知師父覺得,有何人統率着十萬番兵比較合適。”李泰對羅鬆問道。

“盧旺達,他絕對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爲他會絕對的對主殿下忠誠,不會擁有一絲一毫的反叛之心。”羅鬆對李泰建議道。

“確實,這盧旺達本身就是,我燕國三軍副元帥。由他親自領兵出征,於情於理都說得過去。”李泰點了點頭後說道。

於是,李泰便將這十萬番兵,交給了盧旺達。由他負責統帥訓練,並且做好了隨時出征的準備。

……

經過了數日的旅途,李世民終於回到了長安城。太子李承乾帶領文武百官,在十里長亭迎接聖駕。

看到李世民的鑾駕,慢慢的駛了過來。李承乾便帶領文武百官,跪地迎接李世民。

李世民停下鑾駕之後,便由貼身太監攙扶着下了鑾駕。對李承乾等文武百官說道:“各位愛卿快快平身。”

李承乾帶領文武百官起身之後,李承乾對李世民說道:“父皇此次跨海徵東,用了五年多的時間,終於凱旋歸來。真是可喜可賀的大事。”

“如今長安城中的百姓,個個家中張燈結綵,如同新年一般。現在百姓正在長安城外,自發的準備迎接父皇的聖駕。”

“那各位愛卿就隨朕一起去,接受百姓們的迎接吧。”李世民高興的對衆人說道。

來到長安城外,果然看到百姓夾道歡迎。讓李世民不由得萬分高興,這說明了百姓對他的愛戴。說明自己這個皇帝當的並不失敗。

李世民親自步行進了長安城,不停的和百姓們打着招呼。最後李世民命令,隨他御駕親征的武將回家休息,明日一早金鑾殿論功行賞。

李世民回到皇宮之中,見到了長孫無垢。人家都說小別勝新婚,更何況是一別五年有餘。

夫妻兩個自然是,有說不完的話嘮不完的嗑。李世民給長孫無垢,講述了自己跨海徵東的經歷。

當講到被困鳳凰山的時候,長孫無垢的臉上,竟然流下了淚珠。由此可以看出,長孫無垢對李世民的愛有多深。

最後李世民輕輕地,將長孫無垢攬在懷中。柔聲的對長孫無垢說道:“觀音婢,現在是不是應該安歇了。”

長孫無垢羞紅的面孔點了點頭,然後親自爲李世民寬衣解帶。接下來發生什麼,那就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高坐龍椅之上。三省六部四大朝臣,滿朝文臣武將分立左右。

向李世民行了,三拜九叩君臣大禮之後。李世民開口說道:“此次跨海徵東,歷時五年有餘。隨朕出征的文臣武將,立下了汗馬之功。”

“今日凱旋歸來,自然要對有功之臣加以封殺。三軍大元帥薛仁貴,上前聽封。”

聽到李世民點自己的名字,薛仁貴急忙出班跪倒在地。再次向李世民行君臣大禮之後,開口說道:“臣薛仁貴接旨。”

“薛仁貴本是朕的應夢賢臣,但因奸臣張士貴阻撓。讓朕與薛愛卿久久不能相見。”

“要不是薛愛卿有着,忠君報國的理想。恐怕早就已經棄朕而不顧了。但是一路之上,薛愛卿任勞任怨,從未有任何的怨言。”

“並且一路之上,立下戰功無數。搶佔金沙灘,三箭定天山,鳳凰山救駕,等等戰功數不勝數。”

“今日朕加封薛仁貴爲平遼王,替朕掌管天下三軍。夫人柳銀環爲一品誥命夫人。”

薛仁貴聽到李世民,竟然封自己爲平遼王,於是急忙向李世民謝恩。同時心中不由暗說:“主公猜的果然不錯,皇上竟然真的封我爲王了。”

畢竟大唐開國一來,異姓的王爺可沒有幾個。就連秦瓊他們這些開國功臣,也只不過封了一個國公而已。

而自己如今卻得了王位。心中自然對李世民那是感恩不盡。謝恩的時候眼中充滿了淚水。

隨後李世民,又對其他衆將加以封賞。不過當李世民加封鐵,衛禁軍諸將的時候。以秦懷玉爲首的衆人,卻只領了賞賜,並未接受李世民的爵位和官職。

這倒是沒有出乎李世民的意料,李世民心中早就清楚。無論自己賜下什麼樣的高官厚祿,恐怕他們最終還會前往幽州。

所以李世民也並未強求,只不過又多賞賜了不少金銀財物。算是作爲一些彌補。

加封完衆將之後,李世民便板着臉說道:“大理寺卿何在,將張士貴父子,給朕帶到金鑾殿上。今日朕要親自審問這個奸佞小人。”

第84章 視財如命的逍遙王第411章 跨海徵東的序幕第455章 薛仁貴陣前顯威(三更)第723章 阿會部酋長戰亡(四更)第314章 李泰擂臺奪帥印第785章 自食惡果的苗九鳳(一更)第408章 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654章 大丈夫有可爲有可不爲(一更)第30章 重回太宗一脈第240章 程鐵牛VS杜荷第357章 薛仁貴被害入大牢第33章 就是不怕事大第944章 宇宙蟲洞全部開啓第688章 李泰的遠大理想(三更)第616章 李泰封官賜爵(四更)第354章 幸福的宣華第720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更)第928章 成功開啓隱靈秘府第945章 面見最高首長第331章 李泰生擒屠爐公主第270章 慎家與龍膽亮銀槍第818章 鋼材的質量問題(一更)第821章 城牆上的三個老傢伙(二更)第166章 魏家所守護的地圖第858章 叔侄鎖陽城相認(一更)第12章 太原王家的人第555章 公孫伯年的異動(四更)第610章 李世民問李承乾(一更)第850章 李治的套路(三更)第774章 機械生命體的出現(一更)第908章 倉皇逃竄的齊明天皇(一更)第609章 薛仁貴被封平遼王(四更)第490章 妖言惑衆的李泰(二更)第391章 撂挑子的魏王李泰第939章 進入上古位面(一更)第5章 忽悠李世民第18章 師父我要自己選第776章 李泰的艱難決策(三更)第755章 這纔是兄弟之間的感情(二更)第515章 方士組成的天罡戰隊(四更)第131章 李泰做紅娘第610章 李世民問李承乾(一更)第378章 得知不死軍的秘密第96章 召喚功能開啓第779章 李泰又要入洞房了(二更)第732章 唐元推行的阻礙(一更)第291章 打人就要將他打疼第570章 華南夜闖番營(六更)第633章 請君入甕之計(三更)第769章 獻祭選項開啓(四更)第736章 老婆孩子齊上陣(一更)第285章 欲在驪山腳下建城第224章 太極宮中的馬球表演第417章 小心謹慎的樸不了第97章 先鋒軍進利州城第74章 忽悠武元慶第233章 李泰VS程咬金第330章 李泰大戰屠爐公主第222章 李泰又出幺蛾子第415章 王君可大帳面君第437章 跳樑小醜張士貴第143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911章 五姓七宗與復天盟(一更)第56章 李泰釀的美酒第870章 樊梨花走馬活擒薛丁山(二更)第207章 進攻王家老宅第549章 心生嫉妒的公孫燕(三更)第630章 劉仁軌的挑撥離間(四更)第715章 按金本位推行唐元(一更)第228章 都不是等閒之輩第763章 三局兩勝戰王傑(二更)第777章 準備收服九黎族(四更)第198章 欲除三州之兵第845章 隔膜還是產生了(二更)第205章 王家的江湖人第260章 果然準備殺人滅口第232章 魏王VS太子第288章 被連續敲詐的李泰第154章 李承乾拉攏唐門第185章 墨門高家臣服第309章 趕山鞭的秘密第258章 初試生死符第199章 李泰進幷州城第579章 李泰賠禮鄒卿芸(三更)第65章 李世民的接連驚喜第716章 教壞妹妹的哥哥(二更)第32章 麻煩又來了第74章 忽悠武元慶第230章 誰纔是最後的贏家第285章 欲在驪山腳下建城第926章 山河社稷如棋局(二更)第841章 薛仁貴陣前斬將(一更)第393章 李泰忽悠程咬金第931章 放手大幹的李泰(一更)第483章 薛仁貴三箭定天山(一更)第660章 恍如隔世的徐樑(二更)第312章 程咬金回國搬兵第94章 是背道而馳還是大智若愚第343章 全軍攻打萬象陣第853章 蘇寶同兵困鎖陽城(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