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秦皇陵附近的山村

金鑾殿上李世民端坐龍椅之上,貼身太監高聲喊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捲簾退朝。”

隨後衆人紛紛向李世民彙報工作,一切都結束之後。李承乾出班說道:“父皇,兒臣覺得自己學識有限。需要一位大才來做兒臣的太子太師。”

“這個倒是有必要,那不知太子覺得何人合適呢?”李世民點點頭後說道。

“兒臣覺得,當代大儒孔穎達孔先生,乃是孔子第三十一世孫。由他出任兒臣的太子太師再適合不過了!”李承乾對李世民說道。

李世民又何嘗不知道李承乾的用意,就連滿朝文武心中,都如同明鏡一般。這就是李承乾在拉攏天下儒門。

不過李承乾提出的,並沒有什麼過格之處。所以李世民點點頭說道:“孔愛卿,既然太子殿下覺得,你適合做他的太子太師。那以後太子殿下的功課,就麻煩你了。”

“臣多謝皇上的信任,多謝太子殿下的擡愛。臣保證會讓太子熟讀聖賢之書。”孔穎達高興的說道。

就在這個時候,有黃門官來報。說李泰有事見駕,如今正在金鑾殿外後旨。

聽說李泰來了,在場的衆人不由得渾身一抖。這小子每次上殿都會有人倒黴。王御史死在了他的手中,就連偌大的太原王家,也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當朝宰相裴寂,有着從龍之功又能怎樣。最後還不是被李泰玩的團團轉,要不是太上皇李淵出面求情,估計此時裴寂已經身首異處了。

於是當李世民宣李泰進殿的同時,所有人都不由得低下了頭,生怕自己的一個眼神也怒了李泰,讓自己承受他那睚眥必報的怒火。

“兒臣李泰參見父皇,祝父皇天福永享壽與天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李泰一邊向李世民行君臣大禮,一邊口中不停的高喊道。

“爲何今日又來金鑾殿,難道又有誰得罪了你不成。”李世民讓李泰平身之後開口問道。

“父皇,兒臣在你心目中的形象,難道只有惹是生非不成。”李泰一臉委屈的表情,對李世民問道。

“這次你還真說對了,你在朕的心中,就是一個惹貨根苗。你回頭看看你身邊的滿朝文武,如今他們聽到你上殿的消息,一個個嚇得連頭都不敢擡,生怕哪裡不小心,惹怒了你虎虎爲王。”李世民無奈的對李泰說道。

“父皇這可就冤枉兒臣的,你看程伯伯他不是趾高氣昂嗎?哪裡有一丁點懼怕兒臣的意思。”李泰指了指程咬金後說道。

“估計這滿朝文武不懼你的,也只有魯國公一人了。因爲他和你一樣也是一個惹禍根苗。少在那裡浪費口舌了,趕緊說吧,你來見朕有什麼事情。”李世民苦笑着說道。

“如今父皇責令兒臣,在驪山腳下爲父皇建造一所行宮。兒臣自然要找到一處風水極佳之地。但是兒臣對風水一竅不通,所以來找父皇。”

“希望可以借袁天罡和李淳風二人,幫助兒臣尋找建造行宮的最佳地點。”李泰向李世民行禮說道。

“既然你需要他們,那就把他們一起帶去吧。不過你可不要忘了兩年的期限。”李世民開口說道。

……

魏王府。

“主公,不知你將我們二人叫回來有什麼事。”李淳風開口對李泰問道。

李淳風可不相信李泰在金鑾殿上的話,估計不只是李淳風和袁天罡不相信。就連李世民同樣也不見得會相信。

“二位應該知道,秦皇陵就在驪山腳下。所以本王希望二位,可以幫本王找到秦皇陵的所在。”李泰開誠佈公的說道。

“主公,難道你想當秦皇陵的主意不成。如果真的是那樣,那請聽貧道一句勸。秦皇陵不是主公你動得了的,就連當年的西楚霸王項羽,都拿秦皇陵毫無辦法。”袁天罡開口對李泰說道。

“本王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憑本王的能力想要盜取秦皇陵,無疑是癡人說夢。”李泰擺了擺手後說道。

“那不知主公爲何要找秦皇?”李淳風開口問道。

“墨門井家之人,應該就在秦皇陵附近。本王想要找到井家人,就必須知道秦皇陵的所在。所以本王纔會將二位從父皇身邊要回來。”李泰開口說道。

袁天罡和李淳風聽到李泰的話後,同時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說道:“只要主公不是打秦皇陵的主意,我們保證可以爲主公找到秦皇陵。”

“既然如此,那麼今日我們收拾一番。明日一早我們便趕往驪山腳下。”李泰點點頭後說道。

……

第二天一早,魏王禁軍整裝待發。隨着李泰的一聲令下,五千魏王禁軍外加二千輜重部隊,便從長安城出發了。

大軍浩浩蕩蕩的趕往驪山,李泰帶着墨門弟子和袁天罡二人,騎着快馬先行了一步。在午後時分便到達了驪山腳下。

只見袁天罡和李淳風二人,從身上分別拿出一個羅盤。然後便開始尋找起了秦皇陵的所在。

這不由得讓李泰聯想到了,摸金校尉的尋龍點穴。只不過二人口中沒有說出‘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這經典的語句。

李泰帶領墨家弟子,緊跟着袁天罡和李淳風二人。在這驪山腳下便開始尋找了起來。

不過這秦皇陵可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的。雖然李泰知道秦皇陵的大致位置,但是爲了不引起別人的懷疑,李泰並沒有做任何的指引。

直到傍晚時分,魏王禁軍到達了驪山腳下,並且選好了地方安營下寨。可是袁天罡和李淳風二人,仍然是一無所獲。

就這樣二人整整尋找了五天的時間,終於在第六天的早上,二人發現了秦皇陵的位置。

李泰在二人的帶領之下,來到了秦皇陵的所在之處。首先映入李泰眼簾的是,一個足有數百戶人家的小山村。

整個山村十分的安靜,裊裊炊煙從山村中慢慢升起。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主公,如果你的猜測沒有錯的話。這小山村中住的就應該是井家之人。”墨天南高興的對李泰說道。

“現在下結論還爲時過早,還是先讓我們到村中去查探一番吧。”李泰說完之後便一馬當先,向着小山村而去。

袁天罡和李淳風等人,緊隨李泰之後。也走向入了這個十分寧靜的小山村。

第21章 鬼一樣的父子倆第371章 董家覆滅的開始第385章 卿芸的真正身份第420章 李世民準備渡海第158章 李泰離家出走了第929章 蚩黎重組虎魄刀(一更)第731章 推行唐元的準備工作(三更)第91章 深陷其中的李孝常第376章 問題就出在棲靈寺第766章 李泰帶頭裝乞丐(一更)第284章 李世民心中的李泰第860章 火爆小姐薛金蓮(三更)第339章 蘇定方慢慢入局第939章 進入上古位面(一更)第739章 崔家長老的審視度勢(一更)第401章 打不開的檀木匣子第702章 三十三重天的新掌櫃(二更)第888章 金鑾殿上的大戲(三更)第835章 李泰的瘋狂決定(二更)第207章 進攻王家老宅第36章 找老爹李世民評理第266章 帝道之劍赤霄第546章 范陽盧家妥協的原因(五更)第478章 柳銀環深處險境(二更)第920章 墨門各家顯神通(二更)第285章 欲在驪山腳下建城第171章 全部到達冀州城第708章 未來的海軍司令武元忠(四更)第377章 棲靈塔下的地宮第874章 色中餓鬼鐵板道(二更)第543章 幽州世家的異動(二更)第528章 薛仁貴大戰蓋蘇文(二更)第294章 觸及了皇家的底線第509章 李道宗最後的選擇(三更)第80章 武媚孃的擔心第160章 獨眼惡霸趙剛第556章 任何人不可離開大唐(五更)第428章 到達獅子口黑風關第880章 蘇寶同中毒,何宗憲開溜(一更)第808章 假死真墓穴(一更)第396章 兒臣願化身修羅第739章 崔家長老的審視度勢(一更)第64章 開啓家臣功能第144章 李世民來了第353章 字惠褒太難接受了第499章 張士貴兵髮長安城(一更)第801章 消失了七年的唐傲山(五更)第345章 李世民心中的想法第208章 幷州城之戰全面開啓第159章 趕往洛陽的路上第238章 活不過一集的杜荷第824章 註定不會平靜的夜晚(二更)第393章 李泰忽悠程咬金第38章 李泰得贈霸王槍第527章 李泰調兵遣將(一更)第403章 越來越神秘的檀木匣子第894章 開竅了的孔穎達(二更)第776章 李泰的艱難決策(三更)第619章 三位國公金鑾殿打賭(三更)第243章 程咬金VS杜如晦第690章 鐵甲戰船和黑火藥(五更)第691章 燕王之名響徹燕趙大地(一更)第676章 李承乾的意外決定(一更)第695章 不愧是千古一帝(五更)第681章 李世民欲建凌煙閣(一更)第157章 本王養的狗可不一般第473章 請君入甕之計成了(三更)第865章 樊梨花勸父無果(一更)第419章 血洗遼東大地第287章 趙國公接掌魏王禁軍第234章 要債二人組第433章 金沙灘的中毒事件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四 消失的燕雲十八騎第97章 先鋒軍進利州城第729章 火燒契丹王城(一更)第157章 本王養的狗可不一般第901章 陌刀一樣威力無窮(三更)第592章 被李靖點醒的李泰(二更)第677章 最後的困獸之鬥(二更)第210章 秦瓊帶來的驚天消息第842章 原來都是瞎操心(二更)第380章 無奈背鍋的蜀王李恪第355章 尷尬的早晨第50章 李泰的第一戰第497章 張士貴的計劃(三更)第607章 長孫祥拉攏盧萬達(二更)第527章 李泰調兵遣將(一更)第875章 鐵板道與手榴彈的緣分(三更)第847章 炮轟接天關(四更)第504章 氣憤異常的李道宗(三更)第274章 金鑾殿上的對質第82章 真正的姜家槍第594章 三日後破誅仙大陣(四更)第703章 地球儀震驚徐茂公(三更)第121章 定軍虎和尋天雕第914章 結束只是新的開始(完)第676章 李承乾的意外決定(一更)第158章 李泰離家出走了第30章 重回太宗一脈第371章 董家覆滅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