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逍遙大婚(二)

唐高祖李淵、竇皇后兩人聽到李逍遙終於同意成親,心裡一陣高興;長孫秀敏急切地看着李逍遙,她快要到二十了,若是再不婚嫁,她都沒有面目走在大街上了,聽到李逍遙的回答,她激動地熱淚盈眶,整個人都羞澀的低下頭,紅拂女見此,揶揄地看了一眼長孫秀敏,調笑道:“姐姐在此恭喜妹妹,得償所願,早生貴子!”

長孫秀敏聞之臉色更加的紅潤起來,她低垂的臉上泛出朵朵桃花,白裡透紅猶如綻開的一朵萬紫千紅的花朵。長孫秀敏羞怯的低下頭,小臉通紅的擺弄着衣角,急忙地反駁道:“姐姐,你……”可是,話到了嘴邊,又瞥見竇皇后微笑地看着自己,臉色立即漲紅起來,久久不語,暗想道:“真是羞死人了!……”

紅拂女瞥見低下頭的長孫秀敏,見她小臉紅潤的能夠滴出血來一樣,笑得更加暢快了,她哈哈大笑道:“妹妹,不必如此羞澀,如今得償所願了,真是守得雲開見雲月!此事乃是大喜,妹妹應該高興纔是!”紅拂女笑過一陣後,望着笑臉盈盈的李逍遙,她低聲笑道:“妹妹,其實這次姐姐前來,也是想要告訴你一聲,我家相公說過了,逍遙早有娶你之意。此次,逍遙班師回朝,一來是受到當今皇上的命令,二來是逍遙也想回來看看你,趁此機會決定正式迎娶妹妹爲妻!”

長孫秀敏羞澀地臉龐上泛出紅潤之色,她聽聞紅拂女所言,急忙擡起頭,詫異地問道:“姐姐,你剛剛所說是否屬實?”她見到紅拂女肯定的回答,長孫秀敏熱烈盈眶地捂住殷桃小口,熱淚盈眶地喃喃道:“妾身就知道你不會食言而肥的,妾身知道……”

紅拂女詫異地看着淚流滿面的長孫秀敏,又聽聞她喃喃自語聲,根本就不明白長孫秀敏所言是何意思。事實上,李逍遙與長孫秀敏曾經立下盟誓,李逍遙曾經答應過長孫秀敏在她二十歲那年會娶她爲妻,爲了這句話,她等了李逍遙整整四年時間,現在知道李逍遙一直沒有忘記對自己的承諾,長孫秀敏喜極而泣,她知道李逍遙一直將她看得很重,只不過每次李逍遙不與長孫秀敏行周公之禮,根本就不曾做過任何越軌的事情,使得長孫秀敏心中有些鬱悶,她想早日爲李家留下血脈,只不過李逍遙一直都不給她機會,現在時機等待了,真正的成親之後,她就可以爲李逍遙延續血脈了。

長孫秀敏喜極而泣的看着李逍遙,與此同時,李逍遙的目光也看向了長孫秀敏,兩人四目相對。長孫秀敏與李逍遙真正在一起的時間並不長,而且她自幼學習三從四德,看似大大咧咧,實際上也是有一顆柔弱的心,含情脈脈地看着李逍遙,面露桃花,不再低下頭,對於愛情她是義無反顧,縱然心中羞澀不已,仍然毫不退縮。

李逍遙含情脈脈地看着內剛外柔地長孫秀敏,心中一片柔情,鐵骨錚錚的男子漢難過美人關。何況,李逍遙不認爲自己是英雄,他只不過是想與自己心愛的女人長相廝守足矣。縱然權傾天下,坐擁萬貫家財,只不過是人生中一段路,任時光流轉飛逝,真愛永存,他嚮往的只不過是兩廂情願的愛情。

即使,李逍遙身在帝王家,學得縱觀古今少有的知識,擁有舉世無敵的武藝,仍然是平凡人,百年之後化作一堆白骨,歷史長河中根本就沒有他,李逍遙自知不屬於這個時代,卻爲了李家盡心盡力,在歷史中推波助瀾,就算沒有他,李家仍然會坐擁天下,只不過這條路坎坷不平,義無反顧。

長孫無忌看着妹妹與李逍遙含情脈脈地四目相對,他開心的笑了。在這幾年時間,看着妹妹思念自己的愛郎,而他自己因爲公務繁忙,根本就沒有過多的時間去陪伴自己的親妹妹。縱然長孫無忌知道,他與長孫秀敏是親兄妹的關係不能對外泄露,嘴上沒有多說什麼,衆人看他的神情激動無比,皆是詫異地看了一眼長孫無忌,他們也都知道長孫秀敏與長孫無忌是堂兄妹關係,他們怎麼看都覺得長孫無忌看向長孫秀敏的目光中,充滿着憐愛與關心,彷彿是真正的兄妹一樣,誰也不願出聲詢問。

唐高祖李淵聽聞李逍遙的回答,欣慰地撫卹大笑道:“傳朕的旨意,命禮部着手辦理逍遙王成親的事宜,務必在三日後辦妥!”

身邊的太監急忙將李淵的命令傳達出去,直接傳達到禮部尚書那裡,他看見詔書,整個人都興奮不已,長安城百姓對李逍遙甚是愛戴,禮部尚書覺得能夠爲逍遙王辦理大婚,心裡一陣激動,比自己成親的時候還要高興,他喜滋滋的開始着手準備起來,一切事宜全部都親力親爲,使得禮部中大臣紛紛詫異,得知是逍遙王大婚,唐高祖李淵、竇皇后親自主持,所有人都激情四射地準備着。

李逍遙聽聞李淵三日後就大婚,他詫異地問道:“父皇,爲何這麼倉促?再說了,敏兒的家眷遠在嶺南,根本就不可能在三天內趕到長安城?”

李淵撇過頭哈哈大笑起來,胸有成竹地說道:“這件事你不必擔心,朕早已準備好,敏兒出嫁嫣然沒有家眷陪嫁!”李逍遙詫異地看着李淵,不明白他說的是什麼意思,只聽李淵繼續笑道:“當初你率領大軍平定洛陽,斬殺王世充,又攻破宇文化及,聲名遠播。朕就擅自做主派使者前去嶺南,直接將高府中人全部接出來,而且高士廉也投降了李唐,至於樑王蕭銑被李孝恭率領大軍擊敗了,若是不出意外高家人三日後必定抵達長安城。”

李逍遙聞言哭笑不得看着自信滿滿的李淵,無奈地搖搖頭,他沒想到父親早就將一切事情安排好,就等着自己點頭就好了。李淵出人意料的主動派遣大軍前去平定樑王蕭銑,畢竟高士廉曾是樑王的麾下大臣,若是樑王不死,高士廉根本就不可能投降,縱然有心也無能爲力,現在大唐根基已經牢固了,再無任何勢力能夠與大唐正面交鋒了,就連突厥,憑藉如今的實力,依然敢與它對抗。

唐高祖李淵彷彿又想起了一件事,出聲說道:“對了,還有一件事,世民三日內也將班師回朝,到時候他也會娶長孫愛卿的胞妹爲妻,這件婚事朕也是在聽到高士廉纔想起來了,擇日不如撞日,你們兩兄弟在同一天成親,高家一門出閣兩位王妃,的確是古今少有,朕纔要辦的隆重非凡,彰顯大唐的國威,他日八方來賀!”

“李將軍,你與紅拂兩人情投意合,雖然之前你們成親,卻無媒人,朕當日賜婚,並非說說而已。在那一天,你也與紅拂再成親一次,朕與皇后親自爲你們兩人主婚。”唐高祖李淵又轉頭微笑地看着李靖,李靖受寵若驚地道謝,然後他又將目光看向了尉遲敬德,笑道:“尉遲將軍,你爲了大唐甘願拋下妻兒投身於敵軍之中,朕甚是感激不盡。逍遙也與朕言明,三日後尉遲將軍的妻兒也將抵達長安城,與將軍一家團聚!”

“秦將軍,不知你是否婚配?”李淵再次將目光看向了秦瓊,開門見山地問道。

秦瓊恭手尷尬地點點頭,回道:“回稟皇上,先父在世時確實爲末將許下一門婚事,當時家境貧寒,志在四方,根本無心婚娶,這些年南征北戰根本就沒有時間。也不知賈氏是否婚嫁!”

“既然如此,朕與皇后爲秦將軍主婚,特封賈氏爲一品誥命夫人,三日後與逍遙一起娶妻!”李淵落落大方地笑道,“其實,賈氏朕已經派人將她賈氏一家全部接到長安城,算算時間基本上差不多了!”

衆人聞之紛紛側目,就連李逍遙都覺得非常的詫異,李淵居然會爲了這些將領的婚事而操勞,實在是有些受寵若驚。接着,唐高祖又詢問了徐懋功、程咬金等人,其中只有伍天賜、羅士信兩人沒有任何的婚約,而且他們兩人直接拒絕李淵的好意,李淵見此也不再強求,人各有志,於是李逍遙及其麾下將領全部都齊齊婚娶,由唐高祖、竇皇后兩人親自主婚,並且所有將領的夫人全部被李淵賜封。

古時候人們婚娶必須經過程序複雜的‘三書六禮’,‘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六禮’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六禮’即六個禮法,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唐高祖李淵與竇皇后着急兒女的婚事,而李靖、秦瓊、徐懋功等人皆是與李逍遙稱兄道弟,就像是自己的子女一般,沒有任何的差距。在隋唐時期,史無前例的同一天有兩位王爺婚娶,且麾下大將也一同婚娶,使得長安城百姓大街小巷都在議論紛紛,成爲一段千古佳話。

由於婚娶主婚的人是唐高祖李淵與竇皇后,一國之君與母儀天下的皇后親自主婚,無論是誰都覺得這是莫大的殊榮。唐高祖李淵與竇皇后在他們南征北戰的時候,就將三書六禮全部完成,這件事真正幕後的推手是竇皇后,她身爲母儀天下的皇后,又與長孫秀敏、紅拂女在一起時間最久,每天都在提心吊膽的擔心自己的愛郎,於是她親自向李淵提出自己的想法,既然要婚娶,就一次性全部都辦了,於是整個長安城乃至大唐帝國都紛紛張燈結綵,迎接這個盛大的日子。

時間飛速流逝,很快就已經到了婚娶這天,凡是婚嫁的主角全部都穿上了釵鈿禮衣,男服是緋紅色,女服是青綠色,所謂‘紅男綠女’也是這麼來的。男子的禮服與女服相比簡單許多,女服不僅僅要青色的深衣,而且還要用一些金銀琉璃等釵飾,並且龍鳳褂全部都是純手工一針一針縫製的,是很個人的傳統工藝,絕不可分工合作,雖然這樣要耗費大量的人力,但卻是難得的紀念品,無論歲月變遷,星轉物移,都不會喪失其獨特的魅力,讓人懷念那一份兩人之間的悠悠之情。

秦王李世民、李逍遙婚娶的衣飾圖案與李靖、秦瓊等人穿着的非常不同,他們乃是皇族之人,是大唐皇帝的皇子,他們可以用龍鳳爲圖案,至於其他人則是雙喜爲圖案。‘龍鳳’是封建王室專用的徽號和權利的象徵,民間絕對不準使用,甚至連私藏龍鳳圖案,亦構成欺君叛國之罪,招致誅九族的大禍,就算秦瓊等人是唐高祖李淵賜婚,仍然不允許穿戴有‘龍鳳’圖案的禮服。

李逍遙哭笑不得看着下人忙忙碌碌的模樣,他苦笑一聲:“結婚真是麻煩!……”

他的幽怨聲被熙熙攘攘的人羣掩蓋住,李逍遙實在是有苦難言,從清晨被下人喊起來一直到晌午了,李逍遙什麼事情都沒有做,就一直在王府之中,竇皇后親自派遣宮廷之中年長的禮儀官爲李逍遙打點一切,並且李淵又命令禮部尚書親自辦理,使得李逍遙一天之中都稀裡糊塗的,就連衣服都是禮儀官幫忙穿的,就像是人偶一樣隨意地擺弄,對古代的婚嫁之禮,李逍遙早有所耳聞,沒想到真正到了這一天的時候,才知道實在是非常的麻煩,時間耗費了太久,三日前,長孫秀敏就已經被竇皇后派人接走了,唐高祖李淵這幾日也暫停朝綱,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李逍遙、李世民的婚禮之中。

未時三刻,李逍遙終於在親迎大隊下,親自帶領鼓樂隊、儀仗隊及彩車去女方家,沿途吹吹打打,抵達高府門口,女家則用三升粟填臼,席一張覆井,枲三斤塞窗,箭三枝置戶上以驅鬼避邪。至於長孫秀敏仍然在閨房之中打扮一番,而且李逍遙被逼無奈之下,還要唱催妝詩:“昔年將去玉京遊,第一仙人許壯頭,今日幸爲秦晉會,早教鸞鳳下妝樓。”

李逍遙哭笑不得吟唱完,以爲結束了,沒想到還要念一篇障車文,還好都是提前寫好的,只需要依樣畫葫蘆就可以了。之後,李逍遙千盼萬盼終於盼到了長孫秀敏出了閨房,他急忙上前,卻被禮儀官擋住,搖搖頭,只見長孫秀敏出了閨房後,還要跨馬鞍,以表示家人祝她去婆家的路上一路平安,順利到達男家,李逍遙終於將長孫秀敏迎接回來,立即命迎親隊伍回府,迎親隊伍走到半路上要舉行障車,送親的人和迎親的人在一起飲酒取樂,攔車要財,李逍遙就像是傻子一樣,愣在原地,在禮儀官的打點下完成了最基本的。

長孫秀敏披着紅色蓋頭,抵達逍遙王府,此時唐高祖李淵以及竇皇后全部都興奮地端坐在椅子上,其他大臣都要從小門出去,再從大門回來,其意是要踏新娘的足跡。長孫秀敏進門後,先拜豬枳和爐竈,再拜天神地詆、列祖列宗,然後夫妻交拜。這些還沒有完,長孫秀敏不僅要拜公婆和丈夫的尊長,而且還要拜觀禮的賓客,稱爲“拜客”,在三日廟見之後,纔開始“執婦工”,其第一件工作就是入廚房,操烹飪之事以孝敬父母,就算是皇帝以及皇后都無法免俗,長孫秀敏依然要按照禮制去做。

在拜堂結束以後,就有鬧洞房,稱之爲“戲婦”,然後李逍遙以及長孫秀敏兩人才能進入新房共飲合歡酒,含有雙方敬愛,同體爲一的意思;長孫秀敏以及李逍遙兩人又對拜一次,然後坐上牀,男右女左,此時一大羣婦女開始撒金錢,稱爲“撒帳”,所撒錢一般爲六銖錢,上面刻有“長命富貴”字樣,每十文縛條彩條,至此,婚禮宣告結束。

李逍遙經過一天的勞累,早已是身心疲憊,他發現成婚居然比上陣殺敵還要難,不僅僅是李逍遙就連李靖、秦瓊等人都覺得如此,只有秦王李世民欣然接受了。畢竟,李逍遙常年在外,根本就沒有經過什麼禮制的教導,早已習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哪裡顧得了如此多的禮儀,由於秦王李世民是李逍遙的二哥,唐高祖李淵與竇皇后先一步抵達秦王府,然後再從府中出來,來到了逍遙王府,最後又馬不停蹄的奔赴李靖、秦瓊等人的府中,就連李淵以及竇皇后兩人都異常的疲憊,不過他們兩人甜在心頭。

經過整整的一天時間,李逍遙終於抱得美人歸,長孫秀敏正式成爲李逍遙的妻子,也就是逍遙王妃。在歷史中,長孫秀敏乃是秦王妃,也就是日後的長孫皇后,然而高士廉、長孫無忌以及李逍遙三人商量李代桃僵,將真正的長孫秀敏嫁給了李逍遙,而李世民則娶了高士廉妻子妹妹的女兒,也改姓爲長孫氏,只不過這件事一直是高士廉等人心中最大的秘密,李世民也興高采烈地迎娶了,若是哪天被秦王李世民以及其他人知道了,這件事必定成爲兄弟相殘的真正導火線。

第147章 技驚四座第208章 離別第117章 藥王(二)第208章 離別第103章 透露身份第53章 懋功認主第86章 衆人齊聚(十五)第181章 謀奪瓦崗第292章 步步爲營第93章 再次相遇第203章 瓦崗破,李密亡(七)第33章 生死相搏第6章 鬼谷傳人第136章 坦白從寬第172章 瓦崗內亂(四)第284章 君無戲言第172章 瓦崗內亂(四)第138章 十大罪狀第69章 鑄造師第252章 科舉制第25章 平定叛亂第250章 均田制第130章 逍遙回府(二)第35章 瘋魔棍法第107章 過三關,得良婿(一)第14章 商議對策第53章 懋功認主第172章 瓦崗內亂(四)第209章 定計,攻洛陽第172章 瓦崗內亂(四)第196章 裡應外合第73章 衆人齊聚(三)第64章 敬德從軍(一)第102章 進退兩難第120章 往事如煙第232章 活捉竇建德第73章 衆人齊聚(三)第199章 瓦崗破,李密亡(三)第103章 李代桃僵第218章 困獸猶鬥(七)第220章 困獸猶鬥(九)第69章 鑄造師第135章 加冠之禮第29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35章 瘋魔棍法第145章 弒君(一)第221章 殺我兄弟,殺無赦第221章 困獸猶鬥(十)第292章 暴風雨的前夕第15章 蒞臨太原第49章 謀劃天下(一)第42章 惺惺相惜第154章 太原起兵(四)第276章 北伐結束第208章 淺水原之戰(二)第22章 三軍會師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63章 逍遙之怒第99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234章 加官進爵第99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36章 結拜第145章 弒君(一)第83章 衆人齊聚(十三)第173章 瓦崗內亂(五)第17章 校場比武(二)第23章 宣戰第161章 入定關中(二)第112章 相見第61章 鐵匠借錢第266章 北伐起,唐刀現第200章 瓦崗破,李密亡(四)第233章 班師回朝第276章 北伐結束第47章 福禍相依第79章 衆人齊聚(九)第103章 透露身份第65章 敬德從軍(二)第260章 齊聚長安第73章 衆人齊聚(三)第305章 玄武門之變(四)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304章 玄武門之變(三)第243章 一統中原(三)第35章 瘋魔棍法第297章 東窗事發第77章 衆人齊聚(七)第206章 淺水原之戰(一)第261章 鏡花水月第256章 王府遇刺第1章 重生李府小公子第137章 蓄勢待發第140章 援軍抵達第101章 過三關,得良婿(三)第71章 衆人齊聚(一)第29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66章 泰山比武(一)第29章 龍門之亂(三)第144章 密謀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