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船遲又遇打頭風

信是從長安城裡捎過來的。

說的是最近南方各道州的事情。

辰州、黔州兩地出現了大面積的蝗災。

本來再有半個月就可以收穫的水稻,只在幾天之間,便被蝗蟲一啃而光。

當地都督、縣令等一衆官員害怕被問責,上瞞下騙,企圖將此事壓下來。

不想事情鬧大了。

蝗災演變成民變。

暴怒的百姓殺死了當地的縣令,這事情鬧得沸沸揚揚。

“之前不是與老李頭說過要如何防止蝗災的發生嗎?”趙辰看完書信,眉頭微皺。

他記着自己是與李世民說過要如何防止蝗災的。

這方法還得有好些個。

怎麼就鬧出了大面積的蝗災?

兩州的百姓嘯聚山林,把當地的縣令都給殺了?

“上面的命令,下面並不是完美執行的,這次辰、黔二州發生蝗災,估計是當地的官員陽奉陰違,沒有按照你說的方法去做。”

“當地的百姓或許也可能之前不太放在心上。”

“所以纔會弄出來這樣的事情!”魏徵與趙辰解釋道。

趙辰關心的並不是這個。

他在想,蝗災一旦成型,可就不是那麼容易收拾的了。

倒時候,不但辰、黔兩州出現大問題,蝗蟲一旦北上,大唐的其他道州必定也跟着遭殃。

甚至是他這裡……

“長安是什麼動靜?”趙辰開口問道。

“陛下很生氣,當場下令將兩州的半數官員給拿下了,現在正在太極殿上發脾氣呢。”魏徵嘆了口氣,說道。

……

李世民今天可是氣懵了。

本來這兩個月,一切都順風順水的,再過不久,各地就會開始夏收。

到時候他大唐的糧庫裡,必定會存滿糧食。

因爲長安周圍的幾個州,撒下的種子都是萬年縣那畝產三千斤的水稻種子。

各地之前也傳來消息,說水稻長勢很好,比他們以前種下的水稻,不知道要好了多少。

李世民當時那個高興啊。

以爲大唐的衰運就會在今年一年之內徹底改變。

可是誰能想到……

“四個月前,朕在此處三令五申,一定要小心今年的蝗災,朕還給成了好些個主意。”

“混蛋!”

“兩州之地,七天之內,所有糧食被蝗蟲啃食殆盡。”

“朕恨不得現在把兩州的所有官員,全都砍了腦袋。”李世民站在高臺上,滿目皆是怒意。

他幾乎都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好了,關於蝗災的事情,趙辰與他說了兩遍。

李世民自己也是問了兩次解決辦法。

還在太極殿上,與百官一一交待了。

可是呢?

他們都幹了些什麼?

兩州之地,任憑蝗災肆虐。

兩州百姓,揭竿而起。

在貞觀十年的時候,給他李世民心上狠狠來了一刀。

百官們現在哪裡敢說話。

現在的皇帝,便好像是一頭要擇人而噬的猛虎。

方纔一個亂說話的官員,就被皇帝讓人打斷了腿丟了出去。

皇帝的憤怒大家心裡是清楚的。

幾次三番提醒的東西,倒最後竟然還是出現了失誤。

不……不是失誤,是兩州的官員竟然什麼都提前準備工作都沒有做。

便是任憑蝗災肆虐兩州。

而其他聽了朝廷安排的州縣,雖然也有蝗災,卻沒有太大的影響。

這樣兩相一對比,皇帝怎麼不會生氣?

沒把辰、黔兩州的所有官員直接全砍了腦袋,已經算是皇帝仁慈了!

“陛下,當務之急,是解決辰、黔二州的民變。”

“而最重要就是救災糧食,若是此事不能解決,這事情恐怕還有耽擱好久。”房玄齡站出來,與李世民拱手說道。

事情已經發生了。

再多的抱怨,事後的處置,也沒有太大的用處。

當務之急是把兩州的百姓安撫好。

不然被有心人利用,說不定就會鬧出大亂子來。

“戶部,可以拿出多少錢賑災?”李世民望向戶部尚書劉政會。

劉政會面露難色,掰着手指,伸出兩根手指,道:“陛下,戶部如今只能拿出來二十萬貫。”

“二十萬貫?”李世民面色一沉。

兩州之地,幾百萬百姓,區區二十萬貫,能做的了什麼?

“糧食呢,各地糧庫情況如何?”李世民又問

若是糧食足夠的話,錢少一些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解決受災百姓的吃飯問題。

“啓稟陛下,各地糧庫所存的糧食也不夠,因爲馬上就是夏收時節,所以囤積的糧食,都會以低價賣給各地商人,留存的糧食十不足一,解決不了兩州百姓的口糧問題。”劉政會面露難色。

每年的夏收時節,大唐各地的糧庫都會開始把陳糧賣給各地糧商。

空出糧庫來,準備囤放新糧。

可誰知道,今年竟然出了這樣的事情!

入今各地的糧庫存留的糧食,不足以支撐兩州百姓的吃飯問題。

而夏糧還沒有收割,等收割完夏糧,運到辰、黔二州,百姓們早就餓死了!

李世民的臉色更是難看了。

他想到了趙辰的一句話,叫做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他現在不就是這種情況嗎?

“那你們倒是與朕說說,還有什麼辦法?”李世民整個人徹底的暴躁起來。

他已經許久不曾這樣了。

李世民知道,兩州的民變若是處理的不好,他這麼多年的努力可就全都白費了。

光是這一件事,都足以讓後人把他噴個半死。

百官再次沉默下來。

他們要是有辦法,早就提出來了,哪裡會站在現在。

如今,當務之急是要有足夠的糧食,去安撫受災的百姓。

這樣,民變纔會安歇。

糧食!

他們現在要去哪尋找糧食?

……

“陛下還是吃點東西吧,這都一天了,事情再棘手,也要保重龍體。”甘泉殿,長孫皇后在一旁與李世民勸道。

從退朝之後,李世民就一直坐在這裡,動都沒有動一下。

宮人送來的飯菜,皇帝也沒有動筷子。

長孫皇后聽到消息,心裡也是擔心的不行。

便親手做了個菜,與皇帝送來。

“觀音婢,朕現在哪裡還有心思吃飯?”

“兩州之地,數百萬百姓,接下來的一段日子,他們要吃什麼?”李世民搖頭,重重的嘆了一聲。

這眼角間的皺眉,似乎又深了幾分。

鬢角竟然出現了一縷白髮。

第七百八十章 你什麼意思第九百五十三章 其實,你們猜的不錯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他赤手空拳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太子自己斟酌便是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本官說到做到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凡是見到活的,一概誅殺第一章 這小子是誰?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他拗不過你的第七百六十六章 安胎藥裡下川烏第六百七十一章 房玄齡的難以置信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爹爹就是大英雄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告御狀的機會都沒有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被我用石頭砸暈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是怎麼做皇帝的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你聽說了那個消息嘛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唯一的辦法就是第七百五十六章 打開老李頭的天靈蓋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若是他逼迫你第六百八十四章 我拔根腿毛都比那要多第六十章 讓我很是爲難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都督不要再打擾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要不去倭國走走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帶着你的人,離開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巴掌就給他摁地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巴掌就給他摁地上第八百零一章 反正自己都不要臉了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竟然敢放冷箭第六百七十一章 房玄齡的難以置信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只管撤退便是第一百九十八章 今日真是長了見識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城告而示之第四章“豬肉強國”之論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會不會就是元吉第五百五十八章 請趙縣令給個交代第五百一十八章 老李頭我是你爹第六百五十章 朕不會相信你的鬼話第六十七章 太子也來幫洗腳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怕是不出一個月第五百一十五章 又被算計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感冒了,起不來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平陽公主可與之媲美第四百三十九章 你不要縮在後面第二百二十六章 公開售賣第八百九十五章 陛下,臣有一個發現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記得回來看看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個神經病可是真的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若是有人能生擒惠真第一百五十一章 你可不要亂說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李恪的極大滿足感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那個計劃到底是什麼第一千零二章 長安城來信第一百八十六章 只是相像罷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你們準備怎麼做第八百七十六章 真有你說的那麼厲害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他還能擋住幾十萬大軍第五百七十七章 松贊干布的計策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城告而示之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滄州城指日可破第八百五十章 上朝?狗都不去第四百八十二章 罵罵咧咧的老李頭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離這無趣之地遠遠的第四百一十一章 人就是我指使去殺的第三百二十四章 魏徵魏大嘴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你是個大忙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摳到極致的老魏頭第六百五十四章 提着鞭子在來的路上第二百零六章 去找他問個清楚第八百六十章 錢,朕哪有錢給你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一定會爲我等報仇第四百七十三章 定叫那趙辰灰頭土臉第五百一十三章 摳到極致的老魏頭第五百七十六章 小強是什麼意思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不會有什麼顧忌第二百四十章 就是來找麻煩的第七百五十二章 侯君集的打算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我要打一百個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情況似乎有了新的變化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敢鬧事者,格殺勿論第六百七十四章 藉着此次閱兵的機會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我們被陰了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別讓殿下等太久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唐的民族自信心第九百七十四章 沒與你說其他的事情第六百一十五章 您不是不讓我們說話嗎第四百六十六章 蜀中的猴戲第八百九十章 決定以後對他好一點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接下來怎麼做第七百零五章 我現在就去給他下跪道歉第四百七十二章 富貴不忘貧賤友第三百一十章 我方纔什麼都沒說第五百八十一章 若是不給個解釋第五十三章 大唐可興啊第八十二章 掐頭去尾,東拼西湊第三百七十一章 日後沒臉見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老李頭算計了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滿門抄斬好啊第五百七十五章 保舉你做國子監祭酒第五百八十五章 封你爲國公如何第八百四十六章 要問摳門哪家強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幾位是有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