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收民心

當然,楊帆不會讓黃萬喜這麼輕易就死掉,等要壓榨出他的最後一絲價值。

想到這兒,楊帆冷冷的看了黃萬喜一眼,沉聲說道:“黃萬喜,你想花錢了事?你能出多少錢?”

聞言,黃萬喜以爲還有轉機,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不顧形象的跪倒在地,大叫道:“大都督,只要你法外開恩,在下回去以後,定然會送來兩萬貫的安家費給死去的巡防兵家屬。”

“另外,我黃萬喜願捐獻5萬貫錢財爲華亭縣的建設做貢獻,你看可好?”

楊帆摸了摸下巴:“呵呵,兩萬貫買兩條人命,還真值呀,大都督府給陣亡士兵的撫卹金都沒有這麼多呢!嘖嘖嘖,一出手就是五萬貫的捐贈,你黃家還真有錢!”

自言自語中,好像真的心動了一般。

隨之頓了頓又說道:“那酒樓內的酒菜錢呢,你不僅損壞了酒樓的東西,還把酒樓掌櫃的腿給打折了,客人也嚇走了,這筆帳該怎麼算?”

“我賠,我再出3萬貫如何?”

“什麼時候給?”

“稍後就給!”

楊帆並沒有立即答應,而是說道:“本都督憑什麼相信你?”

“大都督想怎麼辦?”黃萬喜趕緊問道。

“你寫個欠條吧,本都督讓手下去取。”

“行!”

很快,黃萬喜便爽快的寫下了一張10萬貫的欠條。

楊帆讓人檢查沒有什麼問題後,揮手讓席君買帶人前去討要。

看到楊帆的這般操作,在場的官員有些搞不懂了。

這與楊帆剛剛的態度完全不同呀?

難道大都督真是見錢眼開之人?

還是大都督忌憚黃家的勢力?

衆人的頭腦有些發懵,

但按照自家大都督以往的行事風格,可不是這種見錢眼開、膽小怕事之人。

翟長孫正想上前詢問,卻被蘇定方偷偷拉住了。

在蘇定方看來,楊帆這麼做必然有他的理由,這是對楊帆盲目的自信。

在場的官員大多也是與蘇定方一樣的想法。

反應過來,翟長孫爲自己的魯莽行爲有些羞愧。

幸好沒有出言質疑,否則丟臉丟大發了。

轉念一想,更覺得自家大都督另有打算。

畢竟,楊帆“愛兵如子”可不是吹出來的。

他絕對不會爲了那三瓜兩棗而眼睜睜看着兩個士卒失去生命而無動於衷。

見到沒有官員出言反對,楊帆也讓人前去要錢,黃萬喜的心總算落了下來。

甚至心頭美的不行!

在他看來,楊帆既然收錢了,很快就會把他放掉。

果然有錢能使鬼推磨啊!

越想越興奮,黃萬喜的心頭大定,有些趾高氣昂的說道:“大都督,既然事情已經處理妥當,什麼時候把我們放了?”

說完,還大大咧咧找了一把椅子直接坐下。

看着黃萬喜天真的樣子,楊帆眼中閃過一絲譏諷。

這傢伙居然還想着全身而退,想的也太美了。

真以爲自己爲了錢而不顧屬下的性命?

看到楊帆臉上滿是譏諷,黃萬喜心裡不由咯噔一聲。

還沒等他想明白哪裡出了問題,卻見楊帆大手一揮,大喝道:“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此乃人間至理,爾等無法無天,無端向巡防衛出手,且將兩名士卒殺死,此乃天怒人怨之舉,根據大唐律,應斬首示衆,本都督決定,明日午時,在城西郊外當場斬首示衆。”

聽到這番話,本來坐在椅子的黃萬喜再也支撐不住,直接癱軟在地,黃金液流了一地。

幾名僕人也嚇出了黃白之物,整個大廳升起一股異味。

但黃萬喜還是不死心。

在他看來,自己不是賠錢了嗎?

怎麼還要被砍頭?

於是哭哭啼啼的問道:“大都督,你可不能說話不算話啊,你不是說賠錢就放人嗎。”

楊帆臉色一沉,大喝道:“本都督什麼時候說賠錢就要,把你放了,莫說你們殺人了,就算只是吃飯賴帳,那也是擾亂市場秩序,需要受到懲罰。”

“呵呵,難道你以爲自己是士族子弟就可以凌駕於律法之上?在本都督治下,但凡是違法亂紀者,一視同仁,沒有身份貴賤之分。”

剛剛之所以開口要錢,其實相當另一個時空死刑犯執行槍決,讓家屬出子彈費一樣,這是殺人誅心。

是要警告那些違法者,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再說了,賠償的那些錢,也是黃萬喜應該出的。

自始至終,楊帆可從來沒有答應要放了黃萬喜。

聽到楊帆的裁定,場內衆人心中皆是一凜。

恐怕這纔是今日楊帆將衆人召集起來的用意。

這可不僅僅是商議如何處置黃萬喜,同時也是告誡所有人,但凡是以權欺人,皆會受到律法懲處。

處罰公告一出,滿城百姓議論紛紛。

黃萬喜在酒樓內的威風,此時全部化成了悲劇。

城西郊外,聚集的百姓恐怕有上萬之衆。

前日迎客樓內發生的事情在城內傳的很快。

只是百姓沒想到官府的處置這麼迅速。

第二天便在城內張貼了告示,第三天就將在城內作亂的人繩之以法。

當然,城內的百姓更多的是對黃萬喜這位世家子弟身份的議論。

雖然百姓都相信楊帆會懲罰行兇者,但真沒想到會直接把黃萬喜這個世家子弟砍了。

當然,城內的百姓並未覺得楊帆的處置很殘暴,反而舉雙手贊成。

百姓屬於最底層的人物,他們當然希望生活的地方是公平、安定的。

因此,當黃萬喜一行被斬殺之後,不知是誰帶頭,百姓呼聲震天。

這一刻,楊帆這個大都督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一下子變得更加高大了。

如果說以前楊帆讓百姓吃飽穿暖,讓大家感恩戴德。

那麼現在安全的保障讓百姓心頭生出了對華亭縣的歸屬感。

當處罰結果以後,蕭然心頭一直難以平靜。

楊帆竟然真的因爲兩名底層的士兵而處置了黃萬喜,而且是全殺了。

要知道,這很有可能會激起江南士族的激烈反抗。

真不知道楊帆這位大都督需要何等的魄力才能做到。

若放在其他地方,斷然不會如此魯莽,偏偏楊帆選擇了這樣做。

而且是大張旗鼓的做,甚至告知全城。

百姓的歡呼,似乎讓蕭然意識到了什麼。

他不由臉色微變,驀然想到了蕭瑀回長安交代的話。

“少惹楊帆,否則後悔莫及!”

“楊帆曾說,民爲水,君爲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人,如果蕭家能夠傍上這樣的人,以後定能更上一層樓。”

……

以前蕭然對這些話有些不以爲然,現在突然有些理解。

此時蕭然有些頹敗。

原本仗着蕭家的底蘊,蕭然根本不把楊帆放在眼裡。

認爲楊帆這個大都督不過是憑運氣、靠女人才上位的。

現在看來,是他自己眼拙了。

楊帆如此獲取民心的做派,簡直就是斷了世家的根啊!

若沒有這些底層百姓的支持,再雄厚的世家也是無根浮萍。

一股危機感不由從心裡升起。

蕭然顧不得這麼多,再也沒有留在華亭縣的心思,他得把這個消息和想法告知家族裡的族老。

如果再用以前高高在上,亦或者冷眼旁觀的態度去對待楊帆,那麼距蕭家的敗落也就不遠了。

……

黃萬喜等人被砍頭示衆,也讓一衆世家子弟惶惶不安終日,甚至很多喜歡惹事的世家子弟直接被禁足。

對於各方的反應,楊帆並沒有放在心上,現在最主要的是多抽時間陪同自己的女人。

畢竟,孕婦是容易產生焦慮症的。

更何況,如今華亭縣的建設已經逐漸步入了正軌。

只要按部就班,一定能夠打造成爲一座堪比長安的新興城市。

雖然華亭縣可能比長安差了些底蘊,但絕對後勁十足。

不管是地理位置,還是各種資源優勢,華亭縣的發展前景都遠遠大於長安。

等到以後以華亭縣爲中心,連接江寧(後世的南京)、揚州……

那麼,一個新興的長江三角經濟帶雛形就已經形成。

按照楊帆的設想,江南地區依靠商業、工業崛起。

依靠商人帶動經濟繁榮,並非華夏千古傳承的農耕。

正當楊帆在府邸花園陪同自己女人遊玩的時候,席君買走了進來。

“公爺,權長史求見。”

楊帆讓幾名侍女帶幾女先行遊玩,這纔開口說道:“把他帶到書房來。”

很快,權萬紀便在席君買帶領下來到了書房。

雖然權萬紀是長史,但楊帆的書房他還是第一次來。

畢竟,平時楊帆辦公的時候都在大都督府辦公區。

行禮之後,權萬紀擡頭看到房間內一排排書籍,也是微微出神。

他真沒想到楊帆的書房裡居然收藏了這麼多的書。

不過,一想到楊帆的才華以及在士林之中的名聲,有這麼多書也就不奇怪了。

雖然權萬紀很想看看楊帆書房內到底是什麼書籍,但卻不好開口,一時間楞了神。

見到權萬紀一進來,眼睛就直愣愣的盯着自己的書架,楊帆不由笑了笑。

古代文人愛書,這種心如貓抓在心裡絕對不是後世的學者專家教授能夠理解的。

對於自己的藏書,楊帆還是很有自信的。

自從發明了印刷術,楊帆幾乎把所有能夠找到的書籍都拓印了一遍,還有很多還沒有擺上來呢!

不過,現在可不是探討藏書的時候,於是楊帆笑着說道:“權長史,這裡的藏書以後你可以隨時過來借閱,咱們還是說正事吧,你此來不知所爲何事?”

楊帆很滿意權長權見到這些書之後的反應。

因爲這種人很純粹,也更能讓楊帆放心使用。

感覺到楊帆的語氣中的調侃,權萬紀苦笑着道:“看到大都督這麼多的書,屬下倒是想前來借閱,可惜我沒有分身術呀。”

“前些時候大都督讓屬下根據大唐律制定符合江南民風民俗的法律法規,即使有大都督的建議和初稿,但現在也都沒有完善呢!”

“更主要的是,屬下考察了華亭縣所有的官員,根本沒有合適的官員能夠勝任和執行這項工作,屬下難呀,所以前來向大都督求助,請您幫忙解決。”

聽到權萬紀居然向自己討要人才,楊帆一陣頭大。

雖然決定要完善江南的地方法律法規,楊帆還真想不出有誰能夠勝任。

狄仁傑雖然腦筋轉的很快,但卻不適合這項工作,畢竟年紀小,鎮不住場子。

況且,法律的制定和實施需要一個嚴謹且不怕得罪人的人才才能夠勝任。

如今大唐沒有完善的培訓機制,這樣的人才太少了。

想到這兒,楊帆雙手一攤,無奈道:“本都督也一直在華亭縣這一畝三分地,想要找這樣的人才,某也沒辦法呀,要不,你們克服克服困難……”

看到楊帆又想當甩手掌櫃,權萬紀急了。

若是其他的人才,倒也可以提拔一些人將就用。

可權萬紀很清楚楊帆對於江南法規的重視程度,只能再次說道:“我們倒是想克服,法律法規能否得到徹底落實是件嚴肅的事,屬下總不能隨便找一個人吧?”

“若真如此,這是對江南的不負責,是對江南百姓的不負責,更愧對大都督的信任,要不……大都督請奏陛下,向朝廷討要一些人才?”

聽到權萬紀的建議,楊帆陷入了兩難。

如果向李二陛下要人,絕對是能夠要到的,但誰知道能不能夠接受自己的思想?

一旦李二派來一個老古董,思想固化,反而會阻礙自己在江南的規劃。

一時間,楊帆沉默了。

最後,楊帆還是決定再等等,如果真沒有合適的人才,再請奏。

“咳咳,權長史啊,此事不急,你們先把法律法規完善了再說,至於人才,咱們再一起想辦法,咱們的招賢館不是還是開着的嗎?你去打聽打聽,看有沒有合適的人才。”

聽到這話,權萬紀有些哭笑不得,但還是勸道:“此事事關重大,關係着江南地區的平穩發展,要不大都督抽個時間去招賢館看看,亦或者從官員中選拔也行,哎呀,屬下還有事,就先告退了。”

說完,權萬紀匆忙告退。

對於楊帆的信任,權萬紀很是感動。

但這個職位實在太重要了,權萬紀不能沒有自知之明。

今天之所以前來,也是想把選擇權交給楊帆。

看着逃也似的權萬紀,楊帆不由笑罵道:“真是老滑頭!”

楊帆當然理解權萬紀這是在避閒。

負責地方法規的實施, 完善和執行……

這個職位的官員相當於後世公安、法院的一把手領導,權萬紀很清楚這個職位的重要性,所以才特意讓楊帆自己選人。

要知道,華亭縣人才即使再稀缺,還是能夠找人上去頂一頂的。

不過,誰是最合適人選還真讓楊帆有些頭疼。

如今華亭縣屬於大發展時期,各項法律法規要隨着建設推進而有所改變。

那麼,這個人既要有能力,又要能跟上自己的思維。

真是難啊!

楊帆有些後悔,早知道就從長安多坑一些人才過來了。

思考了半天,楊帆也沒有個頭緒,只能暫且放下。

(本章完)

第五百一十二章落幕第四百四十四章科舉改革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維打擊第三百三十三章吐蕃戰神第二百一十四章有些東西不能丟第三百五十七章機關算盡的無奈第五百八十八章變故第五百八十八章變故第七十九章 帝王命格第二百零一章威逼利誘第二百九十三章公主情深第一百二十七章 爭執初現第三百五十九章 心底的夢想第三十六章 仙物墜河?第六十二章 想帶節奏的長孫衝第五十四章未雨綢繆第四百八十八章 偶遇才女第三百四十五章 趁火打劫第六百七十三章以夷制夷第三百零六章大軍開拔第三百二十章 戰雲密佈第二百一十一章打不還手第四百零九章商議對策第二十六 京兆韋氏第六百七十章石見銀曠第七百八十一章血脈相承第六百五十八章活招牌第四十三章 義氣的長安二代上架感言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來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親不代表和平第六十八章 夜話第五百零一章封賞風波第一百八十二章 討賞第五百八十五章臨陣反水第六百零四章救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憋屈第五百七十六章風雲涌動第二百六十章 氣度第三百三十六章交易第七百零八章遊樂第七百五十九章作爲穿越者的責任第一百八十二章 討賞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膽第二百九十章攪局第四百五十一章 針對第三百八十三章教誨、封賞第三百八十八章交鋒第一百九十章 囂張第七百二十六章別有用心第一十七章 武媚孃的幽怨第二百零三章人心不足蛇吞象第四百七十二章 高興得太早第五百五十二章打草驚蛇第五百三十七章準備反擊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五百六十二章突然的轉變第六百二十九章要人要地第四十三章 義氣的長安二代第三百五十七章機關算盡的無奈第五百九十章解開心結第三百零五章 軍人職業化的暢想第六十章 被給人紅包第七百三十章達成合作第二十八章 尋找李二身後的高人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來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奇第八十章 捉弄西貝貨第三十三章 救,還是不救?第二百零七章 算計第二百四十五章 袒護第一百八十五章 逢場作戲第六百零二章打算第一百零五章 種下一個希望第四十一章 有肉一起吃第一百五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百七十一章 忠誠測試第二百七十章 賭注第六百三十九章深陷險地第六百五十七章規劃第六百零五章勾心鬥角第六百九十八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一十七章上門討教第六百二十六章太虎了?第五百九十四章兄弟鬥法第五百三十八章怒懟第二百四十一章 暴力美學第四百七十五章屬狗的第五百一十章置之死地第五章 武照=武則天第五百四十七章視察第一十五章 當棒槌又如何第二百四十八章忍功了得第三百一十三章 算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貓哭耗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授官第三百一十七章救死扶傷(上)第五百四十三章羨慕嫉妒恨第七百八十九章撕破臉第五百六十八章洞房花燭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