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規劃

第二天,楊帆就在華亭鎮舉行了一次公審,王氏兄弟被當場宰首。

對於楊帆一到華亭縣就殺雞儆猴,各大世家議論紛紛都覺得楊帆太過囂張。

可楊帆把王氏兄弟的人頭直接掛在華亭縣縣衙門口,江南士族再也不敢有抱怨。

特別是江南王氏,掛着琅邪王氏旁支的名義,當楊帆把王氏兄弟兩人的罪狀一一公佈以後,他們也只能忍氣吞聲。

先前叫囂的王氏子弟只覺得脖子一涼,好像自己的頭顱也有些不太保險。

楊帆這傢伙是真的狠!

如此大張旗鼓的殺王氏兄弟,根本就不怕得罪琅邪王氏。

若是再敢反抗,楊帆定然會找他們算賬。

楊帆殺神的名號可不是亂叫的。

一時間,江南各世家子弟紛紛噤聲,只能老老實實的呆着,生怕被楊帆盯上。

不過,這也導致楊帆很快取得了江南百姓的信任。

當楊帆以開府建衙的名義,大肆建設房舍、碼頭、船廠,江南士族盡皆沉默以對。

特別是楊帆大張旗鼓的招募流民、山越人充作勞工,這些江南士族保持着不支持,不反對態度。

不過他們卻有些疑惑。

爲什麼楊帆不在繁榮的江寧郡開府建衙,反而跑到了華亭縣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當楊帆在華亭縣建大都督府的消息漸漸在江南傳開,不少活不下去的流民紛紛逃脫離江南世家的掌制,前往華亭縣。

畢竟,楊帆這個大都督可是承諾,只要幫忙建造房子,並繳納一定的首付,每個月只要還一點點錢,便能有一個家。

起先根本沒人知道按偈是什麼玩意,直到山越人爆料。

只要肯出工出力,一個五口之家便能在華亭縣安家落戶。

同時,

只要能夠成爲大都督府的工人,每人每天不僅有二十文錢拿,而且有一份五口之家食用的肉和米……

對於大多數百姓來說,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兒。

頓時,其他州縣的百姓瘋狂涌入華亭縣,甚至很多人拖家帶口。

沒辦法,按照這個報酬,一個壯勞力一天勞動所得就能夠養活五口之家,甚至還綽綽有餘。

沒有房子的,還能夠得到一棟房子居住

雖然這棟房子每個月還需要還一點錢,但楊帆可是說了,每月可以用兩天的勞動換取,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

唯有江南士族猜不透楊帆在搞什麼東西。

在他們看來,楊帆簡直是錢多了沒地方用,傻子一個!

******

華亭縣衙內,一連七八天,楊帆都在計劃如何佈局未來的‘大上海’。

畢竟,一旦設計定型,就不能夠輕易更改了。

這可關係到千百年以後的規劃。

根據後世的大上海,再結合現狀構思一番以後,楊帆又招急衆人前來商議。

“權長史,你們這是怎麼了?”

這才短短几日不見,權萬紀、裴行儉、王玄策就顯得憔悴了很多。

小胖子狄仁傑此時也頂着兩個大大的黑眼圈。

“大都督,咱們剛完成您交予的重任,正在安置山越人和招收流民,也正準備向您稟告呢!”權萬紀躬身道。

楊帆扶起權萬紀,說道:“權長史啊,這些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卻是身體,要勞逸結合才行,如果你們都累倒了,誰來處理這些事務呢!”

聞言,衆人眼眶一紅。

這一刻,大家都覺得自己的選擇沒錯。

正所謂士爲知己者死,楊帆如此關心他們,當然要報答楊帆的知遇之恩。

“承蒙大都督關愛,吾等定當竭盡全力,爲大都督盡綿薄之力。”

見衆人的神情,楊帆心中也明白,笑了笑說道:“雖然我們是上下級的關係,在私底下卻情同手足,就不用說這些客套話了,那你們幫我看看,某這規劃如何。”

看完圖紙,又經過一番瞭解,衆人有些凌亂了!

“能夠容納上千萬人居住的城市,這也太扯了……”

這個規劃也實在太大了,在場的人聞所未聞。

一番長談之後,權萬紀還是一臉懵,問道:“大都督,什麼是學校?什麼是醫院?還有工廠是幹什什麼的?建幾十層的高樓不倒麼?”

想到權萬紀很少在長安,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駿揚坊內的改革,無異於對牛彈琴。

不過,顯然王玄策是知道的,趕緊解釋道:“權長史,學校就是孩子讀書的地方,只要想認字讀書的人都可以在裡面讀書,學校將來能爲大都督治下提供人才;”

“醫院就是郎中治病的地方,有人生病了,就去裡面治療……”

“工廠就是工坊,不過卻比工坊規模更大,是用來生產各種用品的,這些東西可進行出售,進工廠的工人能夠掙到錢。”

“至於那個幾十層的高樓,我也沒有見過,只是聽大都督說,用水泥和鋼筋便能夠建起幾十層的高樓。”

衆人頓時恍然大悟。

權萬紀旋即眼前一亮:“大都督,如果建學校,那豈不是說貧苦百姓都能夠讀書識字?”

幾十層的高樓權萬紀沒有驚訝,反而對學校很是感興趣。

如果貧苦百姓的孩子都能夠讀書識字,到時候……

權萬紀心神震顫,他不敢想下去。

這簡直是創時代的改革。

“嗯。”楊帆點點頭。

他當然能夠想象得到權萬紀的震懾。

如果是二十一世紀,這根本就是一件不值得稱道的事兒。

可現在是大唐啊!

所有的書籍文字幾乎都被世家壟斷,平民百姓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機會。

聽到這話,衆人興奮莫名。

齊刷刷對着楊帆鄭重一拜:“大都督,屬下代天下百姓謝謝您。”

“你們這是做什麼啊?”楊帆疑問道。

“大都督,讀書不易,窮苦人家讀書更是艱難,這個簡直就是千秋偉業。”

王玄策更是將自己求學的經歷簡短的說了一遍。

楊帆聽完後唏噓不已。

雖然知道古代讀書很難,但真沒想到底層百姓讀書那麼的艱難。

怪不得權萬紀聽說自己辦學校之後如此激動。

這完全就是爲天下窮苦人家打開了一扇門,開闢了一條光明大道。

冷靜下來後,權萬紀皺着眉頭說道:“大都督,建學校雖然是好事兒,可是華亭縣地處偏僻,人煙稀少,恐怕沒有先生願意來這裡教習。”

“況且,識字的先生幾乎都在世家的把控制下,想讓他過來可不容易,恐怕江南士族會從中作梗。”

仔細考慮,權萬紀才發現辦學校實在是困難重重。

席君買卻滿腹不解的問道:“讓那些人過來學校教書,大都督給他們發餉錢,他們爲何不來?”

權萬紀想了想說道:

“席將軍有所不知,朝堂之上包括地方的官員基本都是世家的人,一個讀書人想要出人頭地,沒有人舉薦你,想要步入仕途簡直比登登天還難。”

“世家的人想要出仕就比較簡單,他們有着幾百上千年的底蘊,關係盤根錯節,再加上世家之間的聯合,可以說大唐的讀書人幾乎都在世家之中,即使皇帝也不敢明目張膽和世家抗衡。”

“你想想,若是窮苦百姓都能讀書做官,豈不是會和世家爭利,世家不想放棄手中的權力,對於任何挑戰這一權力的人肯定會進行最大力度的報復。”

“歷朝歷代,朝堂的爭鬥大多都是皇帝與各大世家之間的相互妥協,畢竟,朝廷需要官員,世家需要權柄,他們各取所需。”

“可一旦大都督在江南開設學校,爲窮苦百姓提供讀書、識字,甚至步入仕途的機會,無異於是一條讓普通百姓有了出路的康莊大道,世家又豈會甘心,又豈會任由學校存在?”

“因此,即使學校建起來,世家也不會把手中的先生放出來教學。”

“別看現在江南世家一盤散沙,一旦這些人聯合起來抵抗,影響力非同小可。”

聽完這番話,衆人認同的點了點頭。

確實,想要世家承認學校的存在,那還需要進行一番博弈。

不過楊帆卻有些不以爲然,語氣堅定的說道:“權長史,學校還是要辦的,誰敢阻攔,我就把他們的爪子給剁了,至於先生,我會幫你想辦法,你只要安排好就行。”

楊帆當然知道阻力定會很大,不過有蕭氏這個江南世界領袖在,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至於教書的先生,楊帆到想到了一個人,該找時間去拜訪一下了。

上次在長安一別,還真有些想念!

聽到說楊帆如此激進,權萬紀趕緊勸道:“請大都督三思啊,雖然現在那些世家懾於都督的權勢不敢有動作,但畢竟江南的官員都是世家中人,一旦他們聯合起來,真是一個大麻煩。”

“我認爲應當徐徐圖之,學校也應招收士族的一些子弟,等到培養出一些人才以後,咱們就有了和世家抗衡的實力。”

沉思片刻後,楊帆微微點頭:“行,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辦,按照規劃先把學校建起來,然後在城中廣而告之,只要願意來讀書的,不管是士家子弟還是百姓或者流民,只要肯學,都可以入學,至於教書先生,本都督會想辦法。”

“諾!”

權萬紀雖然感覺肩上的擔子很重,心中卻很是興奮?

這可是惠及天下百姓的大事,一旦成功,必定名留青史。

隨着權萬紀離去,楊帆對着王玄策說道:“玄策啊,醫院的事兒由你去抓,除了在本地找一些郎中,你儘快寫信讓駿揚坊派一些郎中過來,儘快讓醫院運作起來。”

在楊帆看來,在醫療條件落後的古代,建立醫院很有必要。

說完,楊帆又繼續道:

“行儉,我任命你爲華亭縣令,負責做好各種規劃和人員的調動,這些工作量大,你看需要哪一些人配合,儘管提出來。”

“多謝大都督,定不負你所望,狄仁傑年少聰慧,乃是不少有的人才,我希望讓他來一起共事。”裴行儉欣喜地道。

楊帆點頭道“嗯,那本都督任命狄仁傑爲華亭縣主薄,你們倆要相互協作,有不懂的地方多問問權長史。”

“屬下知道,多謝大都督!”狄仁傑大聲的回答,興奮之下,連黑眼圈都澹了不少。

楊帆擺了擺手:“那你們先去忙吧。”

事情真太多了,僅僅人才這一塊就能讓自己焦頭爛額啊!

幸好坑來了好幾個名臣,要不然還真不好辦!

看着幾人離去,楊帆纔對着席君買問道:“那些世家有沒有什麼動靜?如果沒什麼事兒,明天你找幾個人陪我出去一趟。”

席君買點點頭,有些擔憂道:“據情報,自範、林兩族被抓以,江南世家人人自危,倒也不敢鬧出什麼動靜,不過,十幾萬山越人和流民一下子涌進華亭縣,現在各項工程都還沒有動工,他們無錢無地,無所事事,一旦時間長了可能會發生動亂。”

聞言,楊帆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

飽暖思淫慾的道理自古不變!

每天只給他們吃吃喝喝也不是辦法,要把這些人利用起來才行。

想到這兒,楊帆說道:“把這些人按戶爲單位全部按序號登記起來,然後每戶抽調一人讓他們輪流去拉沙或去疏通河道,憑着每天干活的多少分發食物和俸祿……”

隨即,楊帆把當初在駿揚坊管理流民的那一套全部搬了過來。

安排好各種事項,楊帆便帶着護衛來到了白雲山。

白雲山位於蘇州古城西南,太湖之濱,有“吳中第一山”“江南勝境”之美譽。

走進白雲山,山勢峭峻奇險,這裡以“紅楓、奇石、清泉”三絕着稱。

楊帆來到這裡,當然不是爲了遊山玩水,而是想扯虎皮拉大旗。

當初在長安與陳學禮有一面之緣,他知道,陳學禮在江南的名聲可謂是家喻戶曉。

假如這位大儒肯來他的學校任職, 定能夠吸引不少人前來。

走過一片林間小道,一座莊園依稀在望。

這座在江南文人當中名氣極大的莊園,從外面看去卻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

高數尺的竹籬圍牆,周圍倒是清幽雅靜,河水潺潺,頗得隱居於世的雅緻。

隨着籬門打開,有三兩僕役見到楊帆一行騎着馬晃晃悠悠而來,便急忙上前迎接。

一路走到院子,鬱鬱蔥蔥的一片紫竹林映入眼簾。

春風輕拂,陽光燦爛,竹葉沙沙作響,好一副意趣悠然之景像。

竹林環繞間,有一幢連排木樓,古樸厚重,典雅簡約,頗有隱居山林的雅緻。

來到樓前,僕人讓楊帆他們等候,便邁步進入樓內稟報。

第六百五十三章分化江南士族第九十一章 霸氣武媚娘第八十章 捉弄西貝貨第二百二十三章妾室也不錯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親不代表和平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當官了第四百零九章商議對策第一百七十六章偏愛第四百零三章 狡猾如猴第七百七十九章威武之師第一百三十五章 怎麼成佞臣了第二百零八章 李景桓的糾結第四百四十四章科舉改革第一百七十一章 忠誠測試第五百七十七章天機現,李二懼!第三百五十九章 心底的夢想第五百六十章姐妹同心第六百八十二章忽悠第二百三十三章 太無恥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宮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八十四章打了小的來老的第二百二十五章 觸景第五百九十章解開心結第四百九十四章所見所聞第二十九章 遊玩被調戲第九章 現代情話撩古代美眉效果如何第一百五十七章 蜂窩煤現世第二百九十三章公主情深第三百九十三章 抓捕第三百零七章 意外收穫第四百一十三章 此地無銀三百零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到達邏些城第四百四十七章搜身第六百二十一章懟天懟地第一百章 又一大唐名將第六十五章 賭鬥第四百九十七章奇葩翁婿第二百二十一章利益捆綁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峙第九十一章 古詩詞的魅力第六百九十九章彷徨不安第六十章 被給人紅包第三百六十三章恨鐵不成鋼第四百九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五十六章 事了回長安第四章 賜美人第三十九章一十六羅漢第六十三章 拍拍打臉第四百四十八章 強國論第五十七章六根清淨第四百四十八章 強國論第一百九十九章改主意第五百二十五章不長記性的長孫衝第五百六十八章洞房花燭夜第三百零四章 新仇舊恨第六百五十七章規劃第七百七十一章錢帛動人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倚老賣老的禮部侍郎第一百七十四章 紈絝的雄心壯志第六百零一章入城第七百六十四章爲難第一百八十七章 用等比數學坑人第六百七十三章以夷制夷第四章 賜美人第四百二十一章牀頭風第六百七十二章實力碾壓第四百二十三章 算計和夜話第四百六十六章 準備滅口第四百零八章攪動風雲第三十四章 孫思邈拜師第一百四十六章大寶貝小寶貝第二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三百七十章 女人心思第三百五十三章落幕第六百六十三章上門挑釁第七百一十二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七百一十四章震怒第三十五章 劃時代意義的手術第六十九章 佳人愛才子第六百八十二章忽悠第五百九十三章地理和經濟課第一百零九章 君王不早朝第二十九章 遊玩被調戲第四百六十四章 逼供、招供第二十九章 遊玩被調戲第五百三十三章自取其辱第三百三十五章 要挾第五十七章六根清淨第五百九十六章實在人第四百七十六章獅子大開口第三百一十七章救死扶傷(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可還滿意第一百三十八章按律懲處第八十三章 又來找茬的第二百零九章 朋友亦或君臣第四百零八章攪動風雲第一十九章 原來當棒錘更讓人害怕第九十三章 謀劃第二百五十七章 勸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