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絕筆血書

懷孕的喜訊一下子衝澹了楊府的陰霾。

只要有血脈傳承在,一個家族就有了疑聚力。

爲了不讓長樂公主等人傷心過度,武媚娘只能選擇性的透露了楊帆的現狀。

雖然楊府衆女暫時放下了心頭的擔擾,不過楊帆的血書卻讓關中震盪。

楊帆是什麼人啊?

不僅是帝婿,更是征戰吐蕃的戰神……沒想到卻被逼到如此境地。

這件事之所以影響這麼大,除了事件的本身,還與楊帆以往的所作所爲有關。

對於長安城的紈絝們來說,楊帆是一個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存在。

畢竟這小子不僅娶了當朝最受寵的兩個公主,平時行事更是囂張無度。

不僅敢拳打國公、腳端朝臣,連親王也照樣不給面子;

雖然楊帆也跟大多數紈絝一樣無視規則,但人家有這個資本。

在朝中官員眼中,楊帆則是譭譽參半。

有人認爲他不懂尊卑,不知禮儀,實乃官場之毒瘤;

亦有人說他才思敏捷、一身正氣……乃官場中的一股清流。

至於關中百姓,楊帆則是如同神仙一般的存在。

不僅找出了防治天花瘟疫的辦法,更是發明了讓百姓便於耕種的神器,這讓無數百姓感恩戴德。

而駿揚坊和貨物轉運中心,更是養活了無數關中貧苦百姓!

不管是誰,只要肯出力,便可得到收穫,公平公正,童叟無欺。

前些時日,本來還以爲楊帆用借下江南之機撈錢,然而人家一轉手便盡數捐出,用於關中河流、溝渠的疏通。

如此不顧名聲,卻心心念念爲百姓謀福的官員,關中百姓無不稱讚。

放眼關中,受楊府直接或間接恩惠者不計其數。

所以,當楊帆的血書內容傳播開來,關中百姓擔憂之餘,則是無盡的憤怒!

一時間,整個關中鬧得的沸沸揚揚。

特別是江南士族坐視不管楊帆的求援,關中百姓更是怨聲載道,輿論四起。

一些江南的官員在經過朱雀街上朝的時候,都不得不加強自身的護衛,生怕被關中百姓抓住暴打一頓。

而那些沒有參與這件事又受到無辜牽連的江南士族官員更是對挑起這件事的人恨得牙癢癢。

……

太極殿內,文武百官又一次在朝會上商討江南亂局該如何收拾。

這一次與以往完全不同。

上一次的時候,江南士族官員還鐵板一塊,抱團取暖。

可這兩天由於民聲載道,江南士族官員之間相互指責,生怕這件事沾到自己家族身上。

看着不斷推諉的江南士族官員

,這令李二陛下很是唏噓。

這麼多年自己想盡辦法不斷分化江南士族之間的關係,可收效甚微。

卻沒想到楊帆一下子就讓這些人互生間隙。

若說楊帆的血書最開始讓李二陛下震驚、憤怒、悔恨……

那麼細細品味以後,反倒讓李二沒有了之前的擔憂。

對於政治敏感性極強的李二來說,他已經隱隱約約猜到了楊帆這麼做的目的。

雖然楊帆被山越叛軍圍困是真,但絕對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畢竟能夠把血書帶出來,楊帆就有機會逃出生天。

想到這些,李二陛下不由自主的發出感嘆。

沒想到自己也有被人當刀使的一天。

對於楊帆小小的手段,李二陛下並沒有責怪,反而略顯欣慰。

因爲李二知道這些江南士族的厲害。

若是不耍些手段,楊帆根本不可能在江南立足,更沒有機會在江南大展拳腳。

看着冷眼旁觀、一言不發的皇帝,長孫無忌叫停了江南士族官員之間的爭吵。

擡了擡眼皮,長孫無忌試探的問道:“陛下,算算時間,翼國公和宋國公應該已經抵達江南,雖然尚無奏報送達,但以翼國公在軍中的影響力以及宋國公在江南的影響力,想來很快會招齊兵馬救援萬年縣公。”

“只要咱們大唐府兵出動,山越叛軍定然土崩瓦解,萬年縣公之危便能輕易解決,陛下不必太過擔憂。”

這番話雖然看似在寬解皇帝,若是細細品之,內裡何嘗沒有試探楊帆現狀的意思。

畢竟,秦瓊和蕭瑀已經走了三天,應該早已抵達江南。

若用800里加急奏報,那邊的情況應該已經傳過來。

李二陛下還沒有回話,程咬金

便哼了一聲,冷冷說道:“山越叛軍不過是烏合之衆,現在最重要的是營救駙馬以及查清山越叛軍是如何躲過各州縣府兵巡視的防線。”

“另外,爲何江南各州官府的官員對駙馬的求援視而不見,這纔是不可饒恕的。”

“某還是建議,應該立馬派關中大軍南下,把這些不法之徒全部押解回京!”

長孫無忌澹澹一笑:“大將軍太心急了,在事情未查清楚之前,不必過早下定論。”

“若是全然將責任歸咎於江南各州官員,未免有些過於嚴厲,如果貿然派兵南下,更有失陛下仁德之風,當謹慎爲之。”

“至於萬年縣公身陷重圍,誰也不想看到,誰也不可預料……”

“再說,山越叛軍衆多,各州縣若是貿然援救,難免導致縣府空虛,萬一山越趁虛而入,豈不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依我看,各州縣不敢發兵援救也在情理之中,即使有異心者,也是極個別。”

“你……你這話也說得出來,真無恥!”

對於長孫無忌這番話,程咬金氣得差點當場暴走。

要不是有人拉着,定然會暴揍長孫無忌一頓。

在場的官員也是驚訝不已。

但長孫無忌、程咬金這個級別的爭鬥,可不是一般人能參與的。

於是衆人紛紛閉上嘴巴,沉默不語。

不過內心卻很奇怪,長孫無忌這是在爲那些江南士族推脫罪責?

面對山越過境坐視不管,面對當朝駙馬陷入重圍見死不救……

如此惡劣之行徑居然說——“事情未有定論,冒然派兵南下有失陛下仁德之心”“各州縣不敢發兵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用這樣的話來搪塞,當真是狡辯,簡直無恥之尤!

只不過大家想不明白……

身爲關隴世家領袖的長孫無忌怎麼要幫江南士族說話?

以前雙方只要有落井下石的機會,不是往死裡整麼?

李二陛下穩坐高臺,面上波瀾不驚,好像並不因爲長孫無忌替江南士族開脫而惱怒。

冷冷的巡視了一週,纔開口說道:“既然衆卿都發表了意見,那朕也說幾句……江南各州縣坐視朝廷重臣被圍而不救援,簡直是狼子野心,此事一定要徹查到底。”

“萬年縣公剛剛抵達江南,山越便在此時叛亂,且第一時間不是攻擊富饒的州縣,而是圍攻雲臺山,目的顯然是要置駙馬於死地,此舉定有幕後主使之人。”

“另外,山越叛軍能夠繞過重重防線,這裡面若說沒有一些江南官員的配合根本不現實。”

“這一系列的事處處透着玄機,有頗多不合情理之處,若說與江南士族毫無干系,朕可不相信。”

“至於現在派不派關中軍南下,朕會根據形勢進行調整,但關中軍和糧草輜重必須得時刻準備着,一旦江南局勢不可挽回,朝廷必將揮師南下……”

聞言,長孫無忌一張老臉一陣紅一陣白,面色陰沉無比。

李二此番話可謂言辭鋒利,直接點明江南糜爛的亂象並不是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

無論是誰想要替江南士族脫罪,就必須要承受事態變化之後的後果。

換句話說,若是江南士族當真有劃地而治的野心,你長孫無忌在此時賣力的替江南士族搖旗吶喊鼓動脫罪,難道是想要爲江南士族爭取足夠的時間麼?

這番話雖然沒有指明道姓說長孫無忌的不對,但卻是赤裸裸的打臉,根本不給長孫無忌一點面子。

如今江南亂局現在誰也說不好能不能被控制。

一旦真如皇帝說的那樣,等到局面不可收拾的時候,那可要人出來擔責的!

即便是長孫無忌,也不敢承受那樣的後果!

前些時候長孫家已經出了一個謀逆的長孫衝。

雖然李二沒有追究到底,但長孫家的名聲已經漸落。

現在你長孫無忌又跑出來替江南士族說話,這算什麼事兒?

當然,李二這些話也是在敲打長孫無忌。

意思很明顯。

如今關中輿情四起,如果江南士族不給一個說法,此事就壓不下去。

現在必須要找一些人出來背禍,你長孫無忌可不要隨意摻和到這件事情上來。

作爲朝中的老狐狸,長孫無忌當然能夠聽出李二的言外之意。

他的心裡苦啊!

長孫衝剛剛送來一封書信,讓他爲江南士族爭取一點時間,以便夠讓楊帆血灑江南。

出於對楊帆的恨意,以及對兒子長孫衝的溺愛,一時間頭腦發熱出言維護江南士族。

只是他沒想到李二陛下會如此不給面子,而且會如此惱怒。

要知道,若李二陛下暴跳如雷,反而沒什麼大事兒。

如今卻平靜的說出這一番話,顯然是對自己不滿到了極點。

長孫無忌正想爲自己辯解幾句,殿外便有內侍來報:“陛下,江南又有八百里加急奏報送達。”

又是八百里加急奏報?

長孫無忌心裡不由微微一緊,袖袍下的手也不自覺緊緊攥起,渾身隱隱有虛汗滲出。

其實長孫無忌此時的心裡很矛盾,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得到什麼樣的信息。

如果楊帆好端端的,他長孫無忌定然會輾轉難眠,畢竟自己的兒子正在圍攻楊帆。

一旦楊帆死了,他長孫無忌不可否認會高興一陣子,但絕對也不是他想看到的結果。

楊帆敗亡,則說明江南士族的目的已經達到。

如果李二陛下不下定決心***南士族,那麼江南士族以後在朝堂中的話語權必將更甚。

這不僅會影響朝局的穩定,而且還會影響到關隴世家的發展。

整個朝堂就像一個蛋糕,蛋糕只有這麼大一個,江南士族多吃一口,其他的必然少吃。

也許長孫無忌自己也想不明白,心中爲何會如此糾結!

而李二陛下這邊,臉色一沉,喝道:“呈上來!”

不過,他也將長孫無忌複雜的神情盡收眼底,暗忖。

難道長孫無忌真的參與到了這件事當中?

自己身邊有才能、又可信任之人,莫過於房玄齡、長孫無忌……這些一路征戰過來的人。

難道因爲自己把長孫衝發配嶺南,導致長孫衝半路被劫道,生死不明,從而心生怨恨?

思緒間,內侍來到李二陛下一側,雙手將封印好的奏報呈上。

拆開封口的火漆,李二取出信紙。

長孫無忌緊盯着李二陛下手中的奏摺,等到目光觸及到一張染滿鮮血的白布,心頭不由一喜。

又是一封血書……

在他看來,如果前一封血書是求救和明志,那麼這一封血書一定是絕筆信。

在戰場上寫絕筆信,不用猜也知道不是什麼好事兒。

看完奏摺,李二陛下的手不由輕輕一抖,隨即拿起了血書。

“微臣得天恩寵,年紀輕輕便被任命爲江南大都督,實乃天恩浩蕩,此次率關中衆人南下,恰逢山越叛亂,導致衆多關中子弟與某一起身陷重圍。”

“曾多次遣信向江南各州縣求援,卻了無音信、石沉大海,看來江南局勢糜爛已久。”

“作爲朝廷大都督,有護地安民之責,此次被圍困,雖然微臣有獨自突圍之力,卻不忍獨活,讓同行的關中子弟客死他鄉。”

“爲了壯我軍威,微臣決定‘不拋棄不放棄……’,親率麾下兒郎在三日後擇機突圍。”

“如有幸帶衆人逃脫,定當不辱使命,安定江南,若不幸殞命,則爲朝廷盡忠……楊帆絕筆!”

這封血書的意思是說。

我楊帆本來是有能力單獨突圍逃走的,但是隨我下江南的關中子弟卻不能坐視不管。

不拋棄不放棄是我的理念。

面對數倍的敵人,雖然自知活下來的機率不高,但也寧可戰死,也不願丟下一同前往的兄弟!

這封血書就是絕筆信。

李二陛下拿着血書,一張沾滿血的白布卻像似重逾千斤!

本來還以爲楊帆是在玩手段,現在李二陛下有些不確定了。

不拋棄,不放棄,將戰場上澤袍之情宜表達得淋漓盡致!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理念,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懷?

若非有面對生死榮辱不驚的氣魄,誰能夠喊出這樣的話?

此時李二陛下臉色赤紅,緩緩站起身來,咬牙切齒地道:“山越反賊,其心可誅,江南豪族,誤我棟樑;若楊帆真戰死江南,朕在此立誓,定要血洗山越、掃平江南,以告慰忠臣之魂!”

楊帆的一句‘不拋棄,不放棄!’

徹底讓李二陛下熱血沸騰,同時又悔恨不已。

什麼顧全大局,統統見鬼去吧!

若是楊帆真的死了,那就由山越和江南豪族的血來祭奠吧。

李二陛下如此直白的話語,頓時讓滿朝文武驚慌失措。

衆人不由猜測,難道楊帆已死?

一衆江南士族的官員更是渾身哆嗦。

程咬金眼睦赤紅,顫聲問道:“陛下,難道萬年縣公……”

後面的話他已經說不下去,眼睛卻死死盯着李二陛下手上那張“血書”。

看着衆人的神態,又看到程咬金要殺人的眼神,李二陛下這才反應過來,趕緊寬慰道:“也許尚有一線生機……”

說到這裡,李二陛下卻有些不自信。

真的有一線生機麼?

面對幾十倍的敵人,真能有機會嗎?

要不然寫絕筆書幹嘛?

不知道如何解釋,李二隻能把手中的血書傳閱下去。

看完血書的內容,長孫無忌目光不由一凝,心中嫉恨交加。

這個楊帆抵抗了這麼久,居然還有能力率衆突圍,簡直是太讓人難以置信了。

自己的兒子與楊帆比起來,簡直是天上地下啊!

同樣是年輕一代中的佼佼者,何以差距如此巨大?

當然,讓長孫無忌更嫉妒的是楊帆的手段。

雖然帶着一衆關中紈絝子弟突圍很有風險。

可一旦成功,那楊帆就有了自己的班底。

要知道這些關中紈絝子弟最初跟隨楊帆下江南只是爲了刷功勞。

可經此一難,這些人必然會對楊帆感恩戴德、死心塌地。

可不要小看這些關中紈絝子弟。

雖然這些人都屬於不能繼承爵位的二代,但誰能夠輕視這些人身後的力量?

沒看到朝中很多官員都對楊帆的行爲讚不絕口。

不拋棄,不放棄!

只是簡單的一句話,卻讓這些人感激涕零。

隨同楊帆下江南的關中子弟可是他們的兒子啊!

李二陛下發泄了心頭的怒氣,便一直臉色陰沉,待到衆人都看過血書,這纔開口說道:“楊帆不畏強敵、愛護澤袍,實乃忠義之舉,既然楊帆決定帶衆人突圍,那咱們可不能什麼都不做。”

“立馬以800里加急命令翼國公秦瓊,不管招集到多少糧草兵卒,令其馬上趕往雲臺山接應!”

“另外,關中輿情四起,百姓皆爲楊帆鳴不平,長安城需加緊戒備,以防有人趁勢作亂。”

一道道命令從皇帝口中脫出,衆臣無不應允。

可以說,貞觀一朝,朝堂上從來沒有如此統一的聲音。

第五百五十一章甕中捉鱉第二百四十一章 暴力美學第六十二章 想帶節奏的長孫衝第六十七章你儂我儂第二十六 京兆韋氏第六百四十二章江南士族的末日?第五百三十章心思各異第六百七十二章實力碾壓第五百八十三章驚懼第四百零三章 狡猾如猴第三百八十六章情報人才第一百七十八章 沒眼力勁第六百一十九章踐行第六章 玻璃是奢侈品第三百零二章 擂鼓聚將第四百四十八章 強國論第一百九十四章 捱打第五百四十八章送人頭第二百五十九章少惹爲妙第七百四十一章準備再次下套第五百六十九章美人如玉第四百五十九章命案第五百三十六章狡辯第四百八十七章 吃虧?第五百九十四章兄弟鬥法第六十三章 逛青樓付款需用牛車拉第一百章 又一大唐名將第五百八十三章驚懼第五百七十一章回門第七百二十一章針鋒相對第五百七十五章 又嗑藥了第二百零八章 李景桓的糾結第七百四十二章利誘第八十八章 不要臉的許敬宗第七百一十八章風雲涌動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酷訓練第一百五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四百零五章 討價還價第二十章 猛將兄入坑第三百六十六章 名聲第六百六十一章各方算計第六百二十六章太虎了?第三十九章一十六羅漢第六百六十五章世家覆滅第六百四十九章如意算盤第二百零九章 朋友亦或君臣第五百二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七百章狗咬狗第四百五十一章 針對第三百七十八章 會哭的孩子第七百八十一章血脈相承第二百七十章 賭注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百零五章勾心鬥角第七百零七章收民心第二百零六章得意第一百七十五章 煌煌天朝第五百五十八章長孫衝的末路第五百四十三章羨慕嫉妒恨第三百四十二章一戰而定第二百九十七章 戰火將起依依別第三百二十七章逼供(上)第三十一章 中毒?第八十一章 老公的由來第五百二十六章降維打擊第六百五十一章全面潰敗第六百五十章重騎顯威第二百三十一章借刀殺人第五百七十章攻守同盟第六百四十章好人有好報第七百六十七章忐忑第三百九十七章 年關禮物第四百八十七章 吃虧?第三十七章 不拿皇帝當幹部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收穫第四百一十章 少女心思第五百八十四章九死一生第四百二十九章 拜訪第三百八十五章揣摩試探第六百三十六章心靈雞湯第三百一十七章救死扶傷(上)第五百七十六章風雲涌動第七百三十八章循循善誘第二百五十九章少惹爲妙第一百七十四章 紈絝的雄心壯志第一百三十八章按律懲處第五百一十九章幾女相見第七百五十六章以德服人第六百九十五章情誼第六百零一章入城第六百三十二章多方阻擊第六百五十四章江南變天第三百五十章商議第三百五十七章機關算盡的無奈第二百八十四章 獎勵?懲罰?第七百三十章達成合作第二百七十三章 別有心思第五百五十章嚇尿了第七百六十八章富可敵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