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兄弟鬥法

本來李二陛下就對李承幹有些懷疑,只是因爲長孫無忌的一番話有些猶豫不定。

此次讓李君羨進長安,就是爲了讓李承幹來自己面前說清楚,真沒想到自己的好兒子會裝病拒絕。

越想越氣,李二陛下怒斥道:“太子簡直不爲人子也,難道他就不該給朕一個解釋?”

大聲怒罵了一會兒,李二陛下的怒氣才漸漸消散,擡眼問道:“魏王怎麼樣了?此次謀逆他有沒有受到牽連?”

李君羨趕緊解釋道:“啓稟陛下,侯君集、李元昌在驪山謀逆的同時,在長安城內讓死士進行刺殺。”

“當日魏王在寺廟爲陛下祈福完畢後回府,半途之中,遭遇不明身份的死士截殺。”

“魏王府多名侍衛被死士殺傷,見餘下的侍衛死命護主,因不能取魏王殿下的性命,這才退去,不過,魏王因受到驚嚇已經生病好幾天了。”

聞聽此話,李二陛下暴跳如雷,焦急地問道:“那些人簡直該死,青雀現在在哪?身體如何?”

李君羨回道:“魏王殿下身體無恙,已經跟隨末將來到驪山行宮。”

李二陛下長長舒一口氣,然後狠狠瞪了楊帆一眼,怒斥道:“現在還替不替太子說話,連見朕都不敢,這豈不是心裡有鬼?”

在李二看來,不管是侯君集謀逆,還是李泰被刺殺,背後都有太子李承乾的影子。

先是讓侯君集在驪山對自己進行逼宮,接着讓侯君集派遣死士直接將魏王李泰刺殺。

即使最後謀逆不成功,他這個皇帝想要易儲,怕是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接任,畢竟李治還小。

幾件事情一連起來,李二越覺得合情合理。

李二陛下這樣想也無可厚非,無論是誰,都會第一時間就將懷疑的對象轉到太子李承幹身上。

不管怎麼做,只要謀逆或刺殺成功,李承乾的受益最大。

如今李承幹稱病不敢來驪山,更加坐實了李二陛下的想法。

見李二陛下把氣撒在自己身上,

楊帆苦笑不已,但還是硬着頭皮說道:“陛下,這兩件事看似有聯繫,實則暗藏許多蹊蹺,應當謹慎處理,以免被心懷叵測之輩利用,總之,不能輕言下結論,一切都要靠證據說話,也許太子殿下真的生病了呢!”

楊帆不相信李承幹會如此愚蠢,但也只能儘量爲李承幹爭取轉圜餘地。

不過也難怪李二生氣,自己剛剛爲李承幹說盡好話,可李承幹就是這麼不爭氣,簡直給自己啪啪打臉。

更何況,李二陛下又不是吃人的老虎,爲什麼不來驪山見一面呢?

李承幹只要敢來,既可以讓李二陛下少一些猜疑,還能夠擺脫謀逆的嫌疑,簡直是一舉兩得。

如今李承幹稱病不來,腦袋簡直被驢踢了。

楊帆的話卻讓李二陛下更生氣了!

只見李二陛下咬着牙後座說道:“居心叵測之輩?朕看太子就是……你小子想要證據是吧?朕一定會讓人查清楚,自然不會冤枉太子,也讓你心服口服。”

越說越激動,李二腮幫子的肌肉都微微顫動,顯然是氣得不行!

自己的手下大將謀逆,又讓人去刺殺自己最喜愛的兒子。

在他看來,幕後主使之人定然是太子李承幹。

難道李承幹爲了皇位,還要再上演一幕當年的玄武門之變?

正因爲有玄武門事件的先例,李二陛下根本無法容忍這種事情再次發現,當然是怒不可遏。

楊帆則默然不語。

看起來,無論這兩件事李承幹有沒有參與,李承幹屁股的屎是擦不乾淨了!

因爲,誰也說不清。

一旦李泰仗着自己的寵愛向李二陛下一哭二鬧三上吊,這位皇帝可能不用什麼證據就能夠把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廢掉。

見楊帆沒有反駁,李二陛下也沒有再說什麼,反而吩咐李君羨趕緊把魏王李泰請進來。

人家父子見面,一定是兩眼淚汪汪,楊帆當然不想當電燈泡,於是拱手施禮道:“陛下,長樂和高陽她們正在等微臣,某先告退了。”

楊帆覺得這是人家的家事,無論李二想怎麼弄,都跟他沒半毛錢關係,實在沒有必要再參和進來。

顯然李二陛下並不打算放過楊帆,冷笑道:“怎麼,你怕見到魏王?現在想要置身事外,不覺得晚了嗎?”

“剛剛你信誓旦旦的說太子沒有參與謀逆和刺殺,你爲何又不敢見魏王?是不是覺得一旦成事實,無法向朕和魏王交代?”

楊帆無語至極,輕嘆道:“陛下,微臣要說明的是,微臣從來沒有力挺太子,剛剛只是就事論事而已。”

“再者,陛下認爲太子指使侯君集謀逆和刺殺魏王,也只是推測,並無實質證據去證明。”

“所以,微臣並不覺得自己說錯什麼,也不需要向陛下和魏王有什麼交代!”

楊帆對李二陛下的窮追不捨相當不滿,既然是你家的事,自己處理就好,何必非要拉着我?

哪知李二陛下似乎非得要把楊帆留下來,也不知道是打什麼主意,揮手說道:“你小子老老實實待在一旁,看看魏王到底有沒有傷到!”

這話把楊帆氣得直翻白眼,這位皇帝也太偏袒李泰了。

人家李君羨不是說了麼,李泰只是受到了驚嚇,根本沒什麼大礙。

不過,李二不准他走,楊帆又怎敢抗旨,於是只得不情願的坐在一旁垂頭不語。

同時心裡暗暗懊惱,古話有云,禍從口出。

作爲穿越者,怎麼還會犯下如此低能的錯誤?

李承幹是李二的兒子,該怎麼處置是人家父子之間的事兒,咱一個外人,跟着操那門子閒心?

即使人家把腦袋砍下來當球踢,也不關自己什麼事兒啊!

更何況,原歷史李承乾造反,還不是活的好好的麼?

想到這兒,楊帆覺得自己真是閒得蛋疼。

人家李承乾的老爹是皇帝,哪輪得到他楊帆來力挺?

越想楊帆越覺得憋屈,只能悶悶不樂的喝着茶水。

楊帆不說話,李二陛下自然也沒有說話的興致,虎目不時閃過隱晦的糾結。

哪怕剛剛說得斬釘截鐵,但畢竟是處理家務事,李二照樣不知如何處理才妥當。

一時間,行宮內沉寂了下來,君臣二人各自想着心思,都有些憂心忡忡。

沒用多久,李泰便挺着大肚腩緩緩而來。

不知是真的受到驚嚇還是怎的,李泰胖乎乎的臉有些慘白,目光閃爍神情呆滯,顯然一副驚魂未定的樣子。

這讓楊帆看得目瞪口呆。

如果大唐有小金人頒獎儀式,李泰絕對能夠獲得奧斯卡。

這小子腹黑的很,明顯是爲了博同情而裝出一副虛弱的樣子,還真夠下血本的。

看來這個魏王殿下真想把自己的親大哥往死裡踩。

走進行宮,李泰嗖的一聲就跑到了李二陛下跟前,敏捷的身姿根本不像一個大胖子。

沒等行禮,便抱着李二陛下的大腿哭道:“父皇,幸好您安然無事……兒臣還以爲再不能聆聽你的教誨了呢!”

言罷,便嚎啕大哭起來,看起來是那樣的情深意厚。

瞅着自己最寵愛的兒子擔心自己的模樣兒,李二陛下欣慰萬分。

果然沒白疼這個兒子,第一時間還是關心他這個老子的安全的。

見到李泰比以前瘦了一圈,李二的心痛得直抽抽。

在他看來,李泰一定是受到驚嚇纔會“瘦”了這麼多。

俯身拍着李泰的肩膀,李二溫言安慰道:“父皇無事,青雀暫且心安,倒你是身處險境,一定整日擔驚受怕吧?”

“不過你放心,叛賊大部分已經伏誅,父皇必定將刺殺你的兇手找出來,給你一個公道!”

聞言,李泰眼中閃過一絲狡黠,肥胖的身體抖得更厲害,不知是因爲興奮還是怎地!

楊帆剛好看到李泰眼角的那一絲欣喜,頓時眼角一跳。

擡眼看了李二陛下一眼,卻見這位皇帝一臉擔擾,看起來真以爲李泰受到了傷害。

不用說也知道李二已經認定這次是太子乾的。

否則,何以說出‘還你一個公道’這樣的話?

正常來講,一個親王被刺殺,必定會將兇手碎屍萬段,再誅滅九族這種的狠話。

安慰人嘛,自然是怎麼解氣怎麼來。

既然認準了此事乃太子所爲,李二自是不能憑空說那些話。

碎屍萬段?

怕是李二陛下真下不了那個狠手,畢竟也是自己的親兒子。

至於誅滅九族,更加不可能,李二總不能把自己也給滅了吧。

因此,只能說了一句不痛不癢的‘還你一個公道……’

李泰哭了好一會兒,才哽咽的停下來,摟着李二陛下的大腿不放手,一雙眼睛無比委屈,好像找到了靠山再也不害怕。

見此情景,楊帆撇了撇嘴。

不得不承認李泰的演技確實已然登峰造極,難怪歷史上李二會寵愛得不行。

雖然李二是皇帝,但也是一父親,對於自己喜愛的孩子,每一個父母都是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的付出,總想將自己最好的東西一股腦的都留着他。

作爲皇帝,李二最好的東西,自然是這萬里河山。

他喜愛李泰遠遠超過太子,自是最想將這錦繡江山交到李泰的手中。

所以,在李承幹表現不佳的時候,他屢次出現易儲的念頭,也就不足爲奇。

楊帆感嘆之餘,忽聞李二陛下說道:“青雀,如今長安形勢不明,不如你就在驪山呆一段時間吧。”

“況且,長樂受傷,你也可以陪陪她,等父皇處理好事情,再一起回宮。”

“兒臣遵旨!”李泰大喜,總算沒有白費剛纔的一齣戲!

而聽到這話,楊帆大驚失色。

李二陛下這麼做,豈不是給滿朝文武一個錯覺,太子之位要換人了?

雖然不知道李二陛下怎麼想的,但李承幹若沒有其他手段,太子之位不保將成定局。

當然,李承幹也不會坐以待斃。

此時東宮內,太子李承幹躺在軟塌之上,顯得無精打采,面前的于志寧正給他講解朝堂的形勢。

侯君集陰謀作亂,要逼迫李二退位,扶保自己登基?

這簡直猶如一道晴天霹靂,將李承幹轟得暈頭轉向、外焦裡嫩,以致於直接被嚇病了。

半響後,李承幹撐起身子破口大罵:“侯君集、李元昌,亂臣賊子爾,簡直死有餘辜,但爾等豺狼是要置孤於死地乎?”

李承幹又不傻,侯君集把這個口號喊出去,的確可以令他們站到一個相對正義的角度。

但與此同時,卻也將李承幹推入到萬劫不復之境地!

若謀逆成功,他李承幹就成爲逼父退位的不孝子,後人一定罵聲一片;

若謀逆失敗,不僅要承擔李二的雷霆之怒,說不得還會賜下一杯毒酒……

李承幹覺得,自己簡直比竇娥還冤啊!

“於師,此事孤根本沒有答應侯君集,而且毫不知情,都是侯君集、李元昌這等惡賊打着孤的旗號行事,真的與孤完全無關啊,現在該怎麼辦?”

李承幹拉着于志寧的手,急的都快哭了。

看着面前驚慌失措的太子殿下,于志寧心底也是一陣感慨。

這位殿下的儲君之位,也算是如坐鍼氈。

但作爲太子的師傅,又不可能不爲自己弟子謀劃。

于志寧嘆了口氣,安慰道:“微臣自然相信殿下沒有參與,否則老臣何必此時進宮?”

他可以想象,侯君集、李元昌伏誅,黨羽被擒,而被他們拉出來扯大旗的太子李承幹,將會面對怎樣的猜疑。

若說太子殿下從頭至尾都不知道此事,怕是沒有多少人會相信

現在的東宮,堪稱一個巨大的火藥桶,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引爆。

誰捱得近,難免被波及自身,官場中人,又有誰不想明哲保身?

也就是于志寧這等身份的近臣,纔會在這個敏感的時刻前來探視太子。

李承幹臉色煞白,都快嚇尿了,拽着于志寧的袖子,問道:“現在該如何是好?”

于志寧略一沉吟,說道:“殿下不必太過擔憂,此次謀逆,陛下已然責令三司會審,必會徹查得清清楚楚,誰參與其中,由證據說話。”

“只要殿下沒有參與,就拿不到你的把柄,自然不會牽連到你,殿下大可放心。”

現在李承幹已經完全失了方寸。

他想的已經不是能不能保住太子之位,而是能不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在他看來,李二本就對他很不滿,會不會根本就不管什麼實情,直接藉機賜死自己,爲青雀讓路。

這也是爲什麼李承幹被嚇得癱軟在牀的原因。

李承幹越想越有可能,越想越害怕,大叫道:“於師,孤不能坐以待斃!誰知道那些人會不會炮製出什麼證據, 故意說是孤的授意?”

于志寧趕緊拉住他,沉聲說道:“殿下,暫且稍安勿躁!”

將李承幹摁住,于志寧回頭看了看四周,發現並沒有人,便俯身靠近李承幹,低聲道:“陛下此時必然怒火沖天,無論殿下是否參與此事,現在去見陛下,難免被陛下責罰。”

“若是陛下衝動之餘做出什麼決定,金口一開,可就回天乏術了,殿下只需要靜靜等待陛下的召喚便可。”

李承幹失魂落魄道:“回天乏術麼?那該如何是好?”

看着李承幹這般模樣,于志寧心底有些失望。

對比李二陛下,李承乾的確是差了太多!

不過轉念一想,這不正是太子的優點麼。

李承乾性情善良,納言從流,登基之後定會善待天下百姓,這是守成之君該有的品質。

第六百一十五章拜年第九十六章 沉重的責任第七百四十四章曬鹽之法第六百二十三章武媚孃的天賦第一百八十三章 揚眉吐氣第六百一十九章踐行第六百七十一章強取豪奪第七百八十一章血脈相承第六百三十二章多方阻擊第二百四十五章 袒護第六百九十一章各懷心思第六百六十九章新式海船試航第五百二十三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六十章 老手or稚兒第六百五十三章分化江南士族第六百二十一章懟天懟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安分的主第三百零九章 挑釁第二百九十九章 想看笑話第四百四十七章搜身第三百章 臣服第七百一十八章風雲涌動第八十九章 羞憤欲死第七百七十七章灰頭土臉第六百七十五章合作第五百九十九章爲你好第三百零二章 擂鼓聚將第二百零一章威逼利誘第一十二章 心裡慌慌無處訴第二百二十三章妾室也不錯第三百二十一章 抱怨第六百零二章打算第三百八十章誰是棒槌?第四百二十一章牀頭風第二百一十章 氣節第六百七十一章強取豪奪第五百三十六章狡辯第三十九章一十六羅漢第六百二十六章太虎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吃虧?第五百三十八章怒懟第三百二十二章動員第五百六十九章美人如玉第三十一章 中毒?第五百三十六章狡辯第五百七十九章謀劃第一百三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第五百五十六章告狀第五百九十八章 貓哭耗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如釋重負第六百八十六章末路第七百零六章推動法規改革第五百二十章收心第二百一十一章打不還手第三百三十一章糊弄第七十二章 貪財的二舅哥第四百九十五章殺一儆第二百五十六章 自己女人自己疼第二十三章 刻碑立德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都有私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奇第二百六十三章朝會爭鋒(下)第六百五十五章開府建衙第三百八十一章 重用第五百七十二章封賞第四百一十六章 遊樂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維打擊第四百七十七章 資本力量第二百三十二章灰頭土臉第二百一十四章有些東西不能丟第三百二十四章戰爭洗禮第三百八十章誰是棒槌?第五百八十五章困境第四百一十七章 辯機的糾纏第一百六十九章小棉襖漏風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剿第七百五十二章絕對有問題第七百七十七章灰頭土臉第七百二十章文武之爭第七十四章 爲添丁做準備第五百五十一章甕中捉鱉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意第七百一十九章讓人摸不透的楊帆第九十八章 不孝子?第六百八十章出海剿匪第二百六十二章 朝會爭鋒(上)第五百六十八章洞房花燭夜第三百七十三章送給武媚孃的禮物第四十五章 武士道精神呢?第二百九十五章 魯莽犯上第二章 想當地主的爵爺第六百零二章打算第四百一十章 少女心思第四百三十四章 事成第五百六十五章浪漫第六百零六章針對第二百四十二章 設局第一百二十六章 憧憬第三百九十八章居然被人上門找碴第六百六十四章世家暴亂,飛騎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