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風雨欲來

PS:感謝各位大大的支持!!

******

看着魏徵一副不給個說法今天就噴死你的樣子,李世民有些頭大,眼神飄向房玄齡、程咬金,想讓他們搭把手。

可這些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正低着頭數螞蟻,根本沒有看到他的暗示。

這不由讓李世民一陣火大,特麼的,打架的是你們家小子,現在被御史找麻煩的卻是自己,當個皇帝容易麼我?

雖然心中怨氣橫生卻還得解釋,於是無奈道:“魏愛卿,爲何朕瞭解到的情況與你說的有所不同?扶桑使臣有錯在先,怎麼到了你們口中卻完全變了樣?”

對於杜峰,李世民可以不給面子強勢出擊,但魏徵卻不行,這老噴子你越是懟,他越高興。

魏徵楞了一下,心念百轉,馬上明白自己是讓人當槍使了。

不過他卻沒有絲毫退縮,作爲諫臣,頭可斷,血可流,就是不能認錯。

“陛下,微臣只想知道,萬年縣伯有沒有帶人毆打使臣?我叫人去核實過,扶桑副使確實被人打殘,這事件引起了衆藩國使臣的聯名請願,作爲臣子,進諫是我份內之事。”

魏徵根本沒有問事情的起因,而是牢牢抓住了楊帆毆打使臣這一點,並且說明了毆打使臣一事引起了衆藩國使臣的衆怒,今天進諫是因爲衆藩國使臣的請願。

意思很明顯,看,毆打使臣引起了連鎖反應,你總要給個說法,不然怎能服衆。

一時間,李世民也不知如何回覆是好,難道要把楊帆的那一套說辭拿出來,這種事只可意會不可廣而告之,也不適合擺到明面上來。

“萬年縣伯確實有毆打扶桑使臣,但朕已經說過,此事是因爲扶桑使臣有錯在先,所以勿需再追究。”

魏徵一聽更來勁了,於是接着道:“國之邦交無小事,作爲堂堂天朝,我們更要以理服人,而不能搞一言堂,如果陛下想放誰就放誰,那置大唐律法何在,我勸陛下即刻捉拿萬年縣伯,交由三司會審。”

“如果萬年縣伯沒有錯,三司自會還他一個清白,陛下獨斷獨行想做那亡國的昏君,作爲朝臣我們也斷然不會答應。”

話音剛落,滿朝文武嘩啦啦跪下一片,要求重審楊帆毆打扶桑使臣一案,這讓魏徵更加確定了自己心中所想,平時他哪有這麼大的號召力,明顯有人把他當槍使讓他出頭。

看着一衆朝臣,李世民心中清楚,這些人也是與自己以前一樣,還沉慶於萬國來朝的自我良好感覺當中,當然,其中不乏一些幕後推手。

如果換做以往,自己理虧的時候,李世民還能強行嚥下心中的怒氣,但是這一次,分明道理都在自己這邊。

作爲皇帝,不就是讓府衙放了一個人嗎?

你這個老噴子居然還上崗上線了,如此膈應人,真讓人氣憤。

於是臉色一肅沉聲問道:“朕作爲皇帝,難道放一個人還需要向你彙報。”

只見魏徵毫無懼色大聲斥責道:“昏君,只要有我在,就段然不會讓你行那昏聵之事。”

李世民直接被魏徵給罵懵了,老噴子一口一個昏君,一口一個亡國之君的,任誰也接受不了。

以前魏徵也沒少懟他,但是像今天這麼毒舌的卻是少見。

李世民內心的怒氣再也壓制不住,騰地一下子熊熊燃燒起來,怒極道:

“魏徵你個老匹夫,一口一個昏君,一口一個亡國之君,你是想造反麼?一而再、再而三的辱罵朕挑釁朕,

真以爲不敢砍你的腦袋不成?”

魏徵昂首挺胸,一臉傲然:“如果因爲說真話就會被砍頭,那陛下就是個昏君,再說了,如果我怕死,就不會站在這朝堂之上。”

“正所謂忠言逆耳利於行,如果陛下連真話都不敢聽,不能聽,可以直接殺了我,我自當眉頭都不會皺一下,可陛下將背上千古罵名,而我必將留名青史。”

聽到魏徵的話,李世民氣得直打哆嗦,遙手指着老噴子怒極反笑,大聲喝道:“你這無知老兒,這麼想死是吧,來人呀,將這個老匹夫給朕拿下,即刻打入天牢,擇日午門斬首。”

殿內侍衛聽到李世民的命令,迅速上前準備捉拿魏徵,此時,文武百官都被嚇了一跳,紛紛爲他求情。

其實魏徵也不是第一次怒懟李世民,但是如此毒舌鬧到這麼僵的地步還是第一次,難道魏徵打了雞血。

不要看現在大家紛紛爲他求情,其實在朝堂之上,這個老噴子根本沒有朋友。

與朝堂上任何一個官員的關係都不親近,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糟,這也是爲什麼魏徵死後家道迅速敗落的原因。

那爲什麼文武百官會爲他求情呢,很容易理解,其實文武百官不得不替他求情。

因爲魏徵作爲諫臣,如果因言獲罪,那就開了大唐因言獲罪的先例,這個先例不能開,不然以後朝堂上將人人自危。

而李世民顯然被氣的夠嗆,即使百官求情,也是大反常態獨斷專行的怒斥道:“你們也與魏徵一樣認爲朕是個昏君,是不是也要辱罵朕幾句才甘心,如果朕再見到誰爲他求情,就一起與他進入天牢好好反思。”

文武百官見李世民怒氣沖天,不敢再言,魏徵很快便被侍衛拖下去。

而在被拖下去的時候,魏徵還不斷的潑口大喊李世民昏君不止。

見此情形,房玄齡與程咬金對視一眼,然後出列說道:“陛下,魏徵老而昏聵,出口無狀,還望陛下熄了雷霆之怒,以免傷身。”

“今日朝爭是由毆打扶桑使臣之事引起,不如下次朝會之時,陛下命長安縣令楊侗呈上奏摺,陳述事情發生的經過,以解百官之惑。”

長孫無忌眉頭微微一皺,房玄齡的話說得有理有據,但明顯是緩兵之計,想把楊帆毆打使臣之事暫時給翻過去。

今日本來就是爲了找麻煩的,他當然不希望虎頭蛇尾草草了事,正準備出言反對,腳剛邁出一半。

只聽到李世民一聲“準”字以後,文武百官紛紛應聲“陛下聖明”。

長孫無忌嘆了一聲,知道大勢已去,只能悄悄將腳收了回來。

不過心中暗暗感嘆,朝中這幾個老傢伙果真沒有一個是簡單的人物。

魏徵今天看似魯莽行事融了龍鬚,實則機智萬分,這老噴子一定看出了李世民不想在這事情上過多糾纏,所以故意激怒龍顏。

這招明哲保身、急流勇退果然用得好。

不過,長孫無忌心中一陣擔心,魏徵如此配合李世民,難道關東世家又想介入朝堂之爭,這可不是個好現象。

雖然山東世家這十幾年來一直被關隴世家壓着,但猛虎就是猛虎,什麼時候都不能小覷。

就在朝會上爭吵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楊帆才從夢中幽幽醒來,對於今晨朝會中針對他的陰謀一無所知。

第七百零二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四百三十章 真是欠扁第四百四十六章鎮壓第二百四十三章飛花令第二百六十二章 朝會爭鋒(上)第六百四十章好人有好報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狐狸pK小滑頭第八十三章 又來找茬的第一百五十五章朝議爭鋒(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長生不老的美夢第五百三十一章赴約第九十三章 謀劃第七百一十七章榮辱不驚第五百零七章夜宿深山第一百四十四章 偷心賊第三十六章 仙物墜河?第二百六十七章 弄巧成拙第五百八十五章臨陣反水第七百一十四章震怒第八章 君子遠庖廚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迷妹第四百三十三章 能屈能伸的老頭第四百二十九章 拜訪第二百零七章 算計第九十章 不死不休?第四百八十四章 原來把人罵吐血是真的第六百二十八章尋求合作第四百八十五章各方算計第七百六十一章蘭陵蕭氏第四百九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一百章 又一大唐名將第三百八十四章 女人羨慕的對象第八十一章 老公的由來第一百零一章 高陽的少女夢第三百四十八章羞憤欲死第一百二十七章 爭執初現第九十一章 古詩詞的魅力第四百六十三章 順藤摸瓜第七百六十四章爲難第五百零八章 天涯共此時第七十八章 命格改變第五百九十五章求助與轉變第七百八十二章航海新時代篇章第五百零六章偏航第四百四十六章鎮壓第六百七十二章實力碾壓第二百四十九章 可還滿意第一百一十七章心真夠大第七百一十七章榮辱不驚第三百三十八章 到達邏些城第四百六十一章循循善誘第三百一十三章 算計第六百六十六章大變革第五百一十章置之死地第六百零八章圍攻第一百一十二章官場纔是無形殺場第九章 現代情話撩古代美眉效果如何第四百一十七章 辯機的糾纏第七百八十二章航海新時代篇章第六百三十四章破釜沉舟第一百二十五章 翻身把歌唱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當官了第六十章 被給紅包的老手第六百零七章喝酒第四百二十二章 下馬威第四百二十一章牀頭風第七百八十一章血脈相承第三百四十九章殺雞儆猴第六百六十五章世家覆滅第五百七十三章悠閒第五百七十三章悠閒第六百二十五章服軟第六百五十八章活招牌第四百四十四章科舉改革第六百二十六章太虎了?第二百八十七章請戰第一十七章 武媚孃的幽怨第一百九十三章 讓你先打一拳第一百五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六百三十二章多方阻擊第六百三十二章多方阻擊第四十五章 偷東西,有我在沒門第一百九十九章改主意第三百三十一章糊弄第三百七十章 女人心思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帆被嘲笑第六百四十八章第二封血書的目的第三十九章一十六羅漢第七百六十九章大的小的第三百一十一章立威第四十一章 有肉一起吃第四百五十章作死第六十四章 木秀於林的擔憂第七百七十九章威武之師第七百零七章收民心第三百一十八章救死扶傷(下)第九十一章 古詩詞的魅力第七百四十五章陽謀第七百四十二章利誘第三百四十七章 騎虎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