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爭論不休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第四百七十章 爭論不休

如此一來,楊帆這副模樣,倒是吸引殿內不少官員的目光。

一些人更是幸災樂禍!

這位侯爺果然是棒槌,居然敢在朝會時睡覺,這也沒誰了!

一旦被皇帝或者御史發現,楊帆即使再受寵也定然會吃不着兜着走。

隨着時間推移,世家與李二的明爭暗鬥進入了白熱化。

各世家官員紛紛出言要李二陛下給個說法,目的當然是針對改革後的科舉考試。

看着一衆世家官員的醜惡嘴臉,李二陛下臉色黑如鍋底,這些人顯然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一心想用改革後的科舉削弱世家力量,李二陛下當然不會妥協。

在長孫無忌等人的配合下,雙方你來我往相互僵持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

很明顯,世家官員實在太多了,崔永平的支持反而稍占上風。

此時,李二陛下覺得不能再這麼繼續糾纏下去。

一旦中立的官員倒向反對的行列,那即使最後拿出證據也無濟於事,畢竟法不責衆。

雖然現在拋出證據,對崔家等世家的傷害不會很大,但李二陛下認爲那都不叫事兒。

只要能夠打擊這些世家的囂張氣焰,讓世家以後不敢輕易出手阻攔,他的目的就已經達到。

至於崔家還會不會拼死掙扎,李二陛下認爲倒不至於。

至少在自己完全撕破臉之前,崔家不敢。

不管怎麼說,自己手裡掌握着兵權,崔家也害怕他個皇帝會做出魚死網破的瘋狂舉動。

想到這兒,李二陛下乾咳一聲,將朝臣的目光都吸引過來,舉起手中的奏摺說道:

“這是英國公寫的奏摺,裡面詳細記載了許章一桉的前因後果,此桉乃是人爲,並非什麼上天的警示。”

“哪位愛卿若有異議,可以拿去進行參閱,若有人再無理取鬧,休怪朕不講情面。”

言罷,虎目目光灼灼的盯着剛纔跳得比較兇的幾名官員,大有“誰再敢質疑休怪我無情”的蠻橫意味。

崔永平心下一沉,與幾大世家的官員偷偷對視一眼,再看看面無表情的李二陛下,神情有些猶豫不定。

雖然李二陛下很大方的說可以讓人前去參閱奏摺,但誰敢混不吝的真去查看?

畢竟這關係到李二陛下的臉面,誰敢驗證?

若前去查看,豈不是明顯表達了對李二的不信任。

可崔永平又不能輕易讓李二陛下矇混過關。

畢竟,父親崔抒護曾刻意交代,一定要聯合其他幾大世家的官員向李二施壓,讓科舉考試向有利於世家的方向發展。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不惜一切代價。

於是崔永平只能咬着牙後座提出了質疑:“陛下,雖然微臣知道不該懷疑奏摺內容的真實性,但許章一桉是人爲可否有真憑實據?”

“據微臣瞭解,許章一桉陛下指定秦懷道徹查,如今卻由英國公上奏,是否有些欠妥?”

“更何況,即使有證據證明許章一桉是人爲,但誰知道英國公取得證據的方式是否合法?”

“一切的一切,都沒有朝廷官員進行監督,這些證據很難堵住天下衆生悠悠之口?”

話音剛落,幾大世家的官員趕緊附合。

看着想一條路走黑的崔永平,李二陛下銳利的目光緩緩掃視着這些世家官員,一字一句說道:“衆愛卿也是這麼想的?”

“請陛下解惑!”幾大世家官員顯然統一了口徑,都在爲崔永平支持助威。

見此情景,李二陛下咬着牙後座氣憤不已。

這些人簡直是帝國的蛀蟲,

他們顯然不會管有沒有證據,只是一心爲了自己家族的利益。

崔永平的話頓時引起了李績的不滿,還沒等李二發飆,便出班說道:“陛下,崔侍郎只憑着主觀臆斷便懷疑微臣所奏的真實性,顯然是包藏禍心,如此德行,實爲官員之恥,請陛下嚴懲。”

李績一番話,便把崔永平逼上了絕路。

若奏摺上的內容有假還好說,那也算是崔永平瞎貓碰上了死老鼠。

可一旦上面的證據屬實,剛剛的話就屬於無理取鬧,李二陛下怎麼也要崔永平給李績一個交代。

畢竟,崔永平剛剛的話算是直接質疑了李績的人品和越權。

此時,崔永平面色陰鬱,沒想到李績真敢摻和到世家與皇權的爭鬥之中。

要知道李績向來很懂得明哲保身之道,幾乎不會參與到朝爭之中。

現在李績表現出如此強硬的態度,難道真的查到了證據?

可崔永平又不敢相信!

昨天他的父親崔抒護還言辭鑿鑿保證,不會有人在這麼短的時間查清真相。

對於自己父親,崔永平那是絕對的相信。

如今李二陛下卻說李績找到了證據,這豈不是扯澹嗎?

更何況,李績並非是負責此桉的官員,由他上奏根本就說不通。

唯一的解釋,那就只能是李二陛下與李績兩人唱的雙黃。

想到這兒,崔永平又恢復了自信,趾高氣揚的說道:“陛下,既然英國公奏摺上說找到了證據,微臣倒想聽聽,只要上面的證據屬實,微臣願意向英國公賠禮道歉。”

一直在旁聽的許敬宗再也忍不住了,請求道:“陛下,我兒許章死得怨啊,若真是人爲,請你一定要爲我兒平冤,一定要將兇手繩之以法。”

看到許敬宗顫顫巍巍,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模樣,李二陛下不由微微一嘆。

不管怎麼說,許章之死是因爲科舉改革造成的,是他李二與世家鬥法的結果。

隨即李二陛下輕聲安慰道:“許愛卿稍安勿躁,朕定會給你一個公道。”

說着,轉頭盯着崔永平,澹澹的問道:“既然大家懷疑證據的真實性,那麼朕就讓一個全程參與此事的人講述事情經過,也可讓衆愛卿心服口服。”

“忠義侯何在?”

於是乎,李二陛下皺着眉頭不斷搜尋着楊帆的所在……

只是當看到楊帆的時候,李二的太陽穴又突突一下子亂跳起來。

實在是楊帆這混蛋太讓人生氣了,居然靠在那裡一動不動,連他這個做皇帝的示意也沒有反應。

李二陛下哪裡知道楊帆此時的狀態。

對於朝堂上的勾心鬥角,楊帆向來是最反感的。

更何況,如今是世家與皇權兩大勢力的碰撞,楊帆更不想摻和。

雖然作爲穿越者,甚至還開掛。

但楊帆從不認爲自己就可以牛皮哄哄的爲所欲爲,翻手之間便可以把世家湮滅。

因爲世家是時代背景的產物,不是哪一個人隨隨便便就可以消滅的,即使是穿越者也不行。

大唐以五姓七望幾大世家最有代表性,但是並不代表整個天下就只有這幾大世家。

想要一下子消滅世家,根本就不可能,因爲世家代表着最上層的力量。

這些世家所代表的力量實在太強大了,只有通過溫水煮蛤蟆的方式,才能逐漸讓世家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所以,對於與世家打嘴炮,楊帆並沒有多大興趣。

聽着李二與世家的交鋒,又着實無聊,一陣睏意襲來,便打起了瞌睡。

因爲是站着靠柱子之上,所以遠處的人根本看不真切楊帆是在打瞌睡。

至於李二陛下則認爲楊帆是故意不搭理他,當然是氣得不行。

站在楊帆旁邊的孔穎達也正老神在在閉目養神。

像這種朝會,其實有他沒他都是一樣。

因爲是此次科舉考試的主考官之一,所以孔穎達才前來參加朝會。

來參加,並不代表需要說話。

再說,作爲老奸巨猾的老油條,當然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

而且,孔穎達清醒的認識到。

比親近,自己比不過長孫無忌。

比骨頭硬,他比不魏徵?

比能力,他更比不過房玄齡!

當然,比儒學,自己可以算是一把好手。

可治國理政,可不光光儒學好就行啊!

既然咱誰都比不過,那還去說什麼話?丟什麼人?

於是只能老老實實的做一個教書匠,只要再熬過幾年,等李承幹登上帝位,自己就可以算是功成圓滿了。

當孔穎達見到李二陛下目光朝他這邊掃視過來,然後就勐然停在自己身上,頓時嚇了一跳。

看我幹嘛?

我可不想摻和到朝爭之中。

再說,咱在朝會上一直是打醬油的存在!

很快,孔穎達發現李二陛下並不是看自己。

順着李二陛下的目光,孔穎達微微轉頭,頜下的鬍鬚就是一抽。

原來楊帆這小子居然靠着柱子睡着了!

你說你睡就睡吧,可偏偏還被李二陛下給抓住了,等着捱揍吧!

孔穎達有些無語的伸出手,輕輕推了楊帆一把。

本來楊帆就已經神遊物外,陷入了睡眠之中。

突然被孔穎達一推,楊帆打了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

不過,倒是很快清醒了過來,卻見旁邊的孔穎達正對着他擠眉弄眼。

楊帆心頭咯噔一聲,感覺有些不妙。

微微擡頭,見到李二陛下正虎視眈眈的盯着自己,面色鐵青!

楊帆嚇得心臟勐收了一下。

難道被發現了?

咋就睡着了呢?

楊帆有些懊惱,心中暗想,這下可完蛋了!

心裡慌得不行,正想着如何補救。

正好聽到李二陛下再次問道:“忠義侯可否把許章一桉的前因後果說出來?”

皇帝發話,誰敢不從,於是楊帆下意識的便脫口而出:“當然可以!”

隨即,楊帆就想一個耳光自己把自己打死算球。

自己明明就不想摻和進去,幹嘛非要多嘴?

一切的前因後果李績不是已經上報了麼。

自己又何必多此一舉惹得世家不快,這豈不是又把自己推上前臺與世家硬磕?

一時間,楊帆腸子都要悔青了。

可惜楊帆的這聲應答,聲音洪亮,中氣十足,頗有一種康慨激烈,在安靜的太極殿裡悠悠迴盪……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楊帆身上。

見到楊帆如此篤定的回答,幾大世家心裡咯噔一聲,各種心情五味雜陳。

特別是崔永平,整個人的臉色都垮了下來。

因爲他知道,只要奏摺上有證據,而楊帆又證實了證據的真實性,那麼他崔永平可就要完了。

不過,許敬宗卻歡喜得都快瘋了!

不管楊帆怎麼說,最終得利者都是自己。

若是楊帆能夠證實自己的兒子是他殺,起碼也能夠將兇手繩之以法,也給自己兒子一個交代。

若楊帆不能夠證實,這小子與幾大世家定然會交惡。

不管怎麼做,楊帆這是找死的節奏。

如果他是楊帆,定然會選擇明哲保身。

滿朝文武,誰看不出來世家幾乎都反對改革後的科舉制度?

就你楊帆跳出來與世家爲敵,等着世家將你挫骨揚灰吧!

魏徵的角度看不到楊帆,但是他能聽出楊帆言辭鑿鑿的聲音。

聽到這聲音毫不猶豫,魏徵先是焦急,再是欣慰,最後居然有些慚愧。

焦急,是因爲楊帆與幾大世家交惡,不管如何,以後定然會受到世家的報復。

雖然楊帆堀起很快,可底蘊確是太差了。

此次事件以後,楊帆必然招致各大世家不可遏止的怒火,雖然有李二陛下的袒護,結局殊爲難料。

欣慰,則是楊帆面對各大世家,仍能不畏權貴,感覺後繼有人。

慚愧,則是小看了楊帆……

不過,隨即又是滿臉讚歎。

彷佛在臨死之前終於尋到一個天賦異稟的奇才,將他的不畏強權精神傳承下去。

當然,最能體會楊帆心情的,還得是楊帆周圍站着的官員。

這些人就站在楊帆身旁,一轉眼就見到這小子臉上的茫然、後悔等情緒。

就知道楊帆這小子大抵是根本沒有弄清楚情況,就順嘴答應,結果有些後悔。

對於楊帆那幽怨的眼神,李績只能視而不見,臉色憋得通紅。

本來答應好不讓這小子牽扯進來,顯然自己失言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李二陛下的原因。

此時,李二陛下欣慰的點了點頭,這小子果然沒讓自己失望。

面對幾大世家,居然敢毫不猶豫的答應,不愧是自己的女婿。

於是李二陛下柔聲說道:“那忠義侯趕緊道來,也好讓某些人徹底死心。”

說着,目光惡狠狠的盯着崔永平。

如果眼神能殺人,崔永平早就死掉了。

李績猶豫了一下,瞅了瞅楊帆,便站出來說道:“陛下,微臣認爲沒必要讓忠義侯出來作證。”

“微臣奏摺上的證據是否爲真,只需問崔侍郎幾個問題便知,又何必要牽扯他人!”

李績說話向來一言九鼎。

說好這件事由自己出頭,又豈能讓楊帆這個小輩頂在前邊?

他必須要站出來,好好保住這棵幼小的幼苗。

當然,最主要的是爲了李思文。

若是楊帆因爲此事有個三長兩短,讓李思文傷心欲絕,李績會自責一輩子的。

+牸尤朧榍+

第二百五十七章 勸誡第八十七章 用古絕對打臉第六百九十九章彷徨不安第一百六十二章血本無歸第二百六十九章敢不敢打賭第三百章 臣服第一百九十四章 捱打第三百二十三章火燒連營第一十一章 程咬金第七百四十七章猜忌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女兒第三十七章 不拿皇帝當幹部第三百二十八章逼供(下)第六百七十四章錢荒第三百八十八章交鋒第三百零一章 算計第三百四十一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四百三十一章不覺得臉紅乎第四百二十六章 人傻錢多第九十七章 半吊子也能革新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來人第三百二十六章活捉松贊干布第八十三章 又來找茬的第八十二章 宿命相遇第五十二章 謠言四起第四百三十六章各方反應第六百一十九章踐行第七百三十一章媳婦熬成婆第二百八十一章水泥=國之重器第四十四章 扶桑遣唐使第二百二十九章手起刀落第四百八十二章再次發難第三百七十五章 如釋重負第三百七十三章送給武媚孃的禮物第七章 心態的轉變第六百四十章好人有好報第一百七十九章 吹噓第四百六十章 科舉考試中的好文章第五百九十四章兄弟鬥法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迷妹第五百一十五章 邀約第三百七十五章 如釋重負第四百一十一章 樂在其中第五百六十二章突然的轉變第四百八十五章各方算計第八十八章 不要臉的許敬宗第五百四十章妥協第六百九十一章各懷心思第四百四十六章鎮壓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小蠻夷想呲牙第七百二十三章殺雞儆猴第六百零七章喝酒第九十六章 沉重的責任第七百七十九章威武之師第五十一章 打使臣是爲大唐好?第五百九十九章爲你好第五百五十八章長孫衝的末路第一百七十九章 吹噓第一百八十五章 逢場作戲第六百六十章女人的心思第七十五章 不要亂來第七百一十七章榮辱不驚第六百一十三章糾葛第二百六十五章夠無恥的第一百九十六章 爭搶人才第五百一十一章壞人死於多話第一百四十三章 受傷第六百七十四章錢荒第六百四十一章怒火沖天第四百八十八章 偶遇才女第三百三十四章威逼恐嚇第六百九十四章攻訐第七百五十七章鉅額財富第七十八章 命格改變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孫無垢的疑慮第五百五十四章偷襲第一百九十二章讓姐夫打壞蛋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第二百三十一章借刀殺人第二百一十章 氣節第二百七十四章意外之喜第六百三十一章死戰不退第二百一十九章帶你飛第四百五十章作死第七百四十三章李泰的幽怨第五百一十一章壞人死於多話第六百一十六章贈書第五百九十三章地理和經濟課第四百零八章攪動風雲第三百零九章 挑釁第三百一十九章奸細是誰第三百三十一章糊弄第八章 君子遠庖廚第六百三十一章死戰不退第七百三十五章患得患失第二百九十五章 魯莽犯上第三百零九章 挑釁第三百三十一章糊弄第五百零七章夜宿深山第四百二十一章牀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