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謀劃

“難道就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讓那些泥腿子爬到我們頭頂上?”

聽到衆人的議論,崔永輝的一雙三角眼更顯陰沉,眼中不斷閃着寒芒問道。

此時,一直閉目養神的中年男子說話了。

此人名叫鄭愷,屬於滎陽鄭氏的在長安城的代表人物之一。

只見他撫着頜下的短鬚悠悠開口:“呵呵,想要讓那些泥腿子永無出頭之日,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

“哦?有什麼方法?”

見衆人震驚的表情,鄭愷裝逼的目的達到,於是清了清嗓子解釋:

“四書五經的內容隱澀難明,若沒有名師指導,那些泥腿子連字都不認識幾顆,自學肯定是沒辦法領悟經意中的釋義。”

“另外,不管是古之經典,亦或者學習的各種筆墨紙硯都掌握在咱們手中,只要我們在這方面進行封鎖,即使寒門子弟有參加科舉的機會,學識又高到哪裡去?”

“當然,前提是咱們要團結一心,對知識、對文化方面的輸出要嚴格管控。”

崔永輝微微一楞,思緒片刻,感覺確實可行,於是首先表態。

“鄭兄說得不錯,既然皇帝想要打壓咱們,就讓他見識一下咱們世家的力量,我崔家負責售賣的筆墨紙硯從今日起開始漲價……”

盧本偉也不甘落後:“我盧家的刻印書籍佔了整個長安城的五成左右,我也會對價錢進行嚴格控制,若崔兄控制了筆墨紙硯,他們沒有紙沒有筆,甚至連我盧家的書都買不起,看他們又怎麼能夠翻身。”

王倫也笑道:“此計妙極,不僅可以控制寒門子弟的崛起,又能增加咱們的收入,何樂而不爲?”

“另外,我們各家還可以從其他方面想辦法,例如,拉攏其他的世家一起……”

“嗯,還有那個忠義侯,那小子不知天高地厚,小小年紀居然敢出書,真以爲是過家家麼,咱們可以找一些士林中的大儒對其抨擊,讓他名譽掃地……”

於是乎,幾人你一言我一語又開始合計起來。

只要寒門子弟不能出頭,那麼不管是朝堂還是在地方,都是任由他們世家子弟來把控。

更何況,大唐的世家可不止他們幾家,他們只是最大的幾大世家罷了。

只要他們肯帶頭,必定能夠聯合其他所有世家,形成一張密不透風的封鎖網,遏制住寒門子弟的上升之路。

……

隨後的幾天,長安城中的筆墨紙硯還有各種科舉考試書籍節節攀升,直接上漲了五倍有餘。

這樣的價格即使一些富足的士紳子弟都覺得有些貴。

畢竟筆墨紙硯這些東西只要想讀書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一個持續的消耗品。

這樣一來,反而讓幾大世家賺了一大筆。

可對於朝廷和寒門子弟來說則是不可承受之重,甚至有些怨聲載道的感覺。

想想也理所當然,原本的價格就已經讓平民百姓十分吃力,更不要說現在價格居然一下子上漲了五倍有餘,而且還有供不應求的感覺。

李世民聽到彙報之後,頓時勃然大怒。

科舉改革政策纔剛剛推行,筆墨紙硯以及書籍馬上就漲價。

若說沒有人從中搗鬼,李世民打死不信。

雖然已經預見了科舉改革的重重阻力,但李二陛下還是氣得不行。

這些只知道喝人血的世家也太可惡了,簡直是搜刮民脂民膏。

大怒之下,李二陛下馬上派人傳喚崔家和盧家在長安城的主事人。

因爲在長安城中,崔家掌控着最大的筆墨紙硯的商鋪,而盧家有最大的書籍印刷作坊。

面對李二陛下的質問,

兩家根本不慌,反而振振有詞的回覆——如今天下百姓感懷天恩浩蕩,讀書之人聚增。

而他們筆墨紙硯、書籍的生產能力和庫存嚴重不足,導致成本大幅度提升。

因此,兩家無奈之下只好採取提升價格的辦法。

這樣的解釋實在太敷衍了,讓李二陛下怒不可遏,卻又毫無辦法。

科舉改革對寒門子弟來說是好事,也是平民百姓向上攀爬的一條道路。

隨着科舉改革之後,寒門子弟讀書積極性增大,人數會激增這個是一定的。

可是這樣的情景必然有一個過程,起碼得幾個月以上。

如今才幾天功夫筆墨紙硯和書籍就賣斷貨,根本就是糊弄人。

雖然大家心知肚明是怎麼回事,是他們的解釋又是那麼合情合理。

縱然是皇帝,李二陛下也不可能爲所欲爲,更何況這次世家空前團結。

在這件事情上,李世民拿這些世家沒有絲毫的辦法,但是也不會放任不管。

因爲這些世家極有可能還會再次漲價,直到讓大部分百姓買不起爲止。

到時候寒門子弟想要靠科舉出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自己推出的科舉改革也只能是個笑話。

於是,李二陛下馬上將幾位朝中大臣招集共同商討對策,但是他們也都想不到很好的對策。

世家的勢力實在是太龐大了,如今幾大世家聯合起來,真的很難對付。

散會之後,李世民不由搖了搖頭,對朝中大臣愈發感覺到失望。

難怪楊帆那小子當初讓自己做好準備以後再頒佈詔令,顯然早已預料到了今天的場景。

當初楊帆就密秘奏請加大製造紙張,不過被自己段然拒絕了。

因爲李二陛下自傲的認爲,只要有造紙術和活字印刷在手,就能對付得了世家,看來還是想當然了!

還是楊帆深知世家的厲害,果然有先見之明呀!

難怪那小子總是推三脫四,並不願意和世家正面交惡。

幸好自己先一步與那小子交好,若是讓楊帆和世家聯合起來,哪大唐估計就麻煩大了。

想到這兒,李二不由長長舒了一口氣,看來還得去找楊帆來商議一番才行。

不愧是雷厲風行的帝王,李二想到就做。

下朝之後,李二陛下就帶着房玄齡和程咬金趕往楊帆的府邸。

雖然是皇帝,李二心裡還是有些慫,年前一紙禁令把那小子禁足,他還真怕楊帆不買他賬。

雖然李二陛下已經一年多沒有來到忠義侯府,但他們幾人都是熟客,進府自然是不需要通報。

當李二陛下幾人踏進院子,他們就發現楊帆正帶着幾個漂亮的女子和萌娃正在堆雪人,高陽公主也在其中。

此時雪人顯然已經堆完,高陽公主輕盈的跑到楊帆身邊,嘴裡埋汰道:“你堆的這個雪人好醜呀!這是誰?”

楊帆瞥了一眼高陽公主,又看了看雪人,捉狹道:“當然是你了,我是照着你的樣子堆的!”

“不過,你怎麼能怪我堆得醜呢?你本來就長得醜。”

而旁邊的幾女更是發出了銀鈴般的笑聲。

聽到大家打趣她,高陽公主並沒有生氣,反而嬌嗔地說道:“你才醜呢,真討厭!”

說着,揚起小粉拳照着楊帆的胸口就是一陣亂錘,小臉也羞得通紅。

遠處的李二陛下看得真真切切,心裡不由悶得慌,自家的小白兔完全沉淪了。

那軟弱無力的粉拳,打出去還要收一份力,根本就不是真錘,顯然是向自己的男人撒嬌嘛!

這不由讓李世民皺起眉頭,心裡醋意橫生,若不是有事找楊帆,真想轉身離去。

“咳咳!”程咬金咳嗽了兩聲,表示有人到來,李二的臉色黑得差點和他能夠有一比了!

高陽公主看到李二那陰鬱的臉,頓時羞紅了臉,施禮過後與武媚娘幾人向後院行去。

見李二幾人走過來,楊帆對着房玄齡和程咬金拱手施禮:“程伯伯你們怎麼有空過來?”卻故意對李二視而不見。

這不由讓李二鬱悶不已,同時忍不住喝斥道:“讓你禁足閉門思過,你小子倒是活得很自在。”

這混小子顯然對自己還有氣呀!

“喲,原來是老李呀!剛剛沒看見,不要見怪,您能親臨寒舍,真是蓬蓽生輝。”楊帆擡了擡眼皮,陰陽怪氣的回答,根本不拿這位當皇帝看待。

李二沒好氣地說道:“別人宰相肚裡能撐船,你小子屁大點事兒就是一直計較,也特小氣了!”

楊帆嘖嘖嘴,根本不吃這一套死乞白賴地說道:“老李,你是不是搞錯了,你的宰相在那呢?”

說着,擡手指向了站在一旁的房玄齡。

看戲也能受無妄之災,房玄齡只能解圍道:“賢侄啊!今天我們過來是有正事和你商議,你看……”

楊帆當然知道適可而止的道理,領着幾人來到了書房內。

剛坐下李二便急不可耐的問道:“現在筆墨紙硯的價格還有書籍的價格都漲了五倍有餘,你可否知曉?”

“現在是否要把前些時候囤積的紙張給賣出去,把長安紙張的價格壓下來?”

楊帆卻根本不急,反而像看着白癡一樣望着李二:“當初我不是跟你說了嗎?要懂得運用策略,你現在着急慌忙的推出去,反而讓那些世家產生疑慮,咱們要做就要讓那些世家元氣大傷,如果只是不痛不癢的撓一下,準備這麼多幹嘛?”

看到楊帆兩人打着啞謎,房玄齡忍不住好奇問道:“陛下,難道你早已推測出紙張的價格會暴漲?”

“朝廷到底屯積了多少紙張,如果有足夠的量,應該早一點把放出來,不然錢財都被這些世家搜刮光了!”

雅文庫

此時計劃已經開始實施,倒也沒有繼續隱瞞下去的必要,於是心中的計劃說了出來。

房玄齡滿是震驚,失聲問道:“陛下,您說忠義侯提供的造紙術能夠輕而易舉的製造出便於書寫的紙張?”

看到李二陛下肯定的點頭後,房玄齡反而痛哭流涕的說道:“此乃利在千秋的功績,房某替天下學子感謝忠義侯的大義,這乃是朝廷之福、天下之福也!請受房某一拜。”

即使是程咬金這個大老粗,也是激動的臉紅脖子粗,用他那鐵鉗似的手臂拍打着楊帆的肩膀,讚歎道:“賢侄不愧是世間奇才,認識你是我程咬金的榮幸。”

“雖然俺是個大老粗,不過俺最佩服的就是讀書人,賢侄爲寒門子弟做了這麼多,俺卻不能幫忙,真是慚愧,俺老程也該一拜。”

看着兩人一本正經的行禮,楊帆真有些不習慣,有些慌亂的謙虛道:“你們都是長輩,如此大禮小子怎麼受得起?真是折煞小子也!”

李二倒沒有反駁,反而欣慰的點頭道:“你小子不用謙虛,這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確實足以讓你名揚千古,楊氏啓蒙學和楊氏算學也畢竟讓你成爲天下學子的恩師!”

皇帝都已經把這個帽子給扣了下來,楊帆還能說什麼,不想帶也得帶了!

更何況積累的是好名聲,誰又會嫌少呢!

看着楊帆咧起的嘴巴,知道這小子又放飛自我了,李二隻能無奈地說道:“此次紙筆墨硯奇缺,當初雖然你已經提醒着朕,但準備還是有些不足,你說現在我們該如何做?”

“紙張還好說,起碼有些存貨,可筆墨硯一時間卻湊不齊,你有沒有辦法解決?”

“如果這個時候能夠有辦法制造出足夠的筆墨紙硯還有書籍,一定能讓這些世家把吃的全部吐出來。”

楊帆倒沒有故作姿態,臉色一肅,問道:“這些東西的格真的漲到了五倍有餘?”

房玄齡拍着胸脯保證:“千真萬確啊, 陛下怎麼可能在這種事情上騙你呢?”

沉默片刻後,楊帆好像下了某種決定,不由分說道:“世家一直高高在上,視百姓於低賤之民。”

“若他們只是想掙些錢財,不那麼貪婪,我也不願與他們爲敵,沒想到他們居然如此無恥,居然如此不管帝國的利益,那休怪我們不客氣了。”

聽到楊帆的話,李世民不由大喜過望,忍不住問道:“意思是我們可以把紙張的東西推出去了?”

“那我們該以多少價格出售,要不咱們只收成本價如何?”

看到那些世家的醜惡嘴臉,李二已經早已經忍耐不住了!

若不是楊帆最瞭解這個計劃,他早就把紙張推出來出售了。

翻了一個白眼,楊帆有些無語,這位皇帝也太天真了。

真以爲只要推出低價的紙張和書籍就能把價格壓下來?

只要這些世家有心,還是買不到平價的紙筆硯墨等東西。

因爲朝廷推出去的低價產品會這些世家所收購,只有讓這些世家感到肉疼,才能很快把價格給降下來。

想到這兒,楊帆微微一笑,搖了搖頭說道:“世家掙了這麼多不義之財,得先讓他們吐出來再說。”

“此次推出的讀書用品,暫時按照世家定價的半價出售!”

李二陛下的臉色頓時陰雲密佈,不悅的說道:“這是爲何?難道你也想從科舉改革中謀利?”

還沒等楊帆解釋,房玄齡卻眼前一亮:

“陛下,如果老臣猜的沒錯,忠義侯這是想從世家的口中割出一塊肉來。”

“何解?”李二面露疑惑。

第二百八十章 驚訝、驚奇!第三百零九章 挑釁第六百一十八章上貢第六百五十三章分化江南士族第五百九十二章廢立之爭第三百三十二章 檢查第三百零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八十二章 討賞第六百九十章夜話第六百零三章得償所願第一十八章 路見不平該不該吼第五百六十五章浪漫第二百三十章 吃了熊心豹子膽第四百零八章攪動風雲第三百六十九章所見所聞第一百九十四章 捱打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依不撓第七百三十章達成合作第五百六十二章突然的轉變第二百五十四章 琉璃換糧食第五章 武照=武則天第四十六章 蛋蛋的擾傷第五百零七章夜宿深山第五百零四章天賦第一百八十三章 揚眉吐氣第七百七十七章灰頭土臉第四百四十一章政治智慧第七百七十一章錢帛動人心第四百八十一章打賭第七百六十九章大的小的第六百七十一章強取豪奪第四百零一章 帝王手腕第五十二章 謠言四起第六百五十九章朝堂爭鋒第五百九十八章 貓哭耗子第五百八十五章臨陣反水第五百零三章塵埃落定第六百九十六章計劃第二百八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四十五章陽謀第四十六章 便宜你了!第四百六十章 科舉考試中的好文章第三百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八十四章 原來把人罵吐血是真的第三百八十三章教誨、封賞第五百八十八章變故第四十九章 海內冤之第六百二十九章要人要地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見不相識第二百二十六章付出代價第二百三十二章灰頭土臉第七十五章 不要亂來第一百零四章 打造姓的夢想國度第四百四十四章科舉改革第一十四章 掌打國公腳踢惡奴第八十二章 宿命相遇第三百四十八章羞憤欲死第五百九十四章兄弟鬥法第四百四十九章誰都有自卑的時候第四十六章 擾傷第三十九章一十六羅漢第六百二十五章服軟第七百三十五章患得患失第八十九章 羞憤欲死第五百一十五章 邀約第二百四十九章 可還滿意第三百零七章 意外收穫第三百七十章 女人心思第七百六十七章忐忑第二百九十章攪局第五百六十九章美人如玉第三百五十二章 爭執不休第二百七十四章意外之喜第一百章 又一大唐名將第五百三十二章 嫉妒第六百六十三章上門挑釁第三百七十七章刻意爲難第三百二十一章 抱怨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在何方?第二百七十六章 男兒暢想第四百零二章 提點第二百零八章 李景桓的糾結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第五百九十六章實在人第一十七章 武媚孃的幽怨第二百四十四章調戲第六百六十九章新式海船試航第九十六章 沉重的責任第七百七十六章未雨綢繆第一百零八章 商業奇才第一百六十九章小棉襖漏風了第七百六十一章蘭陵蕭氏第三百五十一章拒絕第二百三十三章 太無恥第五百七十九章謀劃第八十七章 用古絕對打臉第三百一十五章 心態轉變第四百一十一章 樂在其中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來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以退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