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仙物墜河?

PS:新書榜下降了一些,求大大們投票收藏。

“好的,少爺,我在外面等着,有什麼事叫我,”,王雪梅很自然的改變了稱呼,臉上卻並沒有過多擔憂的神色。

畢竟對於要需要賣身救哥的落魄之人來說,能抱上楊帆這樣的大腿已算幸運。

有孫思邈這個大唐第一神醫在,她對接下來的手術當然信心滿滿,如果連孫思邈都救不了,那她哥哥是真沒救了。

況且,聽孫思邈說,自家少爺的醫術可不比他差。

如果楊帆知道她的想法,會不會羞愧,他真的不懂醫術呀,怎麼每一個人都認爲他醫術高明!

王雪梅出去後,屋內只剩薛仁貴他們三人。

“仁貴,把他衣服解開,在腹部這個位置塗抹酒精消毒。”

孫思邈拿起手術刀,很快在楊帆畫圈的位置開了一個十公分左右長的口子。

雖然孫思邈沒有做過腸癰的手術,但底子確實深厚,一手刀工使得出神入化。

旁邊的薛仁貴看着這麼長的傷口,不由自主地嚥了咽口水。

於是幾人分工配合,薛仁貴負責擦血止血,楊帆負責理論知識指導,而孫思邈則動手操刀。

有楊帆這個開掛的人在,用人體結構圖一對比,孫思邈很快找到紅腫發炎的闌尾,直接切掉,止血、消炎、縫針,最後收工搞定。

闌尾手術確實不難,只是在古代沒有辦法知曉細菌的存在,又沒有消毒藥,所以容易發生感染。

半個時辰以後,當門外候着的衆人看到楊帆幾人這麼快出來,都是一臉懵。

難道手術失敗了?

看着垂泣欲滴的王雪梅,楊帆安慰了一句——應該沒什麼大問題。

瞬間讓她欣喜若狂。

此時,孫思邈與薛仁貴還是一臉難以置信。

在大唐,化膿腸癰這可是絕症,就這樣簡單就解決了?他們還是親身參與者、親自動手的人。

這可是開創中醫外科手術的先河,會名留千古的那種。

不過,楊帆只是淡淡一笑,沒辦法,開掛就是這麼牛逼,另一方面,這手術也簡單,楊帆又裝逼了。

剛纔他就只是給患者身上畫了個圈,動手全是孫思邈。

只能自我安慰,搞理論也是有功勞的,畢竟,理論是實踐的明燈,特別是經過論證的理論。

手術後期的護理幾乎全交給孫思邈負責,看他的樣子也是樂在其中。

每天認真負責的記錄王玄策的變化,聽說,他現在已經有了一套治療腸癰手術以及後期恢復的完整方案。

只需要再經過其他的一些腸癰患者再次實驗論證,就可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醫學傳承。

******

長安城七月時,槐花點散罘罳。

七夕針樓競出,中元香供初移。

繡轂金鞍無限,遊人處處歸遲。

正當長安百姓考慮如何度過這炎炎夏日的時候,一則消息瞬間轟動長安,爲這炎熱的七月增添了許多茶閒談資。

據目擊者述。

中元節黃昏時分,幾束強光從天而降,有若隱若現的仙馬託運天庭仙物墜於渭水河畔。

萬年縣縣伯楊帆及其府中下人正從百水村祭祖而歸,途經此處,從渭水河中打撈出神秘物件。

因爲事情發生時,正值中元節,神鬼之說越傳越離譜。

隨後數日,此處人流如織,還不時有熟悉水性者以及附近百姓涌來此地打撈,

甚至好運者還撈出一部分琉璃碎片。

因此,大家紛紛猜測,墜落在渭水河畔的仙物,應該是天庭仙宮的琉璃物件。

一時間,衆人對楊帆所撈起來的神秘物件充滿了好奇,甚至可以說是垂涎萬分,勳貴紛紛暗罵,這個棒槌怎麼這樣好運。

******

草堂寺,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後秦國逍遙園內的一部分,經歷了幾百餘年的歷史變遷,寺內香火不絕,高僧輩出。

因寺院以亂世緊閉山門,盛世大招門徒之寺規,在唐貞觀時,香火頂盛至極點。

距長安約五十公里的草堂寺,位於戶縣圭峰山北麓,東臨灃水,南對終南山圭峰、觀音、紫閣、大頂諸峰,景色秀麗,是華廈佛教的發源地之一。

此時,草堂寺方丈室內,仁德大法師身穿金縷方丈伽紗,正念誦功課,一個小沙彌急匆匆的推開了方丈的房門。

仁德方丈雙手合十,雙目緊閉,口吐禪言,一副高僧模樣,聽到動靜,開口問道:“打擾我做功課,所爲何事?”

小沙彌急促的深吸幾口氣後回道:“稟住持,今日寺內有客來訪,送來請柬,邀請住持於貞觀十年7月28日,前往長安城奇珍閣鑑寶。”

仁德大法師眉頭緊皺,有些不悅地說道:

“鑑寶?佛門寺院,乃化外之地,俗世之物,與我等何干?”

看到住持生氣,小沙彌急忙回道:

“我也是此等回覆,可對方卻說,此寶乃是前些時日仙馬所載墜落之物,且與佛門息息相關,同時也邀請了其他寺院住持一同前往。”

“哦……”

仁德大法師一臉疑惑,接過請柬,若有所思。

仙宮之物墜於渭水河畔的傳言他也聽說過,只是聽了過後根本不當回事。

現在如此大張旗鼓,難道真的有仙宮之物墜入凡間?

成仙成佛遙不可及,普度衆生也只不過是忽悠一些無知之民罷了,要不然天下的佛門寺院也不會在天下戰亂的時候緊閉山門,而不去普度衆生。

佛教,只不過是一種引人向善的思想,讓統治階級維護天下穩定的一種手段。

“你且前去回覆,本座一定準時前往。”

說完,仁德大法師又緊閉雙目,接着唸誦未完的功課。

小沙彌應了一句,緩緩帶上房門,只是小沙彌沒看到,他剛出去,仁德大法師睜開眼睛,雙目金光閃閃。

同樣的情景,在各大世家以及富戶之中接連出現。

與草堂寺這種清靜之地不同,此時,渭水河畔最大的碼頭人潮涌動。

渭水河,作爲長安與各大州縣的最大水運通道,平時也是頗爲繁忙,但今日人頭涌動的情景卻也是少見。

原來,經過近一個月的時間,功德碑已經全部刻錄完畢,今日就是奠基立碑的日子。

此時,兩丈餘高的青石碑已經聳立在碼頭最繁忙處,巨大的青石碑讓圍觀的人羣顯得很是渺小。

遠處的一駕普通馬車裡,李世民掀開車簾,望着巨大的石碑,即使相距青石碑有幾十米遠,也能感覺到石碑的偉岸,這讓他的臉色頗爲陰沉。

在他的旁邊,老太監王煥貴警惕的環顧四周,觀察着周邊的狀況,一旦發現有潛在的危險,便會隨時保護李世民的安全。

雖然周圍有着許多喬裝打扮的百騎保護,但他還是對自己的身手更有信心。

李世民看了一會兒,心中一嘆,掀開簾子,準備走下馬車。

老太監頓時一急,馬上勸道:

“大家,此處人流太多,人員魚龍混雜,雖然有百騎保護,大家下車以身犯險,怕是不妥。”

開什麼玩笑,如此雜亂之地,大家怎可輕易涉險。

前朝餘孽,前太子餘孽等反賊衆多,萬一有居心叵測之徒趁亂暴起,讓李世民有了損傷,自己一萬個腦袋也不夠砍。

雖然他對自己的身手有自信,但人總會有疏漏,去人員密集之地,哪裡顧得過來,遠遠在車上看着,就已經算是涉入險地了。

李世民當然知道王煥貴的顧慮,呵呵一笑道:

“煥貴啊,你真是越老越膽小了,跟了朕幾十年,還不知道朕麼?朕又豈是那些柔弱之輩。”

當年朕親率三千鐵騎,大戰竇建德,剿滅王世充,橫掃天下反賊,還不是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如今天下太平,朕又豈會怕這些宵小之輩,即使今日有反賊敢當場作亂,一定讓他們身首異處。

雖然李世民平時看起來納言如流,其實是個剛腹自用,極度自信的傢伙,一旦他下定了決心,八頭牛都拉不回來。

作爲對李世民知根知底的人,王煥貴只能苦笑一聲,施禮道:

“大家真是威武,奴才今日便陪着大家走上一遭,若有屑小之徒敢犯大家龍威,還得看奴才答不答應。”

聽到老太監王煥貴的馬屁,李世民甚是高興,開懷大笑道:“你呀你,只會撿朕高興的說……”

來到青石碑前,人顯得十分渺小,李世民微微仰首,擡頭看着石碑上的字跡。

雕刻的字方正有矩,揮圓自如,孔穎達乃當世大儒,其字極好辨別。

看着青石碑上各大世家的名字赫然在列,高拓於頂,但他的心情並沒有變好,甚至有些難看。

關中一帶,富甲一方的世家、豪門、富戶宛如過江之卿,在災難來臨之時卻不肯第一時間廣佈粥鋪,施以仁心。

反倒要依靠一塊石頭功德碑逼着,才肯拿出錢糧賑濟災民,其行可恥,其心可誅,簡直狼心狗肺。

李世民又怎麼會不知道這些世家心中所想。

無非是想,在朝廷無力救災之後,他們再出手,以博取民心,讓這些百姓日後供他們驅使。

如果只想博取名聲這也就罷了,最可惡的是,這些個世家富戶,爲了自己的利益,根本不顧及會否因此延誤救災時機。

這樣又會有多少百姓會因爲捱餓而死,這種自私冷漠,簡直不可饒恕。

正當李世民念頭百轉、心情不爽之際,突然被旁邊幾人的淡話吸引。

第四百七十五章屬狗的第七百三十八章循循善誘第五百八十章自負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女兒第五百一十六章交好第四百九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一百三十九章曲終人散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維打擊第一百五十五章朝議爭鋒(下)第一百一十七章心真夠大第五百八十一章 提醒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三百六十七章 徹查第四百一十三章 此地無銀三百零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襲第六百零五章勾心鬥角第六百零二章打算第九十六章 沉重的責任第七十三章 收服梅花衛第三百四十一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四百九十一章憂心仲仲第三百七十三章送給武媚孃的禮物第七百六十一章蘭陵蕭氏第二百五十八章 年輕人的偶像第七百一十九章讓人摸不透的楊帆第六十一章 同款帽子戴年第三百三十八章 到達邏些城第五百六十二章突然的轉變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小蠻夷想呲牙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三十九章漁民的困境第四十一章 有肉一起吃第九章 現代情話撩古代美眉效果如何第四百零八章攪動風雲第六十四章 木秀於林的擔憂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句後果自負就搞定第一百五十一章 教唆第四十章 拍賣會第三百七十七章刻意爲難第二百零二章威勢初成第七百五十四章競標會第一百二十七章 爭執初現第四百三十七章算計第五百七十三章悠閒第六百四十四章老奸巨猾第一百九十三章 讓你先打一拳第四百五十章作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夢了無痕第七十一章 梅花內衛?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恥下問第四十六章 擾傷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安分的主第七百六十七章忐忑第四百七十五章屬狗的笫六百一十七章謀算第四百一十二章 有沒有本事?第四百一十五章命運相遇第七百一十二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六百六十三章上門挑釁第五百六十一章區別對待第六百四十二章江南士族的末日?第六百八十七章立威第一百四十三章 受傷第七百三十三章皇帝外經第五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二十七章女俠來訪第四百零九章商議對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三百二十六章活捉松贊干布第六百九十九章彷徨不安第一百三十八章按律懲處第六十二章 想帶節奏的長孫衝第三百二十四章戰爭洗禮第六百六十九章新式海船試航第四十九章 海內冤之第一百九十章 囂張第六百九十五章情誼第六十一章 一樣的帽子戴年第五百三十六章狡辯第二百零三章人心不足蛇吞象第五百二十四章針對第四百六十章 科舉考試中的好文章第六百七十六章衆女南下第二百九十三章公主情深第七百四十六章離間第三百三十章質疑第四百七十四章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五百零三章塵埃落定第六百二十九章要人要地第七百二十六章別有用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無恥了第二百零九章 朋友亦或君臣第五百五十二章打草驚蛇第二百七十六章 男兒暢想第五百三十章心思各異第一百八十六章 求娶高陽第四百二十三章 算計和夜話第三百一十九章奸細是誰第四百九十一章憂心仲仲第二百二十章大唐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