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意外之喜

聽到楊帆的話,李二陛下頓時苦下一張臉來,如今大唐國泰民安,哪有如此多作奸犯科之輩。

整個大唐,一年的死囚也只有十來人而已。

但是他可是堂堂九五之尊,剛剛已經把大話說出去,如今卻辦不到,還真有些尷尬。

要知道,楊帆可是很少開口的。

不過,這小子要這麼多死囚幹什麼,難道這傢伙想要這羣死囚進行比鬥。

雖然死囚都是窮兇極惡之輩,但並非所有的死囚都是武功高強之輩呀。

再說了,如果讓這些死囚去當兵,那不是乾坤顛倒、朝綱大亂?

功就是功過就是過,雖然楊帆功勞很大,但也不可能用這些功能去換取的自由。

李世民搓着手,不好意思地道:“這……這可能有些難辦!”

見李世民有些尷尬,李績趕緊解釋:“忠義侯有所不知,大唐民豐物足、國泰民安,很少有窮兇極惡之輩,因此,需要這麼多的死囚,在大唐境內根本找不到。”

楊帆一拍腦袋,愣在原地,這時才發現自己有些想當然了,腦中不由閃過一則故事。

《資治通鑑》裡有過關於李世民這樣一個記錄:

“辛未,帝親錄繫囚,見應死者,閔之,縱使歸家,期以來秋來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縱遣,使至期來詣京師。去歲所縱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無人督帥,皆如期自詣朝堂,無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這段話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在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後勤於治國,每天都要批閱奏摺。

在李世民在翻看全國死囚案件的時候,發現那些死囚的監獄生活非常悽慘,而且還有一部分是在自己登基之前因犯罪判處死刑的。

當前的大唐人民安居樂業,一派繁榮之象,再看看這些苟活於監牢的死囚。

李世民心中頓生憐憫之情,所以就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

李世民再三考慮之下,決定讓獄中的390名死囚回家與家人團聚,爲期一年,次年秋天需要回來接受審判。

李世民的諭旨下發後,

390名死囚欣然回家。

當時很多大臣有了擔憂,這麼多作奸犯科被判死刑的人重獲自由,怎麼可能還會如約回來接受審判呢。

再說這些都是亡命徒,出去了保不準還會做什麼壞事出來。

所有人都認爲,這390名囚犯不會有一人回來,除非是個傻子。

但是皇帝的命令沒人不敢聽,只得盼着這些死囚能夠履行君子之約,

一年時間很快過去了,已經到了李世民與390名死囚約定的歸期。

好多官員本以爲不會有一人回來,但是結果卻出乎意料。

可在次年秋天,當時被釋放的死刑犯們,陸陸續續都回來了。

後來,李世民派人清點人數,卻發現少了一人,這讓李世民不禁有些失望。

那時候的古人非常講究誠信,出現這種情況,連其他的死囚都忿忿不平。

他們認爲皇帝能夠給大家一年的自由時間陪伴家人,已經屬於仁至義盡,如今這個不守君子之約的人簡直是給大家抹黑。

不過後來事情發生轉變,在獄吏的調查後發現沒如期回來的這個死囚離都城很遠,可能是由於路途原因耽擱了。

過了幾天,這個囚徒果真回來了,原來他因爲回來的路上受了傷,所以比約定的日期晚了幾天。

至此,390名死囚全部如約返回。

李世民在看到這些即便將面臨斬首,但是還是按照與自己的約定回來的死囚所感動。

他認爲誠信是爲人基礎,既然他們能講誠信,證明他們還有改過的機會。

所以,李世民又下了一道出乎人意料的諭旨——決定赦免這390名死囚,讓他們重獲自由。

雖然很多史學家對李世民赦免死囚的行爲感到困惑,甚至說他是心胸最寬廣的皇帝,因爲李世民根本不用作秀。

其一,首先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根本不用赦免天下拉攏前朝民心。

其次,此時大唐已趨於穩定,李世民沒必要籠絡這些無用之言。

爲什麼要赦免這些死囚呢?

但楊帆看來,李世民的行爲動機不會如此簡單,也是別有用心的。

李世民與死囚的約定,不如說是一場賭注,無論哪種結局,贏家都是李世民。

我們知道李世民是手上沾着至親之血登上皇位的,在那個講究忠孝仁義禮智信的時代,他的做法是有悖道德的。

作爲一國之君,有如此歷史怎能服衆,所以他要重塑大家對他的看法。

之所以選擇死囚,首先如果這些必死之人沒有如期而歸,那麼李世民舉國之力去查找他們,簡直易如反掌。

這些沒回來的死囚被抓到後,肯定是罪上加罪,直接問斬也是理所應當。

但是李世民已經給了他們機會,大家只會覺得李世民這個皇帝仁義,死囚們罪有應當。

現如今死囚們都如期回來了,李世民仁義之名有了,死囚也對他感激涕零。

再加上後來赦免死囚之罪,李世民的仁義又再次得到了昇華。

所以說,李世民與死囚的約定,無論是哪種結果,李世民都是受益者。

因爲這事兒,大唐百姓深感李二陛下的仁義,至少有罪大惡極、作奸犯科之輩。

大唐境內很少有死囚也就不足爲奇了。

楊帆有些慌了!

那些電視、電影說古代死囚成千上萬全特媽是騙人的。

這下該怎麼辦,難道真要招一批泥腿子去進行訓練。

可一旦這樣,訓練的強度必定不夠,想在比鬥中勝過段志玄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楊帆真有些坐臘了。

李靖撫須微微一笑,說道:“忠義侯是想對這些死囚進行嚴格訓練以博一線生機吧?”

楊帆苦笑着點了點頭。

李靖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老夫倒有一個方法可以代替,但需要陛下同意。”

李世民很快反應過來,期盼的問道:“衛國公說的可是掖延宮?”

“正是!”李靖乾脆利落的回答。

此話頓時讓楊帆眼前一亮。

第七百一十八章風雲涌動第四百七十二章 高興得太早第七十四章 爲添丁做準備第二百三十一章借刀殺人第六百九十章夜話第七百一十九章讓人摸不透的楊帆第四百二十章 黯然離去第三百四十八章羞憤欲死第二百二十二章資本的力量第六百二十一章懟天懟地第五百五十三章進宮第一十四章 掌打國公腳踢惡奴第一百六十九章小棉襖漏風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討要公主?第七百四十一章準備再次下套第十章 終於圓了武俠夢第一十五章 當棒槌又如何第五百三十九章打臉第四百一十九章嚇尿了第三百五十一章拒絕第六百四十一章怒火沖天第六百四十章好人有好報第一百一十五章 挖坑自己埋第五百四十九章賭局第四十五章 偷東西,有我在沒門第五百零五章所見所聞第四百九十六章有福氣第四百八十章春耕祭祀第三百九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七十二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五百五十一章甕中捉鱉第六百零八章圍攻第三百三十八章 到達邏些城第六百九十一章各懷心思第五百二十六章降維打擊第六百七十一章強取豪奪第三百七十九章 獨寵於一身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膽第一百零三章 打造封地第七百六十一章蘭陵蕭氏第九十九章 惡人需要惡人磨第六百零四章救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下馬威第四百五十二章打賭第五十五章 選拔第二百六十八章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六百五十八章活招牌第五百一十章置之死地第六百八十二章忽悠第六百五十九章朝堂爭鋒第六十七章你儂我儂第三百一十八章救死扶傷(下)第九十三章 謀劃第六百一十九章踐行第一百九十八章提點第五百七十七章天機現,李二懼!第五百二十二章無助第一百五十八章 雪中送炭第四百六十九章 欺軟怕硬第二百零八章 李景桓的糾結第一百一十一章 倚老賣老的禮部侍郎第五百三十五章 抄襲第一十九章 原來當棒錘更讓人害怕第二百二十一章利益捆綁第三十八章 奇珍閣第六百三十五章投降第一百七十八章 沒眼力勁第一百九十三章 讓你先打一拳第七百六十五章利誘第五百零六章偏航笫一百六十三章 搞風搞雨第三十六章 仙物墜河?第四百四十一章政治智慧第二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九十一章 古詩詞的魅力第一百零一章 高陽的少女夢第四百六十四章 逼供、招供第一百九十七章 拜年二十三事第二百七十四章意外之喜第五百四十三章羨慕嫉妒恨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意第五百六十三章小可愛第四百四十八章 強國論第一百零二 雄心再起第五百二十八章 索要礦山第三十章 遇到棒槌親王也慫第二百九十九章 想看笑話第三百五十九章 心底的夢想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當官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意上架感言第二百三十章 吃了熊心豹子膽第七百四十五章陽謀第二百五十五章 討要公主?第五百一十二章落幕第二百九十八章 這個軍隊不一樣第三百三十九章各方算計第六百五十三章分化江南士族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迷妹第二百七十九章 名聲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