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唐人氣節

楊帆的眼神在衆人的身上緩緩掃過,說道:“其實根本沒必要製造出氧氣這東西,你們應該也發現,其實有很多人去吐蕃並未受影響,那是因爲這些人長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區,所以能很快適應,特別是蜀中一帶……”

“因此,我們只要選拔一些人前往這些地區訓練一段時間就能適應,亦或者兵源從蜀中一帶徵招,這樣就能解決高原反應的問題。”

李二陛下聞言,看向楊帆的眼神有些陰晴不定。

雖然沒有經過驗證,其實心裡已經相信了楊帆的說法,因爲李世民知道楊帆並不會無的放矢。

李世民緊盯着楊帆看了一會兒,問道:“剛剛如此魯莽,汝就不怕被朕砍了腦袋?”

楊帆沉默少許,而後一臉決絕,正色道:“爲大唐的利益,爲了唐人的脊樑,死又何懼;微臣以爲,氣節這種東西,一旦丟了,怕是很難再找得回來,所以和親一事,請陛下三思而後行!”

意思很明顯:你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名聲和野心,卻將大唐的氣節毀於一旦。

畢竟楊帆與李二陛下站的立場不同,楊帆更看重的是這個國家利益,而不是一個人的名譽。

不過,畢竟這個時代是封建社會,講究君權至上,帝王一言可決萬千人生死。

可以說,皇帝就是陽間的閻王,他讓誰死,誰就得死,楊帆當然也害怕。

但是有些話總得有人說出來!

楊帆可以無視李世民的威嚴,甚至可以無視自己的錦繡前程,但是他不能無視這個時代。

歸根揭底,這個時代有着屬於漢人的歸屬感,更有讓漢人引以爲傲的詞——唐人。

即使是千百年後,這個詞也是漢人的驕傲,在大洋彼岸,也不由讓人暗暗豎起大拇指。

哪怕神州沉淪,哪怕帝國湮滅,哪怕被列強隨意欺辱,哪怕無數漢人沉淪在外族的機槍大炮之下苟延殘喘。

可這些都壓不垮漢人的意志。

因爲漢人心裡有那麼一絲驕傲,那是深埋在血脈和骨髓裡的盛世榮光,正是這種氣節在支撐着漢人的脊樑。

這就是唐朝爲後世漢人留下來的無上瑰寶。

作爲漢人,

楊帆當然不允許唐人骨子裡的這種氣節因爲某種原因而失去。

也不容許受到絲毫的玷污。

在他心中有一種歷史使命感,也是他認爲穿越來到這時代的意義。

除了能夠讓自己活的好一點,就是希望讓這個時代更加輝煌、更加偉大。

甚至讓這個時代成爲超越原歷史,成爲後世人人敬仰和嚮往的夢之國度。

所以有些話、有些事楊帆不得不做,也不敢不做,這是一種歷史使命感。

楊帆的話讓李二陛下不由有些動容,氣也消了大半,雖然心中已經開始動搖,但爲了面子還是堅持道:

“氣節自在人心,豈是說丟就能丟得了的?若是這般容易便能丟掉,那又要之有何用?”

楊帆心中暗暗一嘆,說道:“微臣怕的就是這個,如果陛下和親的先河一開,後世子孫一旦遇到困難也必定會以此爲鑑,甚至會高喊着遵循祖制以掩其行,實則卻是貪生怕死、貪圖享樂,只知用女人作爲擋箭牌,卻不去勵精圖治,不讓軍士奮勇征戰殺敵,那堂堂天朝之威,豈不崩於不孝子孫之手?那時還有何氣節而言?”

楊帆作爲穿越者,有着穿透歷史的眼光,他深深知道上行下仿的歷史貫性。

而且原歷史也確實是如此,李二陛下將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後,從此拉開唐朝公主和親政策的序幕,有唐一朝,和親的公主多達幾十位。

和親大唐不僅失去的是顏面,更多的是送去了很多先進的技術和文化,爲中原內鬥消耗國力埋下了伏筆。

李二陛下悖然大怒,心中最後一絲防線崩塌,嘴上怒不可揭:“如果朕的那些不孝子孫敢貪圖享樂,朕做鬼也不會放過他們……”

“再說,和親真有那麼不堪麼,此次和親不過是緩兵之策,堂堂公主下嫁,身份高貴,有公主在其間緩和、安定蠻夷,邊境起碼可得二十年太平,而朕可趁此期間歷兵秣馬,到時一決而滅!”

楊帆不由想起了後世網上的一些說法,不由自主咬牙切齒說了出來:“蠻夷乃未開化之人,住的也是未開化之地,講究的是弱肉強食,過的是刀口舔血的日子,其狼子野心昭彰若見,他們只服強者,只有真正的打痛他們,才能讓他們敬服;”

“和親實乃恥辱,爲下下策,咱們送去女人、錢財、技術……,可這些人卻拿着我們的技術武裝自己,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陛下又何必天下如一侍之?陛下若是賜予胡虜蠻夷農學之工藝,與養虎爲患何異?”

李二陛下豁然驚醒:“難道和親真的錯了嗎?”心中瞬間默然了,甚至有些發苦,喃喃自語。

同意和親並不完全是爲了自己的名聲,其實也是有萬般無奈。

畢竟他也是爲了大唐千秋萬代着想,爲了大唐安定繁榮着想,更是爲了千千萬萬的大唐百姓的家庭完整着想。

一旦開戰,兵災禍災,剛剛有些眉目的貞觀盛世可能會毀於當前?

一旦開戰又有多少家庭妻離子散?

李二陛下的反應,讓楊帆現在總算是看明白了。

李世民之所以一心想要通過和親穩住吐蕃,無非就是想通過這樣一個姿態向各國傳遞一個信號。

讓他們體會到唐朝的善意,吐蕃則是一個示範。

通過和親以後的聯姻關係,以達到穩定邊防的政治目的。

因爲在李二陛下心裡,吐蕃這些國家,反正是無所謂的苦寒之地。

可以說如雞肋一般的存在,丟之可惜食之無味。

大唐與吐蕃平素也是打打和和,能安撫則安撫。

所以李二陛下最心心念唸的便是要讓後方安定,爲東征高句麗讓路。

只有征服高句麗,才能讓他的威名超越歷代帝王,甚至成爲千古一帝。

雖然李二陛下也算是少有的名君,但卻被名聲所累。

不知道養虎爲患的道理,看不透和親的利弊得失,甚至還在天真的對蠻夷報以幻想。

可笑、可悲、可嘆!

第三百三十五章 要挾第七百三十九章漁民的困境第一百三十章 傾城佳人第二百零六章得意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孫無垢的疑慮第四十三章 義氣的長安二代第四百三十七章算計第三十六章 仙物墜河?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來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憧憬第二百六十一章彈劾第五百零四章天賦第四百四十八章 強國論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報笫七百二十三章形勢不妙第六百一十九章踐行第五百八十章自負第三百五十四章人比人氣死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奈第四百七十章 爭論不休第七百二十三章殺雞儆猴第三十四章 孫思邈拜師第五百七十章攻守同盟第二百九十二章 陰謀第一百零九章 君王不早朝第七百二十二章證據確鑿?第四百七十八章 授官第三百三十九章各方算計第一百四十四章 偷心賊第七百七十四章服軟第一百五十章老狐狸教子第九十八章 不孝子?第六百六十章女人的心思第七百二十九章忽悠第一百七十五章 煌煌天朝第五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六十五章世家覆滅第二百一十四章有些東西不能丟第一百二十章 開闢航道第二章 想當地主的爵爺第五百四十五章算計第七百六十三章亂象、內鬥第四百一十七章 辯機的糾纏第六百四十三章重騎雛形第七百四十六章離間第六百三十五章投降第六十六章 羸定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殘酷訓練第七百六十一章蘭陵蕭氏第二十六 京兆韋氏第四十三章 義氣的長安二代第五百四十五章算計第三十七章 不拿皇帝當幹部第七百六十四章爲難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能的呻吟第三百零一章 算計第三百六十九章所見所聞第三百一十一章立威第六百零七章喝酒第二百三十三章 太無恥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當官了第三百零七章 意外收穫第二十四章 牛逼越吹越大第七百三十一章媳婦熬成婆第四百一十九章嚇尿了第四章 賜美人第二百零八章 李景桓的糾結第四百零四章 會鬧的孩子有奶吃第三百一十七章救死扶傷(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重用第二百零六章得意第五百四十二章頹敗第五百三十三章自取其辱第四百八十八章 偶遇才女第六百六十六章大變革第五百五十五章殲敵一千自損八百第二百五十八章 年輕人的偶像第一百八十四章 小小蠻夷想呲牙第二十七章 太特麼陰了第一百零四章 打造姓的夢想國度第三百三十八章 到達邏些城第七十三章 收服梅花衛第三百零三章 故意習難第六十一章 同款帽子戴年第六百八十九章部署第三百五十九章 心底的夢想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被人妒是庸才第四百六十七章慫恿第一百三十五章 怎麼成佞臣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袒護第三百八十六章情報人才第二百二十一章利益捆綁第四百三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六百七十一章強取豪奪第六百五十六章樹典型第二百八十三章古代電商模式第四百四十二章財去人安樂第四百四十二章財去人安樂第四百九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二百六十六章糾纏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