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心真夠大

衆人退去,只有李義府留了下來,看着未來鼎鼎大名的唐朝奸相,楊帆有些心情複雜。

此時的李義府還很年輕,二十來歲的樣子,雖然不是很俊俏,但也是清秀端正。

這樣一個人怎麼會變成人人憎恨的奸相?

從目前來看,李義府是一個很有眼力的一名下屬,剛纔幾次提醒,說明他的反應以及應變能力是很強的。

在李義府被看得有些忐忑不安的時候,楊帆像是閒聊一樣緩緩說道:“義府呀,這樣叫你可以麼?”

聽到這樣的稱呼,李義府提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臉色一下子舒展開來。

在衙門裡面,同僚之間大多都是以官位相稱,只有親近或熟悉的人才會互呼姓名。

如今楊帆這個禮部侍郎、主客司的一把手主動顯示親近,怎能不讓他激動。

李義府感激涕零趕緊抱拳道:“侍郎大人能如此稱呼下官,乃是下官的榮幸。”言行之間,並沒有顯得做作。

楊帆問道:“那你說說,顧郎中爲何要做假帳目來欺瞞本官,按理說,即使本官簽印,如果這些帳目被發現作假,本官最多也只是一個不查之罪,畢竟這些賬目並非是在本官任期之內發生的,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依下官之見,主要是因爲主客司第四季度的預算撥款……”李義府思索了一會兒回道。

聽到李義府的話,楊帆這纔想通了顧秉承如此做的緣由。

原來每個季度結束以後,各部門會把這一季度的賬目提交給民部審計,只有審覈通過,纔可以申請下一季度的預算。

如果楊帆沒有核查便籤印這些作假的帳目,一旦被民部審計發現,那麼主客司第四季度的預算撥款將會受到影響。

拔款受到影響,如果放在前三個季節,倒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可第四季度卻不行。

因爲每年第四季度主客司需要準備一件大事,就是一年一度的大朝會。

大朝會又稱元日朝會,相當於給皇帝拜年。

元日朝會作爲新年的重要禮俗從漢代早就存在。

在朝會上,

皇帝要“受四海之圖籍,膺萬國之貢珍”,並接受百官臣僚的祝賀。

在唐代,元日舉行大朝會也是例行之舉,大朝會屬於五禮之中的嘉禮。

參加朝會的人員既有京中的文武官員,又有來自各州的朝集使,還有來自外國的客人、藩國使臣以及皇親國戚等。

在元日當天,將士填諸街,勒所部列黃麾大仗屯門及陳於殿庭,羣官就次。

接着,皇帝登御座,皇太子獻壽,中書令奏諸州表,黃門侍郎奏祥瑞,民部尚書奏諸州貢表,禮部尚書奏諸藩貢表,太史奏雲物,侍中奏禮畢,然後中書令又與供奉官獻壽,殿上皆呼萬年。

而後是各種慶祝和表演活動。

因此,大朝會作爲顯示大唐以及皇帝威嚴的重要場合,當然得佈置萬無一失。

而這項工作則是由禮部的主客司負責。

原來大朝會的準備工作應該在第三季度末就要開始啓動。

可在一個月前楊帆這名禮部侍郎直接空降,這一意外之舉打亂了張仲業的部署。

當初張仲業是想用這一大事來爲難新任侍郎的,可楊帆卻遲遲不到任,所以耽擱了下來。

李道宗把主客司的事務強行交給楊帆主持,張仲業心頭當然不爽,恰好有這麼一個好機會,他當然不會放過。

只要楊帆在假帳目上籤印,民部的審覈不通過,即使帳目重新效正,一來一回也至少需要一個月。

本來今年準備大朝會的時間都比以往晚了一個月,如果撥款再拖上一個月。

大朝會能不能如期舉辦還真是個未知數,即使能倉促舉辦,也可能會出現紕漏。

楊帆作爲主事人,當然得把這個鍋給背起來,所以纔有了顧秉承做假賬目讓楊帆簽印的一幕。

剛剛楊帆還對顧秉承有些許的不忍,認爲他只是忌嫉自己,沒想到卻是想置自己於死地。

這些傢伙實在太可恨了,簡直讓楊帆不能容忍。

欺負人也不能這樣欺負,商有商道,官有官道,每一行都有默許的規矩。

今天才是第一天上任,就弄了一個無底深淵給他跳,楊帆的心情能好纔怪呢。

如果楊帆沒有引起重視,真的耽擱或者讓大朝會出現了紕漏,那可不是簡簡單單丟官就能彌補的。

想到這兒,楊帆冷哼一聲把這筆賬暗暗記在心裡,問道:“主客司的庫房還結餘多少?”

看着陰晴不定的楊帆,李義府心憂地道:“唉,庫房哪裡還剩什麼結餘,到如今還欠着呢!”

“這是爲何?爲什麼不去民部討要撥款?”楊帆一臉疑惑。

李義府苦笑道:“哪是這麼好要得到的?況且如今帳目未審覈更是難!”

這時候還真沒有欠錢是爺的說法。

一聽這話,楊帆頓時不幹了,於是起身揮了揮手道:“走,隨某去民部轉轉……”

李義府頓時無語,在禮部您說的話還管用,可民部……真當民部是自己家呢。

真以爲您一去就給?不過李義府還是緊隨其後。

六部的衙門集中在皇城之內辦公,倒也不用騎馬坐車,往右邊不到500米的地方就是民部大院,走着就過去了。

李義府加快兩步追到楊帆近前,神情有些焦慮,遲疑着說道:“侍郎大人,您可知道民部侍郎是誰?”

“咱們找民部侍郎幹嘛?不是找民部尚書麼?”楊帆邊走邊問,並不在意。

在楊帆看來,管他是哪個,咱直接去找民部尚書,知道民部侍郎有何用?

再說了,是民部拖欠咱禮部的預算,光明正大去要錢,難道還怕不給?

實在不行,只有扯李世民這塊虎皮了,就不相信他們吃了豹子膽還敢爲難。

“楊大人,民部尚書一般不管具體事務,拔款這樣的事都是民部侍郎負責……”李義府一拍腦袋,原來自己這位老大根本就不清楚侍郎的作用,有些哭笑不得。

老大,還能再不着調一點麼,和着到現在還沒搞明白找誰要錢就跑來了?

衝動了!

楊帆摸摸鼻子,有些尷尬地問道:“民部侍郎是誰?”

“是韋挺,韋大人……”李義府面色沉重地回道。

“韋挺!”

韋挺的信息快速地在腦中閃過,楊帆不由喃喃自語重複了一遍。

這人有些名堂,作爲前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在李世民當上皇帝以後非但沒有被責罰,反而受到重用。

女兒嫁給了李世民的兒子齊王李祐,妥妥的皇親國戚,即使李祐造反,韋挺也未受到牽連。

他如今怎麼跑來民部當侍郎了?

能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如魚得水, 韋挺顯然是個聰明人,越聰明的人越有顧忌。

而且以後李祐與李泰造反韋挺未受牽連,想來只是利益親家罷了。

想到這兒,楊帆一臉欣喜:“原來是他啊,那好辦!”

李義府有些發懵,難道老大沒聽清楚?

亦或者不知道這位侍郎大人的身份?

於是不得不再提醒道:“呃,楊大人,韋大人還是齊王殿下的岳丈、魏王殿下的長史……”

滿長安城誰不知道楊帆當初硬剛齊王李佑的事兒?

誰不知道楊帆坑了李泰身後江南華族一百多萬貫!

如今面對齊王的岳丈、魏王府的長史韋挺還,楊大還一副熟人好辦事的樣子,這心可真夠大的。

不過,李義府更佩服楊帆泰山壓頂卻面不改色的氣魄。

第七百四十章市場經濟的雛形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第六百三十七章官場三味第六百三十八章有恃無恐第三百八十六章情報人才第七百六十四章爲難第四百三十四章 事成第三百七十七章刻意爲難第四百六十一章循循善誘第六百八十四章震懾第五百一十七章解惑第六百五十三章分化江南士族第一百七十四章 紈絝的雄心壯志第六百六十六章大變革第七十九章 帝王命格第五百八十八章變故第三百九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四十六章後繼有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理想第二百六十六章糾纏不休第五十一章 打使臣是爲大唐好?第二百五十一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一十章 少女心思第二百零九章 朋友亦或君臣第五百一十二章落幕第六百二十章作詩打臉第五百六十九章美人如玉第六百零三章得償所願第二百八十五章會不會練兵第八十七章 用古絕對打臉第二百四十七章中看不中用第二百一十九章帶你飛第六百五十五章開府建衙第七百零五章衝突第六百九十八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三百八十一章 重用第六百九十四章攻訐第四百七十二章 高興得太早第二十章 猛將兄入坑第五百三十四章落慌而逃第四百四十六章 成立科舉籌備小組第三百三十二章 檢查第一百七十四章 紈絝的雄心壯志第二十八章 尋找李二身後的高人第九十四章 尚公主?娶公主?第四百八十八章 偶遇才女第三百七十七章刻意爲難第二百零二章威勢初成第六百二十六章太虎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太無恥第七十章 狗皮膏藥柴令武第三百八十一章 重用第七百五十八章賠本買賣?第三百六十九章所見所聞第四十六章 便宜你了!第七百一十一章訓導第一百八十七章 用等比數學坑人第七百一十五章探望第五百八十八章變故第七百五十二章絕對有問題第四百一十七章 辯機的糾纏第七百三十章達成合作第五百五十二章打草驚蛇第六十六章 羸定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教唆第六百一十五章拜年第七百一十四章震怒第六百七十六章衆女南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路在何方?第一百八十二章 討賞第四百三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七百六十章樂極生悲第一百七十五章 煌煌天朝第一百七十四章 紈絝的雄心壯志第九十九章 惡人需要惡人磨第六百六十一章各方算計第五百九十六章實在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又嗑藥了第七百七十一章錢帛動人心第七百三十六章任人宰割第六百零九章無地自容第一百八十七章 用等比數學坑人第七百六十三章亂象、內鬥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理卻有錯第二百二十六章付出代價第五百五十章嚇尿了第二百零三章人心不足蛇吞象第四百零一章 帝王手腕第七百零五章衝突第六百五十章重騎顯威第八十四章打了小的來老的第五百七十二章封賞第四十七章 魏王施壓第二百三十四章衝動or睿智第四十六章 擾傷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六百四十六章後繼有人第六百六十四章世家暴亂,飛騎顯威第三百五十章商議第三百章 臣服